企業內外帳法律責任
A. 會計前輩進啊,請問什麼是內賬,什麼是外賬,做內賬是不是犯法的啊,有沒有什麼風險啊
就是通常所說的兩抄本帳,外帳是給稅務、審計看的,如果有貸款,還要給銀行准備一份報表,如果是上市公司,要做的還多了去了,內帳才是真正的帳,做內帳當然有風險,因為既然要做內帳,就肯定想要搞貓膩,一旦被查到,就等於把老底揭了,下場嘛,作為財務人員首當其沖是替罪羊!雖然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還是要謹慎入「市」啊!自己要留一手,謹防萬一出事時,證明自己是因為老闆交代,迫於生計,被逼無奈,不負主要責任。或者事關重大,提前開溜!?
B. 會計只做內賬不做外帳有何風險(急)
內賬是公司內部的真實賬目,記載了公司所有的經濟業務,是給企業管理人員看的,所有的收入支出都要列進去,所有真實業務發生的單據都要做。簡而言之,內賬主要用於內部管理,反映了企業最真實的收入、費用、利潤以及各個科目的余額。
既然單位分內外帳,如果內帳不偷逃稅是沒有關系的,內帳一般要按照老闆的要求統計、核算,外帳則按照稅法的規定核算,比如:固定資產,外帳要按照稅法規定攤銷,內帳則可以一次攤銷等。如果以偷逃稅為目的建內帳,會計當然有風險了。
(2)企業內外帳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對會計做假賬有如下法律責任:
第二十五條 單位領導人、會計人員違反本法第二章關於會計核算的規定,情節嚴重的,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六條
單位領導人、會計人員和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故意毀滅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的,或者利用虛假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偷稅或者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的。
由財政、審計、稅務機關或者其他有關主管部門依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負責處理,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會計人員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予以受理,或者對違法的收支不向單位領導人提出書面意見,或者對嚴重違法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的收支不向主管單位或者財政、審計、稅務機關報告,情節嚴重的,給予行政處分;給公私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
單位領導人接到會計人員按照本法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提出的書面意見,對違法的收支決定予以辦理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不作出處理決定,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行政處分;給公私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單位領導人和其他人員對依照本法履行職責的會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C. 企業有內外賬,財務人員要承擔什麼風險
不僅違背會計職業道德的,而且涉及到偷稅漏稅的話,涉嫌犯罪。事實上全部風險都由財務人員承擔了。
D. 公司內外賬可以舉報嗎
法律分析:可以向縣級財政部門和檔案管理部門舉報或者向公安機關報案 國家財政部和檔案局對不同的財務資料應當保存時間有嚴格的規定。 提問者描述的情況妨礙了國家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且涉嫌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罪。 可以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七條 公司必須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依法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加強勞動保護,實現安全生產。
公司應當採用多種形式,加強公司職工的職業教育和崗位培訓,提高職工素質。
第十八條 公司職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組織工會,開展工會活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公司應當為本公司工會提供必要的活動條 件。公司工會代表職工就職工的勞動報酬、工作時間、福利、保險和勞動安全衛生等事項依法與公司簽訂集體合同。
公司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
公司研究決定改制以及經營方面的重大問題、制定重要的規章制度時,應當聽取公司工會的意見,並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
E. 公司AB賬是指什麼,違法嗎
公司AB賬通常指的是內賬和外賬。內賬即內部管理賬,是公司會計人員和公司內部人士看的,內賬真實反映公司經營狀況和業績,多數情況下是一份記錄收支情況的流水賬。而外賬又叫稅務賬,是給國家稅務部門審計的賬目。
設立AB賬屬於違法行為,《會計法》明確規定,各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上統一登記、核算,不得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私設會計賬簿登記、核算。
操作兩套賬帶有明顯的功利性,手法大都低劣,顧頭不顧腚,經不起推敲。只要明白了做外賬的意圖,發現兩套賬是比較容易的。做兩套賬是違法行為,會計人員承擔著極大的風險。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有必要實現兩賬合一。內外賬合一的整體思路應該是,拒絕增量,銷減存量。
第一步,要從當下做起,規范會計處理。嚴格按照會計制度與會計准則做賬,就可做到不出現新的兩套賬。
第二步,逐步將以往未入賬的經濟事項遵照「實質重於形式原則」錄入會計賬,影響數跨年的,可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進行規范。
1.確認無票收入的同時結轉銷售成本,減少庫存商品,老闆私戶佔用的資金轉入公司賬戶或確認為其他應收款;
2.成本費用按發生時的性質正常入賬,沒有取得發票的做納稅調整;
3.補賬時,由近及遠進行。兩賬合一最大的痛點在於需要補稅,這相當於原罪,做兩賬合一有點像企業的自我救贖。
無論是企業想做大,還是老闆想降低自身風險,內外賬合一勢在必行。如果會計人員想降低自己的風險,應該積極勸導老闆實現兩賬合一,至少也應該做到從眼前開始不做兩套賬。當然,如果面對的老闆非常固執,那麼會計人員還是早日離職為妙,以免引火燒身。
F. 請問企業設內外帳是合法的嗎
設所謂的內外賬,無非就是想偷點稅。
偷稅肯定是不合法的,那所謂的內也就不合法了。
既然區分內外賬,那就說明所說的外賬也沒有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所以外賬也是不合法的。
G. 你好,如果公司內賬被查,有偷稅行為,是內賬會計責任還是外賬會計責任
公司的內抄帳備查,有偷稅的襲行為,公司會派相應的審計部門,對公司的所有會計賬目進行審查,審查的結果將會公布在公司的指定地方。他會按的工作準則分別去審核內賬和外賬會計的責任。一般情況下一個公司想要偷稅漏稅,兩個會計必須合作,才能達到他的目的。
H. 小公司做內賬犯法嗎
小公司做內帳不違反法律規定,但是違反會計准則。同時也有稅務風險。所謂的企業的內帳與外賬是服務對象的不同,企業內帳是服務於企業管理層,而企業外賬是服務於投資者及其滿足外部使用會計信息者的要求。如果企業使用企業內帳的成果向外部提供會計信息則違反了國家會計法律的規定必須受到處罰甚至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做內賬外賬出納
做內賬外賬出來當然是犯法的。因為法律和稅法以及會計准則規定,一個公司只能有一套賬。在現實中,很多公司為了逃避少繳稅款,就做兩本賬,稱之為內賬和外賬。一般內臟是真實的臟,而外賬是交給稅務局的賬。外賬肯定是收入少,成本高,少交稅。這樣做除了社會承擔很大的責任,這就是犯法的行為。
I. 現在會計不好當,企業都有內外賬,被稅務局查到,會計承擔什麼責任
如構成偷稅罪,會計作為直接責任人將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另稅務機關可以提請發證機關吊銷會計資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