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法律知識考試小結
㈠ 過了的人准備司法考試的步驟的心得分享一下
看一看,也許會有用的.祝你好運
成功與失敗
沒有人不渴望成功,沒有人不拒絕失敗,然而冠軍只有一個。2002年首屆司法考試,共有36萬人報考,通過率只有7%,2003年為10.18%,2004年為11.22%,三年平均通過率僅為 9.47%,失敗率則為90.53%.面對如此懸殊的成敗率,人們不禁會想,這9%的人真是太了不起了,他們有什麼絕招?當然,我們不應該懷疑成功經驗的導向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是,「成功的理由可有千條,失敗的理由則只要一條!」因此:了解失敗的原因,比學習成功的經驗更重要。
一、落榜考生的困惑
筆者遇到許多落榜的考生,他們都提出了一些相同的問題:我「科班」四年,自以為法學基礎不錯,為什麼敗走麥城?而某甲是學中文的非法律生,為什麼只突擊幾個月就考出了高分?我已不折不扣地考了三次,不僅信心不減而且勤奮刻苦,但分數為什麼還是相去甚遠?難道「天道酬勤」 不靈了?……
司考無情的現實告訴我們:「科班」+自信≠成功;勤奮+信心也≠馬上成功!
二、是哪塊石頭絆了他們的腳?
就部分考生失敗的原因進行過一個粗略的統計,現將其排列如下:
司考失敗主要因素排列圖表中所列七種因素表明:
(1)八成以上的考生未作必勝的打算,沒有勢在必得的決心。有相當一部分應屆法律專業的畢業生過於自信,對司考的艱巨與困難估計不足,自以為基礎不錯,問題不大,結果大意失荊州。
(2)近八成的考生未精讀教材,不少人甚至一遍都沒有讀完。他們或者認為教材只不過是法條的詮釋,故「鍾愛法條不愛教材」,或者認為教材內容自己早已學過,沒必要細讀。
(3)有七成多的考生不知道如何對付那浩如煙海的法條,只好走馬觀花或囫圇吞棗,對法條理解不透,領會不深。
(4)有將近七成的考生做題練習不得法。他們做題沒有針對性,或者把做題當成單純的復習測試手段,不懂得進行考題分析和總結,也很少對做題效果進行小結或評價,做題幾乎成了可有可無的環節,更談不上達到實戰訓練與體會的層次。
(5)有六成多的考生未安排時間專門記憶,只在平時復習時下意識地記憶。
(6)有5成以上的考生反映,由於缺乏經驗,對司考這種高強度的考試不適應,臨場發揮不好。有的表現為題速感差,答題時間不夠,或時間緊未檢查導致漏了題未做;有的則表現為不適應量大活細的塗卡作業,犯了自己都不可原諒的低級錯誤;還有的由於考前心身調整不到位,在考場上體力不支,等等。
(7)還有一半左右的考生復習沒有計劃,完全是跟著感覺走。有的至今自己都不知道這幾個月幹了些什麼?本來應該干什麼?哪種做法的效果更好?等等。
以上種種失敗的因素,若究其根源,除考生的動因和信心之外,最終均可歸結為對司考的特點認識不深,對司考的規律知之甚少,學習和應試方法不對路。「走錯了路的人,是無法到達目的地的」,方法決定一切!
一、殘酷與快樂
競爭是殘酷的!但競爭也充滿刺激和挑戰,蘊涵著希望與進步,有痛楚當然也能找到快樂。其實,痛苦與快樂都不過是人們內心的一種感受。「享受足球」是米盧的競爭觀,當我們用「享受」這樣一種心態來面對司考時,司考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快樂的過程。然而,快樂司考不僅會給我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與滿足,更為重要的是快樂可以提高我們學習的效率與應試的成功率。事實證明,保持一個輕松學習的好心情,比什麼都重要。
二、260分與400分
談到考分,我想和大家一起重溫一下「狗熊的故事」。有一天,兩個小孩在森林裡玩耍,忽然一隻狗熊向他們沖來,甲小孩拔腿就跑,乙小孩則蹲下系緊鞋帶。甲小孩一邊跑一邊回頭沖乙小孩大叫:「你快跑呀!」乙小孩回答說:「我只要跑過你就可以了。」看到這你不禁要問,這是為什麼?因為狗熊逮住一個人之後,就不會再去咬第二個人。這則說來有些冷酷的故事,卻昭示著一個法則:競爭只要超出對手,而不需要求得完美!司考中,一些考生總想求得最好,結果把時間耽誤在某一個點上,事後才知道自己「用力過猛」。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恰當的成績,才是我們所要恪守的司考理念與方法。400分是不可也不必苛求的,260分就既經濟又保險!當然,隨著司考記分制的改變,這兩個數字應當隨600分的比值作相應的調整,這道題就留給考生自己去完成吧,只要明白了道理則筆者提示之目的可達。
三、投入與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前提」!調查表明沒有必勝的信心,能通過司考那是偶然的。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把握和不斷增強自己的信心:
(1)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濃厚的興趣是不可能學好法律的。相反,如果你對法律充滿興趣,就可能達到如痴如醉的地步。產生和發展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實踐」中體驗學習和運用法律的快感。比如,多與司考同路人討論案例,適當參與辦案實務,找機會向他人講述法律,或為別人提供法律咨詢等等。
(2)激勵。信心需要不斷加強,人們需要不斷激勵自己。對於考生來說就是要使自己不斷有成就感。階段性的目標不要太高,循序漸進即可,所謂循序漸進,就是從簡單開始,「簡單——好!更簡單——更好!最簡單——最好!」只有從簡單開始,才容易入門,才容易產生興趣,才容易有信心將司考進行到底。
(3)投入。投入增加興趣!「陷得越深,愛得越深」,適度投入可以增進考生必勝的動力,多一次投入增加一份信心。你可以多投入時間和精力,也可以多投入金錢與物質,最好再選個適合自己的輔導班,或拜個指導老師。如此,你會興趣不減、信心彌堅。
第二篇准備司考——如何復習最有效?
如何復習最有效?這是考生最為關心的問題。根據司考的特點和考生的經驗,可以把復習階段大體上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通讀大綱。目的是從宏觀上把握考試目標、科目、試卷結構及考試的范圍。考綱還有兩個重要功能:一是,通過比較新舊大綱的差異,發現考點,判斷復習方向與重點;二是,可以用作疏理和記憶知識體系或架構的工具。
第二步,熟讀教材。教材是「司考之本」,是司考的基礎。考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基本概念都以教材為藍本。司考所涉及的法條緣自教材,試題及答案都源自教材。所以,熟讀教材,打好基礎尤為重要。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第三步,突破法條。原理、規范和案例是法學的三個基本要素。在實務中的法律主要表現為法條的適用,故檢驗考生對法條的掌握程度,是衡量其是否具備職業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時,從命題的角度出發,要求答案盡量避免產生歧義。教材內容多涉及原理,對原理的認識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可能產生歧義。而法律規定非常明確,不易產生歧義。所以,考試命題最後總是落實在法條之上。
第四步,模擬演練,即通常所說的做習題。習題練習至少應當滿足三個目的:一是知識強化,通過做題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溫故而知新,同時增強記憶;二是查漏堵缺,通過做習題檢驗自己對知識的把握程度,查找不足與漏洞,進而有針對性地予以補課;三是能力訓練。通過習題練習,熟悉司考的命題規律和題型,體驗題感題速,豐富臨場經驗,鍛煉應試能力,同時,通過反復的習題訓練可達成熟能生巧,以應對司考不只考「懂」而要考「熟」的特性。
教材為本——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一、你首先要做的事是什麼?
1.如何選擇好教材?
