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銷會舉辦者法律責任
① 在展銷會上買到劣質商品,可以要求舉辦者賠償嗎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3條規定:「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櫃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服務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結束或者櫃台租賃期滿後,也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櫃台的出租者要求賠償。」據此,無論展銷會的舉辦者對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是否具有過錯,是否負有直接責任,均有先行賠償消費者所受損害的義務。由此可見,在展銷會上買到劣質商品的消費者,在展銷會結束後,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索賠。展銷會舉辦者向消費者承擔責任後,有權依法向出售劣質商品的銷售者追償。
② 商品展銷會管理辦法(98修訂)
第一條為加強對商品展銷會的監督管理,維護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保護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商品展銷會,是指由一個或者若干單位舉辦,具有相應資格的若干經營者參加,在固定場所和一定期限內,用展銷的形式,以現貨或者訂貨的方式銷售商品的集中交易活動。第三條舉辦商品展銷會的單位(以下簡稱舉辦單位)、參加商品展銷會展銷商品的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以下簡稱參稱經營者),均應當遵守本辦法。第四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商品展銷會進行登記和監督管理。第五條舉辦商品展銷會,應當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商品展銷會登記證》後,方可進行。未經登記,不得舉辦商品展銷會。第六條舉辦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法人資格、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二)具有與展銷規模相適應的資金、場地和設施;
(三)具有相應的管理機構、人員、措施和制度。第七條參展經營者必須具有合法的經營資格,其經營活動應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第八條舉辦單位應當向舉辦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登記。
若干個單位聯合舉辦的,應當由其中一個具體承擔商品展銷會組織活動的單位向舉辦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登記。
縣級人民政府舉辦的商品展銷會,應當向舉辦地地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登記;地、省級人民政府舉辦的商品展銷會,應當向舉辦地省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登記。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委託舉辦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商品展銷會進行監督管理。第九條異地舉辦商品展銷會的,經申請舉辦單位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轉,依照本辦法第八條規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登記。第十條申請辦理商品展銷會登記手續時,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證明舉辦單位具備法人資格的有效證件;
(二)舉辦商品展銷會的申請書,內容包括:商品展銷會名稱,起止日期、地點,參展商品類別,舉辦單位銀行帳號,舉辦單位會務負責人員名單,商品展銷會籌備辦公室地址、聯系電話等;
(三)商品展銷會場地使用證明;
(四)商品展銷會組織實施方案;
(五)其他需要提交的文件。
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經政府或者有關部門批准方可舉辦的商品展銷會,應當提交相應的批准文件。
兩個以上單位聯合舉辦商品展銷會的,還應當提交聯合舉辦的協議書。第十一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准予登記或者不準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商品展銷會登記證》。不準予登記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商品展銷會登記證》應當載明商品展銷會名稱、舉辦單位名稱、商品展銷會負責人、參展商品類別、商品展銷會地點及起止日期等內容。第十二條舉辦單位領取《商品展銷會登記證》後,方可發布廣告,進行招商。第十三條舉辦單位負責商品展銷會的內部組織管理工作,對參展經營者的參展資格,按照本辦法第七條的規定進行審查,並將審查情況報告該商品展銷會的登記機關備案。第十四條舉辦單位應當與參展經營者簽訂書面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第十五條參展經營者的經營行為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向參展經營者或者舉辦單位要求賠償。
舉辦單位為兩個以上的,消費者可以向具體承擔商品展銷會組織活動的舉辦單位要求賠償,其他舉辦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第十六條未經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商品展銷會名稱不得使用「中國」、「全國」等字詞。第十七條舉辦單位、參展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予以處罰:
(一)舉辦單位違反本辦法第五條規定,未經登記擅自舉辦商品展銷會,或者在登記中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責令其改正,並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警告、處以違法所得額三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三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舉辦單位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未領取《商品展銷會登記證》,擅自發布廣告進行招商的,責令改正,並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廣告經營者違反本規定,為舉辦單位刊播廣告的,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
