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責任險的法律法規
⑴ 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
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范圍包括: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造成的意外傷害;
2.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意外傷害;
3.工作期間突然生病和死亡;
4.在執行工作職責中發生暴力傷害的;
5.根據工作需要,出差期間發生人員傷亡。
拓展資料:安全生產責任險的說明
1.本合同的賠償限額包括人身傷害累計賠償限額、醫療費用累計賠償限額、第三方責任累計賠償限額、額外救援和事故善後處理費用累計賠償限額。 保險費應根據被保險人的業務性質和被保險人人數計算和收取。 主要保險責任 在保險期間,被保險人的工作人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因下列情況致殘或死亡:,保險人應根據被保險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以下簡稱「法律」)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承擔賠償責任:
(1)在工作場所工作時間內因安全生產事故受傷的;
(2) 在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從事與其履行職責有關的准備工作或最後工作時,因安全生產事故受傷;
(3)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執行工作職責造成的意外傷害,如暴力;
(4) 因工負傷或者下落不明的;
(5) 在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受傷;
(6) 在工作時間和崗位上突發疾病死亡或在48小時內因搶救無效死亡;
(7)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生產安全事故的其他情形。
2.附加第三方責任
在保險期內,如果被保險人合法僱傭的員工受雇於被保險人的工作場所從事保險單明細表中規定的被保險人業務,發生安全生產事故,造成第三人死亡的,保險人應當按照附加保險合同和主保險合同承擔賠償責任。額外救援和事故善後處理費用的保險責任在保險期間,,被保險人的工作人員因主保險條款第4條所列情況而發生傷殘或死亡,因採取必要、合理的救援和事故善後處理措施而發生的下列費用,保險人還應按照附加條款的規定負責賠償:保險合同與主保險合同
⑵ 新安全法規定建築工業必須強制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依據新《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屬於國家規定的高危行業、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高危行業強制投保 新安全生產法第五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國家鼓勵生產經營單位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安責險全稱是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作為責任險中的重要品種,承保標的是被保險生產經營單位對因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賠償責任。去年以來,各地銀保監局和保險公司接到的關於安責險的咨詢和投保數量持續攀升。來自中國銀保監會安徽監管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安徽省安責險累計簽單66345筆,同比增長146%;提供風險保障額度3804.72億元,同比提升272%。來自中華財險的數據顯示,公司目前在售安責險產品50多個,涉及各類高危行業的產品,今年上半年安責險保費增速超過70%。
⑶ 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產責任險條款
法律分析:一、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民可以向保險人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在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害時,受害人可以依此保險合同向保險人要求賠償。意外傷害保險是以人身為保險標的。交通事故傷害保險是旅客傷害保險的另一種形態,目的是為了對在交通事故中遭受傷害的被保險人提供保障,主要是指被保險人因與行駛中的交通工具發生碰撞或因交通工具自身發生火災、爆炸等所蒙受的意外事故傷害情況下,由保險人支付保險金。
二、貨物運輸保險:貨物運輸保險是指以運輸過程中的貨物作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屬於有形財產保險的一種。貨物運輸保險的標的比較廣泛,一般說來只要是適於運輸工具裝載的物資都可以作』為貨物運輸保險的標的,包括一切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但依照我國的法律和法規規定下列物資不能作為貨物運輸保險標的:1、國家禁止運輸或限制運輸的物品、托運人沒有按照國家規定標准或部頒標准包裝,或者沒有根據保證貨物運輸安全進行包裝的貨物、無法鑒定其價值的物品。根據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的規定,保險金額按貨價或貨價加運雜費計算。
三、機動車輛保險:機動車輛保險是指以機動車的車身作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它是我國交通運輸工具保險中最為普遍的險種之一。機動車保險條款將機動車輛保險分為兩種:車輛損失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從性質上講,車輛損失險屬於典型的交通工具保險,而第三者責任險屬於責任保險,二者有較大區別。1、車輛損失險:是指保險車輛因碰撞、傾覆、火災、爆炸、外界物體倒塌、空中運行物體墜落、行駛中平行墜落、雷擊、暴風、暴雨等自然災害致車輛損壞,保險公司按規定給予賠償。機動車輛為保險標的,必須有交通部門核發的行駛證和號牌,並經檢驗合格。機動車輛險的投保人,必須是對機動車輛具有保險利益的人。通常是指機動車輛的所有人、承包人、租用人以及代管人等。2、第三者責任險:是指投保的機動車輛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致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毀損,被保險人依法應對第三人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由保險人承擔的保險。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標的,與車輛損失險不同,它以被保險人依法應對第三人承擔的賠償責任作為保險標的。所以,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屬於無形財產保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條 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
第三條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
⑷ 廣東省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實施辦法
第一條為了發揮保險在安全生產中的作用,分散生產安全事故責任風險,保障生產經營單位及有關人員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廣東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礦山、建築施工、金屬冶煉、機械製造、交通運輸和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儲存等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以及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推行工作,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是指生產經營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從業人員或者第三者的人身傷亡,以及第三者的直接財產損失,由保險公司在保險金額內承擔生產經營單位依法應當負的賠償責任的保險。第四條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應當遵循政策引導、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企業自願的原則,運用差別費率和浮動費率相結合的機制。
各級人民政府可以為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提供保險費補貼。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推行工作的領導,根據需要建立相關工作機制。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政府金融工作部門和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負責指導、協調和監督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推行工作。
