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環境行政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

環境行政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

發布時間: 2022-06-04 19:54:29

❶ 環境行政責任有哪些

1.環境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

(1)行為違法。指行為人實施了違反環境保護法的行為。

(2)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故意或過失也是承擔行政責任的必要條件。實踐中,對環境的破壞多表現為故意,對環境的污染多表現為過失。

(3)行為的危害後果。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危害後果不是承擔行政責任的必要條件。在此情況下,違法行為如環境保護法第35條第1—5項的行為即使沒有造成危害後果,也要承擔行政責任。但在另一些場合,必須產生了危害後果才承擔行政責任。

(4)違法行為與危害後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即違法行為與危害後果之間必須存在內在的、必然的聯系,而不是表面的、偶然的聯系。當然,在不以危害後果為必要條件的場合,則不存在因果關系的問題。

由此可見,行為違法和有過錯,是行為人承擔環境行政責任的必要條件;危害後果和違法行為與危害後果存在的因果關系,在法律明文規定的場合才成為行為人承擔環境行政責任的必要條件。

2.環境行政處罰的形式。環境保護法規定了警告,罰款,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責令重新安裝使用,責令停業、關閉五種環境行政處罰的形式。

有關環境污染防治的單行法中還規定了責令限期治理,繳納排污費,支付消除污染費用,賠償國家損失,責令限期改正,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責令消除污染,沒收違法所得,責令搬遷,責令改正等環境行政處罰的形式。

3.環境違法行為與相應的環境行政處罰的內容。環境保護法對環境違法行為及相應的環境行政處罰措施作出了如下規定:

(1)拒絕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現場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給予警告或處以罰款。

(2)拒報或者謊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有關污染物排放申報事項的,給予警告或處以罰款。

(3)不按國家規定繳納超標排污費的,給予警告或處以罰款。

(4)引進不符合我國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技術和設備的,給予警告或處以罰款。

(5)將產生嚴重污染的生產設備轉移給沒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單位使用的,給予警告或處以罰款。

(6)建設項目的防治污染設施沒有建成或者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投人生產或者使用的,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可以並處罰款。

(7)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擅削斥除或者閑置防治污染的設施,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排放的標準的,責令重新安裝使用,並處罰款。

(8)對違反環境保護法的規定,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後果處以罰款。

(9)對經限期治理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企業事業單位,除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加收超標准排污費外,可以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後果處以罰款,或者責令停業、關閉。

❷ 環境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公示依據內容分類屬於什麼

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是指行政執法部門對執法人員和受行政機關委託依法執行公務的人員在行政執法中出現的執法過錯行為以致造成行政權利享有人的權益受到損害,依照法律、法規和政紀規定,追究其相應責任的一種制度。

完善對策
1.努力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制觀念,營造良好的行政執法環境。由於法制觀念的強弱直接關繫到行政執法責任制的實現,因此要消除行政主體對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推行與完善的消極思想、抵觸的行為,就必須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制知識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制觀念,充分認識到完善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對中國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國的實現的重要意義,使他們積極地去推行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並在實踐中努力完善之,營造良好的行政執法環境。

2.明確職責,分清責任,依法追究。能否依法追究行政執法人員的過錯責任,關鍵是要明確職責,分清責任。首先是明確職責。只有職責明確才能分清責任,因此,各行政部門要制定明確的崗位職責,能具體的必須具體。其次是分清責任,責任要分清,必須要詳細規定承擔行政責任、經濟責任、政治責任、法律責任的各種情形,有多少責任就追究多少責任,絕不能以追究一種責任了事而不追究其他的責任。在目前,黨政之間、不同層級之間、正副職之間、執法人員與非執法人員之間的責任如何確定,還是一個十分棘手的難題,這個難題要突破就必須釐清責任,是書記負責就不要把責任推到行政首長身上,是上級負責的就應該由上級承擔,是行政人員的個人責任就絕不能由行政機關負責。最後是依法追究。行政人員執法有過錯行為的必須依法追究G這里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關於執法過錯行為的認定,要嚴格按照行政法上規定的過錯行為的四個構成要件即主體要件、主觀要件、客體要件和客觀要件作為認定的標准;二是依法追究的問題,嚴格根據「法有規定就處罰,法無規定不處罰」的原則和「責罰相當」的原則,絕不能法外處罰、責罰不當。以往中國的責任追究,往往以「權力問責」的方式進行,出了問題,追究與否,追究哪些人、什麼范圍、什麼依據、什麼程度、什麼責任,主要是根據上級領導的意圖和意見進行,隨意性較大,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依法追究。

3.完善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的程序。程序是否合法是衡量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完善的重要尺度。目前,關於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的程序規定,各地、各部門的行政機關都作了規定,大都參照中國現行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包括立案、調查取證、作出處理決定、執行等環節。筆者認為,在作出處理決定的環節前應有由負責追究責任的部門在立案、調查取證後提出處理建議、聽取當事人陳述、申辯等環節,這樣才能保證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程序更加公開、透明、完善、合理,也才能使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做到公正、公平。這些程序只適用於行政執法過錯的行為未構成犯罪的行為的責任追究,如行政執法過錯的行為已構成犯罪,就移交司法部門按法律訴訟程序處理。

