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的法律責任
① 代簽合同有什麼法律責任
代簽合同根據具體情形有不同的法律責任:
1、代簽人在取得合同當事人的同意下,可以代替當事人簽訂合同,此時,合同的權利義務歸屬於當事人,代簽人不承擔責任;
2、代簽人無權代理的情況下簽訂合同,合同對當事人不發生效力,由代簽人承擔責任。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如果沒有得到當事人授權就代簽,屬於無權代理,無論合同出現什麼情況,代簽行為人都要對所簽訂的合同承擔責任。如果代簽行為有合法授權或者事後追認的,其代簽行為有效。
根據規定,委託代理的形式主要有兩種,即書面和口頭形式,當事人在實際運用中,可以用口頭形式,也可以用書面形式,但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按法律規定,採用書面形式,如訴訟代理,代簽經濟合同等,均應採用書面形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二條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第一百六十三條 代理包括委託代理和法定代理。委託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第一百六十四條 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職責,造成被代理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和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合法權益的,代理人和相對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第九百二十二條 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委託事務。
需要變更委託人指示的,應當經委託人同意;因情況緊急,難以和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受託人應當妥善處理委託事務,但是事後應當將該情況及時報告委託人。
② 幫別人代簽了合同,請問需要負什麼責任嗎
如果取得授權,代為簽署合同,不承擔責任。
如果是代一家公司簽合同,除代理人簽字外,專應該還有公章,屬合同的主體是該公司而不是個人,這種情況下,個人不承擔責任。
當然,前提是公章屬實,且該個人最好取得該被代理公司的書面授權或書面同意的文件,這些文件只要有,可以確保證實代理是有權代理,不承擔額外責任。
③ 別人用我們公司的名義簽合同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在他人冒用你公司名義簽訂合同,你公司沒有過錯的情況下,你公司不承擔責任。如果你公司同意他人以你公司名義簽訂合同,你公司按合同約定承擔責任。
④ 簽訂合同的見證人有何法律責任
合同見證人一般不需要承擔責任。見證人不是合同的當事人,而是對他人訂立的合同或者實施的其他法律行為予以見證、證明的人,不需承擔法律責任;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一般是合同的當事人和保證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第六百八十八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和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第一千一百四十條
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見證能力的人;
(二)繼承人、受遺贈人;
(三)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
⑤ 幫老闆簽字要負責任嗎
【法律分析】
不需要。如果是以公司的名義簽訂合同,並且蓋了公司的公章,那麼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因為簽約代表在法律上僅僅是職務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⑥ 合同出現糾紛,我是簽約代表,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嗎
如果是以公司的名義簽訂合同,並且蓋了公司的公章,那麼你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因為你的簽約代表在法律上僅僅是職務行為。
⑦ 簽了合同想毀約,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支付違約金,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
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7)簽約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法條:
第一百一十六條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
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第一百一十九條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
⑧ 簽訂了法律服務委託合同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委託代理合同在我們的日常經濟活動當中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簽訂委託代理合同的時候並不只是表面上簽上名字那麼簡單,簽了就需要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下面就讓法律快車小編為大家帶來簽訂委託代理合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簽訂委託代理合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第一,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間負。委託書授權不明的,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如果代理人知道被委託代理的事項違法仍然進行代理活動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第二,代理人不履行代理職責,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責任。如果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同自己或者同自己所代理的其他人進行民事活動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種情況實際上是代理人獨斷代理行為。如果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第三,無權代理造成損害的責任。如果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代理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法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如果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經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失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代理人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可以將自己取得的代理權轉托他人。轉托他人代理的,應當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沒有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應當在事後及時告訴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對自己所轉托的人的行為負法律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轉托他人代理的,不受這個限制。
二、委託代理合同無效的情形
屬於因無效代理訂立的無效合同,包括以下情況:
1、無權代理人訂立的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合同;
2、代理人以被代理的人名義同自己簽訂的合同;
3、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同自己代理的其他人簽訂的合同;
4、代理人與對方通謀簽訂的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合同。
三、簽訂委託代理合同的注意事項
1、受託人應依照委託人的指示和要求處理委託事務
受託人在處理委託人委託的事務過程中,只有按委託人的指示和要求,從事委託活動,委託人才會承認受託人處理委託事務而產生的行為後果。因此,受託人必須在委託人授權范圍內進行活動。非經委託人指示的,受託人不得擅自改變委託事務,更不得將其辦理委託事務所產生的結果據為己有。
由此可見,委託合同是代理的一種根據,委託合同所調整的法律關系適用關於代理的一般規范。但是委託合同與代理合同並不完全一致。委託合同所調整的只是委託人和受託人之間的相互關系,而不是他們與第三人之間的關系。
2、委託合同的訂立和履行是以委託人和受託人雙方之間的相互信任為基礎,具有嚴格的人身屬性
一般來說,當事人一方只有在必要的情況下(例如行使或履行某一權利義務,實施某一法律行為,但又基於某種原因而不能親自處理時),才通過訂立委託合同的辦法來解決。因為受託人辦理委託事務的結果直接由委託人來承擔,所以委託人在選擇受託人時,總要挑選他所信任的人或者具有一定業務能力、專門知識和良好信譽的人來擔任。因此,委託合同強調當事人的嚴格的人身屬性。法律要求受託人必須親自處理委託事務,非經委託人事先授權或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保護委託人的利益不受損害的需要,受託人不得將委託事務擅自轉委託他人辦理。
3、委託合同的客體是受託人辦理委託事務的行為
委託人和受託人訂立委託合同的目的,在於通過受託人辦理一定委託事務來實現委託人追求的結果。因此,委託合同系以受託人辦理受託事務的行為為客體。
受託事物的范圍,既包括法律事務,例如買賣、借貸、訴訟、登記等,也包括非法律事務,例如委託去醫院探視病人、在生日晚會上代讀生日賀詞、受託抄寫文稿、順路代為捎帶物品等。但是,所託事務不得違反有關法律規定外,某些具有特定人身屬性的事務(如結婚登記、訂立遺囑、收養子女等)不得進行委託。
4、委託合同可以是有償的,也可以是無償的
自然人之間的委託合同有時是親友或熟人之間所建立的一種契約關系,由於當事人之間的特殊關系與彼此信任,合同多半是無償的,但是,在法人之間或法人與自然人之間一些較為復雜、履行的要求較高的委託合同,一般都是有償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理解委託合同的有償性時,應把委託人向受託人支付報酬與委託人向受託人支付辦理委託事務的必要費用相區別。後者並非合同中的對價關系,因此並不表現委託合同的有償性。
5、委託合同為雙務合同
委託合同一經成立,無償有償與否,當事人雙方均需承擔一定的義務。例如,受託人主要有辦理委託事務的義務、報告的義務、轉移受託事項所得權益的義務等,而委託人則主要有進行指示、提供和補償委託事務必要的費用的義務、以及當委託合同為有償合同時支付報酬的義務。
6、委託合同為諾成不要式合同
委託合同的訂立不僅要有委託人的委託意思表示,還應有受託人的接受委託人的委託而願意為其辦理委託事務的承諾。如果受託人予以承諾的,則委託合同自該承諾生效之日起即成立,無須再以物交付或履行某種行為作為委託合同成立的條件,因此委託合同屬於諾成性合同。
⑨ 簽訂合同後反悔負什麼法律責任
依據《民法典》的規定,簽訂協議後反悔的,反悔或有過錯的一方當事人要負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在違約方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