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安全生產標准法律效力分類

安全生產標准法律效力分類

發布時間: 2022-06-04 09:57:38

❶ 安全技術體系指的是什麼

安全管理體系,顧名思義就是基於安全管理的一整套體系,體系包括硬體軟體方面。軟體方面涉及到思想,制度,教育,組織,管理;硬體包括安全投入,設備,設備技術,運行維護等等。構建安全管理體系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企業安全、高效運行。

❷ 我國安全生產標准體系按適用范圍和性質可分為幾類

一共分19類:
1.冶金等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基本規范評分細則
2.冶金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煉鐵)
3.冶金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煉鋼)
4.冶金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煤氣)
5.電解鋁(含熔鑄、碳素)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
6.紡織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
7.建築衛生陶瓷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
8.啤酒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
9.白酒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
10.平板玻璃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
11.乳製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
12.商場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
13.水泥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
14.食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
15.倉儲物流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
16.氧化鋁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
17.有色金屬壓力加工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
18.造紙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
19.機械製造企業安全質量標准化考評檢查表

❸ 《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的法律效力()

答案選項C是正確的。《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屬於地方性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❹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有哪些


關於安抄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有很多種類型,具體如下:

  • 《安全生產法》《消防法》《職業病防治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水污染防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 《食品安全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傳染病防治法》《婦女權益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節約能源法》

  •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09版)》《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

  • 《工傷保險條例》《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

(4)安全生產標准法律效力分類擴展閱讀: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為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健康提供法律保障,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責任的法制化管理,指導和推動安全生產工作的發展,促進企業安全生產,同時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保證企業效益的實現和國家經濟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




❺ 安全生產法規主要包含哪些類型法規

不太明白你指的類型是什麼。

安全生產法律是一個體系。從憲法內到標准。
1.首先是憲法,容《憲法》中:「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是最高法律效力的規定。
2.其次是法律:
法律包括基礎法即《安全生產法》;
專門法律,主要有《礦山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等;
相關的法律,比如《建築法》,《鐵路法》,《煤炭法》,《民用航空法》,《工會法》等等。
另外《刑法》,《行政處罰法》,《國家賠償法》等也與安全生產監督執法工作有關。
3.再次是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制定,比如《煤礦安全監察條例》什麼的。
4.還有就是地方性安全生產法規,由所在地人代會及常委會和地方政務制定。各地不一樣,不好列舉。
5.然後就是部門安全規章和地方政府安全規章,由相關部門、地方政府制定,
比如說:交通運輸,機械工業,建築,冶金,電力等等主管部門制定的相關規章。由安監總局制定的一些規章,也算作部門規章,比如《注冊安全工程師管理規定》。
6.最後就是安全生產標准。有的是專門的安全標准,由AQ開頭的,還有一些行業標准或國家標准中包含安全生產方面的.

❻ 《安全生產法》的適用范圍

《安全生產法》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以下統稱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適用本法;

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與輻射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6)安全生產標准法律效力分類擴展閱讀:

《安全生產法》第二條規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對這種排除適用的特殊規定,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安全生產法》確定的安全生產領域基本的方針、原則、法律制度和新的法律規定,是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無法確定並且沒有規定的,它們普遍適用於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

(2)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現行的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已有規定的,不適用《安全生產法》。這些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是專門解決消防和交通領域安全生產特殊問題的單行立法。

涉及這些領域的安全生產問題,應當首先考慮和優先適用特殊法的規定。《安全生產法》正是根據這個原則,充分考慮和界定了它與相關特殊法的銜接和關系,在其普遍適用的前提下對特別法的適用做出了除外規定。

這樣規定,在同一問題上就不存在普通法與特殊法之間有關法律條文規定不一致的「法律沖突」,更不存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與公安、交通、鐵道、民航等負責專項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之間的職責交叉。

(3)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沒有規定的,適用《安全生產法》。

有關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規多數都已年代久遠,有些規定已經不適應當前安全生產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形勢,亟待修訂和補充。

