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行業法律知識
1. 建築工人會涉及到哪些法律
建築工人確認勞動關系的標準是什麼
認定事實勞動關系的基本標准,目前司法實踐中主要依據的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2005年5月25日發布,老社部〔2005〕12號。以下簡稱《通知》)中第一條和第二條的規定,其中第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通知》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通知》中第一條、第二條的規定是目前司法實踐中認定事實勞動關系的基本標准,適用於所有勞動爭議糾紛,但《通知》中的第四條對建築行業中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規定了獨特標准,即追溯認定標准。《通知》第四條規定:建築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2011年的《全省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中對此標准作了進一步的闡述:「建設單位將建設工程發包給施工單位後,施工單位又轉包或者違法分包給不具備相應建築施工資質條件的實際施工人,這是當前建築行業的普遍現象。對於實際施工人直接招用的從事建築施工的勞動者,因實際施工人不具有合法的勞動用工資格和經營資格,不宜認定實際施工人為用人單位與招用的勞動者形成勞動關系,而應追溯到具有合法勞動用工的用人單位,如總承包單位、合法分包單位、勞務作業承包單位等與勞動者形成勞動關系,但不宜認定勞動者與建設單位形成勞動關系。」
應當說,《通知》中的第四條規定的獨特認定標准,針對的是建築施工企業將工程轉包或分包給實際施工人,由實際施工人招用勞動者所形成的用工關系。除此用工關系外,還存在建築施工企業直接招用勞動者的情形,那麼,建築施工企業直接招用勞動者是否也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呢?目前,這一問題存在爭論,其中肯定說贊同認定事實勞動關系,理由是對實際施工人招用的勞動者都可適用追溯認定標准,認定成立事實勞動關系,那麼建築施工企業直接招用的勞動者更應認定為形成事實勞動關系,以充分保護勞動者的權益、推動建築施工企業規范用工。對此觀點以及《通知》第四條的規定,筆者認為存在沒有區分法律和事實、忽視勞動關系基本特徵等問題,值得探討。
2. 建築工程涉及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①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版和國招標投標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② 行政法規:《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③ 部門規章:《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注冊監理工程師管理規定》、《建設工程監理范圍和規模標准規定》、《建築工程設計招標投標管理辦法》、《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評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定》、《建築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建築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監督規定》、《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房屋建築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建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規定》。
3. 建設工程法律法規常識
建設工程法律法規常識如下:
《建築法》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招投標法》招標投標法是國家用來規范招標投標活動、調整在招標投標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條例》招標投標法是國家用來規范招標投標活動、調整在招標投標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法律法規,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對於該等法律法規的不時修改和補充。其中,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與法規等一起談時,法律是指狹義上的法律。法規則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
4. 建築工程涉及哪些法律知識
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擔保法、房地產法、土地法等都有,中華人民內共和國建築法,中華容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和系統集成專項資質管理暫行辦法,商品住宅性能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建設工程勘察和設計單位資質管理規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辦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工程建設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市場管理規定,建設工程設備監理管理暫行規定,建設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定等。
5. 建設工程法規知識包括哪些
建設工程現行最主要的兩部法規是《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建設工程安全條例》。主要是建設單位、施工企業、監理單位、設計單位,以及其他工程建沒參與方,主體行為和責任的,相關知識都在其中。
6. 建築法律法規
建築法規體系框架已經基本形成,《建築法》以及相繼出台的《招標投標法》、《合同法》構成了規范建築活動的三大法律支柱。《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以及大量部門規章的出台,作為配套法規完善了建築法規的內容。
、《工程建設法》;
2、《招投標法》;
3、《建設施工合同法》;
4、《建築工程質量法》;
5、《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
6、《住宅設計規范》;
7、其他法律里的關於建築的法律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