目前市面上出版的司法考試用書大體有四類:一是教材類用書。主要根據司法部公布的考試大綱編寫而成,這類書是考試的基礎,建議考生必備,當然,由於司考已趨於成熟,教材內容每年變化不會太大,加上教材一般都要等當年考試大綱公布之後出版,故考生可用「二手教材」先行復習;二是輔導類用書,主要是圍繞教材類用書的內容所作的輔導講義等,這類書籍良莠不齊,考生應當謹慎,即使是好,也不可過多,切不可讓其佔用你太多的時間與精力;三是習題類用書。這類書主要是根據考試大綱和教材內容設計而成的習題集,或者是對歷年考試真題解析與點評,這類書可以適量使用,尤其是權威的歷年真題解析對訓練大為有益;四是司考方法類用書,此類書是司考用書的一大亮點,目前較為系統的只此《快樂司考》。此類書以「考試」為研究對象,從學習技能和應試方法入手,圍繞重點考試科目和司考 「題眼」縱橫解評,濃縮了作者多年輔導的智慧與精華,可起到為學員「減負、提速、點睛」之功效。
2.是否去上輔導班?
很多考生常問,我是否應當參加考前輔導班?我們的回答是:如果你勢在必得,那就一定要聽名師們的講課。聽名師講課有以下三個作用:一是減負;二是提速;三是點睛。一句話,名師的引領可以幫助你「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成績」,達成事半功倍之效果。請注意:我們強調的是聽課,聽名師的課!現在輔導班的形式多種多樣,有面授的,有衛星遠程的,也有網路或光碟的,等等。但無論什麼形式,「沒有名師不成班」!只要能夠聽到「名師」的課,也就無所謂上不上「班」或上 「哪個班」了。
3.如何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
(1)確立目標選准路。
走不對路永遠到不了目的地!一個好計劃=成功的50%.人人都知道計劃的重要性,那麼如何才能制定出一個好計劃呢?根據筆者的感悟,制定計劃應當遵循以下三個基本規則:
一是,因人而異。學習沒有定勢。各人都有自己的學習習慣,況且各人的法學基礎、時間、精力、興奮周期等都不盡相同,故學習計劃首要的是適合自己。其中的要義只有一點,那就是在計劃中要充分體現自己的成功經驗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是,略微拔高。所謂拔高,形象地說就是「跳起來摘桃子」。有高度才有難度,有難度才有壓力。相反,沒有壓力則沒有動力。所以,學習計劃一定要定得略高一些。
三是,重在激勵。自我激勵是人們增強信心不可或缺的手段。我們所作的學習計劃,應當滿足三個目的:一是能作為自己學習過程的指南;二是能作為學習進度的「晴雨表」;三是能成為使自己不斷感受成功、不斷得到滿足、不斷激發熱情的「助推器」。
(2)把握你成功的節奏。
如果把司考視為走向成功的一首樂曲,那麼恰如其分地把握節奏的「輕重緩急」就成了這首曲子成敗的關鍵。在司考過程中,如何合理分配復習時間是制定學習計劃的關鍵點。根據許多考生的經驗,在復習時間的劃分上大體有以下三種模式:
第一,一月速成法。此法成功者均為實力雄厚的專業人士,他們只需將教材和法條的重要內容有選擇性地突擊一月,即順利闖關。雖然這部分人為數不多,但畢竟確有奇才。
第二,三月沖關法。這部分考生一般是:用一個半月讀完教材與法條;用一個月背記重點;再有半個月做題練習。
第三,六月備戰法。此法通常為:四個月打基礎,即看教材與法條;一個月背記重點;一個月做題練習。
「人生是可以策劃的。」無論你使用哪種方法,關鍵要適合你自己,這是計劃的法則。無論你如何分配時間,有幾項內容是不可或缺的:一是熟悉大綱;二是通讀教材;三是精讀法條;四是模擬練習。每項內容各有功用,你可以循序而進,也可以穿插而行。
(3)為你的學習計劃安裝一個「貓眼」。
沒有督促,任何計劃都難以變成現實。人是有惰性的,加上工作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考生必須創造一種機制來督促自己,每天檢查學習計劃的執行情況,不斷校正運行的偏差,就像街口日夜監視著過往車輛的電子「貓眼」。
二、如何把教材讀薄了?
華羅庚先生說:「書要能從薄讀到厚,還要能從厚讀到薄」。所謂「讀厚」,即從頭讀到尾,從少讀到多,從粗讀到細。而所謂「讀薄」,則無非是歸納、總結,取其精華。對於司考者來說,筆者認為更主要的是練就「讀薄」的功夫。
1.傍「大戶」。「司考是放棄的藝術」!對於司考考生學會放棄比懂得獲取更加重要。放棄的技巧之一,就是如何抓住得分「大戶」。從歷年考試命題的定勢觀之,刑法、民法、行政法加上三大訴訟法和合同法,就有足以讓人心動的分值。考生抓住了這幾門主科,也就傍上了得分的「大戶」。
2.扣「題眼」。知道了得分「大戶」並不等於每個章節都要「均等對待」。前面介紹了如何判斷「題眼」的幾個規則,現在考生需要做的就是,依據上述規則,以命題者的眼光與思維從教材中尋找出現實的「題眼」所在。記住,不要忘了給它們插上一面面「小紅旗」。
3.當「主編」。這是一個使你所讀的書從厚變薄的「主編」,其主要的工具有兩樣:一是描紅筆。作用是圈劃基本概念,標記重要段落,寫下心得註解;二是筆記本。學習筆記對備考有多重要?怎麼說也不為過。
首先,路標作用。當厚厚的教材經過你的加工整理,變成了一本一本學習筆記,你再也不會因為書厚而大傷腦筋,它可以就像地圖一樣,引導你理清知識結構與脈絡,輕松地找到你所要提取的知識內容。
其次,記憶工具。製作筆記的過程本身就是消化知識、融會貫通的過程。親自總結而成的圖表、心得、段子等內容,凝結著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精巧理解與認識。當日後再次溫習時,只要一見到本子上所濃縮的精華,記憶的閘門便可瞬間打開,學習效率便可大為提高。
第三,增強信心。成功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當你看到這些教材的縮影,知識的精華,你會感覺這是自己付出的成果,是汗水的結晶,就像農民看到自己地里茁壯的莊稼,一種收獲在望、信心百倍的心情會油然而生。
學習筆記的作用不僅僅如此,事實證明,只要做了都會各得其所、各有所獲。做一份好學習筆記獻給自己吧!
第二章如何消滅這12000多個法條?
一、「煮海為鹽」——該放就放
根據以往的慣例,司法考試考的法律、法規共有110個,司法解釋約50多個,其中包含法條12000多條。但每年考試真正涉及的法條只3500條左右,佔全部法條總數的37%左右,其中重點法條 2000個,約占總數的17%,次重點法條約1500個,占總數的13%左右,在這3500個法條中還包括同一內容涉及的不同法條。真正核心的法條也就 2000條左右。將這2000個法條弄通,也就掌握了考試85%的分數。在2000年、2002年考題中,可以直接查到的法條不超過700多個,但所佔分值卻超過300分。從10000—2000—700,這是一個放棄和濃縮的過程。因此,有人說「司考是門放棄的藝術」。
二、人人說放——哪條該放?
海水當然不會隨便一煮就成鹽巴,生活一旦上升為了「藝術」,就必定蘊涵著科學的成分,滲透著人們對事物規律和行為規則的認識與把握。對放棄最根本的判斷標準是——司考的實務性特徵。凡是具有實務性、操作性的則可望「煮」其為「鹽」,反之則可忽略不計。具體有以下三個標准可參照取捨:
1.實用的。由於司法考試是職業資格考試,凡能夠被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等在法律實務中具體操作並且常用的,多是司考關注的熱點。而在實務中並不常用或者根本就沒有可操作性的法條一般可以忽略。如: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類此法條常以選擇題的方式見諸於卷面。
2.常考的。經過十多年的風雨歷程,司考已較為成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相對固定的考試風格。稍微了解司(律)考的人都會發現,歷年命題有驚人的相似或相同,有不少甚至是原題照搬。有規律地重復正是司考的又一大特徵。根據這一特徵,我們可以史為鑒,凡幾年均考的法條必視之為重中之重。
3.新出的。國家每年都會頒布一些新的法律、法規或司法解釋,「新」成為司考命題的熱點。如《合同法》新出當年的分數高達64.5分。《證券法》、《土地法》和《行訴法解釋》等均是如此。之所以新法每每成為司考的新貴,其原因仍是司考注重實務操作的性質所決定的。因此,抓住了「新」,也就抓住了「心」。
三、放的放了——余者如何?
