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講法律知識
㈠ 如何培養農村 幹部群眾學法用法
一、加強領導,實現創建計劃化
謝家塢村高度重視民主法治村創建工作,將其列入村重要工作,根據要求積極開展創建工作。成立了以陳志芳書記為組長、村兩委成員為組員的「民主法治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各領導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分工明確,各項創建內容都有人管、有人問,將創建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還根據上級部門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了創建工作措施和計劃,做到創有目標、建有計劃。2010年,我村成功創建紹興市「民主法治村」。
二、建章立制,促進管理制度化
從建章立制入手,夯實民主基礎,從根本上取信於民。結合村莊實際,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以及重大決策法律咨詢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同時,建立了以村民代表大會為決策機構,以村委會為執行機構的組織機構,並在村黨支部、村民代表和德高望重的村民中推選產生村監會,作為議事監督機構。形成凡涉及村委會工作的大事,均由議事機構進行討論,拿出實施方案,經決策機構研究決定後再由執行機構組織落實的工作程序,保證治理有理有據,實行「依法建制、以制治村」,確保村班子運行規范,各項工作有章可循。
三、民主選舉,提高管理科學化
通過民主選舉,爭取把村民群眾信賴和擁護的遵紀守法、辦事公道、廉潔奉公、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熱心為村民服務的選民選進村民委員會班子。2011年,借換屆選舉之機,對全體村民進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選舉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教育,使村民了解法律關於民主選舉的具體規定,增強法治觀念,自覺依法辦事、按制辦事,保障了村換屆選舉工作的順利完成,整個選舉工作依法開展、平穩進行,沒有發生一起賄選、沖擊選舉會場和打架斗毆等事件。通過民主選舉,書記陳志芳得到黨員的一致擁護當選為新一屆黨支部書記,並以高票當選為村主任。目前,謝家塢村村級組織齊全,村班子團結務實,分工明確。
四、民主決策,保障管理民主化
為增強村民法治觀念,提高民主意識,採取多種形式開展依法治理、民主決策。一是建立了由村主要領導負責的法制宣傳教育領導小組,明確領導小組責任,切實發揮領導小組在普法宣傳和依法治理中的領導作用。二是實行黨員幹部學習制,充分利用黨員幹部遠程教育系統進行法制宣傳教育,一年不少於4次。三是綜合整治,實現專項治理經常化。圍繞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突出問題以及村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如環境衛生工作,開展經常性的專項整治工作,保障行政村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四是民主決策,「五議」村重大事項。村級重大村務在決策時具體分五步走,即黨支部提議、村兩委會商議、黨員審議、村民代表大會決議、村民評議。每一步工作程序的實施,都形成書面記錄並妥善保管,接受監督審查。凡村內重大問題,都由黨支部提議,並經村兩委會商量溝通,討論中大家暢所欲言,充分發表意見,然後再邀請村裡的老中青、企業代表、回鄉創業大學生參與討論,徵求他們的意見,最後再由村民代表大會做決定,做到真正的公開民主管理。這樣一來,無論遇到大事小情,班子成員都能攥成拳頭,言行舉止時刻維護班子整體,維護全村大局,村班子成了群眾的「主心骨」。
五、民主監督,推動管理透明化
一是規范和深化三務公開,把重大村務、財務、黨務作為監督的重點,組織群眾對村級財務收支、重大村務決策執行情況以及村幹部依法辦事情況依法進行監督。2009年,我村開展「三資」規范化管理,統一三資范圍、摸清三資底數,全面接受群眾監督。
二是積極推行民主議政,落實黨支部、村委會通報工作制度,接受村民質詢,答復村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三是堅持民主評議村幹部,定期對村幹部的德、能、勤、績、廉等情況進行評議,對工作不稱職、群眾不滿意的幹部,按有關程序進行調整。四是嚴格責任追究,對思想不正、行為不軌、鬧不團結、不履行職責的村幹部進行誡勉談話;對違規決策、違規管理或個人侵權行為造成損失的,賠償相應損失。這些制度的落實,「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幹部一個清白」,也提高了村級事務民主管理水平。
六、深入宣傳,提高民主法治意識
(一)充分整合資源,充實普法師資力量。一是挖掘本地資源,普法力量內生化。充分利用本村法律人才資源,發動具有較高法律素質的退休老幹部、老教師、老黨員加入到普法宣傳的自願者隊伍中來,為村民提供一定的法律意見,幫助他們解決疑難和化解矛盾,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將法律知識和法制觀念潛移默化地灌輸到村民心中。二是聘請法律顧問,學用結合實踐化。加強與法律顧問的聯系,法律顧問就村莊重大決策提供意見,把好法律關,並不定期來村開展法制講座和法律咨詢,為村民提供豐盛的法律大餐。三是借力司法所,普法工作常規化。鎮司法所也經常組織人員到村開展法制宣傳,發放宣傳資料和圖書,幫助村民提高法律素養。司法所結合本鎮實際,每月製作一期普法小報,請聯村幹部帶到村裡頭張貼,供村民翻閱。
(二)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普法宣傳陣地。村班子帶領全村加強硬體設施建設,創建了一批普法宣傳教育和法制學習的陣地。一是在村辦公室建立了村民圖書室,各類圖書5000餘冊,並設立專門的法律圖書角,目前有法律類圖書200餘冊,成為村民閑暇時間學習法律知識的好場所。二是成立村民法制學校並建立相應的學法制度,利用法律圖書角的法律書籍和遠程教育網路等平台積極開展廣大幹部群眾學法活動,為村民普及法律知識、學法用法創建了良好的陣地。三是設立法制宣傳專欄,提高群眾法律知識水平和法制意識。村法制宣傳欄每月更新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青少年、婦女、老人、殘疾人的法制宣傳教育。