(三)舉辦單位偽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商品展銷會登記證》的,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警告、處以違法所得額三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三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四)舉辦單位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規定的,視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五)參展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第七條規定,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予以處罰。
③ 個體戶收到貨款跑路,消費者能不能要求展銷會舉辦者賠償
我們作為消費者可謂是消費的最低端,時常會受到商家的欺騙。一些黑心商家老是會利用信息差來騙取我們的錢財。哪怕是砍價我們最後砍到的價格都是商家盈利之後的,不可能存在商家所謂的虧本賣給我們,所以在購買東西時一定要擦亮眼睛。但是有時候真的是防不勝防,我們在參加大型展銷會時就會默認能夠在這里展銷的基本都是正規廠家,在這里購買一定不會被騙,但事實就是這里也是魚龍混雜,很可能會出現不良商家個體戶魚目混珠,在收了貨款過後直接跑路。這時候為了挽回我們的損失我們就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索取賠償減少我們的損失。
如果展銷會已經結束,或者租賃平台時期已經截止那麼我們也可以想這些活動的舉辦方和出租者要求賠償。而對於這些舉辦者他們也可以在賠償消費者後向那些銷售者追償。購買本質上就是對於銷售者的一種信任,誰都不願意被欺騙,被騙錢。所以商家還是要減少動歪心思的想法,好好經營自己的商店和事業,能夠讓生意越來越紅火吸引到更多的用戶才是正道,而不是坑蒙拐騙。
④ 廣州市舉辦展銷會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規范舉辦展銷會行為,加強展銷市場管理,促進展銷活動健康開展,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展銷會,是指舉辦者提供場所,引進參展進場展示、銷售商品的臨時性商品貿易活動。第三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舉辦展銷會的,應遵照本條例。
企業在銷售自己生產的產品為目的舉辦的展銷會和商品企業在其營業場所內舉辦的展銷會以及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不適用本條例。第四條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實施本條例。
公安、物價、稅務、技術監督等部門按各自的職責協同實施本條例。第五條舉辦展銷會必須申請登記。
在市區舉辦展銷會的,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
在縣級市舉辦展銷會的,向展銷會所在地的縣級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
國家和省規定應向市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從其規定。第六條舉辦展銷會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法人資格;
(二)有與展銷會規模相適應的場地;
(三)有相應的管理機構、人員和措施;
(四)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七條展銷會舉辦者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文件:
(一)舉辦申請書;
(二)舉辦者的法人資格證明材料;
(三)舉辦者兩個以上的聯合舉辦協議書;
(四)展銷會場地的合法使用證明;
(五)舉辦涉外經濟技術展銷會,應提交按國家規定程序辦理的批准文件;按規定可自行舉辦展銷會的,應提交舉辦資格證明文件。
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八條展銷會的冠名應與展銷會的內容、規模相一致。第九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受理申請後,應在七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准予登記的決定並通知申請者。准予登記的發給《展銷會登記證》;逾期不作決定或者不準予登記的,申請者可依法提出行政復議。
展銷會結束後,應注銷《展銷會登記證》。第十條禁止偽造、塗改、出租、出租、轉讓《展銷會登記證》。第十一條展銷會舉辦者應與參展者簽訂書面合同。第十二條展銷會舉辦者領取《展銷會登記證》後,方可發布廣告、招商。第十三條展銷會舉辦者應遵守治安、消防管理規定,展銷場所經治安、消防安全檢查合格後方可舉辦展銷會,展銷期間應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第十四條展銷會舉辦者應在領取《展銷會登記證》七日內依法申報辦理稅務登記。展銷會需出售門票的,應提前向舉辦地稅務機關申請印製。第十五條參加者在展銷期間提供商品或服務,造成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參展者和展銷會舉辦者應依法承擔責任。第十六條展銷會舉辦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作出處罰:
(一)未經登記而舉辦展銷會的,責令其終止展銷活動,處以三萬元以下罰款;
(二)申請登記提供虛假文件的,給予警告或者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三)未領取《展銷會登記證》擅自發布廣告招商的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
(四)偽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展銷會登記證》的,沒收《展銷會登記證》,沒收違法所得,並視情節輕重處以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規定,應當按照其他法律,法規處罰的,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處罰。第十七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一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第十八條被處罰的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請復議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十九條本條例自1998年11月1日起施行。
