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無力監護負法律責任嗎
① 父母疏於監護導致孩子傷亡 要不要承擔相關責任
給您舉個案例:
父親帶娃去釣魚只顧聊天孩兒溺亡。
去年8月1日,陳某帶著年僅5歲的兒子小森到位於東城街道的一家釣魚場,與朋友聊天喝酒。小森獨自在外玩耍不慎掉入池塘溺亡。陳某認為,釣魚場的經營者袁某未盡到妥善的安全保障義務,而袁某則認為,是家長疏於監管導致了這起悲劇。
陳某主張涉事釣魚場負有50%責任,索賠41萬余元。該案經法院審理當庭進行宣判,法院認為家長陳某對事故負有主要責任,而被告釣魚場對小森的死亡承擔15%的責任,判令其賠償10萬余元。
法院認為,小孩死亡時年僅5歲,屬於未成年人,但原告陳某卻只顧與他人聊天喝酒,未能陪護小孩左右,未盡到應有的監護義務,應負主要責任。
被告作為案涉漁場的承包方,對該漁場負有管理職責。從查明的事實看,該釣魚場已用鐵網圍蔽,並有警示標語,設置有警示標志。但該漁場並無專人看護,事發時也未能及時施救。
因此,被告安全防護的疏漏也是引發該事故的原因之一。
根據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如果認定是意外事件,家長一般無需承擔刑事責任。但是,父母因為沒有盡到監護責任而導致事故的發生,需要承擔民事責任。
雖然家長存在過失,但他們也是受害人。由於民事賠償的權利義務主體是家長自己,故而司法實踐中,一般也不會產生相應的民事責任承擔問題,考慮到這種情況的特殊性,實際上真正被追責的情況極少。
不過,根據《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被申請人有「將未成年人置於無人監管和照看的狀態,導致未成年人面臨死亡或嚴重傷害危險,經教育不改的」,屬於人民法院可以判決撤銷其監護人資格的情形之一。
② 監護不力有多大責任
一般父親監護不力導致孩子未成年死亡,也只承擔道德責任。
③ 不履行監護義務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廣東胡律師: (一)第八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專成年人的監護職屬責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二)第九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按照規定接受義務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三)第十一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 (四)第十二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④ 父母對子女的監護責任有什麼
法律分析:1、失職責任。因父母的故意或過失而致被監護的未成年子女受損害時,父母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代負責任。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做為法定監護人負有賠償經濟損失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
⑤ 監護人沒能力賠償會判刑嗎
法律分析:監護人不進行民事賠償,也不構成犯罪,不會被判處刑罰。因為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對於被監護人應當承擔的刑事責任,監護人不需要替被監護人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⑥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被判刑
法律分析: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人身監護和財產監護兩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人身監護,以教養、保護為目的。對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以保障其本人及社會的安全,並促其恢復健康為目的。至於財產監護,監護人得依法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監護人為法律行為。由於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負有撫養義務,是建立在未成年人的父母無力撫養的基礎上的。因此,對於 父母有能力撫養,而未盡到撫養義務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當然可以要求該未成年人的父母履行撫養義務。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⑦ 監護人拒絕履行監護職責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或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因為刑事責任只能由犯罪嫌疑人本人承擔(如滿14後犯殺人罪,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犯罪都會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所以當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導致被監護人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的時,監護人應該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如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民法通則》 (一)第八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二)第九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按照規定接受義務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三)第十一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 (四)第十二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⑧ 監護人放棄監護權利後還承擔責任嗎
法律分析:根據法律的規定,父母作為孩子的法定監護人是沒有權利放棄自己對孩子的監護權的。監護人是權利和義務並存的,既然成為了監護人,監護人是不能放棄監護權利的,就必須要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⑨ 父母不履行監護職責由公安機關處罰嗎
法律分析:對於拒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的,沒收保證金,由公安機關予以治安處罰,並由有關部門依法納入社會徵信系統予以記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預防犯罪教育負有直接責任,應當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樹立優良家風,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發現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為異常的,應當及時了解情況並進行教育、引導和勸誡,不得拒絕或者怠於履行監護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