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責任讀音
1. 正當防衛的當的讀音
當拼音:
[dāng]
[釋義] [dāng]:1.充任,擔任:充~。擔(dān)~。~之無愧。內 2.掌管,主持:容~家。~權。~政。 3.正在那時候或那地方:~時。~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4.面對著:~面。~機立斷。首~其沖。
2. 法制教育的拼音
法制教育的拼音是:fǎ zhì jiào yù。
法制教育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艱巨回的任務。自黨答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法治教育,越來越顯示出它在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中的重要位置。
首先從穩定局勢看,需要深入普法,進行法治教育。當前,我們全國各地政治形勢、經濟形勢是穩定的,社會治安也是基本穩定的,這是主流,是必須充分肯定的。
(2)法律責任讀音擴展閱讀:
法制教育的的內容
1、教育學生懂得什麼是社會主義民主,怎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懂得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社會和集體的利益以及人民的民主權利。
2、教育學生懂得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依據,是保證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的強大武器,每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又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3、要讓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的辯證統一關系。懂得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而法制是民主的體現和保障,目的在於保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調動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
3. 血兩種讀音的用法
用法如下:
一、[ xuè ]
1.人和高等動物體內循環系統中的液體組織,紅色,有腥氣,由血漿、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組成。作用是把養分和激素輸送給體內各個組織,收集廢物送到排泄器官,調節體溫和抵禦病菌等。也叫血液。
2.有血統關系的:~親。~緣。
3.比喻剛強熱烈:~性。~氣。
4.指月經。
5.姓。
二、[ xiě ]
義同「血」(xuè):流了一點~。吐了兩口~。
血注音:ㄒ一ㄝˇㄒㄩㄝˋ,部首:血部,部外筆畫:0畫,總筆畫:6畫,五筆:TLD
倉頡:HBT,鄭碼:MLKA,四角:27102,結構:單一,電碼:5877,區位:4910
統一碼:8840,筆順:ノ丨フ丨丨一
(3)法律責任讀音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熱血[rè xuè]
比喻為正義事業而獻身的熱情:滿腔~。~男兒。~沸騰。
2.血氣[xuè qì]
精力:~方剛。
3.血本[xuè běn]
經商的老本兒:賠了~。
4.血戰[xuè zhàn]
指非常激烈的戰斗:一場~。
5.血虧[xuè kuī]
中醫指貧血。
6.血路[xuè lù]
戰斗中拚死沖殺而突破重圍的道路,也用於比喻:殺出一條~。
7.血水[xuè shuǐ]
流出來的稀薄的血。
8.鐵血[tiě xuè]
屬性詞。指具有剛強意志和富於犧牲精神的:~青年。~男兒。
9.鮮血[xiān xuè]
鮮紅的血。
4. 正當防衛 讀音
正當防衛讀音是:zhèng dàng fáng wèi
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行為回的人,而采答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中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無限正當防衛,是指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仍然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發文指出,要適時出台防衛過當的認定標准,鼓勵正當防衛。
(4)法律責任讀音擴展閱讀:
正當防衛的意義
1.保障社會利益和其他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
2.震懾犯罪分子使之不敢輕舉妄動。
3.鼓勵公民同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做斗爭。
5. 責任的拼音是什麼
zé rèn。
釋義:
1、分內應做的事:盡~。
2、沒有做好分內應做的事,因而應當承版擔的過失:追究權~。
引證:陳登科《風雷》第一部第五九章:「俺 黃泥鄉 ,戴上這么一頂落後的帽子,你們全沒有責任哪?」如:追究責任。
責任的近義詞:負擔、義務
(5)法律責任讀音擴展閱讀:
近義詞釋義:
一、負擔[ fù dān ]
釋義:
1、承當(責任、工作、費用等):差旅費由所屬單位~。
2、承受的壓力或擔當的責任、費用等:思想~。家庭~。減輕~。
引證: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每逢二、四、七、十的場期,鄉里人負擔著自己的貨物到街上來販賣。」
二、義務[ yì wù ]
1、公民或法人按法律規定應盡的責任,例如服兵役(跟「權利」相對)。
2、道德上應盡的責任:我們有~幫助學習差的同學。
3、屬性詞。不要報酬的:~勞動。~演出。
示例: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6. 法'的讀音
fǎ
7. 小米正申請雷軍拼音相關商標,冒用商標需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中國的經濟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人們的法律意識也越來越好,隨著人們對商品價值的認同和企業創辦品牌意識的,增強強大的經濟利益,驅動假冒他人商標的答辯車,行為也相伴而生這種行為的發生是非常有原因的,因為面對巨大的利益,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假冒注冊形式。
中國的法律越來越健全,對於這些假冒商標的事件,國家一直是嚴厲打擊的,我們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不踩法律的紅線,以自己的雙手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生活,不可以劍走偏鋒,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8. 承擔是什麼意思
意思:擔負;擔當。
讀音:chéng dān
出自:杜鵬程 《年青的朋友》四:「一兩年前,大約版她還根本不會權周密地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和經受怎樣的磨煉吧!」
引用:舒婷《贈別》:要是沒有離別和重逢,要是不敢承擔歡愉和悲痛,靈魂還有什麼意義,還叫什麼人生。
例句:殺人犯在殺人後或許後悔過,或許懺悔過,但殺人已成事實,那麼他必承擔他所應負的法律責任!
