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不實言論法律責任

不實言論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6-01 22:11:41

⑴ 在網上發布各種不當言論造成惡劣影響者,相關部門如何處罰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不斷發展,網路越來越普及。在帶給了大家各種娛樂生活方便的同時,也衍生出了一些見不得光的角落。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通過發布一些言論,對別人或者其他的群進行攻擊。甚至通過某些仇恨性的言論來挑起事端,即帶節奏。無論是從地域、性別、殘疾等等許多方面都會成為被攻擊的話題。

網路不能成為法律監管不到的位置,也不能成為這些人的滋養土地。


⑵ 傳播不經調查的不實言論造成嚴重後果的要負法律責任

要承擔法律責任。
傳播不經調查的不實言論情節較輕的可能屬於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治安管理處罰法》中關於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的處罰有:
1、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2、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傳播不經調查的不實言論造成嚴重後果的,可能涉及侮辱罪,尋釁滋事罪。
侮辱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尋釁滋事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條:「利用信息網路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起鬨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⑶ 發表不當言論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表不當言論要看是什麼樣的不當言論,如果是造謠誹謗這種比較嚴重的不當言論的話,還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如果要是那些比較不影響他人不觸犯法律的不當言論,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就像是賀軍翔在采訪中說自己希望下一胎能夠生一個兒子,如果要是生不了兒子的話,他是不想要那個孩子的。這個不當言論雖然也比較過分,但是不是特別嚴重的,沒有觸犯什麼法律,所以他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不過賀軍翔這一番言論還是讓一些網友非常憤怒的,因為網友覺得男女平等,怎麼這個孩子如果不是男孩子,你就不想要你的親生孩子了嗎?大家都對賀軍翔重男輕女,這一點是比較憤怒的。

而且現在我國的一些女性也開始要求自己的權益了。對於這種重男輕女的明星,肯定是要抵制他們的。所以賀軍翔才對自己的不當言論發表了道歉聲明。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自己的言行有可能就會給別人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⑷ 不當言論的法律定義

一定有界定,凡是在公眾傳播虛假,不實,謠言或篡改事實真相的信息並引發社會不良後果的,這些都很好界定,只要公開發表牢騷如果攻擊他人,並產生後果的也是要擔負法律責任的
(4)不實言論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1、民事責任: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一般不當言論最多侵害的是他人的名譽權、榮譽權及隱私權等人身權利,確認構成侵權的法院可判決侵權人承擔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或者恢復名譽的責任,對被侵權人構成精神損害的,還需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2、行政責任:網路言論不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將面臨行政處罰。
依照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及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不論在現實生活中還是網路上的不良言論均受上述法條的約束,造成不良影響的將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
3、刑事責任:不當網路言論影響惡劣,構成犯罪的,應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依照我國《刑法》規定通過網路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涉嫌侮辱罪、誹謗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應認定為上述條款中的「情節嚴重」:(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情形。
現代社會倡導言論自由,但言論自由是建立在不侵害他人的基礎之上的。網路上發表看法、意見很容易,但在不了解事實基礎的情況下謹慎評價、謹慎轉發。你的無心之失可能加重的是對他人的傷害,亦可能因此而承擔法律責任。

⑸ 網上發布不實言論需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網路言論不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將面臨行政處罰。網路傳播不實言論,屬於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⑹ 傳播不實信息違反什麼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如果是針對個人的,有可能涉嫌構成侵犯人身權罪,誹謗罪等,如果是針對組織或政府的,輕的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重的會涉嫌構成妨害社會管理秩序。

熱點內容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
錫林郭勒盟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02 06:07:56 瀏覽:136
法官藏匿偽造證據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請流程 發布:2025-02-02 05:55:41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