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碩士最好考的
⑴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碩士好考嗎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對於一般成績的同學來說會比較有難度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⑵ 想考法學碩士,有哪些容易上岸的學校
序言:每年的12月份,全國各地都有大批的人參加全國研究生統一考試。對於這些學生來說,考上研究生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實力,而且對於未來的就業也有很大的幫助,因此選擇合適的考研專業以及難度適宜的考研學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話題就是想考法學碩士,有哪些比較容易上岸的學校?
三、總語
綜上所述,法學碩士專業相對來說還是一個比較熱門的專業,前景也比較廣闊。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法學碩士比較容易上岸的學校,希望同學們能好好努力,爭取在明年的9月順利進入到大學的校園。
⑶ 考研法碩最好考的學校排名
考研法碩最好考的一個學校,排名的話當然是第一,是常州大學武進校區,還有第二周是還有西太湖校區那邊
⑷ 想考法律碩士(非法學),不知哪個學校好考一點
具體得看你的主要來研究源方向。
大的方向而言,如果今後偏向法律實務,最好報「五系」院校,即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和西北政法大學五大政法學院;
如果注重法學理論研究,首推「四系」:北大法律系、吉大法律系、人大法律系和武大法律系。
再細一點,如想研究民商法,建議考人大和中南政法;如果想學經濟法或刑法,北大就不錯;等等,可以去關注一下。
另外,近年來,清華、廈大以及中山大學的法學也不錯。最後,也要考慮自己實際的學習情況。
法律碩士(Juris
Master簡稱JM)是專業學位之一,我國自1996年試辦法律碩士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規定設置。
法律碩士學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職業性學位,主要培養面向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行業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
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實務多方面為指向,而法律碩士則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
⑸ 哪所院校的法碩好考一點
西北大學(211)、江南大學(211)、北京聯合大學、西華大學、福州大學(211)、石河子大學(二區)(211)、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四川理工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11)等都是法學考研比較容易的大學!
過了國家線就可以讀的,但是綜合實力或者法學實力都是很強的高校,如山西大學、浙江工商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等眾多地方強校。如果自己實力不是很強而且又想上一個好大學的研究生非常推薦大家將此作為填報志願的重點考慮院校。
最難的應該是年年招生分數排第一的北京大學,2016年和2017年均為380分,2018年為375分,2019年是380分。除了分數線最高外,每年的報考人數也是居高不下,遙遙領先於其他高校。其他五所高校法學實力也是很強的,而且都是全國名校,分數線不相上下,哪所高校的招生分數都有可能排到第二位。分別為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
⑹ 法碩(非法學)有哪些比較容易上岸的學校
相對好考的院校:
中央財經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石河子大學、新疆大學、西北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西大學、雲南大學、海南大學。
法律碩士與法學碩士兩者是同一學位層次,培養目的存在一些區別:
一、招生條件不同。法學碩士要求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實際考生多為法學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學歷的非本科生;法律碩士要求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從2009年起,允許法學本科畢業生報考法律碩士)。
二、考試試題不同。法學碩士專業課試題傾向於理論化試題,以主觀題為主。而法律碩士需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所以法律碩士是由本科為非法律專業畢業生考錄,題目傾向於實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法碩
⑺ 哪些學校的法律碩士比較好考,請資深人士進
我把2010年法碩聯考的復試分數線排行給你貼出來,你自己參考吧
院校名稱政治英語專業課分數線
北京大學
50
50
90
360
華東政法
49
49
80
349
中國政法
60
50
90
345
西南政法
43
43
65
341
人民大學
50
50
90
340
清華大學
50
50
90
340
南京大學
55
55
90
335
復旦大學
50
50
90
335
對外經貿
46
46
69
335
廈門大學
50
50
80
330
上海財大
50
50
90
325
中山大學
60
60
90
320(這個學校歷年英語都不低)又是狀元
吉林大學
48
48
85
320
南開大學
50
47
90
320
中南政法
46
46
69
315
湘潭大學
46
46
69
315
華中師范
46
46
69
315
鄭州大學
46
46
69
315
蘇州大學
320(單科線不明)
華南理工
55
45
80
315
東南大學
45
45
80
315
浙江大學
60
50
80
310
重慶大學
45
45
80
310
中南大學
45
45
70
310
中國科大
44
44
85
310
北京師大
50
42
90
310
湖南大學
42
42
80
310
武漢大學
50
40
90
310
華中科大
40
40
80
310
北航大學
40
40
80
310
同濟大學
45
45
90
308
西北政法
43
43
65
305
安徽大學
43
43
65
305
西南財經
43
43
65
305
黑龍江大
43
43
65
305
山西大學
43
43
65
305
遼寧大學
43
43
65
305
西安交大
45
45
75
300
山東大學
53
53
80
295
雲南大學
40
40
60
295
四川大學
45
45
68
290
蘭州大學
35
35
60
270
其它的學校基本上都是國家線
國家線:A區
315
B區
305
C區
295
單就好考來說,川大、蘭大,今年是最容易了(低於國家線),但是不建議你考那些非常容易考的(或者是放羊學校,交了錢沒人管;或者是爛校,讀了也沒意義...)
⑻ 法學考研985大學最好考的
一年一度的考研大潮如期而至,關於院校的選擇問題,18很多考研小夥伴表示頭都大了,別怕,厚大法碩小編給你支招,你只要了解了院校層次的劃分,再根據自己的能力制定目標,就一點也不難啦~
一、 什麼是A區和B區?
A區和B區是教育部根據各地的經濟、教育發展水平而劃分的院校區域。
一區: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重慶、四川、陝西21省(直轄市)
二區: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0省(自治區)
每年教育部都會對A區和B區分別制定國家線,一般來說A區的線要比B區的線要高。厚大法碩小編提醒大家:如果對自己並不是很有信心,並且單純只是想要個研究生文憑的話,可以優先選擇報考B區院校。
二、34所自主劃線院校?
34所自主劃線院校就是34所極其熱門的高逼格院校!因為報考的人多,所以每年研究生初試這34所院校都是自己出分數線(無視國家線)。
如果你報考這34所院校的其中一所院校的話,你需要關注的不是國家線,而是這所學校自己出的分數線。因為即使你過了國家線,但只要沒過該學校的分數線,也算是與此校無緣了!
一般來說,34所自主劃線院校的分數都要比國家線高,並且出線時間要早於國家線發布時間。所以,在國家線未出前,你可以通過34所自主劃線院校的分數線來推斷國家線,以此來判斷自己接下來是應該准備復試還是調劑。
34所自主劃線院校全部都是985院校哦!其中有32所院校是招收法律碩士的哦~
34所自主劃線院校名單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北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廈門大學、湖南大學、武漢大學、蘭州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重慶大學、四川大學
三、什麼是985院校
985工程」是我國政府為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實施的建設工程。
985院校共39所,34所自主劃線院校全部都是985,故有5所985院校不屬於34所自主劃線院校。
所以想要報考985院校但是卻覺得爬不上34所自主劃線院校的同學,你們可以首選另外5所院校哦!這5所院校分別是: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
四、什麼是 211院校?
官方解釋:211工程是為了面向21世紀,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中國政府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使其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的建設工程。
另外我們需要知道的是,211院校不一定就是985院校哦!
211院校共有112所院校。其中有48所院校是招收法律碩士。
名單如下:
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蘇州大學、雲南大學、上海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安徽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暨南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延邊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徐州)、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鄭州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海南師范大學、廣西大學、海南大學、西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西北大學、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