(三)開展普法宣傳,提升村民法治素養。一方面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使法制宣傳教育深入人心。在普法的內容上,挑選群眾最迫切需求的法律知識,著眼於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民主意識和法制觀念。例如涉及征地權益的農村征地補償安置、維權與信訪法律知識等,使廣大群眾能夠用法律知識武裝自己,從而採取正當的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普法的形式上,對村幹部和村民代表採取組織集中學習培訓的方式進行;對普通村民則由村幹部帶動學法,向村民宣講法律知識,開展經常化、形象化的法制宣傳教育,使普法教育滲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注重普法資料的多樣性,通過淺顯易懂的普法掛圖、圖文並茂的宣傳冊、令人深思的法制影片,使村民在娛樂的同時,又能學習法律知識,提高他們的學法積極性和效率。在普法的時機上,抓住普法契機,採用「因事而普、因時而普」的方法。在村級組織換屆選舉的過程中,分階段、分對象,有針對性地開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關於嚴厲打擊賄選、破壞選舉等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等內容的宣傳,同時加強外地和本縣一些警示案例的宣傳,引導村民投好神聖的一票。充分利用「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浙江法治宣傳月、「6·26」國際禁毒日等普法宣傳時機,以懸掛橫幅、發放傳單、圖片展覽等形式,利用黑板報、宣傳窗等普法陣地,將相關法律知識送進全村每家每戶。另一方面加強普法教育保障力度,促進法制宣傳教育持續發展。抓好「經費、人員、陣地、宣傳資料」四落實,做到「經費有保障、人員有落實、學法活動有陣地、資料來源有渠道」。將法制宣傳教育納入村年度工作計劃,村班子成員中有專人負責法制宣傳工作。確保一定的普法經費投入,建立和維護固定的普法教育場所,如村法律圖書角、法制宣傳欄等場所的日常維護與管理,都有經費保障。
七、搞好調解,確保基層和諧穩定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穩定是全社會穩定的基礎,做好農村穩定工作,既是實現農村快速發展的基石,也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一些矛盾也隨之產生,如鄰里之間的矛盾,村民與企業之間的矛盾,村民與村兩委會之間的矛盾。就如何妥善處理這些矛盾,謝家塢村在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一靠班子自身的團結,牢固樹立為民辦實事的觀念;二靠村民的支持,擁有較強的全局觀。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村幹部辦事公正不公正,有沒有為村裡辦實事,他們是一清二楚的。正是由於謝家塢村班子團結、作風過硬、為民辦事的特點,贏得了廣大村民的擁護,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和諧穩定的謝家塢村,保障了謝家塢村經濟發展的強勁勢頭。
如今的謝家塢村,村民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質不斷增強。村幹部遵紀守法,依法依章辦事,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班子團結、管理民主、村莊環境優美、村民安居樂業。在今後的工作中,謝家塢村將認真總結經驗,加大民主法治建設工作力度,以提高村民法治意識和村委會法治管理水平為重點,努力營造穩定和諧的村居環境,進一步推進全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㈡ 臨沂市法治鄉村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服務和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法治鄉村,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法治鄉村建設及其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法治鄉村建設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法治與自治、德治相結合,遵循政府負責、村民主體、社會參與、因地制宜的原則。第四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法治鄉村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法治建設總體規劃,研究解決法治鄉村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統籌推進相關工作。第五條市、縣(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法治鄉村建設的指導協調、檢查督促等工作。
發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財政、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綜合行政執法、農業農村、文化和旅遊、應急管理、行政審批服務、市場監督管理、大數據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法治鄉村建設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工作職責做好法治鄉村建設相關工作。第六條村民委員會應當組織村民參與法治鄉村建設,組織實施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依法開展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工作。