考生經過以上一番篩選,還只解決了量的問題。「煮」成的「鹽」又當如何對付呢?我們說:放不為棄,退始為進。得來的這些「干貨」定當將其掰開、揉碎逐一消化掉。
1.到法條後面去——掌握法條背後的法理
法律是抽象的生活規則,也是法學理論積淀的結晶。因此,每一個法律條文的背後都隱藏著生活的哲理和法理的支撐。面上的法條只可謂其「然」,背後的法理方為 「所以然」。故考生應當熟讀教材並把握法條,萬不可認為教材只是對法條的簡單析義,最終落得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抑或是似懂而非懂、半生不熟。
2.到法條內部去——把握法律規則的邏輯結構
法律規則是法律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每一個法律規則都有其固定的邏輯結構,都是由假定、行為模式、法律後果三要素組成。假定是法律規則適用的條件;行為模式是規定人們具體如何行為的方式或範本;法律後果則是法律規則對人們行為的態度,是人們遵守或違反法律規則所產生的後果。法律規則在法條中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一個法律規則的構成要素可以在一個條文中完整表現,也可以在不同的條文之中表述,甚至可以在不同的規范性文件中表述。同時,一個條文也可以表述不同法律規則的不同要素。因此,應當在法條中歸納出法律規則,以法律規則的邏輯結構為線索,來破解法條。
3.把法條串起來——圍繞知識點編綱織網
我國的部門立法多半表現為:法律+細則(辦法、規定)+司法解釋的模式。一個法律規則或者一個知識點,往往分別規定在幾個不同的法律文件或條文之中,再加上法條天然就各自為「條」,故整個法條就像一把散落的珍珠。然而,散落的珍珠再美也不能為人穿戴,尤其是面對平均1分48秒就要完成一道題的司考。因此,考生在學習法條時,必須要將相關的法條組織起來,並以知識點為核心形成一個個完整、系統且簡潔的知識網路。其中,相同、相似、相反、相對、疊加、並列、遞進、但書或例外等都屬於「相關」的范疇。即將相關的、散落的法條全部集合、統領於一個知識點之下。
4.讓法條活起來——在運用中訓練提高
法學雖屬文科,但司考卻似解數學應用題。卷面的每一道題都是一個案例,甚至一個選項就是一個小案例,司考是名副其實的「實考」。它既要有文科大氣、豪放和富有哲理的形象思維,又必須以理科縝密、細致和追求精確的邏輯思維方能應對。而訓練這一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法條融入生活、融入案例。通過法條與案例的結合,以法條破解案例,以案例詮釋法條,讓生硬的法條鮮活起來,把抽象的法律條文轉化為栩栩如生的生活場景,如此考生也就可以學得快、悟得深、記得牢,在考試中如魚得水。
第三章做習題——如何演練才是真?
一、真槍實彈出真功
通常我們說做習題,實際上包括以下兩種形式:
1.基礎訓練。對於所有考生來講,做一定量的基礎性習題訓練是不可或缺的。非法學專業的考生可以藉此夯實基礎,快速建立起法學知識架構,法學專業的考生也可以藉此以快速恢復生疏的知識。所以,基礎訓練的目的在於掌握基礎知識,強化記憶或快速回顧生疏的知識。這一過程的練習量,對於法學專業的考生可以少一些,而對於非法學專業的考生來說則應多一些,具體可根據模擬演練的成績來調整。
2.模擬演練。越逼真的演練,越見效。訓練的經驗表明,做題練習時越接近真考,效果越好,故在模擬演練中考生應注意「三真」:首先是試題真,應盡量利用歷年考題,進行練習,因為歷年試題經過多道工序加工,經過千錘百煉而成;其次是過程真,即按考試的題量在規定的時間內一氣呵成,完成練習後再看答案,主要是體驗實戰的感覺和強度;第三是答題方式真,可盡量使用答題卡答題,以熟悉塗卡的技巧和速度。當然,我們強調逼真的目的只在於,讓考生積累一些臨場的經驗與技巧,既不排斥考生在平日復習的過程中,以各自認為適合的方式進行習題練習,更不要求已有臨場經驗的考生每次練習必須如此。
二、記下你「挨打」的地方
不管是基礎訓練還是模擬演練,都有一個自我檢驗和評價的功能。根據檢測的結果,考生必然要對錯誤之處作出相應的處理,以利於進一步學習和最終的應試。然而,在對錯誤之處作出處理之前,必須要確切地知道錯在何處。為此,推薦給考生一個簡單而有效的辦法,就是每科准備一本《錯誤本》,將每次「挨打」的地方記錄下來,再集中時間和精力逐一予以處理。切記,這是習題訓練的關鍵所在。
三、哪壺不開,提哪壺
一些考生對測試中出現的錯誤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習題做完了也就完,或似懂非懂地將其放過,以致留下許多知識盲點或死角,由此而使習題訓練的效果大為遜色,甚至達不到練習和模擬的目的。所以,習題演練的關鍵在於「查漏堵缺」,決不輕易放過一個盲點或死角,該補課的補課、該記憶的重記,只有當你把《錯誤本》上記錄的「黑名單」逐一擺平了,習題訓練方顯奇功。
㈡ 2008年上半年依法治理和法制宣傳工作總結
隨便上網找都可以找到很多了:)
市環保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總結
市環保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總結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基本方針,「四五」普法工作正是貫徹依法治國思想的重要舉措。為全面落實盛市提出的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精神,確保我局為全市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和近期紅河污水治理重點工程的實施,努力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決策、增強遵紀守法的自覺性,我局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布署,結合環境保護工作實際,堅持常抓不懈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切實加強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領導
省委、省政府《關於在全省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四個五年規劃》和《安徽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下發後,局領導非常重視,成立了「四五」普法工作領導小組,把法制建設列入領導班子責任目標,局長任組長,為第一責任人,對本局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負總責,分管局長為直接責任人,各有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下設辦公室,專人負責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並配備了相應的辦公設施及專門檔案室,普法資料齊全,檔案管理規范。根據普法工作的要求,我局制定了「四五」普法的總體規劃和分年度工作計劃,統一布置了普法工作的要求和標准,各股室也分別制定了各自的學習計劃,做到有計劃,按步驟,分階段、有重點地學習。同時局裡購置了大量普法書籍和輔導材料,基本做到人手一冊,並專門為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准備了教材,進行培訓和考核。局裡還每年兩次對全局各股室,二級機構的普法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驗收、評比,對幹部學法情況進行考試,對不學法、不懂法、不依法辦事的幹部不得提拔重用,不得評先進,大大地調動了各單位學法、用法的熱情和廣大幹部職工知法、懂法、普法的積極性,促進了我局「四五」普法工作的全面開展。
二、積極組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根據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要求,我局建立和完善了領導幹部學法制度,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學法制度,局領導帶頭學習憲法、行政法規和環保專業法律法規,並採取各種形式組織本單位的學法活動。局黨組安排了專題學法活動,對新頒布的法律法規認真組織學習,聘請專家進行法制講座。針對《行政許可法》的頒布實施,局裡組織了專門的學習和培訓,並結合工作實際對全局幹部職工進行了行政許可法知識考試,參考率達100%,參考人員全部通過了考試,同時還進行了「領導幹部學法知識考試」和專業知識培訓、考試,提高了廣大幹部職工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在環境保護法宣傳方面,我們採取了多種多樣的宣傳形式,每年在環境保護日期間集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印發宣傳材料和標語,利用廣播、電視等多種媒體進行宣傳;平時設有宣傳園地,定期更換內容,對廣大職工進行宣傳,同時要求行政執法人員、征費人員在工作中要堅持向廣大排污戶和群眾宣傳講解環保法規,做到普法宣傳與征費、執法工作相結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依法行政,文明執法
1、嚴格實行政務公開制度。《行政許可法》實施後,我局嚴格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要求,對涉及事務行政許可的依據、項目和實施主體進行了清理登記,向社會公示;對取得排污許可的公民、法人和組織從事許可事項的活動,進行登記,定期檢查,以實現有效監督和管理,切實保障許可活動合法有序地進行。同時我局還制定了《服務承諾》,將行政執法和行政許可的依據、標准、期限、舉報電話等事項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的監督。
2、完善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徵收、使用和管理制度。在規費徵收過程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財務管理制度的規定,不設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庫」,嚴格實行「罰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全部上繳財政,不以任何理由截留使用,行政經費和行政執法經費統一由財政納入預算予以保障。
3、在行政執法工作中,繼續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規范執法程序,建立行政執法定期講評制度,實行聽證制度,建立健全了投訴舉報、過錯責任追究和國家賠償制度,對有執法過錯的責任人制定具體的處理規定;進一步完善執法檔案的管理,對舉報案件嚴格實行登記管理,對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規費徵收的檔案卷宗做到科學規范、及時歸檔;嚴格實施行政執法人員崗前培訓和資格認證制度,我局現有環保監察員31人,專職執法人員17人,全部通過統一的行政執法資格認證考試,取得了省人民政府統一頒發的行政執法證件,在執法過程中堅持持證執法、文明執法、程序規范、依法行政,無一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的發生,樹立了環保行業良好的執法形象。
4、積極防範和化解社會矛盾。進一步完善群眾舉報,新聞曝光案件追查制度,對反映的問題及時調查、核實,並依法作出處理,切實解決群眾通過信訪舉報反映的問題。建立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工作責任制,成立了人民調解工作領導小組,遵循自願合法原則進行行政調解,及時調處民事糾紛,全局無一例違法違紀越級上訪人員,保障了全局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依法行政,依法決策,促進我局各項工作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和全面進步。
鶴壁市環境保護局
