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口角一方氣病復法律責任嗎
Ⅰ 吵架氣病了能索賠嗎
吵架氣病了能索賠。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
1、與他人吵架使一方病發作的,另一方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承擔相應的責任。
2、如果吵架時不知道對方有病,因雙方爭吵使對方病發的,另一方要根據自己的責任大小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3、如果知道對方有病,還故意與其吵架的,希望其病發的,那麼此時該人就可能涉嫌犯罪。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一)「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
(二)「賠償義務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權行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人身損害賠償范圍,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條 公平責任原則,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Ⅱ 如果在爭吵中,把人氣死要付法律責任嗎
如果在爭吵中,把人氣死要負法律責任。
人被氣死,一般早就有疾病如高血壓、心梗等疾病。生氣誘發疾病,導致死亡。
如果對方知道死者有疾病,可能構成刑事犯罪;如果不知道死者有疾病,不構成刑事犯罪,但也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Ⅲ 雙方吵架把一方氣病怎麼判
法律分析:是否勝訴需要由法院根據實際情況認定的,需要提交相關的證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六條 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Ⅳ 兩個人吵架,氣出病來住院要負什麼責任
兩口子吵架,一方氣病了,雙方都有責任,既然另一方生病了,作為夫妻另一方,有義務有責任去照顧生病的一方,這樣也可以緩解你們之間的矛盾,以後有矛盾最好通過對話交流去解決。
Ⅳ 如果把一個人氣病了,還要負法律責任嗎
這要看具體情況,惡語傷人或者故意刺激他人,導致他人死亡的,並不能完全歸咎於受專害人的心胸狹屬窄,除了受害人有過錯的以外,行為人事要負法律責任的。
如是在公共場合,行為人可能構成了侮辱罪,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和名譽權。人格尊嚴權和名譽權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權利。本罪的犯罪對象,只能是自然人,而非單位。
Ⅵ 同事吵架一方生氣住院,另一方用負法律責任嗎
行為人明知或應知對方存在高危疾病,如嚴重心臟病高血壓等,這種情況下言語刺激導致事故發生的可能在主觀上構成過失或故意,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行為人無法得知對方相關身體狀況,這種情況下因為缺乏主觀要件,造成事故後果屬於意外事件,法律上不承擔責任,但是也要對對方進行相應的賠償。
法律分析
這個需根據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及吵架導致事故的情況,來確定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行為人主觀上沒有任何惡意,很正常說話,因為對方比較激動導致生病住院。主觀上既沒有殺人、害人的故意,客觀上也沒有實施殺人、害人的行為,因此對死者不承擔任何責任。雙方在主觀上都有過錯,吵架、鬥嘴的環境、用語的激烈程度不同,行為人承擔的責任也不同。另外,雙方在公眾場合,用語激烈,對受害人進行侮辱、誹謗,受害人無法承受人格上的凌辱,導致事故發生,行為人要負刑事責任。行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能構成犯罪,並予以立案追究。按照實際情況,如果對於行為人言語致使他人死亡的,有可能涉嫌侮辱或者誹謗刑事犯罪。嚴重危害社會秩序,是指侮辱行為引起了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殺身亡等後果,被害人無法告訴或失去告訴能力的情況。綜上所述,對於判斷公民的犯罪行為是否犯法和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一般都是根據其是否真實有客觀的行為的,但是如果僅僅是言語上的攻擊而導致此次事故發生,雖然沒有實際的作為卻也可能成為造成此次事故的真正原因,因此是否犯法還不一定。需要證明自殺和行為人言語過激的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還有言語過激的程度,如果真的有因果關系就可能構成過失傷害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Ⅶ 老人跟對方發口角犯病了對方互法法律責任嗎
這不一定,
首先要看事件起因和經過,不能僅看看結果。
別說是老人,就是任何人,也不可能耍酒瘋之後,四處沾邊籟不是?
這和普通事情一樣,首先看起因和經過,是誰的責任,或者事情雙方各自佔多少責任,最後才能就著結果說,承擔多少責任。
我就不信如果老人去搶劫,或者行凶,人家正當防衛還要負責人?這不符合道理,就事論事,法律會在一定程度上照顧老人,但不是說壞人老了就誰也惹不起,就可以四處碰瓷。
Ⅷ 吵架氣的別人住院應當賠償嗎
法律分析:
吵架把人氣住院,是否需要賠償,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如果行為人只是正常交流,並無主觀上的惡意,導致另一方住院的無需承擔責任。如果行為人以公然辱罵等手段對他人進行人格上的侮辱導致對方住院的,則需要承擔侵權責任,嚴重的則需要負刑事責任。如果明知對方存在疾病不能有較大情緒波動,故意辱罵他人致他人住院的,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Ⅸ 兩人吵架一方氣出病怎麼辦
法律分析: 這屬於意外事件。兩個人吵架,完全無法預見、沒有預見會發生危害結果,也即一方氣死,行為人連預見的可能性都沒有,不構成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五條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 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Ⅹ 吵架氣死人要不要負法律責任
吵架氣死人要不要負法律責任,據情況而定,分析如下:
1、對於吵架氣死人的情況,如果氣人者主觀上沒有任何惡意,正常說話,因為對方比較激動導致死亡,氣人者客觀上也沒有實施殺人、害人的行為的,不用負任何責任;
2、如果氣人者主觀上存在過錯的,則根據吵架、鬥嘴的環境、用語的激烈程度不同,確定承擔責任的大小,一般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主觀上有殺人的故意,想通過氣人的方式謀殺他人的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吵架,其最常見的起因與表象是雙方或多方對各自的錯誤隻字不提,或者相對輕松地一帶而過,卻用更加強烈,或許更具有傷害性的語言加於他人。常有傷害性。
跟人吵架解決方法如下:
1、適當沉默。爭吵不是一個人的事,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其中一個人適當沉默的話,另外的人也會慢慢沉默下來,等到兩個人都冷靜下來再好好說清楚就行;
2、及時解決。爭吵是因為存在矛盾,所以有矛盾的話,我們就要及時解決。大家可以坐下來好好說話,來解決問題。兩個人之間規定在一方說話的時候,另一方要傾聽,而不是打斷;
3、剋制情感。爭吵很容易是我們頭腦發熱,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保持清醒,這樣才能有效避免不理智的情況發生;
4、不要言語攻擊。由於大家相互之間比較清楚,所以不要拿著別人的隱私開玩笑啥的,這樣很可能使雙方的感情惡化,最後可能無法挽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