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以下不負法律責任監護人
⑴ 是不是14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無論犯多大刑事犯罪都不承擔刑事責任
14周歲以下犯罪,不負刑事責任;14到16周歲只對八種犯罪承擔刑事責任;16到18周歲要對所有內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容。
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⑵ 法律規定14歲以下不負刑事責任該不該改
在現今社會,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犯刑事案件的普遍增多。針對法律規定的14周歲以下不負刑事責任的說法社會各界人士說法也是不一的。有的說該法律需要做修改,否則會使這類人群更加猖狂;也有的說是不需要修改,如果對14周歲以下人權處以刑事處罰不利於其未來的發展。
一、是否應該修改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是不需承擔刑事責任的。其實,法律規定的初衷主要是考慮到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心智發展還是不成熟的,在是非觀念面前還是無知的,判斷能力也是明顯缺失的。如果對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處以刑事處罰的話,那麼對於其未來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會造成其知識學習的中斷。並且,可能會造成其人格的更加扭曲,增加一定程度上的再犯罪。
⑶ 14歲負刑事責任嗎
14歲指的是滿14周歲的話,根據我國《刑法》規定,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不滿14周歲一般是不負刑事責任的,例外情形是:已滿12不滿14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⑷ 不滿14周歲的人違法犯罪不負刑事責任是那條刑法規定
1.
根據本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販賣毒品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對於走私、運輸、製造毒品犯罪,只有達到十六周歲才負刑事責任。
2.
對於被利用、教唆、脅迫參加販賣毒品犯罪活動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一般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責任。
⑸ 14周歲以下犯罪不用負任何刑事責任真的科學嗎
14周歲以下是無刑事責任年齡。不承擔刑事責任 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或者送少管。
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是14歲,<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搶劫,,放火,爆,炸,,投,毒,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也就是說,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是14歲。
我國法律對刑事責任年齡有以下規定:
1、已滿 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己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搶劫、、放火、包,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鬃周歲。
6、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7、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對犯罪時的年齡沒有查清,而又關繫到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和判處何種刑罰的公訴案件,應當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
⑹ 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不需承擔刑事責任嗎
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不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如果給被害人造成了傷害或者經濟損失,他的監護人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呢。
也就是說有受害人或者未成年人的行為造成了物質損失的,他的父母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⑺ 未滿14歲犯罪其監護人應付什麼責任
按實際情況,對於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罪的,其監護人不對刑事部分不負責任,但是對於民事部分,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如果未成年人有財產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⑻ 14歲以下的人不管怎麼犯法都不負刑事責任 只讓監護人賠錢嗎
14歲以下的人不管怎麼犯法都不負刑事責任 只讓監護人賠錢嗎?
你的提問是正確的,但你對法律理解的偏見,是錯誤的!
一,《民政部關於在辦理收養登記中嚴格區分孤兒與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的通知》我國《收養法》中所稱的孤兒是指其父母死亡或人民法院宣告其父母死亡的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
1,父母死亡或人民法院宣告其父母死亡,沒有父母的,就稱為孤兒;
2,年齡要求不滿14周歲;
3,孤兒院的責任,是對孤兒的撫養義務,其監護責任依法律規定。
二,刑事訴訟或刑法中,因不滿14周歲的人不構成犯罪,所以,對其行為的違法賠償峽任並未做出規定;
三,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四,以上規定可以得出,不滿14周歲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
1,父母;
2,祖父母、外祖父母;
3,兄、姐;
4,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相關同意)
以上對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中,即使是孤兒,孤兒院或其它組織,也不是法定監護人。
五,《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十二條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六,從以上二條規定,可以看出,
1,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不滿10周歲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不滿18周歲(包括不滿14周歲)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為《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第一款1-4項規定的人員;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2,精神病人在沒有1-4項監護人時,由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綜上所述,你所說的孤兒院、國家都不構成不滿14周歲未成年人的監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