(8)法律責任讀音擴展閱讀
近義詞:
1、擔負[ dān fù ] 承當責任、工作或費用。
引用:曹禺 《雷雨》第二幕:「好得很,那麼一切路費、用費,都歸我擔負。」
2、擔當[ dān dāng ] 承擔並負責任。
引用:老舍 《四世同堂》三六:「每一個有點知識的人都應當挺起胸來,擔當這個重任。」
反義詞:
1、推卻[ tuī què ] 拒絕;辭謝。
引用:魯迅 《三閑集·在鍾樓上》:「這熱誠很使我感動,但我終於說是還未熟悉本地的情形,而且已經革命,覺得無甚可以攻擊之處,輕輕地推卻了。」
2、推卸[ tuī xiè ] 推脫;不肯承擔。
引用: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三三章:「 劉二柱知他推卸罪責,走前去卡住他的脖子。」
9. 仲裁讀音是什麼
「仲裁」的讀音是: [ zhòng cái ]
仲裁的釋義 :
公認的第三者在爭端兩方間進行版裁定公斷。
近義詞權:評斷、評議、評價、裁判、裁定。
相關詞語釋義:
1、評斷[ píng àn ]
評議決斷。
2、評議[ píng yì ]
評論是非;商量;商議。
3、評價[ píng jià ]
評估價值;對人或事物所評定的價值。
4、裁判[ cái pàn ]
[法]裁定或判斷;體育界擔任裁決評判工作的人。
5、裁定[ cái dìng ]
裁決判定。
(9)法律責任讀音擴展閱讀:
仲裁是指通過雙方當事人的協議將爭議提交第三方(具有公認的地位)解決爭議的方法,由第三方判斷爭議的優缺點,作出裁決。仲裁不同於訴訟和審判。仲裁既需要當事人自願,也需要強制調解。它是一種特殊的調解方式。它是自願仲裁,不同於強制仲裁,如訴訟。
仲裁一般是指當事人自願將爭議提交由非司法機關的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由仲裁庭根據雙方締結的仲裁協議進行裁決,並受裁決約束的制度。仲裁活動與法院的司法活動一樣,關繫到當事人的實體權益,是解決民事糾紛的方式之一。
10. 借條藏貓膩一個還字兩個讀音談談此案對防範企業法律風險有何啟發
借條藏貓膩 一個「還」字兩個讀音引糾紛
2014年10月23日,合山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被告江某因未償還4萬元欠款而被原告韋某訴至法院。孰知,江某到庭後,對該筆欠款進行答辯,提出借條上的「還欠款4萬元」是「已償還(huán)借款4萬元」而不是「還(hái)欠借款4萬元」,因此拒絕還款。一個字,兩個讀音,表達兩種截然不同的內涵,讓案件審理陷入僵局。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2009年,原告韋某經營的養雞場因缺乏資金,力邀鄰村的江某共同經營,二人訂立合夥協議書。2013年6月18日,江某因另尋商機無意經營,要求退出合夥。後經二人核對賬目,江某應該退給韋某6.8萬元。因江某沒有現金,便向韋某出具借條一張,約定2個月後先還4萬元,等飼養的雞出籠變現後再還清餘款,並約定了月息。同年8月3日,江某償還了部分欠款,可直到2014年9月,江某也未履行義務結清欠款,於是韋某一紙訴狀將江某告上法庭。
在法庭上,原告韋某訴稱2013年8月3日江某到他的門面拿出了2.8萬元表示要償還,還親自手寫了一張借條,讓韋某簽字即可。當時江某在借條上添了這么一句「還欠款4萬元」,他因疏忽大意未想到這句話有歧義而草率在借條上簽了字。孰知,卻被江某揪住這個「還」字鑽了空子。可被告江某也不買賬韋某的說辭,表示當天償還的是4萬元而非原告訴稱的2.8萬元。案情因雙方各說一詞而撲朔迷離,法官當即決定休庭再議。
再次開庭後,法官向雙方當事人解釋了民事訴訟法證據規則的有關規定,還款事實應當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在事實無法認定時要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在本案中,江某提出已償還了雙方訴爭4萬元的還款事實,因此江某負有舉證責任。而庭審中他並沒有證據證實這一事實,空口無憑,應當承擔舉證不利的法律後果。在法官明法析理的開導下,自知理虧的江某說出了實情。原來在2013年8月3日,江某確實只償還了2.8萬元,並出具了借條讓韋某簽了字。庭審前,他注意到了借條上的「還」字有讀音歧義便以此為由答辯,推脫自己的還款義務。
最終在法院的調解下雙方達成還款付息協議,由被告江某一次性償還原告韋某4萬元欠款及相應利息。10月24日,江某將欠款如數償還給原告,履行了還款義務。原本妄圖通過文字游戲成為「漏網之魚」的江某最後還是難逃法網的「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