村民依照法律、法規和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享有權利、履行義務,積極參與法治鄉村建設。第七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經費保障,將法治鄉村建設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第八條對在法治鄉村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法治宣傳教育第九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村法治宣傳教育納入法治宣傳教育規劃並組織實施。第十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制定普法責任清單,結合工作職能和特點,通過以案普法、以案釋法和案例指導等方式,宣傳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第十一條縣(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培育農村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發揮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在宣傳法律知識、引導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糾紛、參與社會治理中的示範引領作用。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對村民委員會成員、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員、村民小組組長、人民調解員和網格員等相關人員進行法律知識培訓,每年至少組織轄區內村民委員會成員進行一次法律知識集中學習。第十二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指導村民委員會建設和完善法治主題公園、法治廣場、法治長廊等法治宣傳教育場所,在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體現法治元素。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場所建設納入村莊規劃。第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設農村法治文化網路陣地,運用政務微博、微信、微電影、短視頻等宣傳手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利用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法治宣傳教育月、中國農民豐收節等時間節點和農貿會、各類集市等,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第十五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推動法治文化與沂蒙紅色文化、民俗文化、鄉土文化融合發展,組織創作弘揚沂蒙精神、具有鄉土文化特色、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文化作品,廣泛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第十六條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等團體應當根據工作特點和特定群體法律需求,開展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支持、引導農村青少年、婦女、殘疾人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履行法定義務。第十七條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應當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公益性宣傳,營造全社會支持法治鄉村建設的氛圍。第十八條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應當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積極參與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第十九條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仲裁員等法律從業人員在開展涉農法律服務時,應當結合具體案件向當事人和公眾進行釋法說理,普及法律知識。
鼓勵法律服務志願者參與農村公益法治宣傳活動。第三章公共法律服務第二十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為村級組織和村民提供法治宣傳教育、法律咨詢、法律援助、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
㈢ 請有關土地法律知識的朋友回答
你提供的情況不是很清楚,例如你妹妹在當地有沒有房屋、你是否村裡常住人口、你都找過哪些部門、那些部門(特別是村委會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具體意見是什麼等等,有些具體情況不清楚不好回答,本人根據你現提供的情況提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首先給你的建議是:最好不要通過司法途徑解決這個問題。理由如下:
1、你們當地的土地管理系統職權劃分我不太清楚,從大多地區土地管理模式來看,你如果提起行政訴訟,最終訴訟對象可能是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國土資源管理局(土管所一般不是獨立法人無當被告資格,從現實角度考慮不要把村委會當成被告)。你要明確的是,在缺乏明確司法解釋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對土地管理法規的行政解釋意見存在疑問,肯定是向當地土地管理部門咨詢,也就是說,由你的被告解釋行政法規,這一點使你在行政訴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先天弱勢。
2、你如果提出行政訴訟,最終依據法律條文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這一條是關於農村村民住宅用地審批的規定(條文你在網上搜一下,最新土地法是2004年10屆人大常委會修訂的),這其中就涉及到農村村民申請宅基地的幾個主要原則:一戶一宅原則、必須嚴格按照村莊和集鎮規劃實施原則、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原則、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不予批准原則等等。各地的宅基地審批行政實施細則都是根據這幾個基本原則制定的,各級土地主管部門根據各地的細則來具體操作宅基地審批。作為一個行政審批事項,你的宅基地申請可商榷的地方很多,例如你妹妹如果在當地有住宅的話是不是與一戶一宅原則沖突、你在當地的原住宅是怎麼處理的、當地的規劃是怎樣制定的等等,而這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問題就更多了,任何一個環節存在問題的話當地土地管理部門都有權拒絕你的宅基地申請。而這些行政審批事項的解釋人民法院是要聽取當地土地管理部門意見的。
