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⑴ 代簽的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勞動合同是屬於別人代簽的,那麼這種勞動合同原則上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勞動合同必須由本人與用工單位來簽訂,這樣的勞動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⑵ 什麼樣勞動合同才有法律效力
勞動法第19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
(1)勞動合同期限。
(2)工作內容。
(3)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4)勞動報酬。
(5)勞動紀律。
(6)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7)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根據《勞動法》第18條的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和採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都是無效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引起無效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
(一)合同主體不合格。
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學歷、學位、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聘用單位不具備招聘資格等。
(二)合同內容不合法,即勞動合同有悖法律、法規及善良風俗,或是損害了國家及社會的公共利益。
如約定製造冰毒、假鈔等。內容不合法的勞動合同不受法律保護。
(三)意思表示不真實。
勞動合同是雙方合意的產物,應該是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採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違背一方的真實意願,因而是無效的。
(四)合同形式不合法。
這是指勞動合同沒有採取書面形式、當事人也未實際履行主要義務,或者依法或應當事人要求應當鑒證的勞動合同沒有鑒證等。在一般情況下,只要當事人採取補救措施,使合同形式上合法化後,就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勞動合同的無效是指勞動合同因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勞動合同的有效要件而不能發生當事人預期法律效力的情形。主要表現在:
(一) 無效勞動合同欠缺勞動合同的有效要件
一個勞動合同的有效成立,它必須具備勞動法律所規定的有效要件,這就是主體要合格、意思表示要自願真實、內容要合法、完整、形式符合法定要求這四個方面的要件,任缺其一,均可導致勞動合同不能有效成立。
(二) 無效勞動合同不發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拘束力
無效勞動合同因其欠缺有效要件而不能對合同當事人產生有效合同的拘束力。但這並不是說,無效勞動合同不發生任何法律效果。
它作為法律事實的一種,必然會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責任問題,也即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的當事人基於過錯而對他方承擔民事責任,甚至可因其行為的嚴重性程度不同,引發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問題。
(2)律師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4年7月5日) 第十七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2、《勞動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 第二十九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3、《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2002.2.1) 第四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解除、終止和續訂,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的試用期超過法定期限的,勞動者可以要求變更相應的勞動合同期限,或者要求用人單位對超過的期限,按照非試用期工資標准支付工資。用人單位應當及時變更勞動合同期限,或者按照非試用期的工資標准支付工資。
⑶ 一個律所的執業律師與一家公司簽訂勞動合同,這份合同有效嗎
如果單純以個人名義簽署,我個人傾向於認為合同本身還是有效的。但是,該律師的做法應該違反律師管理制度,而且還有私下收費之嫌,相應法律後果或許是得不償失的。
⑷ 請問簽空白勞動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勞動合同是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基礎上訂立的,一旦簽字就得履行約定的義務,承擔法律責任。除非是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才會無效或部分無效。
如果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者報酬、拒絕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或者提供勞動條件,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作為企業,如果想通過惡意規避法律規定的行為來獲利,或貪圖一時方便讓員工簽訂空白合同,一旦發生勞動爭議,將得不償失。
勞動合同無效的情況:
《勞動合同法》第26的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
1、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無效。
2、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無效。
3、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4、有關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低於集體合同的。
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1、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2、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3、勞動合同期限;
4、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5、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6、勞動報酬;
7、社會保險;
8、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9、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顯然,空白勞動合同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第17條的規定,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6條的規定,空白勞動合同無效。
簽空白勞動合同的後果
由於空白勞動合同依法屬於無效合同,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實際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只要勞動者能保留好證據證明空白勞動合同的存在,則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雙倍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⑸ 執業律師可以同其他單位簽勞動合同嗎
不可以的
⑹ 我未畢業,就簽了《勞動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未畢業簽訂的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第十八條 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⑺ 勞動合同缺少必備條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即勞動合同的條款包括法定條款和約定條款,法定條款包括:勞動合同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合同期限、工作崗位與工作地點、工作時間與休息休假安排、工資待遇和社會保險以及勞動保護、勞動條件與職業危害。約定條款包括:試用期、培訓、保密、補充保險與福利。 很多用人單位為了規避法律責任,在與員工簽訂的勞動合同缺少必備條款,例如故意不約定工資報酬,那麼缺少勞動合同必備條款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律師認為,依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合同的內容沒有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也沒有違反公序良俗原則,那麼該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約定不明確的條款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補正。與此類似,缺少某些必備條款的勞動合同,只要簽訂雙方的主體符合勞動法律要求,內容沒有違法法律的強制性規定,那麼該合同簽訂就應當具有法律效力。 缺少勞動合同必備條款,如何來補正呢?律師認為,缺少工資待遇條款的,由雙方來協商,協商不成的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則參照其他勞動者的工資待遇來支付,公司沒有相同崗位的,參照該區域內同行業同工種的工資待遇;缺少工作崗位條款的,按照用人單位初次安排勞動者的工作崗位來確定,若用人單位單方面調整勞動者的工作崗位,那麼必須雙方協商工作崗位變更的內容。
⑻ 律師您好,企業合並後,原企業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是否繼續具有法律效力
問:律師您好,企業合並後,原企業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是否繼續具有法律效力?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怎麼樣有效范圍太過寬廣,不能窮盡式列舉。從無效的一方來好列舉:《勞動合同法》第26的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1、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無效。雙方應當在訂立勞動合同、擬定勞動合同條款時出於自願,要遵守誠實信用原則。欺詐、脅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關系的一方違背了他們的真實意願。2、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無效。勞動合同訂立應遵循公平原則,核心含義就是要求勞動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相一致。為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免除己方法定責任如「一律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生死病老都與企業無關」等條款無效。3、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勞動合同主體、內容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否則不能產生法律效力。主體必須合法。即簽訂勞動合同的雙方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用人單位資格和勞動者資格。內容必須合法,我國在《勞動法》以及相關的法律規定中,有很多強制性的規定,用人單位必須遵守。酣儲豐肥薟堵奉瑟斧雞如果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則該條款無效。程序必須合法。
⑼ 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只要合同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被欺詐簽訂合同、或其中有違法條款的,本合同無效或部分條款無效。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應具備的基本內容: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法》規定無效或部分無效的合同:
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⑽ 關於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
勞動合同經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後就發生法律效力。而所謂的勞動合同鑒證現在採取的是自願原則,現在很多地方還要求勞動合同鑒證主要是其他部門,比如說公安部門審批落戶的時候需要的,這個對勞動合同的效力是沒有影響的。
浙江東辰律師事務所胡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