⑤ 商品展銷會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對商品展銷會的監督管理,維護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保護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商品展銷會,是指由一個或者若干個單位舉辦,具有相應資格的若干經營者參加,在固定場所和一定期限內,用展銷的形式,以現貨或者訂貨的方式銷售商品的集中交易活動。第三條舉辦商品展銷會的單位(以下簡稱舉辦單位)、參加商品展銷會展銷商品的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以下簡稱參展經營者),均應當遵守本辦法。第四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商品展銷會進行登記和監督管理。第五條舉辦商品展銷會,應當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商品展銷會登記證》後,方可進行。未經登記,不得舉辦商品展銷會。第六條舉辦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法人資格、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二)具有與展銷規模相適應的資金、場地和設施;
(三)具有相應的管理機構、人員、措施和制度。第七條參展經營者必須具有合法的經營資格,其經營活動應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第八條舉辦單位應當向舉辦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登記。
若干個單位聯合舉辦的,應當由其中一個具體承擔商品展銷會組織活動的單位向舉辦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登記。
縣級人民政府舉辦的商品展銷會,應當向舉辦地地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登記;地、省級人民政府舉辦的商品展銷會,應當向舉辦地省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登記。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委託舉辦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商品展銷會進行監督管理。第九條異地舉辦商品展銷會的,經申請舉辦單位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轉,依照本辦法第八條規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登記。第十條申請辦理商品展銷會登記手續時,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證明舉辦單位具備法人資格的有效證件;
(二)舉辦商品展銷會的申請書,內容包括:商品展銷會名稱,起止日期、地點,參展商品類別,舉辦單位銀行帳號,舉辦單位會務負責人員名單,商品展銷會籌備辦公室地址、聯系電話等。
(三)商品展銷會場地使用證明;
(四)商品展銷會組織實施方案;
(五)其他需要提交的文件。
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經政府或者有關部門批准方可舉辦的商品展銷會,應當提交相應的批准文件。
兩個以上單位聯合舉辦商品展銷會的,還應當提交聯合舉辦的協議書。第十一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准予登記或者不準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商品展銷會登記證》。不準予登記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商品展銷會登記證》應當載明商品展銷會名稱、舉辦單位名稱、商品展銷會負責人、參展商品類別、商品展銷會地點及起止日期等內容。第十二條舉辦單位領取《商品展銷會登記證》後方可發布廣告,進行招商。第十三條舉辦單位負責商品展銷會的內部組織管理工作,對參展經營者的參展資格,按照本辦法第七條的規定進行審查,並將審查情況報告該商品展銷會的登記機關備案。第十四條舉辦單位應當與參展經營者簽訂書面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第十五條參展經營者的經營行為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向參展經營者或舉辦單位要求賠償。
舉辦單位為兩個以上的,消費者可以向具體承擔商品展銷會組織活動的舉辦單位要求賠償,其他舉辦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第十六條未經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商品展銷會名稱不得使用「中國」、「全國」等字詞。第十七條舉辦單位、參展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予以處罰:
(一)舉辦單位違反本辦法第五條規定,未經登記擅自舉辦商品展銷會,或者在登記中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責令其改正,並視情節處以三萬元以下罰款。
(二)舉辦單位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未領取《商品展銷會登記證》,擅自發布廣告,進行招商的,責令改正,並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廣告經營者違反本規定,為舉辦單位刊播廣告的,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
(三)舉辦單位偽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商品展銷會登記證》的,視情節處以三萬元以下罰款。
(四)舉辦單位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規定的,視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下罰款;
(五)參展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第七條規定,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予以處罰。
⑥ 展會消費權益受損,如何索賠
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櫃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服務者要求賠償。
展銷會結束或者櫃台租賃期滿後,也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櫃台的出租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的舉辦者、櫃台的出租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八條,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櫃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服務者要求賠償。
展銷會結束或者櫃台租賃期滿後,也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櫃台的出租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的舉辦者、櫃台的出租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⑦ 北京市生活用品展銷會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條為促進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北京市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舉辦生活用品展銷會(以下簡稱展銷會)的單位和參加展銷會展銷商品的單位或個體工商戶,均應遵守本規定。
