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碩士法學培訓
現在非常少了,一般都是獎學金多一些,公費會慢慢的退出。
目前還有大連海事,西南政法等極少學校有公費。
(1)法碩是全國聯考,其中法律碩士(非法學)是主要考試方向。法碩初試全國考生都是一樣的試卷,專業課閱卷中南財經大學進行,公共課閱卷由您報考學校所在地的省級教育主管機構組織。法碩備考,需要看看學長們的經驗,這個咱們論壇還是有很多的。報考每年的法碩狀元及各個學校的第一名都會去咱們那寫經驗文章。
(2)專業課共5個法律學科,其中專業綜合課(150分)含法制史、憲法與法理學;專業基礎課(150分)含民法與刑法,法碩能否成功,關鍵在於專業課。每年分數下來,凡是高分的考生必定去專業課成績都非常高,有的甚至150分的試卷能夠取得140分的好成績。
(3)法碩書籍還是有權威教材的,之前是法碩指南權威,但從2006年開始,就是法碩考試分析權威了。請大家在答題的時候以考生分析為答案依據。這兩本書的電子版,論壇有下載的。法碩聯盟論壇都有詳細的介紹。
(4)建議大家在復習的前期看法碩指南,後期看考試分析,輔之以名師錄音,歷年真題,配套練習來進行專業課的復習。不建議大家看其他雜牌資料,更不建議大家看法學本科的教材。
(5)每年都有很多考生會進行調劑,這需要我們第一時間把握各個學校的調劑信息。同時廣撒網。法碩聯盟也會發布相關的信息。
(6)希望大家在重視專業課的同時,也要兼顧公共課,特別是英語。專業課我們建議大家上個培訓班或者買錄音聽,但公共課這塊我們不建議大家去報輔導班,特別是暑期的寶貴時間不要去聽公共課的培訓,因為暑期上公共課培訓班是浪費時間。
最後,預祝各位考生成功考取法律碩士。
❷ 法學碩士 法本法碩什麼差別
就一個抄在讀法碩的身份想給你一些建議,對我來說,有點後悔沒有直接考法學碩士。樓上的也把法律碩士和法學碩士的區別介紹的很詳細了。如果你真的對法律很感興趣,我覺得法學碩士比較適合。
第一,對於學校來說,對法學碩士的重視程度明顯高於法碩,法碩只是他們增收的一個渠道。而穿酣扁叫壯既憋習鉑盧且法學碩士並沒有想像中難考,分數不高一調劑還能公費,而法碩考的再好基本上也都是自費。
第二,二者學習模式不一樣,在導師各方面有著天壤之別,其實讀法碩的感覺不太像是在讀研。大班上課,不分導師,分了也只是帶論文。沒有研究生的氣氛,也沒有多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
第三,法碩雖然也有它的優勢,比較偏重於實踐,然而國內關於法碩的培養並沒有遵循國外的思路,依然是以理論教學為主,有很大局限性。就像我們很多老師說的那樣,不知道為什麼還要專門開個法碩。
第四,在就業方面,現在對於法碩的歧視小了很多。但是多少還是有些介意的,很多地方認為法本的和法學碩士才是科班,當然我覺得只要通過司考,自己好好學的話,也不會有多大差距。
這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不管你做什麼選擇,關鍵在於你選擇之後如何去做。只要你肯努力,條條大道通羅馬。
❸ 法律碩士和法學碩士有什麼區別
1 招生條件不同:
報考法學碩士的考生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但實際考生多為法學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學歷的非本科生。
報考法律碩士的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且同等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學歷的專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三年以上。(從2009年起,允許法學本科畢業生報考法律碩士。)
2 教學培養方式不同:
法學碩士採取導師制,每個學生剛入學就會配置一名導師(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讀期間能夠得到導師的不斷輔導,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後者的時間較法律碩士少了許多。
法律碩士大多數不分專業,採用「雙導師」制或教研組教學制。以經世致用為原則,實務為先,貫徹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教學理念。
3 學制不同:
法學碩士一般學習期限為3-4年,以3年較為常見。
法律碩士分為兩種情況,法律碩士(非法學)通常學習期限為3年,而法律碩士(法學)通常學習期限一般有三種:2年,2.5年,3年。
(3)法律碩士法學培訓擴展閱讀: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中的「法律」是指職業領域,它是指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是培養高層次的法律實踐專門人才的專業學位。它的特點是:
第一,它是一種專業學位。它雖然與法學碩士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同一規格,但類型不同,各有側重。根據培養方案,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主要培養面向法律實務部門中級以上專業和管理崗位的專門人才。
第二,它是以法律為職業領域的,或具有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這使得它不同於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或公共管理碩士學位(MPA)等其他職業領域的專業學位。
第三,它是一種高層次的學位。這是因為法律專業的特點決定的,這個學位的培養目標就是以能夠勝任法律實務工作為基準。要達到「實踐部門中級以上(含中級)專業與管理職務的任職要求」。
這就是說,其人才培養目標不同於法律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而是高層次的、即達到碩士研究生水平的一種學位。
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為指向,對法學學科門類下的各專業的研究更為精深。法律碩士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主要面向律師行業和法務。
在就業及資格考試上,法學碩士擁有較大的優勢,如公務員考試,某些公檢法部門只限招法學碩士,法律碩士不能報考。國家司法考試的通過率也遠遠超過法律碩士。
❹ 法碩法學考研那些老師講課比較好
刑法: 陳永生
陳永生講課風趣,剛開始接觸法律聽他的課很會提升興趣感,口音很回有特色^_^
民法:周答洪江
周洪江老師講的通俗易懂,很有框架感,第一遍聽可能不知道他在講什麼,有基礎之後再聽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民法學習框架感很重要!主觀題整理的是最詳細的,案例啥的都有套話可用。
理論法:張龍+楊帆
楊帆老師口訣很管用,我覺得綜合課還是得靠背!論述題主觀題等技巧很有一套。
張龍老師授課嚴謹卻不失幽默,層級分析很好,先講結論再說原理,再講案例,一步步深入,很有上課講知識點的感覺!