《安全生產法》的大部分法律規定,都是上述特別法所沒有的。也就是說,現行的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規對特殊的安全生產問題沒有規定的,應當依照《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4)今後制定和修訂有關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規時,也要符合《安全生產法》確定的基本的方針原則、法律制度和法律規范,不應抵觸。

上述特別法都是在沒有安全生產基本法律的情況下出台的,它們所沒有的法律規定只能通過《安全生產法》加以補充完善和適用。但在安全生產領域已經制定出基本法律的前提下,其後出台的特別法則應遵循《安全生產法》的基本法律規范。

總之,在我國安全生產法律體系中,《安全生產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最高的。《安全生產法》是我國第一部安全生產領域的基本法律。

只有科學地認識《安全生產法》的法律性質及其法律地位,才能處理好《安全生產法》與其他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關系,使這部法律得以完整地、准確地貫徹實施。

❼ 我國安全生產法律制度的框架是怎麼構成的

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我們可以從上位法與下位法、普通法與特殊法和綜合性法與單行法等3個方面來認識和構建我國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從法的不同層級上,可以分為上位法與下位法
法的層級不同,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也不同。上位法是指法律地位、法律效力高於其他相關法的立法。下位法相對於上位法而言,是指法律地位、法律效力低於相關上位法的立法。不同的安全生產立法對同一類或者同一個安全生產行為做出不同的法律規定的,以上位法的規定為准,適用上位法的規定。上位法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下位法。下位法的數量一般要多於上位法。
1.法律
法律是安全生產法律體系中的上位法,居於整個體系的最高層級,其法律地位和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等下位法。國家現行的有關安全生產的專門法律有《安全生產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礦山安全法》;與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主要有《勞動法》、《工會法》、《礦產資源法》、《鐵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港口法》、《建築法》、《煤炭法》、《電力法》等。
2.法規
安全生產法規分為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
(1)行政法規。安全生產行政法規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於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高於地方性安全生產法規、地方政府安全生產規章等下位法。
(2)地方性法規。地方性安全生產法規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於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規,高於地方政府安全生產規章。經濟特區安全生產法規和民族自治地方安全生產法規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與地方性安全生產法規相同。
3.規章
安全生產行政規章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1)部門規章。國務院有關部門依照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的授權制定發布的安全生產規章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於法律、行政法規,高於地方政府規章。
(2)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政府安全生產規章是最低層級的安全生產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於其他上位法,不得與上位法相抵觸。
4.法定安全生產標准
我國沒有技術法規的正式用語且未將其納入法律體系的范疇,但是國家制定的許多安全生產立法卻將安全生產標准作為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執行的技術規范而載入法律,安全生產標准法律化是我國安全生產立法的重要趨勢。安全生產標准一旦成為法律規定必須執行的技術規范,它就具有了法律上的地位和效力。執行安全生產標準是生產經營單位的法定義務,違反法定安全生產標準的要求,同樣要承擔法律責任。因此,將法定安全生產標准納入安全生產法律體系范疇來認識,有助於構建完善的安全生產法律體系。法定安全生產標准分為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兩者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具有同樣的約束力。法定安全生產標准主要是指強制性安全生產標准。
(1)國家標准。安全生產國家標準是指國家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標准化法》制定的在全國范圍內適用的安全生產技術規范。
(2)行業標准。安全生產行業標準是指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直屬機構依照《標准化法》制定的在安全生產領域內適用的安全生產技術規范。行業安全生產標准對同一安全生產事項的技術要求,可以高於國家安全生產標准但不得與其相抵觸。

