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壹』 承諾的生效有何法律後果
承諾生效後會產生如下法律後果:
1、合同產生約定的法律效力,並且受到法律的保護;
2、合同雙方受到相應的約束力。即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相應的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九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第五百零九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貳』 違反承諾保證法律後果是什麼
違反承諾保證的法律後果是:
1、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2、合同約定了定金的,按照定金法則承擔責任;
3、合同約定了違約金的,按照約定的數額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叄』 承諾書的法律責任有什麼
承諾書的法律責任有:
承諾書從法律講是民事主體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版,只要約定內容權不違法,約定事項責任義務清楚即具有法律效力。
約定對雙方都有約束力,如果一方違反約定,另一方完全可就約定到法院起訴。
公民或者單位的承諾,在不影響公序良俗、沒有造成公共利益和群眾利益損害的情況下,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有了承諾,而逾期時,相關承諾人會承擔相應法律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