❺ 考法學碩士,應不應該報考研培訓班
在沒接觸來勝之前說實話對這類的教育機構並不是特別了解甚至曾有過些許偏見,也是經過學姐的介紹才下定決心要選擇來勝。我是一步一步的跟著來勝的課程走下來的,其中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各位老師的講課風格以及來勝各個階段課程合理的安排,還有輔導員師兄的答疑解惑辛勤督促。考研的課程,印象最深的應當是老師講的答題方法,就是怎樣在考場上多拿分。備考之路艱辛若得良師實乃幸事,所以我非常感謝各位老師的輔導,使我受益良多。
我剛報完來勝培訓班沒多久就給我安排了一個本院的輔導員汪師兄 ,本院的輔導員對我們的在校課程進程了如指掌,所以溝通起來也順利不少。接下來就是按著來勝的課程安排准備復習 。 幾個月來我壓根沒花心思去准備復習計劃,一直是來勝和汪導幫我們解決了一切,所以說來勝的課程安排是很合理的。 另外, 來勝是視頻課程,在聽課的過程中你可以加速,聽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復體會,對於我來說這種方式比在講堂上聽課的幫助大得多了 。 在最後沖刺的兩個月我都是在來勝視頻學院渡過,那裡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有舒適安靜的學習環境,有益於你的沖刺決心達到最佳狀態。
想對大家說在備考路上要和自己競爭!不要和別人比聽音頻的速度,不要與別人比復習的進度,不要輕易地人雲亦雲地對老師進行評價。在備考路上一定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不要埋頭於自己強項而逃避你的弱科,要愛上每一科和每一個老師,尤其是後階段的老師。
❻ 關於法律碩士(法學)有哪些機構有網路課
您像好一點兒的文運法碩,主要是專業培訓法律碩士的,他們這里有網路課,您也可以聯系他們客服詳細咨詢一下。
❼ 在讀法律碩士(法學)請出出主意!!
千萬不要考法律碩士啊!要考法學碩士!因為憑法律碩士的證書,現在工作單位一般不認的,只認法學,你既然是法學本科的,當然要考法學的,法律碩士不是法學專業的也可以考啊,很簡單!強烈建議你看一下二者的區別
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的區別有:
一、培養目標不同: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與法學碩士學位處在同一層次上,各有側重。前者是應用型、復合型高級法律人才,後者是學術型、專業型高級法律人才。
在一些法治比較健全的西方國家,其法律教育是在大學之後,如美國等JD。從長遠來看,隨著法律教育的發展,法學本科將逐漸減少,法學碩士最終與法律碩士並軌,教學、科研人才應主要通過法學博士生教育來培養。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作為一種承上啟下的學位,一方面為法律實務部門輸送人才,另一方面也將為法學博士生教育提供寬廣的生源基礎。
二、招生條件不同:法律碩士要求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而法學碩士無此限制。
即不得報考法律碩士13個法律專業為:法學、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勞動改造法、商法、公證、法律事務、行政法、律師、涉外經濟與法律、知識產權法、刑事法。
對於同等學歷是否招收從各校規定,關於網上「法學法學碩士不招生同等學歷」的說法是錯誤的。
三、招生命題方式、試題難度、應試難度不同:
法律碩士與法學碩士考研公共課都參加全國統考,但專業課法律碩士是全國聯考(統一命題、統一閱卷),法學碩士是有資格招生的高校各自單獨命題。
參加法學碩士專業課考試,其難度有目共睹;法律碩士專業課考試為全國聯考科目,有統一大綱,已形成了規范的復習教材,難度有限。
法律碩士考生在應試之前都沒有學習過法律,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因諸多考生不了解,作為新生事物,目前錄取分數線目前相對較低,達到國家線就能考上,名校錄取分數線比國家線相差不大,錄取比例高,入學競爭壓力小。而法學碩士考生大多數為法律專業考生,競爭壓力大,名校考取比例高達1/20-50。
法律碩士考前培訓已經走向成熟,考生可以通過參加一個好的培訓大大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參加系統培訓的考生通過率高達50%以上,有的達到70-80%。
但隨著生越來越多的非法律專業的有志之士投身於法律行業,法律碩士入學考試的亦呈難度增大的趨勢!
