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16歲負法律責任嗎

16歲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0-12-23 13:38:46

Ⅰ 14歲以上16歲以下要負責那些刑事責任

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其他刑事責任不用負。

依據《刑法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1)16歲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刑事責任年齡

1、已滿 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己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

6、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7、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對犯罪時的年齡沒有查清,而又關繫到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和判處何種刑罰的公訴案件,應當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

8、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及死緩。

Ⅱ 未滿16歲犯罪要付法律責任嗎

毆打他們、扒掉衣服拍照上網發布,涉嫌構成故意傷害罪和侮辱罪。我國刑法規內定,在傷害罪中只到容達到重傷以上的才能追究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而侮辱罪的成立主體要件也是一般主體,也就是說必須十六周歲以上才負刑事責任 。對於提問者提出的,此事件不立刑事案件按治安案件處理是合法的。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Ⅲ 16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不管男生是否徵得該女生的同意,因該女生未滿14周歲,該男生的行為已涉嫌強奸罪專。建議及時報警,屬時間長了警方不好處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偶爾與幼女發生性行為,情節輕微、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不認為是犯罪。」之規定,
如果男孩子當時未滿16周歲,而且女方屬於自願,性行為也屬於」偶爾「,可以不認為是犯罪。
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僅根據你目前的表述來看涉嫌強奸。
16歲,在刑法上就夠上承擔法律責任了,鑒於被害人是未滿14周歲的幼女,不管是不是誘奸,在法律上都被以強奸罪論處.所以象你說的情況那個男孩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因女孩未滿14周歲,男孩應負刑事責任。

Ⅳ 16歲與18歲的人在法律責任上有什麼區別

16歲與18歲都是青年人,但18歲已經成年,在刑法和民法上的法律責任認定有所區別,他們的區回別為:

1、刑事答責任不同。根據《刑法》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十八歲為成年人,涉及犯罪的,不會從輕或減輕處罰。

2、治安管理處罰的不同。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而十八歲的成年人,要按照規定接受處罰。

3、民事責任的不同。根據《民法通則》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如果還沒有以自己勞動為主要生活來源,則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Ⅳ 16歲需要法律責任幾歲要負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年滿16周歲對一切犯罪行為都要負責。年滿14不滿16要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搶劫、強奸、販賣毒品、防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要負責。不滿14周歲不需承擔刑事責任。

Ⅵ 14歲以上還是16歲以上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

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得突破這一界限。

(6)16歲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通常承擔刑事責任的方式:

(1)定罪判刑方式。即對犯罪人在作出有罪判決的同時予以刑事制裁即適用刑罰。這是解決刑事責任最常見、最基本的方式。只有人民法院在其有罪判決中才有權適用這種方式來解決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2)定罪免刑方式。即確定有罪但免除刑罰處罰。免除處罰,決不意ζ著行為人的刑事責任不存在,而是在確定行為人的行為構成犯罪、應負刑事責任的前提下,以免除刑罰處罰的方式解決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問題。

(3)消滅處理方式。這是指本來行為人的行為已構成犯罪,應負刑事責任和應受刑罰處罰,但是由於存在法律規定的實際阻卻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事實,因而使刑事責任歸於消滅,行為人不再負刑事責任。如經特赦予以釋放的犯罪人,已超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犯罪人以及已死亡的犯罪人,其刑事責任都基於一定的事實而消滅,國家司法機關不能再予以刑事追究。

(4)轉移處理方式。刑事責任的轉移處理方式只能對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適用。根據我國刑法第11條的規定,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Ⅶ 滿16歲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可以依法承抄擔刑事責任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
奸、搶
劫、販


品、放
火、爆
炸、投
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Ⅷ 16歲在法律上會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1、已滿16周歲但是不滿18周歲但是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內行為容能力人。

2、年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自然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可稱其為不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熱點內容
政府制定規章的程序 發布:2025-02-04 21:28:54 瀏覽:274
2014年陳印法規講義 發布:2025-02-04 21:17:34 瀏覽:976
法官助理立案 發布:2025-02-04 21:13:45 瀏覽:177
房屋外牆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4 21:12:57 瀏覽:775
北京勞動法病假 發布:2025-02-04 20:26:20 瀏覽:373
行政法由哪兩部分組成 發布:2025-02-04 19:15:17 瀏覽:543
經濟法期末測試卷 發布:2025-02-04 19:07:38 瀏覽:580
錦州法律咨詢在哪裡 發布:2025-02-04 19:05:12 瀏覽:509
律師職業險 發布:2025-02-04 18:20:05 瀏覽:116
什麼情況下有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4 17:44:37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