關於2007年度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
工作總結的報告
市依法治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07年以來,市環保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依法治市工作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我市「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規劃,結合我市環保工作實際,堅持常抓不懈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認真組織宣傳黨的十七大精神,貫徹十七大法制觀念
黨的十七大召開後,我局多次組織幹部職工認真學習十七大精神。十七大報告對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報告中多次提到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據統計,「民主」、「法治」、「法制」、「依法」、「法」等詞彙,在報告中出現多達一百二十多次,頻率之高,引人關注。在第六部分的六個問題中,有三個問題論述民主法制:「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發揚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報告鮮明地提出: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制定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原則上要公開聽取意見」等。通過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在全局幹部職工中進一步落實了依法治國的理念,為全面推進我市「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積極組織,扎實推進法制宣傳和依法治理工作
為扎實推進法制宣傳和依法治理工作,我局及時出台了《關於印發全面推行環保行政執法責任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鶴環〔2006〕110號),成立了局行政執法責任制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局法規科具體負責。在環保執法中,要求執法人員嚴格按照國家環保總局的「六項禁令」和環保系統的「十不準」辦事,針對違法違紀者從嚴從重予以處理。對在執法中失職瀆職的,依照規定嚴肅責任追究,全年無一例違法違紀現象發生。
健全環保法制工作機構。全市各縣區環保部門均設立了專門的政策法規機構,有專職人員負責環保法制工作。針對縣、區的環保工作,市環保局法規科做到了經常性進行指導並監督各執法崗位人員的執法情況。
為暢通環保投訴渠道,我局設立了環保舉報電話12369並通過新聞媒體予以公布。針對執法程序,如項目審批等在網上進行公布,以方便群眾。對環保執法崗位的工作實行目標責任制,每月一督導,每季一匯報,半年小結,全年總結,保證了全年環保目標任務的完成。
三、切實做好法律知識培訓工作,積極開展法制宣傳工作
全局上下認真學習法律知識,2007年以來,我局先後定購有關法律知識資料100餘套,基本做到了人手一冊。同時充分利用「4.22」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9.16」臭氧層日等有利時機,利用新聞媒體、宣傳版面等積極宣傳環境法律知識,號召全市人民認識到我們人類共有一個地球,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和美好家園,讓市民參與,讓決策層人員參與,形成了上下互動的環保宣傳局面。
10月27日,市環保局舉辦了全市環保系統行政執法人員培訓班,認真學習環保法律法規在具體執法過程中的運用,規范環保執法行為,提升了全市環保系統執法人員的整體水平。同時組織到外地學習環保先進經驗,參加各種各類環保培訓班,把學到的環境知識運用到實際環保工作中,全市共培訓260餘人次。
認真組織參與以「弘揚法治精神、推進依法治國」為主題的「12.4」系列法制宣傳活動。12月4日,在世紀廣場開展法制宣傳日活動,印發環保法律宣傳單5000張,宣傳畫400張,出展板4塊,向群眾宣傳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知識,現場接受群眾咨詢,受理群眾來訪案件。
繼續推進「鶴壁環保世紀行」宣傳活動。組織由市人大牽頭,市委宣傳部、市政協、市環保局、鶴壁日報社、市廣播電視局等20家單位參加的宣傳活動,制定了《2007年「鶴壁環保世紀行」宣傳活動方案》,成立了「鶴壁環保世紀行」組委會和執委會。重點對污染物減排和工業污染防治等工作進行監督,推動了環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開展「環境大接訪」宣傳活動。從2007年9月1日至10月15日期間的周六、周日,組織全市環保系統公開設立接訪台,現場處理群眾反映的環境問題,宣傳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解決了一批影響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環境違法行為和信訪問題。
四、完善執法責任制,嚴格依法行政
《行政許可法》實施後,我局嚴格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要求,對涉及事務行政許可的依據、項目和實施主體進行了清理登記,向社會公示;對取得排污許可的公民、法人和組織從事許可事項的活動,進行登記,定期檢查,以實現有效監督和管理,保障許可活動合法有序進行。同時,我局還制定了《服務承諾》,將行政執法和行政許可的依據、標准、期限、舉報電話等事項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的監督。完善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徵收、使用和管理制度。在規費徵收過程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財務管理制度的規定,不設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庫」。
在行政執法工作中,繼續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規范執法程序,建立行政執法定期講評制度,實行聽證制度,建立健全了投訴舉報、過錯責任追究和國家賠償制度,對有執法過錯的責任人制定具體的處理規定。進一步完善執法檔案的管理,對舉報案件嚴格實行登記管理,對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規費徵收的檔案卷宗做到科學規范、及時歸檔。在執法過程中堅持持證執法、文明執法、程序規范、依法行政,全年無一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的發生,樹立了環保行業良好的執法形象。
總之,在市依法治市工作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和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的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嚴格依法行政,推進各項環保工作順利開展。
特此報告。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㈢ 公務員考試法律知識考什麼
知識點睛與解題技巧
對於法律專業的學生來說,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中的法律常識是非常簡單的;但對於非法律專業的學生來說,又是非常棘手的,原因在於他們沒學過法律,更不知道會考些什麼。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把握復習方向,明確復習重點,下面就一些經常會考到的知識點作簡要論述。
一、法律的概念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這一意志的內容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它通過規定人們相互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確認、保護和發展對統治階級有利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二、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
法律體系,也稱為部門法體系,是指一國的現行法律規范,按照一定的標准和原則,劃分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內部和諧一致、有機聯系的整體。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門法: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訴訟法。
三、憲法修正案(四)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2004年3月14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由於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權威,因此對於憲法的每一次修改,都會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這一次修改是對1982年憲法的第四次修改,共14條。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頒布實施
2003年8月27日,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獲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200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法的頒布與實施,是繼1989年《行政訴訟法》及1996年《行政處罰法》頒布實施後行政法制建設領域又一部極其重要的法律,是我國民主法制建設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五、行政賠償
行政賠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並造成了損害,由行政機關作為賠償義務機關對造成的損害履行賠償義務。構成行政賠償的,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必須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的行為。
(2)必須是行為依法確認違法的。
(3)必須存在損害事實。
(4)損害事實是在執行公務、行使行政管理權過程中發生的,而且與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因果關系。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68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由該行政機關負責賠償;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由該工作人員所在的行政機關負責賠償,行政機關賠償後,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
六、犯罪
《刑法》第13條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七、年齡與承擔刑事責任的關系
