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A. 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1、確定當事人間民事法律關系的效力;
2、結束訴訟的效力;
3、強制執行的效力。
調解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雙方當事人基本情況;
2、糾紛簡要事實,爭議事項及雙方責任;
3、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5、當事人簽名,調解主持人簽名,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
6、調解協議由糾紛當事人各執一份,人民調解委員會留存一份。
人民調解協議書是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糾紛當事人依照國家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主義道德在查清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協商,互諒互讓,對糾紛的解決自願達成一致意見的意思表示。其中糾紛簡要情況欄應當載明糾紛事實,爭議事項及雙方責任,協議欄應載明各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寫清履行協議的時間,地點和期限,當事人簽字按手印,調解人簽字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填寫日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八條 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
(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
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一百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確認調解協議案件和實現擔保物權案件,適用本章規定。本章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B. 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的法律效力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二十八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採取口頭協議方式,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第三十條口頭調解協議自各方當事人達成協議之日起生效。第三十一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對調解協議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督促當事人履行約定的義務。
C. 調解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依據人民調解法的規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後達成的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當事人需要遵守調解書的約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當事人之間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二十八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採取口頭協議方式,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
D. 民間調解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後達成的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當事人需要遵守調解書的約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第二十八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採取口頭協議方式,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
第三十條 口頭調解協議自各方當事人達成協議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一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
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對調解協議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督促當事人履行約定的義務。
第三十二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當事人之間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E. 村調解委員會調解書法律效益
法律分析:有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指出,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並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的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質,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調解協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第三十三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
第二十九條 調解協議書可以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二)糾紛的主要事實、爭議事項以及各方當事人的責任;
(三)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內容,履行的方式、期限。
F. 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書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書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第二十八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採取口頭協議方式,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
G.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有法律效力。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第二十八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採取口頭協議方式,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
第三十條口頭調解協議自各方當事人達成協議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一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
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對調解協議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督促當事人履行約定的義務。
(7)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書有沒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三十二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當事人之間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三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無效的,當事人可以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變更原調解協議或者達成新的調解協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H. 基層人民調解組織的調解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沒有實質效力.若當事人雙方遵守調解協議書,則發生法律效力;若當事人一方不遵守協議書,則協議書無效,另一方當事人只能向法院提起訴訟~
I. 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書具有法律效力。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可知,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指的是在職工代表大會領導下,負責調解本企業內勞動爭議,協調勞動關系的群眾性組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第二十八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採取口頭協議方式,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
第三十條 口頭調解協議自各方當事人達成協議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一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對調解協議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督促當事人履行約定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