四、教育方式不同:法學碩士入學時就固定導師,專業劃分較細,研究領域一般只有一個方向,研究有向深度發展。法律碩士不分專業,入學後主要是學習現行的法律法規,注重實踐和應用,入學後才設導師,每個導師帶的學生相對要多。
對於非法律考生,如果學習法律從一開始就選定一個較細專業方向,並無益自身的發展,故兩種教育方式的不同取決於考生的起點與背景,並非主要區別。
五、未來的就業情景、發展潛力有稍有不同:
法律碩士的就業范圍要比法律碩士寬廣的多,除了法學碩士就業的范圍外,法律碩士還為企業管理及行政管理培養綜合素質的管理人才,在法律實務方面,法律碩士因其跨專業的背景,在實務工作中更易發揮其專業優勢,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在法律教學和研究方面,讀博士是必有之路,法律碩士因具有其他專業背景,在其研究領域能夠結合專業特點,似乎也不比法學碩士處理劣勢。隨著法律碩士畢業生增多,法律碩士畢業後顯現出的綜合能力已經得到普遍認可,同時因法學碩士單一培養模式存在缺陷,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必將逐步被法律碩士培養模式取代。
在網上有人認為法學碩士的「含金量」高於法律碩士,此觀點的依據有片面性,如果從綜合素質方面我確認為法律碩士的含金量遠遠大於法學碩士。
任何具體的法律問題都是與相關專業緊密聯系在一起,處理眾多復雜法律問題離不開其它專業知識,如諸涉及醫療、物理的、化學的、財務會計的等復雜理工科知識的案件,讓一個從中學時代就讀文科、大學本科及研究生一直讀法律的人畢業後再去研究涉及的理工科的原理,其難度由想可知。也正因如此,目前許多案件的審判權雖然在法官,但決定權在相關行業的鑒定者手裡,連一個最簡單的醫療糾紛,法官判決都得依賴醫療鑒定,對於一個只懂法律條文而不懂專業的法官,即使感覺鑒定有問題又如何,司法的公正性就值得懷疑!
起草相關專業和行業的法律的工作者,無論懂法不懂專業還是懂專業不懂法,起草的法律勢必脫節造成社會成本的巨大浪費!
❽ 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的區別
1、招生條件不同:
報考法學碩士的考生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但實際考生多為法學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學歷的非本科生。
報考法律碩士的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且同等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學歷的專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三年以上。(從2009年起,允許法學本科畢業生報考法律碩士。)
2、錄取考試方式不同:
法學碩士是全國有資格招收法學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單獨命題(除公共課外)。
法律碩士是通過全國法律碩士專業試點單位聯合考試來招收的,全國有權招收法律碩士的院校只有一些重點院校,且試題由國家統一命題。
3、學位不同:
法學碩士是科學學位研究生,所有學科的國家承認的正規本科生(一本二本三本)都可以報考,並且可以享受學校的公費、獎學金、助學金待遇;涵蓋法學所有學科。
法律碩士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必須是非法律本科專業才能報考,一般針對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行業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一般不享受公費待遇,部分學校有獎學金,但是和學費相比仍然較少。
(8)法律碩士法學培訓擴展閱讀
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為指向,對法學學科門類下的各專業的研究更為精深。法律碩士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主要面向律師行業和法務。在就業及資格考試上,法學碩士擁有較大的優勢,如公務員考試,某些公檢法部門只限招法學碩士,法律碩士不能報考。國家司法考試的通過率也遠遠超過法律碩士。
法律碩士區別於法學碩士,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等方面為指向,而法律碩士則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
法律碩士共分為兩個方向,分別是法律碩士(法學)和法律碩士(非法學);其中法律碩士(法學)只能由法學類專業本科生就讀,法律碩士(非法學)只能由其他專業的本科生就讀。
❾ 法律碩士(法學)和法律碩士(非法學)有什麼區別
法律碩士是跨專業報考的,比如你以前學計算機的,你研究生考法學,你拿到的就是法律碩士。
如果你本科是學法學的,你研究生考法學,你拿到的就是法學碩士。
總體來講二者沒有多大區別。最大的區別就是本科所學專業不同。
法律碩士可以考司法考試,參加法院檢察院系統的選拔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