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資料法律效力
① 開發商的廣告宣傳單有法律作用嗎
廣告宣傳單屬於要約邀請,沒有強制法律效力。當個人和開發商達成共識後簽訂的合同等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② 商品房銷售廣告是否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具有法律效力,該銷售廣告為邀約邀請。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 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但是出賣人就商品房開發規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並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視為要約。該說明和允諾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亦應當視為合同內容,當事人違反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③ 廣告宣傳中的承諾有效嗎
法律分析:宣傳資料上的承諾,不具合同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三條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債券募集辦法、基金招募說明書、商業廣告和宣傳、寄送的價目表等為要約邀請。商業廣告和宣傳的內容符合要約條件的,構成要約。公司的宣傳單本身不是合同要約,可以視為要約邀請不構成對該要約所作出的承諾。宣傳品上宣傳的條件並不是不可更改的,也不是一定要作為雙方形成合同的內容,商家將其作為優惠的同時,可以附加其他條件。客戶不能以宣傳為理由對其進行強制約束。
④ 開發商宣傳的廣告中哪些有法律效力
最近有網友給搜狐焦點網反映,交房後的房子和開發商最初銷售廣告上的不一致,比如某樓盤前期宣傳廣告中有:「40%以上的綠地覆蓋」,然而實際綠地覆蓋還未達到30%,或者銷售廣告承諾的「2000㎡的社區活動中心」實際並沒有這么大,那麼在此情況下,我們要清楚開發商銷售廣告中的哪些承諾是有法律效力的,哪些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買房時,稍加註意便會分辨清楚,以免造成損失。
根據該規定,開發商對於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一般屬於法律概念上的要約邀請,但是開發商就商品房開發規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具體確定的,並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說明和允諾,屬於法律概念上的要約。該說明和允諾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亦應當視為合同內容,若開發商違反,則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由此,判斷開發商在銷售廣告中的承諾內容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主要看該內容是否屬於商品房開發規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是否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
一般認為,對於商品房銷售廣告實踐中常見的「一梯兩戶」、「南北通風」、"5000平米社區服務中心」、「原裝進口電梯」、"60%以上綠地覆蓋」等內容,因該內容直接影響到銷售價格,該內容即使沒有載入預售合同,也應視為合同內容,具有法律效力;而對於商品房銷售廣告實踐中的「溫馨家園」、「依山傍水」、「商機無限」等內容,則多是開發商為了製造聲勢、吸引購房者注意力所作的宣傳,這些廣告內容只能算作要約邀請,並無實際意義,而這類廣告內容即使寫進合同也不具有法律效力。感謝北京隆安(濟南)律師事務所白金印主任的法律指導。
買房曝光台,說說您的買房糟心事兒,撥打4008981600,搜狐焦點幫您維權。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7-1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⑤ 土地確權宣傳手冊有法律效力嗎
土地確權宣傳手冊屬於一種政府工作推廣的廣告資料,作為宣傳資料而言,它本身不存在法律約束效力,但是宣傳資料上的文字確實對普通民眾的決策會有引導或者影響作用。
對於土地確權工作而言,是政府的決策,是強制執行的,民眾不能拒絕土地確權;宣傳資料的作用主要在於廣而告之,是大家都了解土地確權到底是怎麼回事,從而更好的配合確權頒證工作的推行。如在此過程中產生糾紛則可以通過各級主管部門機構或者人民法院進行反饋或者上訴。
⑥ 企業對外宣傳的資料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沒有法律效力,但如果有比較詳細的資料能夠影響閱讀者做出決策的,比如售樓廣告中的戶型結構,每平米單價等等,則具有法律效力。
⑦ 開發商的廣告宣傳資料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最高人民來法自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但是出賣人就商品房開發規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並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視為要約。該說明和允諾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亦應當視為合同內容,當事人違反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如購房人發現建成房屋與開發商預售廣告中許諾條件不符,不能基於該廣告而追究開發商的違約責任,只能根據廣告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廣告商或開發商發布虛假廣告的責任。
如開房商在廣告中作出根本無法實現的承諾,則屬於締約過程中民事欺詐行為。購房人可要求開發商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⑧ 開發商的宣傳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若廣告與合同不一致該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開發商的宣傳具有法律效力,廣告與合同不一致的,可以先由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買房者可以要求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
第十四條 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發布商品房銷售宣傳廣告,應當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房地產廣告發布暫行規定》等有關規定,廣告內容必須真實、合法、科學、准確。
第十五條 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發布的商品房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所明示的事項,當事人應當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約定。
第十六條 商品房銷售時,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買受人應當訂立書面商品房買賣合同。
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明確以下主要內容:
(一)當事人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商品房基本狀況;
(三)商品房的銷售方式
(四)商品房價款的確定方式及總價款、付款方式、付款時間;
(五)交付使用條件及日期
(六)裝飾、設備標准承諾;
(七)供水、供電、供熱、燃氣、通訊、道路、綠化等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交付承諾和有關權益、責任
(八)公共配套建築的產權歸屬;
(九)面積差異的處理方式
(十)辦理產權登記有關事宜;
(十一)解決爭議的方法
(十二)違約責任;
(十三)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⑨ 宣傳單頁內容具有法律照應嗎
現在的宣傳單頁一般都會標明」非為邀約或要約邀請「,或者聲明」以實物為准「。在這種情況下,宣傳單並不具有法律效力。
⑩ 宣傳資料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一般不行,因為廣告的性質屬於
要約邀請
,沒有法律效力,但是一些特殊的廣告就行。
但是如果涉及到
虛假宣傳
甚至詐騙就沒有問題,當然可以作為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