其他有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推行工作。第六條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應當會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指導保險公司擬訂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保險條款,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擬訂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保險費率。第七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由生產經營單位投保,保險費根據投保生產經營單位直接從事生產作業人員的數量和崗位風險等情況確定,可以在生產經營單位依法提取的安全生產費用中列支。
生產經營單位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增加保險金額,提高應對事故風險能力。第八條保險公司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服務制度,提高保險服務水平,促進投保生產經營單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支持投保生產經營單位依法開展安全評價、檢測、檢驗工作。
保險公司應當發揮風險管理作用,幫助投保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安全生產工作,協助投保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安全生產檢查。
保險公司、保險經紀人應當創新保險機制,開展安全生產宣傳,增強投保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第九條保險公司應當根據投保生產經營單位的風險程度、事故記錄、賠付率等情況實行差別費率和浮動費率。
安全生產標准化達標企業或者上一投保年度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其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保險費率可以在標准費率的基礎上按照一定比例下浮。
上一投保年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根據事故的等級,其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保險費率可以在標准費率的基礎上按照一定比例上浮。第十條保險公司在投保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應當及時查勘定損,依法做好理賠服務,保障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權益。保險公司可以在保險金額內先行賠償部分保險金,用於支付醫療等費用。
保險公司為了查勘定損,做好理賠服務工作,需要向投保生產經營單位、醫療機構等有關單位核實情況的,投保生產經營單位、醫療機構等有關單位應當予以配合。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情況作為對下級人民政府和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生產經營單位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作為其優先進入工業園區的條件,以及享受有關產業扶持政策的重要依據。第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投保期間可以不存儲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第十三條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結合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將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情況作為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重要內容實施檢查。第十四條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布生產經營單位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情況,並為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和社會公眾查詢提供便利。
有關部門、社會徵信系統應當將生產經營單位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情況作為重點行業企業風險控制、信用評級和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指標。第十五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⑸ 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主要內抄容包括:《安全生產襲法》應用、安全生產行政法規應用、安全生產部門規章應用、《礦產資源法》和《煤炭法》應用、《礦山安全法》應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應用、《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和《職業病防治法》應用、《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工傷保險條例》應用、《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應用。
本書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和與礦山企業密切相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內容緊密結合,以工學深度融合、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為工作思路,提煉出礦山企業典型的事故案例,以這些案例的分析作為工作任務和載體,並圍繞這些工作任務和載體來介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及其應用,體現了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教育特色,強調學與做的統一,注重實務。本書取材新穎,內容豐富全面,能夠給讀者的學習和工作帶來真正有效的幫助。本書既是高職安全技術管理專業的骨幹課程教材,也是對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等有實用價值的學慣用書。
⑹ 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是強制的嗎
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應屬於商業保險中的一個險種,但目前其還沒有作為強制性保險的法律依據。
《安全生產法(修正草案)》將第四十八條第二款修改為:「國家建立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築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屬冶煉等高危行業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國家鼓勵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和國務院銀行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制定。」
將第五十三條修改為:「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應當及時採取措施救治有關人員。
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6)安全生產責任險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在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的工作人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因下列情形導致傷殘或死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以下簡稱為「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保險人按照本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
(一)工作時間在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安全生產事故傷害;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履行其工作職責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安全生產事故傷害;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
(四)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
(五)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及意外事故傷害;
(六)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
(七)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安全生產事故的其他情形。
網路:安全生產責任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