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農村常用法律知識

農村常用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0-12-23 11:24:43

1. 誰能告訴我村官考試所考的農村法律知識有哪些

基本法律知識

1、怎樣簽訂合同?
簽訂合同必須具備二個條件:1、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合同當事人。
2、合同雙方當事人對主要條款達成合意。
合同成立後,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生效。合同生效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一是訂立合同的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是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三是不違背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訂立後,並不是每份合同都是生效的。除合法有效的合同外,還分為無效合同和可撤銷的合同。無效合同的原因為:1、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3、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可撤銷的合同的原因: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2、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3、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4、因顯失公平而訂立的合同。
2、子女對老人應盡的義務?
⑴子女應當履行對老年人從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⑵子女對患病的老年人應提供醫療和護理的義務。⑶子女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老年人自有住房的,子女有維修的義務。⑷子女有義務耕種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歸老人所有;⑸子女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3、如何解決土地權屬爭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第十六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細則》第八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發生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土地管理部門作為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負責土地權屬爭議調查,提出處理意見報人民政府,處理決定由人民政府下達或者由人民政府授權,加蓋人民政府土地權屬專用章,由土地管理部門行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自接到處理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的使用爭議未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的現狀。
4、村民遇到民事糾紛應怎麼辦?
村民遇到民事糾紛應本著互諒互讓的原則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申請人民調節委員會調解;如調解仍達不成協議,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5、民事案件起訴的條件是什麼?
⑴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⑵有明確的被告;⑶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⑷屬於人民法院受理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一般民事糾紛的管轄權以「原告就被告」的原則,即原告應當向被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起訴)。
6、什麼是村民自治?
從自治的內涵和自治的形式來講,村民自治的構成主要包括兩個條件:一是農村社區;二是自治的主體。農村社區指自然村落,自治的主體指村民群眾。因此,村民自治是:一個或幾個自然村的村民,自己組織起來,在基層人民政府的指導下,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即由村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
7、為什麼要建立村民代表會議?
村民代表會議是農村群眾在村民自治活動中的一個創造。我國現有村民委員會是在原來生產大隊的基礎上設立的,規模大,人口較多,一般在1000人到3000人,多的達到8000人以上;在一些山區村,村民委員會由幾個自然村組成,村民居住分散,再加上土地分散經營後,很多村民農忙時下田幹活,農閑時外出打工,有的長年在外地經商辦企業。這樣就給經常性地召開村民會議帶來了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廣大村民當家作主,及時決策村中大事,人們在實踐中創造了村民代表會議這種形式。新修訂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給予了肯定,並用法律條文固定下來。

8、村民委員會的性質和作用是什麼?
村民委員會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一種有效形式。它向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在村民代表會議會議閉會期間,可以由村民委員會召集村民代表會,討論決定村民會議授權的事項。在召開村民代表會議之前,村民委員會應將所討論的事項在村內公告。村民代表要在所代表的村民當中,廣泛徵求意見。開會時,村民代表要將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客觀真實地加以反映,從而達到直接民主的目的。
9、為什麼要實行村務公開?
⑴實行村務公開能夠促進村委會的民主選舉;⑵實行村務公開能夠有效地化解各種矛盾,密切黨群干群關系;⑶實行村務公開能夠解決一些難點、熱點問題;⑷實行村務公開能夠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和廉政建設;⑸實行村務公開能夠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⑹實行村務公開能夠調動廣大村民的積極性。
10、村務公開的內容是什麼?
⑴村社財務收支;⑵農村義務工、勞動積累工的計劃、使用和兌現;⑶村幹部報酬、獎金、補貼的發放;⑷村社辦企業(經營項目)的經濟效益和承包情況;⑸救災救濟款物的發放;⑹專項資金的使用;⑺計劃生育指標的安排、超生征費和節育措施落實情況;⑻村社群眾性集資;⑼村幹部責任指標和分工;⑽村社年度經濟指標和經濟發展規劃;⑾有關政策規定;⑿有關辦事程序;⒀村民認為需要的其他事項。
11、什麼是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是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都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
12、對妨礙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行為的處罰規定有哪些?
我國義務教育法第15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創造條件,使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除因病或者特殊情況,經當地人民政府批準的以外,適齡兒童、少年不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地人民政府對他的父母或者其監護人批評教育,並採取有效措施責令送子女或者被監護人入學。對招用適齡兒童、少年就業的組織或者個人,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停止招用;情節嚴重的,可以並處罰款、責令停止營業或者吊銷營業執照。我國義務教育法第16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剋扣、挪用義務教育經費,不得擾亂教學秩序,不得侵佔、破壞學校的場地、房屋和設備。禁止侮辱、毆打教師,禁止體罰學生。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義務教育的實施活動。對違反規定的,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行政處分、行政處罰;造成損失的,責令賠償損失;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 農村工作法律法規有哪些

農村工作法律法規如下: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回《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答地承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勞動合同法
《工傷保險條例》
法律援助條例》
《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民法通則》

3. 村幹部需要學習的法律知識有哪些

村幹部需要學習的法律知識有《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城鄉規劃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

1、《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由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1998年11月4日修訂通過,自1998年11月4日施行。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決定。

2、《農村土地承包法》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於2002年8月29日通過,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2019年1月1日,新修訂的《農村土地承包法》生效。通過修法,一些早就落後於農民實踐、阻礙農村發展的條款從法律中刪除。

3、《土地管理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土地管理,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特製定本法。

4、《城鄉規劃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協調城鄉空間布局,改善人居環境,集約高效合理利用城鄉土地,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特製定本法。

5、《食品安全法》

為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09年2月28日發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作出修改。

4. 農村法律法規知識問答

眾法網很多這種問答你可以去看看

5. 哪些法律常識是農村實用的

在農村比較實用的法律,例如: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版地法權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4.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可能用得上的法律,例如: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5.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6.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6. 農村有關婚房法律知識

律師去唄

7. 在農村宣傳什麼法律知識好

《來土地管理法》、《村民源委員會組織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繼承法》、《計劃生育條例》;
土地管理法是指對國家運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對土地財產制度和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所進行管理活動予以規范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從法律特性上說,它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法律。它立法的指導思想是:為了保障農村村民實行自治,由村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促進農村基層社會主義民主和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婚姻法》是調整一定社會的婚姻關系的法律效力規范的總和,是一定社會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現。其內容主要包括關於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的效力,特別是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等。
《繼承法》為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制定本法。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計劃生育條例》為了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推行計劃生育,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促進家庭幸福、民族繁榮與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8. 農村法律知識

去當地有關部門咨詢一下吧

熱點內容
刑法宮廷劇 發布:2025-02-04 15:59:01 瀏覽:588
經濟法自然人 發布:2025-02-04 15:43:42 瀏覽:739
行政法庭審筆錄 發布:2025-02-04 15:22:21 瀏覽:280
民事訴訟法是民告官嗎 發布:2025-02-04 15:06:06 瀏覽:876
國家法官學院新校區 發布:2025-02-04 14:39:00 瀏覽:126
2014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試題 發布:2025-02-04 14:26:57 瀏覽:706
最新勞動法保胎怎麼發工資 發布:2025-02-04 14:12:58 瀏覽:161
兩高司法解釋最新 發布:2025-02-04 13:55:39 瀏覽:682
李榮凱律師事務所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04 13:55:26 瀏覽:233
違反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分為哪幾類 發布:2025-02-04 13:49:52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