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人的法律責任
A. 辦理CA證書的報稅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當因報稅人的原因造成嚴重後果,該報稅人當然要負法律責任。
如果你不是公司的報稅人,可讓報稅人去取。如果公司沒有報稅人,讓法人自己去取。
B. 職工已離職,企業蓄意使用該職工的名字報稅,應負什麼責任
勞動者已經離職,但單位使用其個人信息繳納睡稅的,勞動者可以直接起訴公司,要求公司賠償損失。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C. 別的公司用我的名字發工資報個稅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別的公司用你的名字發放的工資的話,報個稅的時候,你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但是只要個稅足額繳納的話,就沒有太大的關系
D. 公司偷稅漏稅報稅員需要承擔責任嗎
《刑法》第二百另一條: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並且偷稅內數容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並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 以下罰金。
公司抽逃稅款,如果構成刑事犯罪的話,由法定代表人承擔刑事責任,公司並處罰金
數額很大,就涉嫌單位刑事犯罪了。對單位處罰金,對直接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判刑罰。
構成單位犯罪,主要責任人員按偷稅罪定罪量刑。
第一責任人:法人代表
第二責任人:財務負責人
第三責任人:會計
E. 報稅經辦人負法律責任嗎
納稅申報經辦人對所申報的內容真實性、合法性承擔連帶法律責任。
F. 會計知道報稅密碼故意不告訴導致報稅工作無法進行,應怎麼辦,她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嗎
沒有任何責任,她如果不想說,完全可以告訴你忘了。報稅密碼忘了不是逾期報稅的理由,可以帶相關資料去稅務局重置或者查詢。
G. 如果公司的稅務或財務出了問題辦稅人員要承擔什麼責任
《刑法》第抄二百另一條:偷稅數額占襲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並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並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 以下罰金。
公司抽逃稅款,如果構成刑事犯罪的話,由法定代表人承擔刑事責任,公司並處罰金數額很大,就涉嫌單位刑事犯罪了。對單位處罰金,對直接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判刑罰。
構成單位犯罪,主要責任人員按偷稅罪定罪量刑。
第一責任人:法人代表第二責任人:財務負責人第三責任人:會計
H. 沒有會計證的人能報稅嗎如果報稅的話,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呢
1、按照規定,沒有會計證的人是不能報稅的。但是,報稅時不需要出示會計證和身份證。
企業辦理稅務登記時,需要明確填列財務負責人和辦稅員資料,這個時候需要報送會計證和身份證復印件等資料。如果企業辦稅員發生變更,則需將新辦稅員的會計證和身份證及復印件交給稅收管理員備案。
而每期的納稅申報,稅局並不要求每次經辦人出具會計證和身份證等相關證件。
2、如果沒有會計證報稅,稅務局不會受理,辦理不了報稅,就必須接受稅務處罰才能恢復正常稅務關系。
I. 不按時辦理納稅申報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不按時辦理納稅申報會被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六十條
納稅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的;
(二)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帳簿或者保管記帳憑證和有關資料的;
(三)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體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
(四)未按照規定將其全部銀行帳號向稅務機關報告的;
(五)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或者損毀或者擅自改動稅控裝置的。
納稅人不辦理稅務登記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經稅務機關提請,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其營業執照。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或者轉借、塗改、損毀、買賣、偽造稅務登記證件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
第三十一條
納稅人採取郵寄方式辦理納稅申報的,應當使用統一的納稅申報專用信封,並以郵政部門收據作為申報憑據。郵寄申報以寄出的郵戳日期為實際申報日期。 納稅人採取電子方式辦理納稅申報的,應當按照稅務機關規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關資料,並定期書面報送主管稅務機關。
第三十二條
納稅人在納稅期內沒有應納稅款的,也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 納稅人享受減稅、免稅待遇的,在減稅、免稅期間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
第三十三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納稅申報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主要內容包括:稅種、稅目,應納稅項目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項目,計稅依據,扣除項目及標准,適用稅率或者單位稅額,應退稅項目及稅額、應減免稅項目及稅額,應納稅額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額,稅款所屬期限、延期繳納稅款、欠稅、滯納金等。
第三十四條
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時,應當如實填寫納稅申報表,並根據不同的情況相應報送下列有關證件、資料:
(一)財務會計報表及其說明材料;
(二)與納稅有關的合同、協議書及憑證;
(三)稅控裝置的電子報稅資料;
(四)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和異地完稅憑證;
(五)境內或者境外公證機構出具的有關證明文件;
(六)稅務機關規定應當報送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
第九十條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辦理稅務登記證件驗證或者換證手續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