所以實際上你提起行政訴訟的話,本人認為敗訴的可能性較大。當然也不是沒有勝訴的可能,但這種訴訟耗時耗力不說,即使勝訴在我看來也不是很合算,理由如下:
如果你勝訴,並不是人民法院直接在村裡給你批一塊宅基地,而仍然是由當地土地管理部門給你審批。你在問題中提到各部門以土地緊張不能辦理為由拒絕你的宅基地申請,實際上這種說法在某種意義上是站得住腳的。在這里你要先明確宅基地的概念,宅基地是指建了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備建房用的規劃地三種類型。你在當地沒有房屋(這一點看上去有些奇怪,你在當地原來有房屋嗎?房屋是如何處理的?作為戶主,你在當地是否一直沒有自己的房屋),從你反映的情況看來你申請宅基地,村裡需要要將規劃上的集體建設用地劃給你(建過房的土地一般是有主的,村裡不會批給你;未經土地管理部門審批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宅基地是違反土地法的,村裡不能批給你),而我國實施的是極為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建設用地緊張是全國性問題,如果你自己不是村裡常住人口,在實際操作中村委會確有可能暫不予辦理。而土地管理部門給你審批的先決條件是村委會必須同意,必須蓋村委會公章。如果村委會不同意,那麼你也沒辦法獲得批准。
如果你將村委會作為被告……這個問題就不好從法律角度來分析了,你建房是為了在當地生活吧……反正從現實的角度考慮,個人是絕對不鼓勵作為村民狀告村委會的,不管輸贏代價都很大。
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村委會的態度,如果村委會同意了,接下來的問題就不大。我覺得你一方面應該和村委會加強溝通,一方面向當地土地管理部門多作咨詢,希望你的問題能早日得到解決!
㈣ 簡述加強農村法制建設的措施
一是以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作為工作主線,充分發揮綜治、司法、信訪等部門的協同作用,通過狠抓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強化細化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及刑滿釋放重點對象的管理,建立並落實了群防群治責任制。
二是以「法務網格工程」為依託,完善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五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全面建立法律援助綠色通道,統籌城鄉法律服務資源,建立結構合理、服務優質、運轉高效的法律服務體系,推動法律服務更好的惠及群眾,保證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和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
三是按照「人員本土化、隊伍專職化、職能多元化、管理規范化」的要求,為及時有效的掌握村民民意、化解矛盾糾紛、管理交通和消防安全等工作,積極推進了「一村一警務主力」工作,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㈤ 有關農村宅基地的法律及條文
一、一戶農村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
我國1998年修改後的《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戶一宅」制。法律這樣規定,一方面是使農村村民有地建房,另一方面則是在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下,要盡量減少建房用地,切實保護好現有耕地。
二、城市居民不得購買農村宅基地及其住宅。
我國《土地管理法》第63條規定:「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非農業建設……」國務院辦公廳在1999年《關於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第2條第二款規定:「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佔用農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準為違法建造和購買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
三、農村住房不能抵押貸款。農村村民的宅基地及其住宅不僅不能出讓、轉讓、出賣給城市居民,而且農村村民本身還不能用作抵押貸款。
《物權法》第184條規定:「下列財產不得抵押:(一)土地所有權;(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
同時,我國《擔保法》第37條也早已作了相應的規定。再則,前面提到的,我國《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的,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從這三條法律條文規定來看,就不難看出,既然農村宅基地不能用作抵押,那麼農村村民的住宅也同樣不能用作抵押,這是因為農村住宅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宅基地上的建築物,它們之間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整體,也就是說,失去了住宅,也就等於失去了宅基地,相反,得到了住宅,也就得到了宅基地。
而宅基地是不能抵押的。因此,如果允許農村住房可以設定抵押貸款,那麼,一旦債務到期,抵押權人因未受清償而要求實現抵押權時,用作抵押的農村住宅就必須用以抵債,這樣一來,負債的農村村民就將失去住宅而無棲身之處。
(5)村莊講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建了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備建房用的規劃地三種類型。宅基地的所有權屬於農村農民集體成員所有。
1、宅基地只能在本村集體內流轉。根據《土地管理法》,宅基地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財產,只是一種使用權,所有權歸村集體。宅基地既不能買賣,也不能繼承,但可以在本村集體內流轉,經過土地管理部門依法批准,發放證件。
2、由於中國實行城鄉二元體系,在城市化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人「農轉非」。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一旦把戶口轉走,就失去了對老家宅基地的繼承權,又不能買回來,只能眼睜睜看著「祖宅」變成村集體的資產。
