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企業領導負什麼法律責任
1. 生產、經銷、使用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1.生產、經銷、使用國家禁止生產、經銷、使用的危險品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生產、經銷、使用國家禁止生產、經銷、使用的危險品的,以及違反國家限制性規定使用危險品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生產、經銷和使用活動,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其對所生產、經銷和使用的危險品進行無害化處理。
2.新建、改建、擴建生產和儲存危險品的建設項目違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未經安全條件審查,新建、改建、擴建生產、儲存危險品建設項目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未經安全條件審查,新建、改建、擴建進行儲存、裝卸危險品港口建設項目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依照該規定予以處罰。
3.未依法取得危險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危險品經銷許可證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未依法取得危險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從事危險品生產,或者未依法取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從事危險品及其包裝物、容器生產的,分別依照《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的規定處罰。化工企業未取得危險品安全使用許可證,使用危險品從事生產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頓。未取得危險品經銷許可證從事危險品經銷活動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經銷活動,沒收違法經銷的危險品以及違法所得,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危險品標志、標簽、登記和安全措施違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危險品標志、標簽、登記和安全措施違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
(1)生產、儲存危險品的單位未對其鋪設的危險品管道設置明顯的標志,或者未對危險品管道定期檢查、檢測的。
(2)進行可能危及危險品管道安全的施工作業,施工單位未按照規定書面通知管道所屬單位,或者未與管道所屬單位共同制定應急預案、採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或者管道所屬單位未指派專門人員到現場進行管道安全保護指導的。
(3)危險品生產企業未提供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或者未在包裝(包括外包裝件)上粘貼、拴掛化學品安全標簽的。
(4)危險品生產企業提供的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與其生產的危險品不相符,或者在包裝(包括外包裝件)粘貼、拴掛的化學品安全標簽與包裝內危險品不相符,或者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化學品安全標簽所載明的內容不符合國家標准要求的。
(5)危險品生產企業發現其生產的危險品有新的危險特性不立即公告,或者不及時修訂其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化學品安全標簽的。
(6)危險品經營企業經營沒有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化學品安全標簽的危險品的。
(7)危險品包裝物、容器的材質以及包裝的形式、規格、方法和單件質量(重量)與所包裝的危險品的性質和用途不相適應的。
(8)生產、儲存危險品的單位未在作業場所和安全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或者未在作業場所設置通信、報警裝置的。
(9)危險品專用倉庫未設專人負責管理,或者對儲存的劇毒危險品以及儲存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其他危險品未實行雙人收發、雙人保管制度的。
(10)儲存危險品的單位未建立危險品出入庫核查、登記制度的。
(11)危險品專用倉庫未設置明顯標志的。
(12)危險品生產企業、進口企業不辦理危險品登記,或者發現其生產、進口的危險品有新的危險特性不辦理危險品登記內容變更手續的。
從事危險品倉儲經營的港口,經營人有以上情形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依照以上規定予以處罰;儲存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的專用倉庫,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相應的技術防範設施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以上規定予以處罰。
生產、儲存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的單位未設置治安保衛機構、配備專職治安保衛人員的,依照《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的規定處罰。
5.危險品包裝物、容器生產違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危險品包裝物、容器生產企業銷售未經檢驗或者經檢驗不合格的危險品包裝物、容器的,由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責令改正,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將未經檢驗合格的運輸危險品的船舶及其配載的容器投入使用的,由海事管理機構依照前款規定予以處罰。
6.危險品儲存、搬運違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生產、儲存、使用危險品的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其相關許可證件,並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其辦理經營范圍、變更登記或者吊銷其營業執照;有關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從事危險品倉儲經營的港口,經營人有以下規定情形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此規定予以處罰。
(1)對重復使用的危險品包裝物、容器,在重復使用前不進行檢查的。
(2)未根據其生產、儲存的危險品的種類和危險特性,在作業場所設置相關安全設施、設備,或者未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國家有關規定對安全設施、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的。
(3)未按國家規定對其安全生產條件定期進行安全評價的。
(4)未將危險品儲存在專用倉庫內,或者未將劇毒危險品以及儲存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其他危險品在專用倉庫內單獨存放的。
(5)危險品的儲存方式、方法或者儲存數量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國家有關規定的。
(6)危險品專用倉庫不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要求的。
(7)未對危險品專用倉庫的安全設施、設備定期進行檢測、檢驗的。
7.違法生產、儲存、使用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1)生產、儲存、使用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的單位,不如實記錄生產、儲存、使用的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的數量、流向的。
(2)生產、儲存、使用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的單位,發現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丟失或者被盜,不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的。
(3)儲存劇毒危險品的單位未將劇毒危險品的儲存數量、儲存地點以及管理人員的情況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備案的。
(4)危險品生產企業、經銷企業不如實記錄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購買單位的名稱、地址、經辦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以及所購買的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的品種、數量、用途,或者保存銷售記錄和相關材料的時間少於1年的。
(5)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的銷售企業、購買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將所銷售、購買的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的品種、數量以及流向信息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備案的。
(6)使用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的單位依照相關規定轉讓其購買的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未將有關情況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報告的。
生產、儲存危險品的企業或者使用危險品從事生產的企業,未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將安全評價報告以及整改方案的落實情況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備案,或者儲存危險品的單位未將其劇毒危險品以及儲存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其他危險品的儲存數量、儲存地點以及管理人員的情況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的,分別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罰。
生產實施重點環境管理的危險品企業或者使用實施重點環境管理的危險品從事生產的企業,未按照規定將相關信息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的,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予以處罰。
8.生產、儲存、使用危險品的單位轉產、停產、停業或者解散違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生產、儲存、使用危險品的單位轉產、停產、停業或者解散,未採取有效措施及時、妥善處置其危險品生產裝置、儲存設施以及庫存的危險品,或者丟棄危險品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生產、儲存、使用危險品的單位轉產、停產、停業或者解散,未依照國家規定將其危險品生產裝置、儲存設施以及庫存危險品的處置方案報有關部門備案的,分別由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2. 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哪些職責
依據我國《安全生產法》第18條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內作負有下列職責:(容1)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2)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3)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4)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5)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6)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7)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3. 危險品運輸車輛出了事故公司法人代表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危險品運輸車輛出了事故,公司法人代表一般是不需要承擔責任 的。
如果事故 重大,則要承擔領導責任。
情節嚴重者,則要被追究刑事責任,
4. 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主要負責人,要負什麼樣責任
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主要負責人負全面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第四條 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危險化學品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負責。
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要求的安全條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崗位技術培訓。
從業人員應當接受教育和培訓,考核合格後上崗作業;對有資格要求的崗位,應當配備依法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