❽ 按法律地位及效力同等原則,安全生產法律體系分為哪些門類

僅供參考:
目前的安全生產法律體系

安全生產法律體系是一個包含多種法律形式和法律層次的綜合性系統 , 從法律規范的形式和特點來講 , 既包括作為整個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基礎的憲法規范 , 也包括行政法律規范、技術性法律規范、程序性法律規范。按法律地位及效力同等原則, 安全生產法律體系分為以下五個門類 :
( 一 ) 憲法
《憲法》是安全生產法律體系框架的最高層級 ," 加強勞動保護 , 改善勞動條件 " 是有關安全生產方面最高法律效力的規定。
( 二 ) 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
1. 基礎法
我國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 以下簡稱《安全生產法》 ) 和與它平行的專門法律和相關法律。《安全生產法》是綜合規范安全生產法律制度的法律 , 它適用於所有生產經營單位 , 是我國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核心。
2. 專門法律 專門安全生產法律是規范某一專業領域安全生產法律制度的法律。我國在專業領域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3. 相關法律 與安全生產有關的法律是指安全生產專門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中涵蓋有安全生產內容的法律 ,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和國煤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 還有一些與安全生產監督執法工作有關的法律 ,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等。
( 三 ) 安全生產行政法規
安全生產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組織制定並批准公布的 , 是為實施安全生產法律或規范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度而制定並頒布的一系列具體規定 , 是我們實施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監察工作的重要依據。我國已頒布了多部安全生產行政法規 ,如《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和《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等。
( 四 ) 地方性安全生產法規 ,
地方性安全生產法規是指由有立法權的地方權力機關一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安全生產規范性文件 , 是由法律授權制定 的 , 是對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補充和完善 , 以解決本地區某一特定的 安全生產問題為目標 , 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如目前我國有 27 個 省 ( 自治區、直轄市 ) 人大制定了《勞動保護條例》或《勞動安全衛生條例》 , 有 26 個省 ( 自治區、直轄市 ) 人大制定了《礦山安全法》實施辦法。
( 五 ) 部門安全生產規章、
地方政府安全生產規章 根據《立法法》的有關規定 , 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 , 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國務院部門安全生產規章由有關部門為加強安全生產工作而頒布的規范 性文件組成 , 從部門角度可劃分為 : 交通運輸業、化學工業、石油工業、機 械工業、電子工業、冶金工業、電力工業、建築業、建材工業、航空航天 業、船舶工業、輕紡工業、煤炭工業、地質勘探業、農村和鄉鎮工業、技術裝備與統計工作、安全評價與竣工驗收、勞動保護用品、培訓教育、事故調 查與處理、職業危害、特種設備、防火防爆和其他部門等。部門安全生產規 章作為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重要補充, 在我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中起著 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方政府安全生產規章一方面從屬於法律和行政法規 , 另一方面又從屬於地方法規 , 並且不能與它們相抵觸。
( 六 ) 安全生產標准
安全生產標準是安全生產法規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也是安全生產管理的基礎和監督執法工作的重要技術依據。安全生產標准大致分為設計規范類 ; 安全生產設備、工具類 ; 生產工藝安全衛生 ; 防護用品類四類標准。
( 七 ) 已批準的國際勞工安全公約
國際勞工組織自 1919 年創立以來 , 一共通過了 185 個國際公約和為數較多的建議書 , 這些公約和建議書統稱國際勞工標准 , 其中 70% 的公約和 建議書涉及職業安全衛生問題。我國政府為國際性安全生產工作已簽訂了國 際性公約 , 當我國安全生產法律與國際公約有不同時 , 應優先採用國際公約 的規定 ( 除保留條件的條款外 ) 。目前我國政府已批準的公約有 23 個 , 其中 4 個是與職業安全衛生相關的。

熱點內容
誰刺傷法官 發布:2025-02-01 20:37:01 瀏覽:93
法院扣除審限 發布:2025-02-01 20:23:47 瀏覽:274
法治新講堂 發布:2025-02-01 19:26:37 瀏覽:156
法官法第十六條解釋 發布:2025-02-01 19:02:15 瀏覽:926
立法文案 發布:2025-02-01 18:50:31 瀏覽:232
依法治國何時提出來的 發布:2025-02-01 18:50:22 瀏覽:880
警旗司法警察 發布:2025-02-01 18:33:14 瀏覽:350
後廚人員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8:24:07 瀏覽:971
民法典美術 發布:2025-02-01 18:24:00 瀏覽:186
最高人民法院鑒定中心 發布:2025-02-01 18:23:54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