3、由於農村戶口與土地的對應關系,有些人不願意「農轉非」,甚至有些公務員想方設法「非轉農」,但這些畢竟是少數,「進城」才是大勢所趨。因此從具體的家庭的角度而言,如果相關法規不變,宅基地註定會失去。
4、根據《物權法》第152條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及國家有關規定。
5、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保障農戶生活需要而撥給農戶建造房屋及小庭院使用的土地。用於建造住房、輔助用房(廚房、倉庫、廁所)、庭院、沼氣池、禽獸舍、柴草堆放等。農戶只有使用權,不得買賣、出租和非法轉讓。農戶對宅基地上的附著物享有所有權,有買賣和租賃的權利,不受他人侵犯。房屋出賣或出租後,宅基地的使用權隨之轉給受讓人或承租人,但宅基地所有權始終為集體所有。出賣、出租房屋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農戶建造房屋及小庭院使用土地,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㈥ 農村建房需要鄰居簽字才可以獲得批准嗎
不需要鄰居簽字,需要向向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同意後才可以同意建房。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條件和審批程序中並沒有提出需要鄰居簽字。
根據《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 第十八條規定:農村村民在村莊、集鎮規劃區內建住宅的,應當先向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提出建房申請,經村民會議討論通過後,按照下列審批程序辦理:
1、需要使用耕地的,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並出具選址意見書後,方可依照《土地管理法》向縣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用地,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劃撥土地;
2、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內空閑地和其他土地的,由鄉級人民政府根據村莊、集鎮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批准。
城鎮非農業戶口居民在村莊、集鎮規劃區內需要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應當經其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同意後,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
回原籍村莊、集鎮落戶的職工、退伍軍人和離休、退休幹部以及回鄉定居的華僑、港澳台同胞,在村莊、集鎮規劃區需要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 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
四、農民宅基地審批程序
符合申請宅基地條件的農村村民,應向本集體提出申請,經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討論通過,由村民委員會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
(6)村莊講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自建房(農民房)是泛指擁有自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自己組織並通過僱傭他人施工,而建造的房屋和建築。自建房是我國傳統建造方式的主流,尤其是在我國農村地區,農村居民幾乎都是通過自建房方式,來滿足各自的居住需求。不能在規劃區以外或建設用地以外建房。
自建房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 自建房要選擇好的建造團隊,要有建築草圖。
二、自建房要監工保障,保證建房質量,要准備鋼材,磚瓦,水泥等材料。
三、自建房要建房涉及到佔用公共道路的問題,要處理好鄰里關系。要寫一張建築合同,這樣在結算的時候才能有據可談,避免結算出現問題。
四、自建房要設計好地下管道到問題,一勞永逸,要不然麻煩大了。
五、自建房要不要忘了線路鋪設。要保證牆體垂直。
六、自建房要准備門窗,好預留門窗大小。
七、自建房如果是樓房建設要注意給鄰居的遮蔭問題,處理好自己樓房的面積和結構合理。
八、自建房要准備動力電源。
九、自建房要選擇好建房季節,最好是正月過後就建。
十、自建房地基一定要處理好。
㈦ 農村宅基地法律法規
一、我國《憲法》第第十條 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二、《土地管理法》第八條: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三、第四十三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
農村村民建住宅,必須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結合舊村改造,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內空閑和山坡荒地,嚴格控制佔用農用地。新建宅基地面積限額為:
(一)城市郊區及鄉(鎮)所在地,每戶面積不得超過一百六十六平方米;
(二)平原地區的村莊,每戶面積不得超過二百平方米。村莊建在鹽鹼地、荒灘地上的,可適當放寬,但最多不得超過二百六十四平方米;
(三)山地丘陵區,村址在平原地上的,每戶面積一百三十二平方米;在山坡薄地上的,每戶面積可以適當放寬,但最多不得超過二百六十四平方米。
人均佔有耕地六百六十六平方米以下的,每戶宅基地面積可低於前款規定限額。
縣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具體情況,在本條第二款規定的限額內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宅基地面積標准。
第四十四條農村村民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申請使用宅基地:
(一)因結婚等原因,確需建新房分戶的;
(二)原住宅影響村鎮規劃需要搬遷的;
(三)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回原藉落戶,農村確無住房的;