(4)危化企業領導負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發生事故主要負責人的要求: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第七十一條 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按照本單位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組織救援,並向當地安監部門和環保、公安、衛生部門報告;道路運輸、水路運輸過程中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的,駕駛人員、船員或者押運人員還應當向事故發生地交通部門報告。
第九十四條 危險化學品單位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其主要負責人不立即組織救援或者不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的,依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規定處罰。
5. 法律規定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主要負責人由誰擔任
法定代表人
6. 危化品主要負責人職責
摘要 主要負責人好像是指主持日常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實際負責人,忘記是哪個文件的說明了。 企業主要負責人(指對本單位生產經營負全面責任,有生產經營決策權的人員,具體指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 法定代表人 、董事長、總經理)。
7. 危化品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不是法人本人的,第一責任該是誰
摘要 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的形式很多,在法律上統稱為主要負責人。一般是依據生產經營單位的性質,以及本單位的實際情況來具體確定。一般而言,對生產經營單位負全面責任,有生產經營決策權的這個人,就是該企業的主要負責人,該人就應該責無旁貸地承擔起該企業的安全生產方面的主要責任。
8. 高危行業發生安全事故,企業和法人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1)企業及法人對本次事故負什麼具體的法律責任?賠償、停產停建、刑事責任,等等,視具體情況而定。
(2)可以。安全生產法第九十四條 本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由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決定
(3)視具體情況而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七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經調查確定為責任事故的,除了應當查明事故單位的責任並依法予以追究外,還應當查明對安全生產的有關事項負有審查批准和監督職責的行政部門的責任,對有失職、瀆職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八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個人經營的投資人不依照本法規定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致使生產經營單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責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資金;逾期未改正的,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
有前款違法行為,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給予撤職處分,對個人經營的投資人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八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有前款違法行為,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給予撤職處分或者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依照前款規定受刑事處罰或者撤職處分的,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第八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並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
(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建築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按照規定經考核合格的;
(三)未按照本法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或者未按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如實告知從業人員有關的安全生產事項的;
(四)特種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上崗作業的。
第八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建設或者停產停業整頓,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礦山建設項目或者用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沒有安全設施設計或者安全設施設計未按照規定報經有關部門審查同意的;
(二)礦山建設項目或者用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的施工單位未按照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的;
(三)礦山建設項目或者用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安全設施未經驗收合格的;
(四)未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的;
(五)安全設備的安裝、使用、檢測、改造和報廢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
(六)未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的;
(七)未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的;
(八)特種設備以及危險物品的容器、運輸工具未經取得專業資質的機構檢測、檢驗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證或者安全標志,投入使用的;
(九)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的。
第八十四條
未經依法批准,擅自生產、經營、儲存危險物品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或者予以關閉,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十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十萬元的,單處或者並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並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未建立專門安全管理制度、未採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者不接受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管理的;
(二)對重大危險源未登記建檔,或者未進行評估、監控,或者未制定應急預案的;
(三)進行爆破、吊裝等危險作業,未安排專門管理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的。
第八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單處或者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承包方、承租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未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中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或者未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統一協調、管理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
第八十七條
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可能危及對方安全生產的生產經營活動,未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未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
第八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危險物品的車間、商店、倉庫與員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築內,或者與員工宿舍的距離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二)生產經營場所和員工宿舍未設有符合緊急疏散需要、標志明顯、保持暢通的出口,或者封閉、堵塞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員工宿捨出口的。
第八十九條
生產經營單位與從業人員訂立協議,免除或者減輕其對從業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傷亡依法應承擔的責任的,該協議無效;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個人經營的投資人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九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不服從管理,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或者操作規程的,由生產經營單位給予批評教育,依照有關規章制度給予處分;造成重大事故,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給予降職、撤職的處分,對逃匿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九十二條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不具備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經停產停業整頓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予以關閉;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吊銷其有關證照。
第九十四條
本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由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決定;予以關閉的行政處罰由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報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決定;給予拘留的行政處罰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決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行政處罰的決定機關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九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他人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拒不承擔或者其負責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
生產安全事故的責任人未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經人民法院依法採取執行措施後,仍不能對受害人給予足額賠償的,應當繼續履行賠償義務;受害人發現責任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9. 危化企業如發生事故主要負責人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危化企業如發生事故主要負責人需要承擔所有責任。
10. 結合《安全生產法》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試問,化工廠違背了哪些法律責任事例在下面
違法出租。《安全生產法》第四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
從文中給出的信息來看,新技術發展公司是不具備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的。
安全投入不到位。《安全生產法》第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需的資金投入,由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個人經營的投資人予以保證,並對由於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的後果承擔責任。
維護保養不到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條……並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國家有關規定對安全設施、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保證安全設施、設備的正常使用。
-------------------------------
文中給出的信息,我只能看出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