(1)我國刑法規定公民完全承擔刑事責任年齡為16周歲,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為14周歲,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為14周歲以下。
(2)已滿14周歲的公民,犯以下各罪應承擔刑事責任: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八、刑事追訴時效期限
犯罪行為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不滿1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時效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九、合同的一般條款
除由法律、法規直接規定外,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是通過合同條款來確定的。因此,《合同法》第12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但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1)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2)標的。(3)數量。(4)質量。(5)價款或者報酬。(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十、解決合同爭議的途徑
公正地及時地解決合同爭議對於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加強合同領域的法治建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大意義。根據《合同法》第128條之規定,當事人可以通過4種途徑解決合同爭議,即:(1)協商和解;(2)調解;(3)提請仲裁機構仲裁;(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十一、勞動爭議的解決
因簽訂、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十二、關於民間借貸
(1)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
(2)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借款數返還並計算利息。
(3)在借貸關系中,僅起聯系、介紹作用,對債務的履行沒有保證意思表示的,不承擔保證責任。
(4)有保證人的借貸債務到期後,債務人有清償能力的,由債務人承擔責任;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的或者債務人下落不明的,由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
十三、無效婚姻、可撤銷婚姻
修訂後的婚姻法增設了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制度,規定: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1)重婚的;(2)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3)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4)未到法定婚齡的。
(二)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
(三)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利益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十四、夫妻共同財產、個人所有財產和約定財產
修改後的婚姻法對夫妻共同財產、個人特有財產和約定財產製作出具體規定:
1.共同財產,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1)工資、獎金;(2)生產、經營的收益;(3)知識產權的收益;(4)因繼承或贈予所得的財產,但遺囑或贈予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5)其他共同所有的財產。
2.個人所有財產,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1)一方的婚前財產;(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3.約定財產,規定:(1)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共同所有、各自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婚姻法關於共同財產制或個人財產制的規定。(2)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3)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的財產清償。(4)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十五、遺產
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遺產必須符合三個特徵:第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第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第三,必須是合法財產。這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才能成為遺產。遺產包括以下幾項:
(l)公民的合法收入。如,工資、獎金、存款利息、從事合法經營的收入、繼承或接受贈予所得的財產。
(2)公民的房屋、儲蓄、生活用品。
(3)公民的樹木、牲畜和家禽。樹木,主要指公民在宅基地上自種的樹木和自留山上種的樹木。
(4)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公民的文物一般指公民自己收藏的書畫、古玩、藝術品等。如果上述文物之中有特別珍貴的文物,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處理。
(5)法律允許公民個人所有的生產資料。如農村承包專業戶的汽車、拖拉機、加工機具等。城市個體經營者、華僑和港、澳、台同胞在內地投資所擁有的各類生產資料。
(6)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即基於公民的著作被出版而獲得的稿費、獎
金,或者因發明被利用而取得的專利轉讓費和專利使用費等。
(7)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如公民的國庫券、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復員、轉業軍人
的復員費、轉業費,公民的離退休金、養老金等。
十六、法定繼承的順序
法定繼承,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父母、子女。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繼承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十七、仲裁
仲裁製度是指民(商)事爭議的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自願將爭議提交選定的第三者根據一定程序規則和公正原則作出裁決,並有義務履行裁決的一種法律制度。
仲裁通常為行業性的民間活動,是一種私行為,即私人裁判行為,而非國家裁判行為,它與和解、調解、訴訟並列為解決民(商)事爭議的方式。但仲裁依法受國家監督,國家通過法院對仲裁協議的效力、仲裁程序的制定以及仲裁裁決的執行和遇有當事人不自願執行的情況時可按照審判地法律所規定的范圍進行干預。因此,仲裁活動具有司法性,是中國司法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十八、證據
《民訴法》第63條規定了證據有下列幾種:
(一)書證;
(二)物證;
(三)視聽資料;
(四)證人證言;
(五)當事人的陳述;
(六)鑒定結論;
(七)勘驗筆錄。
由當事人提交的,主要有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
十九、管轄
管轄是人民法院對符合受理條件的案件確定應由何級、何地法院受理的法律制度,分為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
按照《民訴法》第29條的規定,因侵權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按照《民訴法》第24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因經濟糾紛案件大都涉及合同)。
二十、簡易程序
簡易程序就是簡化了的普通程序,是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所適用的程序。適用簡易程序,在起訴方式、傳喚方式以及開庭審理等方面比普通程序更簡便易行,極大地方便了當事人進行訴訟。同時,快速、及時審結案件,可以減少當事人的訟累,提高辦案效率,節省訴訟成本,並為人民法院集中力量審理好復雜、重大的民事案件騰出必要的時間和精力。
考點直擊
1.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基本法律及法規。
2.注意熱點事件所反應的知識及本學科的其他基本知識。
㈣ 我需要《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法律常識和國家政府常識的內容知識總結 總結的越詳細越好 先謝謝大家幫忙
去官網找找
㈤ 國家公務員考試中法律知識主要涉及哪些法律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涉及的范圍還是比較廣泛的,包括憲法、刑法、物權法、繼承法等。
其實在作答這些問題是,應用更多的是常識而不是法律條文,很少有人能完全懂這些法律。
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可以隨時追問我。
㈥ 掌握這幾點,事業單位考試法律知識拿滿分
1、首先你要了解事業單位法律方面的內容,從頭到尾先了解內容,因為只有版這樣你才大致能夠了解到事業單位權的法律部分都包括些什麼。
大體上事業單位法律部分比較重要的部分有這么幾個:①法理學②憲法③刑法④行政法⑤民法這幾塊是最重要的部分,當然很多考生會問還有其他法的內容啊?但是一般事業單位法律方面的內容都是圍繞著幾大塊來的,所以你著重復習這些內容就可以了。
2、只靠記憶是不可以的,通過案例去理解考點和知識點。沒有案例空談知識點也很難真正理解。下面我來舉個例子,那就是正當防衛,那麼正當防衛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呢?我們可以把這個構成要件通過題目來理解,然後就可以很快了解這個知識點,也可以聯系其他知識點。
3、就是你要通過再來練習,因為很多題目都是換湯不換葯。只要你理解掌握了知識點,那做到某個題目你就可以很快的了解到是哪個知識點,如果還是不夠清楚,那你就可以好好的再去查漏補缺了。
4、其實,法律部分的內容重在理解,結合案例才能更好把握。當然有些概念該記憶還是要記憶,但重中之重是在理解。只要你能夠真正理解了,遇到法律的題目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所理解掌握的知識點,那麼法律部分的題目基本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㈦ 學習法律知識的心得體會800字 急!
