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公司法律責任
1. 關聯公司的法律責任
從純理論抄的角度而言,控制公司對從襲屬公司的控制無非採取兩種方式:一是操縱從屬公司的經營決策,二是控制從屬公司的財務。並且,以上兩方式往往是交織在一起使用的。
在第一種情況下,由於控制公司的操縱行為,使得從屬公司喪失或幾乎喪失了獨立的經營權,從屬公司的意志不再獨立。
在第二種情況下,控制公司一般是將從屬公司的財產像對待自己的財產一樣任意處置,從屬公司的財產不再獨立,從而使從屬公司喪失了獨立承擔責任的物質基礎。
出現以上兩種情形時,控制公司都應當對從屬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這是因為,由於控制行為的存在,已經使得控制公司與從屬公司之間形成了事實上的同一體,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說控制公司對從屬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倒毋寧說是控制公司應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2. 分公司與總公司訂立合同,向總公司采購商品,是否成立法律關系,或者因為二者的最終責任人相同而無效
這是正常的法律關系。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有效的三個要件
1、當事人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有締約能力
2、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法,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他們還是增值稅的不同納稅主體呢,當然有效
3. 注冊公司股東是否有風險
不會承擔什麼責任,沒有風險。
股東僅是公司的投資者,以股東的出資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並不承擔公司經營方面的連帶責任,即使公司將來出現債務問題,也不需要股東負什麼責任。如果是公司的股東,實際上對於個人也沒有什麼風險。
《公司法》第一章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股東變更手續很簡單,到工商局按要求提交相關資料備案即可,如果說現在怕麻煩不辦理也無所謂,畢竟也沒有實際出資,公司經營好壞和個人都沒有關系,如果有著一日辦理股東變更,只需要簽個字即可。
(3)關聯公司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第二十條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的獨立法人地位和股東的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獨立法人地位和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十一條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4. 國企銷售員工進行關聯交易,需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經濟犯罪的責任
關聯交易
關聯交易(Connected transaction)就是企業關聯方之間的交易,關聯交易是公司運作中經常出現的而又易於發生不公平結果的交易。關聯交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主為存在,從有利的方面講,交易雙方因存在關聯關系,可以節約大量商業談判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並可 運用行政的力量保證商業合同的優先執行,從而提高交易效率。從不利的方面講,由於關聯交易方可以運用行政力量撮合交易的進行,從而有可能使交易的價格、方式等在非競爭的條件下出現不公正情況,形成對股東或部分股東權益的侵犯,也易導致債權人利益受到損害。
5. 總公司和分公司的關系
分公司是由總公司依法設立的,分公司的主要業務活動完全由總公司決定,分公司一般專是以總公司的名義屬並根據它的委託來進行業務活動的。
總公司管理分公司,對所屬分公司在生產經營、資金調度、人事管理等方面行使指揮、管理、監督的權利,具有法人資格,可以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分公司是與總公司相對應的法律概念,是指在業務、資金、人事等方面受總公司管理,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分公司在法律、經濟上沒有獨立性,屬於總公司的附屬機構。
(5)關聯公司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1)分公司沒有自己的獨立財產,其實際佔有、使用的財產是總公司財產的一部分,列入總公司的資產負債表。
(2)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不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3)分公司的設立程序與一般意義上的公司設立程序不同,設立分公司只需辦理簡單的登記和開業手續。
(4)分公司沒有自己的公司章程,沒有董事會等公司經營決策機構。
(5)分公司名稱為總公司名稱後加分公司字樣,其名稱中雖有公司字樣,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司。
6. 如何界定和管理關聯交易及其關系
關聯交易規定
一、基本態度禁止不正當關聯交易
正是由於關聯交易的普遍存在,以及它對企業經營狀況有著重要影響,因而應全 面規范關聯方及關聯交易的。新修改的公司法的一個亮點,是首次對公司關聯交易進行規制。新公司法第21條第1款明確規定,「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這一強制性規定,體現了法律對關聯交 易的基本態度,即對不公正關聯交易給予禁止。新公司法對關聯交易做如此規定,是在充分衡量關聯交易可能存在的合理性與危害性後,特別是在我國當前不公正關聯交易日漸增多的社情況下,做出的一種切合實際的制度選擇。
二、關聯關聯關系的界定
雖然我國的相關法律等對關聯交易都有所涉及,卻都沒有明確對關聯關系進行界定。比如會計法並不強調對交易的調整而是側重於記載和披露,關聯交易作為經濟主體之間的一種交易行為,其基礎的法律界定並不適合由會計法來進行。雖然 證券法也有較多規定,但因其只適用於上市公司而不具普遍性和基礎性。要調整關聯交易,首先要判定經濟主體之間的關聯關系,其次要重點調整市場主體多種形式的交易行為,因此相對而言,公司法更適合對關聯交易作出基本的界定。正因如此,新公司法對決定關聯交易的關聯關系以及規制關聯交易的基本原則和措施,做出了基本的規定。
三、具體制度的支撐
要使禁止的法律原則得以有效的遵守,具體技術性條文的支撐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法律規定具備可操作性的基本條件。比如新公司法第125條規定:「上市公司董事與董事會會議決議事項所涉及的企業有關聯關系的,不得對該項決議行使表決權,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決權。該董事會會議由過半數的無關聯關系董事出席即可舉行,董事會會議所作決議須經無關聯關系董事過半數通過。出席董事會的無關聯關系董事人數不足3人的,應將該事項提交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此種具體的可操作的條文為防止不正當的關聯交易提供有效的規制工具。
四、法律責任的規定
明確具體法律責任的規定也是一項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為責任制度既能行為這起到威懾作用,以減少不正當關聯交易的發生。同時對違反者予以處罰也有了明確的依據,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救濟。新公司法第21條第2款規定「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里明確了與公司具有關聯關系的主體違反法律義務應承擔的後果,是對該條第一款關於禁止不公正關聯交易規定的保障。
除了上述直接針對關聯交易和關聯關系的規定外,新公司法有關股東訴訟、股東代表訴訟、累計投票制度、獨立董事制度、公司對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擔保的規定等,也都有助於調整公司不正當關聯交易行為。
7. 法律規則,法律行為,法律關系,法律責任間的邏輯關系是什麼
法律規范約束法律行為,但法律行為包含法律規范。法律規范和法律行為都可造成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法律行為可直接導致法律責任的產生,也可以通過形成一定法律關系之後產生法律責任。
8. 對方提出在合同里約定,對方關聯公司對該合同享有同等權利、承擔同等義務,有什麼法律風險
1、合同本身是由參與簽訂合同的雙方或多方通過意思表達一致才產生的,約束合同專各方;屬
2、如果允許對方關聯公司對該合同享有同等權利、承擔同等義務,這意味著,合同涉及的利益都可以被關聯公司享受,而且有可能加大你這一方的責任;
3、萬一出現什麼糾紛的話,設計的各方越多,問題越難以處理;
4、精明的公司甚至有可能利用這個合同將自身責任推到關聯公司去。
總之,這種合同需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