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氣死人負法律責任嗎

氣死人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6-14 14:26:46

1. 氣死人犯法嗎

法律分析:一般的罵人行為,例如輕微罵幾句,但不存在強烈的、刺激性的,如果對方死亡,不應當承擔責任。可如果強烈的、刺激性的言語攻擊,不僅有悖於社會道德,也違反法理精神,需為自己的行為引發的後果承擔一定的責任。按實際情況,「氣死人」不是殺人,肯定不承擔殺人的責任,但並不見得不承擔法律責任。「氣死人」有兩種情況,如果是以侮辱和誹謗的形式來「氣死人」,肯定就要承擔刑事責任了。另外在精神損害賠償中,侮辱和誹謗又是侵犯名譽權的侵權責任。如果「氣死人」,一旦能證明侮辱、誹謗情節嚴重,就要承擔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了。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生糾紛,除了不動手外,動口也得掌握分寸,如果對方情緒過於激動或者有什麼過激行為,可直接通過警方予以處理,或者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切不可一時沖動實施過激行為從而產生不可挽回的後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2. 吵架氣死人負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對於吵架氣死人的情況,如果氣人者主觀上沒有任何惡意,正常說話,因為對方比較激動導致死亡,氣人者客觀上也沒有實施殺人、害人的行為的,不用負任何責任。如果氣人者主觀上存在過錯的,則根據吵架、鬥嘴的環境、用語的激烈程度不同,確定承擔責任的大小,一般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主觀上有殺人的故意,想通過氣人的方式謀殺他人的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3. 吵架「氣死人」負不負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一、雙方在公眾場合,「氣人者」用語激烈,對受害人進行侮辱、誹謗,受害人無法承受人格上的凌辱,氣絕身亡的,行為人要負刑事責任。二、「氣人者」主觀惡意,知道受害人有某種疾病不敢激動,故意找茬刺激對方,達到懲罰他的目的。如果採用侮辱、誹謗的方式刺激對方,造成對方死亡,構成侮辱罪或者誹謗罪;如果採用其他方式刺激對方,使對方身體受到傷害的,將構成故意傷害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4. 氣死人要不要負法律責任

氣死人要負法律責任。氣死人有兩種情況,如果是以侮辱和誹謗的形式來氣死人,要承擔相關責任。另外在精神損害賠償中,侮辱和誹謗又是侵犯名譽權的侵權責任。

如果氣死人,一旦能證明侮辱、誹謗情節嚴重,就要承擔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了。

如果說沒有產生死亡的後果,但是有別的問題,有可能是侮辱誹謗罪的問題,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名譽權,但是還可能會涉及到侵害生命健康權。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4)氣死人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為: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過錯。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3.違法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4.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5.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

5. 如果在爭吵中,把人氣死要付法律責任嗎

如果在爭吵中,把人氣死要負法律責任。
人被氣死,一般早就有疾病如高血壓、心梗等疾病。生氣誘發疾病,導致死亡。
如果對方知道死者有疾病,可能構成刑事犯罪;如果不知道死者有疾病,不構成刑事犯罪,但也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6. 氣死別人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氣死人」是否負刑事責任視當事人主觀過錯而定。根據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程度和性質,「氣死人」可能產生三種不同的法律後果:1、行為人明知對方精神脆弱、生理有疾,可能會被氣死,而故意追求氣死對方的結果。那麼,這種以「氣」的行為方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其主觀上屬於故意,與受害人的死亡後果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系,即構成犯罪,須負刑事責任。2、行為人主觀上存有過錯,但不具備追求對方死亡的目的。在糾紛中惡語傷人,侮辱刺激對方,進行精神干擾,這種情況下的「氣死人」,本質上構成民事法律調整的侵權行為。3、行為人主觀無過錯,對方被氣死純屬偶然。則此類「氣死人」為一種意外事件,行為人既不負刑事責任,也不負民事責任。但從社會倫理的角度講,行為人應當承受一定的道德壓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7. 吵架氣死人要不要負法律責任

吵架氣死人要不要負法律責任,據情況而定,分析如下:
1、對於吵架氣死人的情況,如果氣人者主觀上沒有任何惡意,正常說話,因為對方比較激動導致死亡,氣人者客觀上也沒有實施殺人、害人的行為的,不用負任何責任;
2、如果氣人者主觀上存在過錯的,則根據吵架、鬥嘴的環境、用語的激烈程度不同,確定承擔責任的大小,一般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主觀上有殺人的故意,想通過氣人的方式謀殺他人的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吵架,其最常見的起因與表象是雙方或多方對各自的錯誤隻字不提,或者相對輕松地一帶而過,卻用更加強烈,或許更具有傷害性的語言加於他人。常有傷害性。
跟人吵架解決方法如下:
1、適當沉默。爭吵不是一個人的事,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其中一個人適當沉默的話,另外的人也會慢慢沉默下來,等到兩個人都冷靜下來再好好說清楚就行;
2、及時解決。爭吵是因為存在矛盾,所以有矛盾的話,我們就要及時解決。大家可以坐下來好好說話,來解決問題。兩個人之間規定在一方說話的時候,另一方要傾聽,而不是打斷;
3、剋制情感。爭吵很容易是我們頭腦發熱,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保持清醒,這樣才能有效避免不理智的情況發生;
4、不要言語攻擊。由於大家相互之間比較清楚,所以不要拿著別人的隱私開玩笑啥的,這樣很可能使雙方的感情惡化,最後可能無法挽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8. 氣死人了犯法嗎

一般情況下,吵架氣死人,不是犯法行為。但是如果行為人明知受害者心理承受能力低、惡語傷人,侮辱刺激對方,進行精神干擾的,屬於侵權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9. 氣死人犯法嗎

氣死人不是殺人,肯定不承擔殺人的責任,但並不見得不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是以侮辱和誹謗的形式來氣死人,肯定就要承擔刑事責任了。如果是故意的,這是肉體虐待和精神摧殘,刑法上有虐待罪,造成嚴重後果的是要承擔一定責任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10. 因為吵架氣死人需要負責嗎

法律分析:看具體情況定。行為人主觀無過錯,對方被氣死純屬偶然,就不犯法。行為人既不負刑事責任,也不負民事責任。行為人主觀上存有過錯,但不具備追求對方死亡的目的。在糾紛中惡語傷人,侮辱刺激對方,進行精神干擾,這種情況下的「氣死人」,就是違法的,本質上構成民事法律調整的侵權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航海條例影響 發布:2025-01-25 06:42:59 瀏覽:151
社區兩委班子法律知識培訓 發布:2025-01-25 06:19:44 瀏覽:673
民法自救行為 發布:2025-01-25 06:19:06 瀏覽:366
誅六族刑法 發布:2025-01-25 05:56:49 瀏覽:521
第五版國際商法翻譯 發布:2025-01-25 05:40:12 瀏覽:599
復旦大學法律碩士好考嗎 發布:2025-01-25 05:23:18 瀏覽:244
額頭的閉合性粉刺應該用啥防法治療 發布:2025-01-25 05:05:41 瀏覽:605
名詞解釋立法機關 發布:2025-01-25 04:38:00 瀏覽:721
勞動法司法考試真題2012 發布:2025-01-25 04:37:48 瀏覽:25
道德經密法 發布:2025-01-25 03:56:02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