在我國,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的刑法和有關刑事法律所規定的犯罪行為。2001年「四五」普法啟動時,中央電視台和司法部在網上做過一個調查,以了解社會對一些法律問題的關注情況。後來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調查所列出的10個法律問題中最為人們所關心的就是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從這項調查看,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程度最高的問題之一。[1]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現狀和特點
(一)從犯罪主體來說,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齡化方向發展。由於發育年齡提前和頻繁接受不良文化影響等原因,20世紀90年代以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初始年齡比20世紀70年代提前了2至3歲。近年來,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殺人、強奸、搶劫等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日益增多。[2]
(二)從犯罪手段來說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現兇殘化和智能化。所謂兇殘化是指未成年人在作案時,不計後果、殘無人道,在犯罪過程中,對被害人沒有絲毫同情憐憫之心,有的殘害被害人肢體,有的為消滅證據而滅口。所謂智能化,一是指未成年人在犯罪中使用的工具越來越先進。例如在通訊工具上使用手機、對講機等,在代步工具上使用摩托車甚至小轎車。二是實施高科技犯罪未成年人越來越多的採用一些現代化的技術和手段進行犯罪,例如網路犯罪等。三是未成年人反偵察能力不斷增強,實施犯罪之前精心部署,作案後偽造現場,毀滅、轉移證據。
(三)從犯罪類型來說,暴力犯罪、財產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並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不斷向著嚴重化達到方向發展。根據公安部相關統計數字,1997年我國未成年人犯罪類型比例如下:搶劫佔46.3%;搶奪佔23%;盜竊佔6.6%;強奸佔4.8%。[3]
(四)從犯罪的組織形式來說,團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團伙犯罪。[4] 由於未成年人缺乏足夠的體力、智力、膽量和經驗,單獨作案往往難以成功,結成團伙可以互相壯膽,減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於得逞。當前,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團伙擁有嚴密的組織系統、作案紀律和防偵破措施,已經形成黑社會組織的雛形。這種團伙如果被不法人員掌握和控制或隨著團伙骨幹成員年齡的增長,將會演化為帶有黑社會性質的有組織的專業化犯罪集團,對社會危害性具有倍乘效應。
二、關於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分析
任何現象的產生和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條件。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未成年人犯罪也不例外。制約和決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種多樣,錯綜復雜。因此為了探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必要運用多種學科作為工具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下面是從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進行的分析。
(一)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心理學分析
一切犯罪行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進行的。未成年人雖然心理尚未成熟,但他們的犯罪行為也是受心理支配的。為什麼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顯著區別於成年人犯罪的特點?這是與作為犯罪主體的未成年人在這一特定年齡階段下所固有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分不開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發展的過程中。由於未成年時期的年齡特點所形成的矛盾也是貫穿未成年人成長的全過程的,雖然這些矛盾與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的產生並無必然的聯系,但是如果這些矛盾得不到合理的解決,很可能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動因。
1.未成年人身心矛盾
(1)精力過剩與調節能力低的矛盾
未成年人生理機能迅速發育,使他們的活動量增大,日常學習生活之餘仍有大量過剩的精力和體力,但是由於他們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對緩慢,缺乏足夠的調節和控制過剩精力的能力。因此,過剩的精力常常用之不當,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下,往往將過剩的精力用於搶劫、強奸等暴力性的犯罪活動中。
(2)興奮性高和控制力低的矛盾
由於未成年人腺體的發育,內分泌非常旺盛,大腦常常處於興奮的狀態,導致他們的情緒興奮性高容易沖動,但是由於他們的大腦皮質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容易出現沖動性和情景性犯罪。
(3)性機能發育成熟和道德觀念缺乏的矛盾
未成年時期,性機能逐漸發育成熟,從而產生強烈的性意識,有接觸異性的需求,有了性的慾望和沖動。然而,他們又缺乏組建家庭和負擔家庭的法律道德責任和經濟能力,從而產生了生物性和社會性的矛盾。如果,這一時期的未成年人不能正確處理好這對矛盾,那麼就不可能正確對待兩性關系,就有可能放縱自己,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控制,從而強化這對矛盾,導致性方面的違法犯罪。例如,有的未成年人在色情、淫穢製品的刺激下,為了發泄生理沖動,不惜實施強奸、輪奸等性犯罪;或者為了嫖娼而不惜實施搶劫、盜竊、詐騙等財產性犯罪。
2.未成年人個性心理結構內部的矛盾
(1)孤獨感和強烈的交往需要的矛盾
現在,未成年人的生理成熟年齡普遍提前, 生理上的突飛猛進,尤其是性器官的發育成熟,使他們的性意識、性沖動,性體驗等接踵而至,這給他們帶來了種種困惑或疑慮,產生各種神秘不安的復雜心理。與此同時,他們的心理成熟卻明顯滯後。他們沒有足夠的知識和經驗來為因生理成熟產生的種種困惑解難釋疑,無法合理地為自己減輕心理的重負。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成人感逐漸增強,對於內心的困惑和疑慮不願輕易向他們吐露,於是表現出明顯的心理閉鎖。未成年人處於這種自我封閉之中在心理上與成年人產生隔閡,不願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因而產生孤獨感。但是這種孤獨感並不是他們所希望的,他們渴望被人理解,希望與人交往,希望在人際交往中有一定的地位,希望能在同齡人中出類撥萃,以維護自尊。因而人際交往的需要較為強烈,這種在心理上既感到孤獨,又渴望交往的矛盾,可能使青少年陷於苦惱的境地。他們不願與父母老師溝通,卻希望與同齡夥伴拉幫結伙,有的甚至離家出走,出外尋找「友誼」。由於他們的社會閱歷少,認知狹窄、片面,分不清是非美醜,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容易被人引誘,上當受騙,稀里糊塗地就加入犯罪團伙,不知不覺地就走上犯罪道路。
(2)好奇心強和辨別是非能力低的矛盾
未成年人對一切感到新奇,對自己不了解的現象,不理解的問題都表現出十分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但由於他們社會經驗不足,認識能力尚未發展成熟,對許多社會現象和科學的准則還沒有自己定型的見解和觀點,容易受暗示而模仿,自覺不自覺地受一些不良因素地影響,看問題時以偏概全、固執己見,自己認為正確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知識就不加考慮的片面接受,以致受到不良的社會風氣和一些宣揚暴力、色情的不良亞文化的影響而走上犯罪道路。
(3)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
隨著成人感的產生和增強,未成年人對自己估計過高強烈要求獨立自主,想從心理上改變過去依賴成年人和受人監護的狀態,即取得與成年人相同的地位,離開父母的管束,完全獨立。但是,由於他們沒有經濟來源,且社會生活經驗欠缺,不能適應錯綜復雜的社會,因此未成年人在生活上還要依賴於父母,在社會上還要依賴成年人。這種在心理上想獨立,而實際生活中又不得不依賴父母的矛盾可能激發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沖突,加大代溝的裂痕。在現實社會中,有的因對父母的嚴格管束十分不滿而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和報復心理,進而實施家庭暴力,甚至出現了弒親現象。
(4)強烈的情緒沖動和理智控制較弱的矛盾
未成年時期,情緒的興奮性高,情緒的波動性大,具有極大的沖動性,既表現為熱情活潑,又易急躁,激動,好感情用事。有時,當個人需要受到限制而不能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挫折感,進而產生強烈的不滿情緒。這時理智的控制能力卻顯得無能為力,為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不計後果採取簡單粗暴的方法向有關當事人或無辜群眾實施攻擊行為,進行報復。
(5)自我意識的矛盾
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已經形成的心理特點和正在發生進行的全部心理活動的認識,以及自己與外界事物相互聯系的認識。未成年人由於獨立性意向的發展,開始將對外界及外界事物與自己的關系的關注轉變為對自己心理活動的關注。這樣自己既是觀察者,同時又是被自己觀察的被觀察者,自我意識被分成兩個處於不同地位的部分:前者為理想的自我;後者為現實的自我。一般來說,現實的自我總是落後於理想的自我這樣一來,二者的不一致便產生了自我意識的矛盾.未成年人自我意識的矛盾通常表現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過高的自我評價,另一種則是過低的自我評價。過高或過低的自我評價往往導致個體自我意識確立過程中的過分自負或過分自卑這兩大心理缺陷。
①過低的自我評價。處於這種意識狀態的未成年人,在把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進行比較時,對理想的自我期望較高,又無法達到,對現實的自我不滿意,又無法改進。他們在心理上的一個特徵就是自我排斥。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的距離過大所導致的自我矛盾沖突,他們往往會產生否定自己、拒絕接納自我的心理傾向。這類未成年人往往降低人的社會需求水平,對自我過分懷疑,壓抑自我的積極性,並可能引發嚴重的挫折感和內心沖突。他們的心理體驗常伴隨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喪失和情緒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鬱等現象,尤其是面對新的環境、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時,常常會產生過激行為,釀成悲劇。近幾年來發生的未成年人暴力事件中相當一部分就是由此類心理問題所導致的。
