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醫源性損傷是否屬於醫療事故的法律責任

醫源性損傷是否屬於醫療事故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6-05 18:56:24

① 何謂醫源性損傷如何防範

無論是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或心理性損傷,如果是由於從事醫療、防疫等於醫療相關人員的言談、操作行為不慎以及醫療相關操作的副作用而造成患者生理或心理上的損傷,均為「醫源性損傷」。以上取自網路,至於如何防範, 建議在如果是在醫院中治療的話,不僅要服從醫生的醫囑,也要多詢問醫生了解自己所得疾病的相關醫療手段,只有全面的了解才能知道在哪方面防範與注意,另如果得病後,要不斷暗示自己放鬆,心理上的緊張也可一定程度的影響治療效果

② 醫療事故的法律責任包括哪些

1、醫療事故的刑事責任(1)、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後,丟失、塗改、隱匿、偽造、銷毀病案和有關資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2)、醫務人員由於極端不負責任,致使病員死亡,情節惡劣已構成犯罪的;(3)、借口醫療單位發生醫療事故尋釁滋事,擾亂醫療工作正常秩序,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份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醫療事故的民事責任我國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充分體現了這一點。《辦法》第18條規定:(1)、確定為醫療事故的,可根據事故等級、情節和病員的情況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補償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2)、醫療事故補償費,由醫療單位支付給病員或其家屬。病員及其家屬所在單位不得給予了醫療事故補償費而削減病員或其家屬依法應該享受的福利待遇和生活補貼。(3)、病員由於醫療事故所增加的醫療費用,由醫療單位支付。3、醫療事故的行政責任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第五十三條,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處理醫療事故過程中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關於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有關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

第五十四條,衛生行政部門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並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一)接到醫療機構關於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後,未及時組織調查的;(二)接到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後,未在規定時間內審查或者移送上一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三)未將應當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重大醫療過失行為或者醫療事故爭議移交醫學會組織鑒定的;(四)未按照規定逐級將當地發生的醫療事故以及依法對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行政處理情況上報的;(五)未依照本條例規定審核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的。

③ 什麼是醫源性損傷

患者在就醫過程中,醫者主觀上無過錯或過失,在客觀上對患者造成的出於治療目的的合符技術、倫理、法律要求的有限而必要的損傷

④ 醫療事故的法律責任有幾種

在醫療事故發生後,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時,一般是由醫療人員與醫內療機構承擔,作為責容任主體。醫療人員作為刑事責任主體,其行為特點是,主觀上有重大過失,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漠不關心;嚴重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常規;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後果,一般指《條例》第4條規定的一級和二級醫療事故,即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或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刑法所講的醫務人員應當是指《條例》第55條規定的「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

⑤ 哪些情形不屬於醫療事故,承擔醫療事故民事責任的條件

一、哪些情形不屬於醫療事故
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33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醫療事故:
1、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範的不良後果的;
2、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後果的;
3、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後果的;
4、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採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後果的;
5、在醫療活動中由於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後果的。
二、承擔醫療事故民事責任的條件
要承擔醫療事故的民事責任,必須具體以下幾個條件。
1、有損害事實存在。如果行為人雖然實施了違法行為,但並無損害事實即不構成民事責任,更不發生損害賠償問題。在醫療行為中,損害事實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在診療護理工作中,對公民的人身權利造成侵害的結果,侵害公民人身權利以外和其他法律所保護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則應由其他相關法律調整和補救,不構成醫療事故損害。因為,該損害直接表現為患者的死亡、殘疾、組織器官的功能障礙等後果。對患者的健康權、身體權受到侵害,必須會導致其肉體的痛苦和心靈的創傷,而患者的死亡或嚴重殘疾也將使其親屬遭受精神上的痛苦,所以,醫療損害既包括患者身體利益的損失,也包括財產的損失(、護工費等),還包括精神的損失。
2、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依照民事侵權法理論,行為與後果有聯系,才應承擔責任。而醫療事故中的因果關系是指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與醫療損害之間存在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即醫療違法行為是醫療損害發生的原因,而醫療損害則是醫療違法行為所產生的後果。事實因果關系確定醫療過失行為是否屬於造成醫療損害結果事實上的原因,法律因果關系確定構成事實上原因的醫療過失違法行為是否成為應對該損害後果負責的原因大小,不難看出,前者確定責任的成立,後者確定責任的范圍。
3、行為的違法性。這是首要的也是較為重要的條件。違法行為,可以是作為的違法行為,也可以是不作為的違法行為。醫療事故中,指的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等違法或違規行為。
4、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過錯。在醫療事故中,構成醫療事故民事責任的主觀過錯,僅指醫療機構和其醫務人員主觀上是否有過失,也就是說,只有在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後果,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雖然已經預見到,但輕信能避免這一心理狀態下,實施了違反法律法規的醫療行為,結果導致對患者的損害事實發生,才構成醫療事故並應承擔責任。

⑥ 法律如何界定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的定義產生於2002年施行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2018年10月1日《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施行後,對於醫患雙方因診療活動引發的爭議一律定義為醫療糾紛,而將醫療事故限縮至行政調查處理的范圍。

法律依據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醫療糾紛,是指醫患雙方因診療活動引發的爭議。

第五十五條

對診療活動中醫療事故的行政調查處理,依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執行。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

⑦ 醫療事故法律責任

醫療事故法律責任:
《刑法》第條規定: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5條規定: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並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醫療人員作為刑事責任主體,其行為特點是,主觀上有重大過失,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漠不關心;嚴重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常規;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後果,一般指《條例》第4條規定的一級和二級醫療事故,即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或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刑法所講的醫務人員應當是指《條例》第55條規定的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
對醫療事故責任主體追究刑事責任,我國刑法沒有對醫療機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主任人員處以刑罰,在於充分注意到了醫療行為的高風險性,擴大刑事制裁會抑制醫學創新,不利於醫療事業發展,整體上看也不利於患者利益的保護。

⑧ 醫源性膽管損傷造成總膽管梗阻算不算醫療事故

1、術前是否檢查清楚?是否具備手術適應症?手術的方法?術後的治療?
2、上述情況符合梗阻性黃疸,目前摘除支架,可能會發生再次梗阻。
3、醫源性膽管損傷,是個人的判斷還是專家意見?
4、是否屬於醫療事故,需要醫學會專家的鑒定認定。
5、建議目前復印以及封存病歷,並咨詢專業律師

熱點內容
聘用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1 14:23:18 瀏覽:609
江蘇勞動法立法權 發布:2025-02-01 12:09:09 瀏覽:684
新婚姻法24條廢除了嗎 發布:2025-02-01 12:01:25 瀏覽:169
河南電視台法治頻道記者 發布:2025-02-01 10:51:14 瀏覽:82
猇亭區法院 發布:2025-02-01 10:37:55 瀏覽:948
律師樓備案 發布:2025-02-01 10:37:54 瀏覽:522
巨鹿法院迫賣 發布:2025-02-01 10:36:25 瀏覽:790
童裝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0:02:53 瀏覽:693
六安工傷法律咨詢熱線 發布:2025-02-01 09:44:30 瀏覽:159
河南項城法律咨詢中心 發布:2025-02-01 09:42:55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