4.成立追究行政執法過錯責任的審查委員會。關於追究行政執法過錯責任的部門,從各地制定的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和目前實踐來看,主要是各行政機關的法制工作部門。我們知道,行政執法過錯責任的追究主要是對人的處理,而處理人的權力又集中在人事部門和監察部門。這就形成了一種工作關繫上的矛盾,負責追究行政執法過錯責任的部門沒有相應的人事處理權,而擁有處理權的人事、監察部門又不是負責追究行政執法過錯責任的部門。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各部門的行政機關在明確法制工作部門具體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的基礎上,應成立追究行政執法過錯責任的審查委員會,由各機關的行政主要負責人擔任主任,分管法制工作的領導和紀檢組長為副主任,法制、監察、審計、財會等部門的負責人為委員,審查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設在法制部門,並對二者的職責進行明確的劃分。法制工作部門負責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的日常工作,審查委員會主要負責作出處理決定、對處理不服的復查等。這樣,就能很好地解決了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中的責、權分離的問題。

5.明確規定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的具體情形,提高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的操作性。要提高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的操作性,完善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就必須對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的具體情形進行具體的規定。這里的具體情形是指一是對什麼情形下承擔行政責任、經濟責任、政治責任、法律責任以及它們的何種種類都要具體規定,如什麼情形下承擔行政責任中的撤職處分須作具體的規定;二是對什麼情形下從輕、減輕承擔責任和從重承擔責任都須作出具體的規定;三是對什麼情形下是個人責任、單位責任以及領導責任、工作人員的責任須作明確的規定。只有這樣,實行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才容易操作,避免人為因素作祟而使執法有過錯責任的人不受到應有的追究。

❸ 法律責任的五個構成要件

法律責任的構成條件:
一、主體
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應注意的是,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二、過錯
主觀故意或過失。在刑法上故意或過失是判定行為人主觀惡性的重要依據;民法上故意和過失統稱為過錯,是構成一般侵權行為的要素;在行政法領域,實施過錯推定的方法。
三、違法行為
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的關系是既聯系又區別的,違法行為是法律責任產生的前提,而法律責任的承擔不以違法的構成為條件。
四、損害事實
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人身、財產、精神三方面。損害應當具有 確定性,即是業已發生的而不是即將發生的,損害必須根據社會的一般觀念和公眾意識予以認定;有此責任的承擔不以實際損害存在為條件。

❹ 環境污染罪的構成要件及刑事責任

法律分析:環境污染罪的構成要件及刑事責任: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其他危險廢物,造成環境污染,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行為。 1、實施本罪必須違反國家規定。 是指違反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以及國務院制定的相關行政法規、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或命令。這些法律、法規主要包括《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放射防護條例》、《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准》等一系列專門法規。 2、實施排放、傾倒和處置行為 其中排放是指把各種危險廢物排入土地、水體、大氣的行為,包括泵出、溢出、泄出、噴出、倒出等,傾倒是指通過船舶、航空器、平台或者其他載運工具,向土地、水體、大氣傾卸危險廢物的行為;處置是指以焚燒、填埋或其他改變危險廢物屬性的方式處理危險廢物或者將其置於特定場所或者設施並不再取回的行為。 3、必須造成了環境污染,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 本罪屬結果犯,行為人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應對其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加以認定,如該行為造成嚴重後果,則以本罪論。否則不能以犯罪論處。至於「嚴重後果」的標準是什麼,有待進一步作出解釋。可參照國家環境保護局1987年9月10日發布的《報告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暫行辦法》規定以及國務院1989年3月29日公布的《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

法律依據:《刑法》 第三百三十八條 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❺ 法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是什麼

法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是: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應注意的是,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2、過錯:主觀故意或過失。在刑法上故意或過失是判定行為人主觀惡性的重要依據;民法上故意和過失統稱為過錯,是構成一般侵權行為的要素;在行政法領域,實施過錯推定的方法。3、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的關系是既聯系又區別的,違法行為是法律責任產生的前提,而法律責任的承擔不以違法的構成為條件。4、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人身、財產、精神三方面。損害應當具有確定性,即是業已發生的而不是即將發生的,損害必須根據社會的一般觀念和公眾意識予以認定;有此責任的承擔不以實際損害存在為條件。5、因果關系: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有一因一果的關系。

熱點內容
微信轉賬憑證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1 17:45:25 瀏覽:717
2017年婚姻法債務問題 發布:2025-02-01 17:23:04 瀏覽:918
殘疾人法律援助存在問題 發布:2025-02-01 17:16:28 瀏覽:595
考律師證看什麼書 發布:2025-02-01 17:05:24 瀏覽:635
新婚姻法以父母名義買房 發布:2025-02-01 17:03:45 瀏覽:669
民法精講課 發布:2025-02-01 16:42:51 瀏覽:659
司法服務專線 發布:2025-02-01 16:42:12 瀏覽:987
聘用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1 14:23:18 瀏覽:609
江蘇勞動法立法權 發布:2025-02-01 12:09:09 瀏覽:684
新婚姻法24條廢除了嗎 發布:2025-02-01 12:01:25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