②過高的自我評價。這是一種與過低的自我評價相對立的自我意識狀態。在這種自我概念的支配下,個體往往擴大現實的自我,形成錯誤的不切實際的理想的自我,並認為理想的自我可以輕易實現。這種類型的未成年人往往盲目樂觀,以我為中心、自以為是,不易被周圍環境和他人所接受與認可,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和不滿。因此極易遭受失敗和內心沖突,產生嚴重的挫折感,導致苦悶、自卑、自我放棄。有時會引發過激行為和反社會行為。
(二)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社會學分析
未成年時期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人生階段。因此,未成年人的身心特徵本身並不是決定犯罪發生的必然原因。但是,由於這一特定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的不成熟性、不穩定性,使得他們極易在社會化過程中接受錯誤、消極的影響,進而產生形成犯罪心理、實施犯罪行為的可能性。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的形成要經歷一個不完全社會化或者錯誤社會化的過程,這是一個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過程。未成年人的社會化主要是在家庭、學校等直接生活的微觀社會環境中實現的。
1.家庭的不良影響
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是未成年人一生中經歷的第一個場所,是他們社會化過程的起點。在未成年人社會化過程中,家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不良家庭環境對未成年人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原發性的影響。
(1)家庭結構有缺陷
家庭的殘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劑」。夫妻關系是家庭存在的基礎,當夫妻雙方感情破裂,或者因為離婚、死亡、服刑以及其他原因失去了夫妻中的一方或雙方時,致使家庭結構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在這種家庭中,尤其是失去丈夫的家庭,家庭收入減少,生活水平下降,教育子女的責任就落到了妻子一方,再加上家務勞動的壓力、時間、精力等的限制,疏於管理和教育,極易導致未成年人放任自流,誤入歧途。另外,由於家庭結構不完整,導致家庭成員間的情感交流失衡,人際關系冷漠,未成年人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特點和反叛心理。他們在家裡得不到愛和精神生活的滿足,往往會向外尋求精神支持和寄託。這樣,由於他們心理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在不良環境的影響和壞人的教唆、引誘下,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2)家庭教養方式不當
家庭的教養方式直接關繫到教育的成敗。一些家長沒有遵循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徵和成長規律,造成教養方式不當,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很直接的、很重要的原因。據廣東省少管所反映,在該所服刑的少年犯中有80%和家庭教養方式不當有關。[5]家庭教養方式不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嬌寵、溺愛
現在的家庭獨生子女率在逐年升高,就是因為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往往對子女採取的是一種百依百順、即使子女犯了錯誤也對其包庇的態度,使孩子從小養成了自私任性、好逸惡勞、驕橫霸道、自我中心的不良性格和行為習慣。這種未成年人進入社會後,當他們的個人利益和需要不能在正常的范圍內得到滿足時,很可能不顧社會道德、法律規范,從而發生違法犯罪行為。
②簡單粗暴
與溺愛正相反,有些家長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這些家長發現孩子犯了錯誤後,無視子女正常的自尊和獨立的人格,對他們動輒打罵。一方面,家長的舉動給子女提供了學習模仿的榜樣,很容易使他們形成殘忍、粗暴、好鬥的性格,形成把暴力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的觀念。另一方面,引發、強化了子女的逆反心理,造成子女和父母感情破裂,形成情緒對立、互不信任的局面。他們在心理上視父母為敵,離家出走,流落到社會去找小兄弟取得「同情」、「溫暖」,有的在別有用心的教唆犯的引誘、威脅下,墮落成罪犯。
③放任自流
父母放棄了教育子女的責任,對子女的一切行為舉止採取不加干涉的態度,放任自流。在這種家庭里成長起來的孩子,極易形成冷酷的、自傲、自狂、目空一切、自以為事、玩世不恭的不良性格。他們在父母的放任下過早的走向社會,由於缺乏父母的指導和監督,並且自身認知水平不高,缺乏正確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在社會上各種不良因素的誘導和影響下,很容易形成犯罪心理,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④期望過高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傾注了全部的愛,同時也對子女的學習成績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子女盡最大的努力也難以達到,這時孩子就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焦慮不安,產生了逃避和逆反心理。當這些壓力超過了他們的承受能力時,在逃避和逆反心理的支配下很可能會離家出走,以至誤入歧途;有的甚至做出弒親等過激行為。
⑤缺乏情感溝通
有的父母整天忙於工作或生意或只注重對子女的物質需求的滿足,而忽視了與子女的主動溝通,再加上未成年人心理上閉鎖性,造成子女和父母缺少情感溝通,子女心理上的迷惘和疑惑得不到父母的及時指點,內心的慾望和需求得不到滿足,現實的心理無以宣洩,心理上得不到慰藉,久而久之,心理問題積重難返,進而形成抑鬱、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孤僻、缺乏責任感和同情心等心理障礙和人格缺陷,由於他們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很容易實施暴力犯罪。
(3)父母行為不良
家庭中的社會化很多都是在無形中進行的,父母的言談舉止、態度等對未成年人發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另外,未成年人好奇心強,可塑性大,善於模仿,但其分辨是非、控制自己意志的能力較弱。所以父母有賭博、酗酒、盜竊、賣淫、嫖娼等不良行為,都會給子女以暗示的影響,並使他們模仿大人的不良行為行事,在其心靈中孕育下違法犯罪的種子。
(4)家庭氣氛不和睦
(5)家庭過於貧困
由於父母的工作壓力較大或者父母雙方都下崗,家庭條件過於貧困,容易使孩子在同齡人中產生自卑感,很容易形成孤僻、內向的性格和敵視社會的心理,為了滿足自己從家庭中無法得到的物質慾望,往往鋌而走險。家庭居住的環境和周邊條件不良,周邊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治安管理、文明程度等都是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孩子容易受周圍不良青年的影響,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學校教育的缺失
學校也是未成年人社會化的重要場所。良好的學校教育,可以對家庭教育的不良影響起到彌補和矯正的作用,幫助未成年人抵制和消除不良社會因素的影響。但是,學校教育還存在某些不盡如人意的缺陷和失誤,不利於未成年人的社會化,對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
(1)忽視思想品德教育
由於在教育觀念上片面強調智育的重要性,學校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養,即使有這方面的教育也往往是方法簡單、陳舊或是流於形式,而且內容空洞、脫離實際,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再加上在教師隊伍中,確實有一些素質差,職業道德低下的人。一種是課堂上可以講些大道理、道貌岸然,一離開課堂卻完全是另一個樣子。這樣就更加削弱了教育的權威性,甚至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這樣就很容易使成長中的未成年人排斥主流文化,而對不良亞文化產生認同,進而在不良亞文化的吸引和感召下,形成不良亞文化群體與主流文化相對抗,經過相互感染和認同,最後墮落為未成年人犯罪團伙。再一類是在一些學校中,成績好的是好學生,成績差的就是壞學生,並以此為依據,人為的把學生分成重點班和非重點班,使得學生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挫傷,失去了進取心和自信心,造成了一些學生的厭學、輟學,流失到社會上形成不良群體,無所事事,在壞人的教唆下,很容易墮落為犯罪團伙,進行違法犯罪活動。另外,未成年人在心理發育和人格形成的過程中,缺乏應有的道德引導和培養,很不利於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對社會上的各種消極因素的「免疫力」極低,在外界誘因的作用下,極易產生犯罪心理,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2)法制教育效果不佳
目前,學校法制教育落後,效果不佳,造成學生法制觀念淡薄也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重要原因。法制教育課老師基本上是非法律專業畢業生,而且多數由政治老師兼任,這樣就不可避免地出現解釋法律知識准確程度不高的問題,上課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讓學生死記硬背。另外,法制教育也只是停留在法律知識的傳授上,不能使學生形成與法律規范的要求相適應的價值觀,不能使法律規范的要求內化為學生自己的需要和行為,不能使學生用法律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形成守法的行為習慣,沒有收到預防犯罪的效果,反而讓一部分學生由於了解法律規定而鑽法律的空子,心懷僥幸,而走上犯罪道路。
(3)青春期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滯後
