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公司機密法律責任
Ⅰ 泄露商業機密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泄露商業機密分為個人和單位需承擔的法律責任。個人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並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們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罪論處。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一十九條 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並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們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罪論處。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條 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Ⅱ 泄露公司機密有哪些處罰
先了解一下這事的大概經過,2010 年 12 月,易某從華為公司線纜物控部調任後,並沒有按照要求正常交接自己登陸系統的密碼許可權,2017 年以後,易某發現 ERP 系統中存在漏洞,能通過特定操作繞過許可權控制查看系統數據,便以此方式獲取線纜物料的價格信息。易某將非法獲取的價格數據通過短息等方式告訴了華為的一家供應商,從而幫助其在華為公司的招標項目中提高中標率。自己獲得非法所得23000元。
補充資料
為了保護機密數據,企業應當做什麼?
一.拿著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企業不能抱著得過且地的思想,怕家醜外揚,通過法律的手段解決重要的事件,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挽回自己的損失,同時對於企業的內部企圖犯罪分子也會產生強大的震懾作用。
二、採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護企業敏感數據
1.保護電腦文件安全、防止商業機密泄漏、防止公司數據泄露(公司區域網涉密電腦必須控制USB埠使用,可以禁止U盤、禁用USB存儲設備,監控USB設備的使用
2.保護區域網文件伺服器安全、設置共享文件訪問許可權、記錄共享文件訪問日誌
3.離職人員或有工作變動人員應當立刻注銷賬號或者更改許可權,同時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體制。
Ⅲ 故意泄露公司機密屬於犯罪行為嗎
1、故意泄漏公司機密罪肯定是犯罪行為;
2、但是要構成這個「故意泄漏公司機密罪」專,要具有以下要素:
1)公屬司有規章制度明確規定了公司機密的范圍,並且,這規章制度曾在嫌疑人泄密機密前明顯給他;
2)公司明確授權給嫌疑人接觸規定的公司機密的相應許可權;
3)嫌疑人在進行泄密時,必須具有主動性;
即被動的泄漏,不構成犯罪;比如,存放機密的電腦或硬碟被盜或遺失、或電腦中木馬泄漏、或者保管人員因保管時不當,導致被其他人故意盜取等;在認定是否具有主動性時,現行的判例中一個重要的條款就是看嫌疑人是否從機密泄漏中獲利;
Ⅳ 泄露公司秘密誰承擔刑事責任
泄露公司機密的法律責任是,如果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一般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
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