商業企業在本店堂內自辦展銷活動的,不使用本規定。第三條本市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對展銷會進行監督和管理。第四條舉辦展銷會的單位(以下簡稱舉辦單位)必須具有企業法人資格。除專營展覽展銷業務的舉辦單位外,舉辦展銷會,必須經舉辦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參展商品屬於市場緊缺商品的,還須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展覽、展銷安全保衛工作的暫行規定》,經市商業委員會或主管委、辦批准。第五條展銷會布展前,專營展銷業務的舉辦單位,應提出展銷會的名稱、舉辦時間、地點、規模、參展單位名稱、參展商品類別和展銷會管理措施等有關情況的書面材料,報展銷會所在地的區、縣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備案;其它舉辦單位,應提交下列文件或證件,向展銷會所在地的區、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申請。
1.舉辦單位負責人簽署的申請書,內容包括展銷會的名稱、舉辦時間、地點、規模、參展單位名稱、參展商品類別、舉辦單位銀行帳號、展銷會負責人姓名和辦公地點等;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
3.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
4.展銷會管理措施。第六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自接到舉辦展銷會申請之日起10日內作出許可或不許可的答復 ,對符合本規定所定條件的 ,發給《舉辦生活用品展銷會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無許可證的單位不得舉辦展銷會。第七條參加展銷會展銷商品的,必須是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持有營業執照的企業或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參展單位)。參展單位應在其展銷場地設置明顯標志,標明參展單位的名稱、地址和負責人姓名。
舉辦單位應負責審查參展單位的資格,並對其展銷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第八條在展銷會期間看樣訂貨的,經銷訂貨的參展單位應與訂貨的消費者簽訂書面協議。需要收取定金的,定金數額由雙方議定,但最高不得超過商品銷售價格總額的50%。
看樣訂貨的商品樣品,由舉辦單位或其委託的質量檢測部門負責簽封。簽封的樣品由舉辦單位或參展單位保存到全部訂貨交付後的3個月為止。第九條舉辦單位和參展單位違反本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視情節輕重,予以處罰:
1.對無許可證擅自舉辦展銷會的,沒收其全部非法所得,並處以非法所得20%以下的罰款;
2.參展單位不符合本規定第七條規定的資格或未在其展銷場地設置明顯標志的,對舉辦單位處以展銷會收入所得20%以下的罰款;
3.看樣訂貨的商品樣品未簽封的,對舉辦單位處以展銷會收入所得20%以下的
罰款;
4.參展單位收取定金超過商品銷售價格50%的,對其處以超過部分的金額1倍以下的罰款。第十條舉辦單位和參展單位應遵守安全保衛、工商、物價、計量、質量、稅收、金融等管理法規。違者,按有關規定處理。第十一條參展單位給消費者造成損失的,應承擔民事責任,消費者無法向參展單位索賠時,舉辦單位應承擔連帶責任。第十二條本規定執行中的具體問題,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解釋。第十三條本規定自1989年5月1日起施行。
⑧ 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有什麼規定義務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應當審查入場食品經營者的許可證,明確入場食品經營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定期對入場食品經營者的經營環境和條件進行檢查,發現食品經營者有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並立即報告所在地縣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
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未履行前款規定義務,本市場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⑨ 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轉銷會的舉辦者允許未依法
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展銷會的舉辦者允許未依法取得許可的食品經營者進入市場銷售食品,或者未履行檢查、報告等義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停業,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違反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未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從事食品添加劑生產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以及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條 食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業規范和獎懲機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術等服務,引導和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生產經營,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
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對違反本法規定,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進行社會監督。
第六十一條 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應當依法審查入場食品經營者的許可證,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定期對其經營環境和條件進行檢查,發現其有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並立即報告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第六十二條 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
