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同桌喝酒法律責任
『壹』 同桌喝酒沒有勸酒的人有責任嗎
法律分析: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要看同桌人具體情節而定。如果有以下情況,同桌人需承擔法律責任: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條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職責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貳』 聚餐喝酒後出意外同桌負多少責任
法律分析:如果因為在一起喝酒出現事故,一起喝酒的人需要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具體規定如下:
和人一起喝酒中,如果飲酒出事,有四種情況勸酒者需承擔法律責任:
1、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2、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3、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叄』 喝酒出了交通事故同桌喝酒的人有多少責任
法律分析:一起喝酒酒後別人出交通事故同桌人有可能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同桌人如果知道司機喝酒,都可以預見到酒駕的嚴重後果,不加制止甚至縱容,屬於間接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為,應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如果事故嚴重,還可能承擔刑責。同桌的酒友和同車人要承擔連帶責任的情形是:一是強迫性勸酒,或在對方已告知自己要開車,仍勸其喝酒;二是明知司機已喝酒,卻沒有徹底勸阻,徹底勸阻是指得知酒駕後立即報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 機動車駕駛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或者過度疲勞影響安全駕駛的,不得駕駛機動車。任何人不得強迫、指使、縱容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並處罰金:(一)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三)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四)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二對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危及公共安全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前款規定的駕駛人員在行駛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離職守,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肆』 同桌喝酒開車出了事故承擔多少責任
法律分析:1、一起喝酒酒後別人出交通事故同桌人有可能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同桌人如果知道司機喝酒,都可以預見到酒駕的嚴重後果,不加制止甚至縱容,屬於間接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為,應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如果事故嚴重,還可能承擔刑責。2、同桌的酒友和同車人要承擔連帶責任的情形是:一是強迫性勸酒,或在對方已告知自己要開車,仍勸其喝酒;二是明知司機已喝酒,卻沒有徹底勸阻,徹底勸阻是指得知酒駕後立即報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三條 第三款 任何人不得強迫、指使、縱容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
『伍』 什麼情況下,同桌飲酒者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一般是四種情況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強迫性勸酒、明知對方不能飲酒仍勸酒、讓醉酒者獨自回家、醉酒者駕車不予勸阻。這四種情況對醉酒者會產生很多不能預估的傷害,所以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朋友聚在一起喝點小酒本是好事,只是有許多人喝酒沒度,再遇到刺激勸酒的,很容易喝高喝醉。奉勸大家文明飲酒,不勸酒,小酌即可,既不傷身又不傷情,這才是最好的朋友喝酒的方式。
『陸』 同桌喝酒死亡究竟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一起喝酒喝死人了的,同桌人如果具有先行義務行為,如勸酒、灌酒等,是需要承擔侵權責任的。反之,若是同桌人無上述行為,並且盡到了安全注意義務的,是不需要承擔侵權責任的,由喝酒者自行承擔後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柒』 同桌喝酒出了事故承擔多少責任
法律分析:1、如果同桌喝酒的其他人有極力勸酒、故意灌酒、放縱飲酒、酒後未妥善照管等情形的,一般可以認為存在侵權行為且有過錯,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2、如果同桌喝酒的其他人沒有上述侵權行為,或者對損害結果的發生沒有過錯,或者損害結果的發生與喝酒行為沒有直接因果關系的,則不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3、如果僅有部分人員存在侵權行為,則僅由實施了侵權行為的人承擔侵權責任,未實施的人員不應承擔責任;
4、被侵權人自身存在重大過錯,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一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條 被侵權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四條 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五條 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捌』 與人同桌飲酒,對方出事故了,同桌者需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與人同桌飲酒,對方出事故了,同桌人需承擔的責任是:40%的法律責任。
在審判殿堂,秉公辦案才有權威;在法律面前,無私無畏無愧人生。為了讓我們的家人和朋友都能更好的規避一些犯的錯誤,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保護他們,要經常給他們灌輸一些法律常識和法律知識,這樣當有這類事情的發生,才能更好的去應當它,不至於走彎路。
『玖』 一起喝酒,第二天出事死亡本人有責任嗎
主要看和受害人一起喝酒的人是否有過錯,如果明知對方喝醉,而不進行勸阻,而後發生事故(如果第三人造成除外),則受害人作為一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應當意識到酒後駕車的危險性,自身負有重大過錯。而一起喝酒的人過錯僅在放任原告酒後駕車及未盡到一定的護助義務上,承擔的僅是一種次要的過失責任。所以,要具體分析,一般這種情形是不負刑事責任的,除非能夠證明有其他情形:比如明知對方不勝酒力而一再勸酒。而此時承擔的也只是民事賠償責任。還有種類似的情形是明知對方不勝酒力一再勸酒結果當場身亡,這個也是負民事賠償責任。
親朋好友聚會,在餐桌上聊聊天、喝點酒,是常有的事。但誰曾想,大家飲酒後有人卻突然病危乃至死亡。這樣的情況下,共飲人需要承擔責任嗎?
近日,記者從廣東韶關市新豐縣人民法院了解到一個聚餐喝酒後有人遭遇不幸、相關人員發生糾紛對簿公堂的案例,引人思考。
【基本案情】
2018年12月28日晚上,潘某與何某、張某及另一女子到新豐某農庄用餐,用餐期間,潘某飲酒後感覺身體不適,何某、張某即駕車將其送往新豐縣人民醫院救治。經治療因病情危重,2018年12月29日潘某被轉至廣東三九腦科醫院進行治療,經診斷為:腦干出血破入腦室,右側椎動脈V4段動脈瘤,左側大腦中動脈M1段動脈瘤,梗阻性腦積水,肺部感染等。
2019年1月10日,潘某再次到新豐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治療至2019年8月5日出院。2019年10月9日,潘某在家中死亡。
2019年10月21日,潘某家屬李某等人向新豐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同桌飲酒人何某、張某連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死亡賠償金等共計39萬余元。
『拾』 同桌飲酒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共同飲酒人在飲酒過程中對其他飲酒人負有提醒、勸阻和通知的義務,對醉酒者負有看護、照顧和護送的義務,此護送義務包括將醉酒者安置在對其人身不構成威脅的情況下。若共同飲酒人未在飲酒過程中和飲酒後履行義務,當因飲酒造成人員傷亡時,同桌飲酒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是由於飲酒者本人存在過失,可以減輕同桌人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六條 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