(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四十五條農村村民建住宅,由本人提出用地申請,經村民會議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討論同意,鄉(鎮)人民政府審查,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佔用農用地的,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第四十六條農村村民一戶有兩處以上宅基地的,可以由村民委員會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將多餘的宅基地依法收回,統一安排使用,有地面附著物的,應當給予適當補償,補償標准由村民會議確定;也可以實行有償使用,但房屋損壞不能利用的,必須退出多餘的宅基地。
對收回和退出的宅基的,應當依法辦理集體土地使用權注銷登記手續。
㈧ 農村村民建房的一些相關法律知識,辦事程序!
根據《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農民建房的審批程序是:由農民向農村集內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容會提出申請,經村民委員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後,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再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應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j
具體辦理:
農村村民在村莊、集鎮規劃區內建住宅的,應當先向村民委員會提出建房申請,經村民會議討論通過後,按照下列審批程序辦理:
(一)需要使用耕地的,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市建設局審查同意並出具選址意見書後,方可依照《土地管理法》向市國土資源管理局申請用地,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國土資源管理局劃撥土地;
(二)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內空閑地和其他土地的,由鄉級人民政府根據村莊、集鎮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審核報市建設局批准。
城鎮非農業戶口居民在村莊、集鎮規劃區內需要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應當經其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同意後,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
回原籍村莊、集鎮落戶的職工、退伍軍人和離休、退休幹部以及回鄉定居的華僑、港澳台同胞,在村莊、集鎮規劃區需要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 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
㈨ 法律知識宣傳語
在某省的國道上經常看見的:搶劫警車是違法的!
在某省的國道上還看到版絕對經典的一條權:一人結扎,全家光榮!
在貴州的施秉看到的:放火燒山,牢底坐穿!
在鐵路上看到的:橫卧鐵軌,不死也要負上法律責任!
在浙源至理坑的路上一個小村莊農舍上刷著這樣一條標語:國家興旺,匹夫有責;計劃生育,丈夫有責!
北京某遠郊縣:少生孩子多種樹,少養孩子多養豬!
湖南某鄉政府:結貧窮的扎,上致富的環。
貴州銅仁,在去梵凈山的路上,一個屠宰場的標語:以三個代表指導我們的屠宰工作。
㈩ 法律知識解答系列之9
A,盜竊案不屬於檢察院的管轄范圍。
法律依據: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
(1997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屆檢察委員會第六十九次會議通過根據1998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屆檢察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的高檢發釋字[1999]1號修訂根據1999年9月21日發布的高檢發研字[1999]9號進行修正)
第八十四條公民將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被發覺的、通緝在案的、越獄逃跑的、正在被追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者犯罪人扭送到人民檢察院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予以接受,並且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採取相應的緊急措施。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
第八條
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案件。
貪污賄賂犯罪是指刑法分則第八章規定的貪污賄賂犯罪及其他章中明確規定依照第八章相關條文定罪處罰的犯罪案件。
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是指刑法分則第九章規定的瀆職犯罪案件。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的犯罪案件包括:
1、非法拘禁案(刑法第238條);
2、非法搜查案(刑法第245條);
3、刑訊逼供案(刑法第247條);
4、暴力取證案(刑法第247條);
5、體罰、虐待被監管人案(刑法第248條);
6、報復陷害案(刑法第254條);
7、破壞選舉案(刑法第256條)。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對於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
(一)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
(二)通緝在案的;
(三)越獄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第八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