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識對於公安民警的重要性
㈠ 簡述警察行政規范的基本要求及重要意義
摘要 一、有利於提高公安機關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水平
㈡ 做一名警察要學習哪些法律
人民警察代表著我國執法機關的形象,所以絕不能出現知法犯法的現象,我國警察資格考試對警察具體法律法規的掌握要求也是很嚴格的,雖然不要求像專業律師一樣把各種法律具體的法條都背會,最基本的要求是要知道一個大概的框架,以及常見的法律條款、內容。我認為人民警察最起碼要了解和掌握以下法律法規內容:
《治安管理處罰法》這是民警用到的最多的法律了,尤其是派出所民警每天面對的大多是類似於治安案件的民事糾紛,熟悉《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常用、基本條款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人民警察做為執法者一定是要比普通老百姓更有法律意識和法律常識的,所以多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識就很有必要了。
㈢ 學習民法對公安民警有何指導意義
總的來說 法律方面的多要熟悉一點。因為這個是我們公安經常用到的東西。
㈣ 公安民警業務教育知識的重要性是什麼
警察的含義:警察是具有武裝性質的維護社會秩序、保衛國家安全國家行政力量。
警察的產生的條件:第一,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的產生,是警察產生的經濟條件。第二,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不可調和性,是警察產生的階級條件。第三,維護統治秩序與懲罰犯罪的客觀需要,是警察產生的社會條件。第四,國家機器的形成,是警察產生的政治條件。
近代警察與古代警察有以下幾點區別:第一,近代警察的職能是獨立的,警察職能主要集中於警察機關。第二,近代警察從中央到地方形成專職的警察隊伍,成為國家龐大的專政工具之一,行使專門職權。第三,近代警察強調了法制。第四,近代警察有統一的制式服裝,古代警察則沒有專門的服裝。
警察的本質:警察是國家政權中按照統治階級意志,依靠暴力的、強制的、特殊的手段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秩序的武裝性質的行政力量。
警察本質的特點有:第一,鮮明的階級性。第二,手段的多樣性。第三,任務的廣泛性。
警察的基本職能:警察的社會效能和作用。警察的政治鎮壓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構成了警察的基本職能。
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這是公安機關的階級屬性,也是它的根本屬性。
公安機關的基本職能,是專政職能和民主職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機關作為人民民主專政工具這一根本屬性的要求。
公安機關的專政職能,是指公安機關對危害國家安全的敵對勢力、敵對分子和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進行鎮壓、制裁、改造和監督的社會效能。
公安機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是國家治安行政和刑事執法機關,擔負著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的重要職責。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利屬於人民。公安機關是人民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的權利是人民賦予的,它執行人民的意志,維護人民的利益。因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公安機關性質的必然要求。
公安機關的任務:是指公安機關在國家法律所確定的管理范圍內,為實現一定的目標所進行的工作內容。
公安機關的基本任務:一、維護國家安全;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三、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四、保護公共財產和個人合法財產;五、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
㈤ 公安民警業務知識的重要性是什麼
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務
根據《人民警察法》第2條第1款的規定,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務是:1、維護國家安全;2維護社會治安秩序;3、保護公民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4、保護公共財產;5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
五、 人民警察法確定的原則
(一) 警務活動的原則
《人民警察法》第3條規定:「人民警察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督,維護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原則是公安機關宗旨的體現,是公安工作基本方針和路線的法制化,也是社區警務戰略思想的法律依據。
(二) 行為規范的原則
《人民警察法》第4條規定:「人民警察必須以憲法和法律為活動准則,忠於職守,清正廉潔,紀律嚴明,服從命令,嚴格執法。」這一原則包含了法律規范、道德規范、紀律規范三個方面的內容。它是依法治警方針和一德治警方針的體現,也是從嚴治方針的法制化。
(三) 法律保護的原則
《人民警察法》第5條規定:「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受法律保護。」這一原則是在1957年頒布的《人民警察條例》基礎上新增加的內容,其含義是:第一、法律保護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第二、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不受非法干涉;第三,人民警察合法的執行職務的行為,不受法律追究。這一規定是對人民警察執行警務的最根據保障。警察法第19條、32條、33條、34條、35條等條款都體現了對人民警察執法行為的法律保護。