目前,學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上仍是空白。而未成年人的青春期基本上都是在學校期間度過的,未成年人進入青春期後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開始對性有所感知,性意識處於從萌芽到日漸明確和成熟的階段,他們對性的理解具有模糊性,但是由於獲得正確性知識和性教育的渠道不暢通,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指導,使得他們在性知識上表現為愚昧無知,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色情網站及淫穢音像製品等。由於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成熟不同步,以及道德法制觀念的淡薄,在外界的刺激下,加上他們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往往會出現越軌行為。
未成年時期面臨著心理矛盾沖突的急劇發展和緊張繁重的學習負擔及家長望子成龍所造成的巨大壓力,這使得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產生了各種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但是,由於目前的學校教育中,忽視心理健康教育 ,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只是將心理教育的內容納入思想品德教育中,這使得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答和引導而更加嚴重。當他們不能承受時,很可能走向極端,通過暴力等方式宣洩出來,造成暴力、強奸等犯罪。
3.同齡群體不良交往的影響
馬克思說過:「一個人的發展,取決於和他直接或間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7] 同齡人的相互交往在未成年人的社會化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極少數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並惡性發展,是與其未成年同齡群體的不良交往息息相關的。團伙犯罪一直在未成年人犯罪中佔有很高的比例。不良交往往往是未成年人走上團伙犯罪道路的起點。一些被家庭和學校排斥和拋棄的不良少年,在不良亞文化的吸引和感召下,由於相同的感受聚集起來,通過不健康的娛樂、游盪、交談等方式形成不良交往的亞文化群體。法國犯罪學家塔爾德(Gabriel Tarade)在其專著《模仿規律》(Laws of Imitation)中指出:「模仿的程度,和人與人的距離成正比。關系密切的人,越彼此模仿,即發生模仿的可能性和模仿的強度越大。」[8]他們通過密切的接觸、相互觀察和模仿,使得原有的錯誤的社會意識、不良的個性品質和行為習慣得到強化。美國「犯罪學之父」薩瑟蘭(Sutherlabd)認為:「犯罪是在交往過程中,通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習得的。對犯罪行為學習的主要部分發生在親密的群體中。這種群體的主要成員是犯罪人所熟悉的夥伴、朋友等。犯罪學習的主要內容包括兩項內容:一是犯罪的技術;二是犯罪動機、驅動力、合理化和態度等特定方向。」[9]這樣,他們經過犯罪的學習,初步具備了實施犯罪的條件,通過違法嘗試,加速下滑,淪落為犯罪團伙。未成年人犯罪團伙,以其獨特的行為方式,如暴力、搶劫等與社會對抗,社會危害性極大。
4.文化市場的失控
由於文化市場的失控,不良文化泛濫已經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誘因。各種充斥著暴力、色情淫穢內容的音像製品及網路游戲等等未成年人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腐蝕作用。美國學者班杜拉(Banra)認為:「電影、電視常常生動地描繪暴力的畫面,並且劇中的暴力被說成一種可以接受的行為,它甚至反映了一種英雄氣概,那些嫻於暴力的英雄從未因此而受到法律或社會的制裁。由此,人們將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暴力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用於處理日常事務或人際關系。」[10]未成年人處於求知和學習的人生階段,其主要的行為方式和行為的習得方式就是模仿。這樣,媒體上大量的暴力渲染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一部分未成年人在性格上表現出極強的攻擊性,並且殘忍、好鬥。遇事,頭腦簡單,很容易把暴力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導致暴力犯罪。另外,一部分影視、紀實作品為吸引觀眾,對黑社會性質、惡勢力團伙犯罪信息進行大量報道,對犯罪動機、作案過程進行過分詳細的描述。這給一些善於模仿的有劣跡的未成年人提供了模仿、學習的條件,他們不僅學會了作案手段,還學會了反偵察,反審訊的伎倆,成為了犯罪的「高手」、「專家」。未成年人性器官開始發育、性機能逐步成熟,生理結構的明顯變化引發了心理上的變化,好奇心增強,對自身的生理變化有著強烈的神秘感和好奇心 ,特別是對於與生理變化有關的信息有著更加濃厚的興趣。媒體中的色情內容,正切合了未成年人的這些特徵,滿足了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一些未成年人,由於自我控制能力差,抵擋不住誘惑,抑制不住生理和心理躁動,便產生嘗試的念頭,很可能誘發強奸等性犯罪的發生。
另外,沉溺於上網也是誘發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原因。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北京海淀檢察院近期對海淀看守所在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調查發現:73名有上網經歷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39人承認自己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因上網引起或與上網有關,佔53.4%。[11] 網路中通過互發電子郵件或聊天、在線游戲等手段進行交往,可以向對方隱瞞真實身份、年齡甚至性別等特徵。由於網路本身的這種隱蔽性,上網便成了很多處於心理閉鎖期的未成年人緩解內心緊張、釋放內心積郁的理想選擇。網路游戲、網路聊天過程中,虛擬的人物可以不受法律和道德的規范,未成年人的心理隨意性被無限放大。在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發生矛盾時他們往往難以協調,這種狀況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糾正和引導,就有可能導致未成年人為了滿足自我需要而不擇手段地侵犯他人的利益。有些未成年人長期痴迷於網路,由於他們沒有經濟來源,為了支付高昂的上網費用,很可能實施搶劫、盜竊等財產性犯罪。
㈧ 掌握這幾點,事業單位考試法律知識拿滿分
你好給你整理了學習方法可以做參考:
法律原則作為法律規則的指導思想、基礎或本源的綜合的、穩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則,無論是對法的創制、法律的實施還是對相關具體規定的學習和掌握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故有必要將重點部門法中的法律原則進行梳理和總結。
一、憲法之「公民與國家」的法律原則
(一)出題方向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規定一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的基本原則、國家機關的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旗、國歌、國徽和首都等重要內容,涉及到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據,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其基本原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各類考試中,憲法基本原則的出題,較為簡單和直接,以識記性考題、直接考查為主,即題目設問,憲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二)原則總結
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有下列幾項構成:人民主權原則、基本人權原則(尊重和人權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權力監督和制約原則、法治原則。
二、民法之「你我他」之間的法律原則
(一)出題方向
民法作為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其涉及的相關法律原則即為規范「你我他」之間相關行為的准則。在相關考試中,對民法基本原則的考查主要是理解為主,相關案例考查對民法基本原則的理解,題目難度一般。例如:給出案例,問違背哪一項基本原則。
(二)原則總結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的規定,結合學理解釋,可將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概括為: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的原則、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簡稱綠色原則)。其中自願原則、綠色原則需重點講解和把握。
自願原則作為民法的核心原則,其實質在於兩方面,一方面在民事活動中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即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去從事民事活動,國家一般不幹預當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當事人的選擇。另一方面,自願不是毫制的,自願原則的核心是合同自由原則。合同自由從來都不是絕對的、制的自由。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強調社會公平,注重社會公德,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對合同的自由有諸多限制。例如在我國的郵政、電信、供用電、水、氣、熱力、交通運輸、醫療等領域所存在的強制締約,在保險、運輸等許多領域盛行的定式合同,都是對合同自由的限制。
綠色原則作為新補充的原則,需知曉其基本含義《民法總則》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該條規定的原則,被稱為綠色原則。綠色原則貫徹了憲法保護環境的要求,是改善人與環境關系的倡導性原則,體現了天地人和、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㈨ 事業單位考試法律的內容該怎麼復習
事業單位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和行測的復習方法:
首先,購買考試科目書版籍:《事業單位權考試用書-公共基礎知識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等,或網上下載PDF版電子檔,再把往年考試真題全部下載過來;這准備工作至少得在考試三月前做好。
其次,看教材,看兩遍後,開始做題,往年真題都不放過,全部做完後,對答案,發現錯誤的,從教材上找正確的看看,並畫好且牢記,以免下次再做錯;
再次,網路下載相關視頻課件,何時何地都能用手機看,上班的路上可以看,可以聽老師講解,睡覺前也可以聽;
最後,對所做題目總結,對所聽課件做小筆記,然後再以教材為准復習。考前做些題目沖刺。最後看書一遍,考試基本上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