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繳納定金簽定協議的法律知識
① 定金有怎樣的法律效力
定金是在合同訂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作為擔保的擔保方式,只有簽訂合同回的定金答才具有法律效力。商品房交易中的定金,是指當事人在合同訂立前或支付房款前,由購房者向開發商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定: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實際操作中,定金的數額及比例由開發商制定,但繳納定金的比例一定不會超過總房款的20%。
還要提醒購房者,在簽認購書時,關於定金的詳細細則,比如,什麼情況下違約等,都要寫在認購書里。
法律法規參考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定: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
② 先交定金,後訂合同的法律問題
當事人可以依照《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
③ 簽定金合同需要注意什麼
什麼是定金協議?定金是很多人在買房的時候被要求支付的錢,這是雙方買賣達成的一種方式,定金需要繳納多少是需要雙方商量的,但是無論交多少錢都是需要簽定金協議的,定金合同的,很多人不知道簽定金合同需要注意什麼,下面就跟隨小編具體了解一下吧,內容如下:
什麼是定金協議?
1、根據擔保法第九十條,定金應當以書面形式約定。因此在交定金的時候,一定要簽署定金協議。
2、定金協議主要確定定金的額度及支付方式,定金協議簽訂,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違約,都有法律約束。定金協議內容還應包括:房屋情況概括,房屋交易情況,定金的額度及支付方式,其他的約定等。
簽定金合同需要注意什麼?
1、合同簽訂主體。定金合同簽訂時的當事人應與主合同人保持一致。因為如果主體不一致,那麼就會很容易導致定金合同無法起到擔保的性質。故而這一點非常重要。
2、合同中約定交付期限。合同當事人應該在定金合同簽訂之日起一定期限內交付定金。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別忘了,那就是在合同中還要約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必須明確、具體。
3、明確約定交付的方式。合同當事人應當在定金合同中約定交付定金的方式,比如通過現實的貨幣支付還是銀行支付。如果是以銀行支付的方式必須以收到交易憑證視為交付。
4、定金的數額必須在房屋成交金額的20%以內約定。定金的數額,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若定金的數額約定過高,可能使得守約方獲得的損害賠償過分地高於其實際損失額。若約定過低,則起不到擔保合同履行的作用。具體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能超過成交價的20%,超過的部分不受法律保護,故而是無效的。比如500萬的房子,定金一般在100萬以內,超過部分是無效的。
5、合同寫明是「定金」兩字以免發生爭議。合同中的款額如果不明確性質,比如不寫明「定金」字樣,那麼就很容易發生爭議,故而一定要寫明是定金。合同中約定的預付款、違約金和定金不能混淆。如果寫成「訂金」、「預付款」、「認購金」、「誠意金」等,合同條文無明顯約定,其具有定金性質,則不具法律效力。
當我們跟隨小編對什麼是定金協議?簽定金合同需要注意什麼的知識學習了解後,我們知道了要是買房子交定金的話,記得簽定金協議,或者定金合同,這個合同是非常重要,直接關繫到自身的合法權益,所以我們要認真的簽訂,希望上文小編的介紹可以幫助到需要的朋友。
④ 定金的法律規定
定金的法律規定,具體如下:
1、定金的數額具有約定性,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20%;
2、約定定金要以書面形式約定;
3、交付定金一方未能履行債務則不能要求退還定金;
4、交付定金一方履行債務時,定金可以收回或者抵作價款;
5、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債務時,應當雙倍向債務方返還定金;
6、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定金合同自實際交付定金時成立。
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是,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超過部分不產生定金的效力。實際交付的定金數額多於或者少於約定數額的,視為變更約定的定金數額。
定金是指,當事人約定的,為保證債權的實現,由一方在履行前預先向對方給付的一定數量的貨幣或者其他代替物。定金是擔保的一種。由於定金是預先交付的,定金的數額在事先也是明確的,因此通過定金罰則的運用可以督促雙方自覺履行,起到擔保作用。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六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定金合同自實際交付定金時成立。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是,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超過部分不產生定金的效力。實際交付的定金數額多於或者少於約定數額的,視為變更約定的定金數額。第五百八十七條 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無權請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⑤ 定金與訂金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
定金作為法律上的一個概念,具有債權擔保的性質,即交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時,無權要求對方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且定金具有最高額的限制,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
訂金並非法律明確規定的概念,其系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由一方向另一方給付部分價款以訂立正式合同的一種方式。當收受訂金的一方拒絕訂立合同時,給付訂金的一方有權要求返還訂金;當給付訂金的一方拒絕訂立合同時,收受訂金的一方應當全額返還訂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定金合同自實際交付定金時成立。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是,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超過部分不產生定金的效力。實際交付的定金數額多於或者少於約定數額的,視為變更約定的定金數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條: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無權請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已失效)第一百一十八條:當事人交付留置金、擔保金、保證金、訂約金、押金或者訂金等,但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當事人主張定金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