第二節 人民警察的職權
一、 人民警察職權的概念
(一) 人民警察職權的概念
《人民警察法》第二章規定了人民警察的職權,其內容包括人民警察的職責和人民警察的許可權。所謂人民警察的職責,是指法律確定的人民警察的職務責任。所謂人民警察的許可權,是指法律規定的人民警察為履行職責所享有的權力。人民警察的職責和許可權合稱人民警察的職權,人民警察的職權是國家通過法律規定的人民警察的職務責任和為履行職務責任所享有相關權力。
(二) 人民警察的職權的特徵
人民警察的職權,又稱警察權,它具有以下特徵:
1、 警察權是一種國家權力,是國家通統治權和管理權的組成部分,是國家的基本權力
警察權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
2、 警察權的主體是人民警察
警察權力的主體包括人民警察機關和人民警察人員。人民警察機關是國家為實現警察職能而設立的行使警察權的專門組織。警察人員基於任職而與國家警察機關之間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這種關系的實質,是通過國家法律確定下來的國家委託關系。警察人員實施警察行為所產生的後果歸於所在警察機關,並最終歸屬國家。
3、 警察權的內容是由法律確定的
警察權具有法的規定性,或稱內容法定性。表現在:
a、 人民警察的任何職權都是國家通過法律規定和授予的;
b、 未經法律許可,人民警察無權擅自變更、轉讓或者放棄權力;
c、 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職權的行為,一經作出非經法定程序,不得被改變和撤銷。
4、 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職責與許可權的統一
人民警察的職責與人民警察的許可權密不可分。職責是全力的前提和基礎,權力是履行職責的保證,二者在實施的過程中達到統一,人民警察的職責伴隨著人民警察權力德的行使而履行,權力的行使過程就是職責的履行過程。如果放棄權力,也就意味著放棄職責,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
二、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職責
《人民警察法》第6條明確規定了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的職責,其他機關的人民警察,依《人民警察法》第18條的規定,分別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職權。
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1) 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
(2) 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
(3) 維護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處理交通事故。
(4) 組織、實施消防工作,實行消防監督。
(5) 慣例槍支彈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
(6) 對法律、法規規定的特種行業進行管理。
(7) 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的場所和設施。
(8) 管理集會、遊行、示威活動。
(9) 管理戶政、國籍、入鏡出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有關事務;
(10) 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
(11) 對被判處管制、拘役、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和監外執行的罪犯執行刑罰,對被宣告緩刑、假釋的罪犯實行監督、考察。
(12) 監督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
(13) 指導和監督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知道治安保衛委員會等群眾性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
(14)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此外,《人民警察法》第19條作了「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時間,遇有其職責范圍內的緊急情況,應當履行職責」的規定,增強了人民警察履行職責的責任感。同時也對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時間履行職責提供了法律保護。
㈥ 公安執法規范化的重要性
1、公安機關的主要活動是執法活動,公安民警的主要行為是執法行為,執法工作始終是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的最佳結合點,執法規范化建設在整個公安工作中具有全局性、基礎性地位。必須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發揮公安機關排頭兵作用。
2、安機關作為國家重要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部門,建設法治公安是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法治化水平直接關繫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國家和政府整體法治化水平。
建設法治公安的核心要求是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不作為、亂作為、不公正、不文明等問題,實質上都可歸結為執法不規范。因此,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是推進法治公安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根本途徑,要把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提升公安機關依法履職能力和執法公信力。
