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員工簽訂安全責任書是法律效應
A. 事業單位領導和員工簽訂責任狀,是否有法律效益
「事業單位領導和員工簽訂責任狀」,那是單位內部工作和管理的需要,並不涉及什麼法律不法律。
作為單位,為了工作的需要,的確會與單位的工作人員簽訂下責任狀,比如環境衛生責任狀、安全生產責任狀、某項工作任務為內容的責任狀、年度(或季度或月度)目標管理考核的責任狀等等(至於你所說的「責任狀」,又是什麼針對哪方面的責任狀呢)。
也就是說,領導和工作人員因為工作的需要簽訂下涉及工作的責任狀,本就是涉及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工作制度和具體工作需要而作出的一種行政管理手段,其目的,只是為了某項工作任務的按時完成。如果簽責任狀的當事人不能按時完成,可以按規定執行相關的獎懲措施。
單位的這種做法很平常。作為單位職工,應該按責任狀要求去做好該責任狀要求的相關工作。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B. 員工簽訂了公司安全目標責任書一旦發生事故會不會承擔法律責任
簽署安全目標責任書後,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是要承擔安全責任的。至於是否專承擔法律責任?這要看事故的性屬質。只要嚴格履行安全工作程序,安全工作是有保障的,即使出現特殊情況,也是可以理解的,根據事故的大小可能會受行政或經濟處罰。如果違反安全生產程序,或者失職、竇職等導致重大安全事故,是要被追究法律責任的。
C. 讓員工簽訂安全生產承諾書具有法律效應嗎
要看承諾書的具體內容。如果有單位違法免責的,那麼該內容是無效的
D. 公司的安全責任書有沒有法律效應
是有法律效應的。我國《安全生產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生產經營版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權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承包方、承租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E. 與員工簽定生產安全責任書合法嗎
企業為了保證安全生產,與本企業員工簽訂《生產安全責任書》屬於企業內部管理行為,合法的,執法部門不會干涉
F. 安全生產責任承諾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安全承諾書如果是當事人依法訂立的,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承諾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合法;不違背公序良俗的,該承諾書有效,當事人需按照承諾書的約定來履行。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八十條
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G. 公司的安全責任書有沒有法律效應
首先,合同中規定的條款與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中規定向有抵觸的該合同條款無效。他想推卸責任是正常的,但在法律面前,想推卸責任也是沒用的。在違反交通管理法公司酌情裁定,這方面公司考慮的看來很周到,裁定方的自由裁量權得到了保護。也透露出一個公司的潛意思,也就是說,為了公司的利益或公司下達的命令而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由公司承擔部分經濟損失。但也能讓你明白一點,無論是不是公司讓你違反法律法規去執行任務,只要你違法就要自己承擔責任。另外,因公導致出現車禍,造成當事人傷亡或出現一切費用的都由公司承擔(涵蓋保險業務)。只要不是違章,這點上公司的任何合同都沒用。因為任何規定都不能和法律相抵觸,你們公司再大也是在法律規定范圍內制定合同的。合法范圍內因公正常駕駛機動車,出現的任何以外都由公司承擔。最後,你心寒是沒用的,誰都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公司也一樣。在公司呆不下去是你心態沒有調整好,不信你走出這家,進入另一家,哪家都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制定一些條款。那你不必擔心,他制定什麼都要合乎法律。作為員工,合法的咱做,不合法的打死也不幹。到哪都賺自己的錢,你用不合法的規定約束我也真是不好使。畢竟憲法是我國的母法,他規定那東西就好使啊
H. 公司要求員工簽的安全生產責任書合理么
即使簽訂了安全責任書 也不能完全免除企業的責任 只是在判定責任時有主有次。
你所出示的責任書中「甲方不承擔法律責任」涉嫌免責,是無效的說法。
I. 與員工簽責任書有法律效力嗎,
有法律效力,但是你是僱傭方,在工作期間發生了事故,你還是有責任的
J. 這樣的企業與員工簽訂的安全承諾書是否有法律效應
這個承諾書在正常抄情況下不具有法襲律效力。因為我閱讀了一下,這個安全承諾書更像是企業的規章制度,並不是承諾書。這個屬於格式合同,其中有很多的免責條款,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根據合同法第四十條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是免除人身傷害責任的免責條款無效;二是免除故意或重大過失責任的免責條款無效。
首先你這個合同應該是在入職時必須簽署的,不簽署辦理不了入職手續。所以違反了第五十二條第一款。同時其內容違反了五十二條第五款。而且其中大量的免責內容違反了五十三條。
所以我說這個合同正常情況下是無效的。至少在法庭層面上是不予承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