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復印件有法律效力
Ⅰ 合同的復印件和原件有什麼區別
1、法律效應不同
合同復印件的法律效力沒有原件高,在當事人提供原件有困難的情況下才可以提供復印件。如果復印件和掃描件沒有和原件核對、印證,是沒有法律效力的,但經過公證處公證的掃描件和復印件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為原件使用。
為了使復印件的法律效力更高,可以在合同中附加一句「雙方均同意復印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時效性不同
復印件只能作為臨時文件,經過公證處公證復印件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為原件使用。合同原件屬於原始證據,也是直接證據,合同期以內長期有效。
3、證明力不同
復印件的形式存在,從技術上可以被篡改,因此單單復印件的證明效力是很低的,除非對方對復印件認可,否則需要提供其它相關證據進行佐證,形成證據鏈條,復印件才能作為定案證據,從而具有較高證明效力。證明力最強的是加蓋公章的合同原件。
(1)合同的復印件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新疆法院網-淺析合同原件、傳真件和掃描件的法律效力及區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Ⅱ 復印件的合同有效嗎
有效的,復印件通常情況是不具有證明力的,但是如果有其它證據證明其與原件一致,能形成相應的證據鏈,那麼其便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根據法律規定,只要合同雙方達成一致,簽訂合同後,合同即成立,之後合同原件丟失的,不會影響合同的成立或法律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九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當事人依法可以委託代理人訂立合同。
第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第十二條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2)合同的復印件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十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第六十一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第六十三條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在合同約定的交付期限內政府價格調整時,按照交付時的價格計價。
逾期交付標的物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原價格執行;價格下降時,按照新價格執行。逾期提取標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新價格執行;價格下降時,按照原價格執行。
Ⅲ 復印件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你朋友既然認購了該商鋪,開發商拖著不簽合同,那你朋友付款的方式怎麼約定?內付款了多少?私下有容沒有簽協議?現在為了裝個電表,竟然出具一份出租合同,這個性質就變了,你朋友應該根據自己的付款收據要求開發商履行手續,別到時候說不清,只有依靠法律解決。
Ⅳ 打官司用合同的復印件有效嗎
證據,是證明案件事實的各種材料。包括當事人陳述、書證、物證、錄音錄像、證人證言、鑒定結論等。一般情況下,證據是必須向法院提供原件的,但是,有些情況下是可以提供復印件的。只要能夠證明案件的事實,只要雙方對證據的效力沒有異議,法院就會予以採信。有些證據原件原件丟失,或者通過案件的調查,可以證明原件已經不可能存在,只要有復印件,也可以證明案件的事實,法院就會採信。《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復製品。證據的復印件,不能單獨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需要有其他證據加以證明。如果經法院核實,復印件能夠與原件核對無誤的,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並作出判決。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