3、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是做好新形勢下公安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實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迫切需要。
隨著國家民主法治建設的深入推進,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不斷覺醒、維權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公眾行使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的能力極大提升,公安機關的執法活動時刻處在媒體聚光燈下,執法行為稍有不當就很可能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輿論炒作的熱點。
因此,新形勢下衡量公安工作的優劣,不僅要看是否體現了執法效率、實現了維穩目標,而且還要看是否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公安改革是推進執法規范化的動力所在,促進執法規范化是公安改革的重要目標。
(6)法律知識對於公安民警的重要性擴展閱讀
堅持執法為民,讓人民群眾通過執法規范化建設有更多獲得感。之所以存在很多不良現象,主要是沒有真正從思想深處解決好「為誰掌權、為誰執法、為誰服務」這一根本問題。
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必須著力整治和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通過健全執法制度、改進執法管理、強化執法監督,不斷提升執法公信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個執法行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㈦ 在崗民警有必要搞個法律專業么
有必要,執法首先得懂法。連法律知識都不懂的話,肯定不會運用執法手段的。普通公民都要學法,何況民警了。
㈧ 監獄人民警察學習法律和業務知識的重要性
監獄警察的工作特點決定了從業者必須要具備相應的法律和業務知識,對於自身能夠更好的完成工作是有幫助的。
另外,罪犯法律意識缺乏,認罪悔罪意識不強的時候就需要監獄警察有一定的法律知識及時予以教育。當罪犯對他們自身存在的法律問題比較困惑的時候,也需要監獄警察給他們及時提供解讀、咨詢與幫助,從而消除心中的顧慮,安心改造。
㈨ 警察法律知識培訓心得體會咋寫
人民警察一個神聖而光榮的職業稱呼,擔負著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以及促進經濟、社會、文化平穩有序發展的神聖使命。我是一個非公安院校畢業的學生,這次培訓對我的影響很大,使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了人民警察的使命與職責。具體來說我有以下幾點收獲:
一、端正了思想,明確的入警動機。
我是非公安院校畢業生沒有公安基礎知識,最初選擇鐵路公安主要是為了解決就業。但是通過這次培訓純潔了我的入警動機,使我明白了人不能這么自私、狹隘,人民警察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事業,責任重大值得我們用盡畢生心血而為之奮斗。
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我會以一名小學生的態度虛心的向各位前輩師哥和廣大的人民群眾學習,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和學習方法,不斷的增長自己的素質和能力,努力為我們警營增光。
二、完成了由學生到警察的角色轉變。
初任民警培訓時間雖短但是對我們的幫助卻很大,使我們由原來弱不禁風需要父母社會保護的雛鷹成長為了一名翱翔蒼穹錚錚鐵骨的大漠雄鷹,由一名天之驕子成長為一名除暴安良維護正義的人民警察。
三、深入學習了人民警察的基本素質和職業道德。
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刻明白了思想政治素質作為人民警察的第一素質對於人民警察的重要性,它是人民警察素質的核心和靈魂。我們要在以後的工作中做到忠誠可靠,樹立「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思想,用人民警察職業道德來規范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強化警察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科學文化素質是人民警察職業發展的豐厚底蘊。完善的知識結構、厚重的人文素養、終生學習的理念以及和諧的警民關系是人民警察克敵制勝的最終決定力量。
對公安業務和法律法規以及鐵路和高鐵知識的學習使我認識到堅持崗位練兵、苦練基本功、掌握嫻熟的執法技能和以「擒拿格鬥、警械使用、控制與解脫等」實用警技,夯實法學基礎注重法律實踐,是我們工作創新和創新工作方法力量之源。
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是我們圓滿完成各項工作的基本前提,因此要在今後的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加強鍛煉不斷提高自己良好的身體、心理素質,來適應不斷變化的復雜工作環境。
四、學會學習。
常言道:「師傅引進門修行靠個人。」學會「以人為師、以敵為師」 ,學會學習,學會如何在人民警察的職業道路上 不斷豐富提高自己是我這次培訓的又一重大收獲。 總之這次培訓使我看到的前進的方向和自身的不足,對 於我這么一個剛破殼的雛鷹來說受益匪淺、收獲頗豐,培訓 給我了以知識和信念,賦予了我騰飛的翅膀。常言道: 「是 雄鷹就要搏擊長空,是蛟龍就要攪起海底狂瀾。 」我會以此 次培訓為開端、為契機「立為國奉獻之志,立為民服務之志, 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為我們警 營,增光添彩」 。我相信「今天我們以鐵警為榮,明天鐵警 會以我們為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