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發現入網食品經營者有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並立即報告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發現嚴重違法行為的,應當立即停止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
第一百一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加強對執法人員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准和專業知識與執法能力等的培訓,並組織考核。不具備相應知識和能力的,不得從事食品安全執法工作。
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等發現食品安全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有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以及不規范執法行為的,可以向本級或者上級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或者監察機關投訴、舉報。接到投訴、舉報的部門或者機關應當進行核實,並將經核實的情況向食品安全執法人員所在部門通報;涉嫌違法違紀的,按照本法和有關規定處理。
⑩ 廣州市舉辦展銷會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維護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打擊假冒偽劣商品的流通,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和《城鄉集市貿易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凡在廣州市行政區域內舉辦的展銷會,均適用本規定。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展銷會」,是指以產品、信息、觀賞、游樂等形式引進企業、個體工商戶進場經營的臨時性集市貿易活動,包括以展覽會、交易會、燈會、博覽會等名義開辦的帶有文化、旅遊、娛樂性質的綜合性商貿活動。第四條企業、行業舉辦內部訂貨會、調劑會、交流會等系統內展銷會,不屬本規定所稱「展銷會」范圍。
外貿部門舉辦的外貿產品展銷會、交易會,企業在其經營地點內自辦的展銷活動、聯展活動不適用本規定。
科技部門開辦的技術交流活動,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五條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是組織實施本規定的主管機關,依法行使管理和監督職能。第二章舉辦者的條件及責任第七條舉辦者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依法取得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二)具有與展銷會規模相適應的場地和設施;
(三)具有相應的管理機構、人員、措施。
兩個以上單位聯合舉辦的,應通過協議明確其中一個單位為主辦單位。第八條參展者應持有效營業證件,並備齊發票。第九條舉辦者應與參展者訂立書面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及收費標准、違約責任。舉辦者收取的場地費、檔位費、服務費,參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十條參展者在展銷期間內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在無法追究參展者責任時,舉辦者應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第三章登記管理第十一條舉辦展銷會,應依本規定進行登記,在市區(指市屬八區,下同)內舉辦的,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組織登記;在縣(市)內舉辦的,由舉辦所在地的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登記。第十二條開辦展銷會,舉辦者應在展銷前二十天內按本規定要求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登記,領取《展銷會准辦證》後方准舉辦。舉辦者同時應把參展者的營業執照副本及有關資料送工商局備案。第十三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接到申請後,應在十天內作出是否准予登記、發證的決定,逾期視為同意。第十四條開辦展銷會應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舉辦者法定代表人簽署的申請書,內容包括舉辦展銷會的理由、名稱,展銷會期限、地點、內容、形式、負責人;
(二)主辦者屬企業的,應提交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影印件);
(三)展銷會場地使用證明;
(四)依照有關規定,如需經廣州市人民政府批準的,應有相應的批文;
(五)外地來穗舉辦的,應有當地縣以上政府主管部門的批文;
(六)聯合舉辦的,應提供承辦者各方簽訂的協議書。第十五條展銷會主辦者或展銷地點的變更,應到原發證機關辦理變更登記。第十六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依本規定準予登記的展銷會,可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批復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工商行政管理收費問題>》的規定標准收取市場管理費。第十七條展銷會如涉及公安、文化、旅遊行業管理的,按有關規定辦理。第四章罰則第十八條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作出處罰:
(一)未按規定登記或備案擅自舉辦展銷會的,除責令其終止展銷經營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外,並處以非法所得一至二倍罰款;
(二)申請登記、備案時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除責令其提供真實情況外,視其具體情況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並處以非法所得一至二倍罰款,直至吊銷《展銷會准辦證》;
(三)擅自改變主辦者或展銷地址的,處以五百元至二千元罰款,並責令限期補辦變更登記;
(四)超出展銷期限從事展銷經營活動的,視為無證經營,按本條第(一)項規定處理;
(五)偽造、塗改、出租、轉讓、出賣《展銷會准辦證》、《進場展銷證》的,除沒收非法所得外,並處以非法所得一至二倍罰款;
(六)以舉辦企業內部訂貨會或交流會為名,但實際向社會展銷的,視為無證經營,按本條第(一)項規定處理。第十九條當事人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行政處罰不服的,可在接到處罰通知書之日起十五天內,向作出該處罰部門的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復議,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復議決定不服的,自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申請復議、不起訴又不執行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