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諺的法律效力

法諺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6-15 22:14:37

⑴ 法律諺語 解讀


法律諺語 解讀
1、法律的生命在於其實施。因而迫切需要對這樣使大量立法司法解釋有效而進行認真的科學研究。

2、人權是我們時代的觀念,是已經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與道德觀念。
3、法律沒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權利。
4、堅持已經做出的抉擇,且勿打破安寧。
5、法律是正義與善良之術。
6、以無情的目光論事,一慈悲的目光看人。
7、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
8、土地上的負擔永遠追隨土地。(土地的所有者須承擔土地上附著的風險和負擔)
9、一個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種產生人人自感安全的心境平安狀態。為了享有這種自由,就必須要有一個誰也不必懼怕誰的政府。
10、一項基於人身的訴權隨著權利人的死亡而消失。
11、不確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難,極度的確定性反而有損確定性。
12、法律的目的是創造一個穩定的.、可以理解的行動結構,在這個結構中個人能夠執行其計劃並多少意識到可能產生的結果。
13、在企業立法中,全民抑或集體,工業抑或農業等所有制和行業的概念是沒有多大作用的。
14、在涉及自我利益的案件中自任法官是不公之舉。
15、法律源於人的自衛本能。
16、在忽視正義的地方,在作為正義核心的平等在成文法條款中不斷遭否定的地方,那裡的法律就不僅僅是「不公正的法律」,而是完全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17、單憑行為不能判定某人有罪,除非他還有犯罪的意圖。
18、想用自己的財物應以不損害他人利益為度。
19、破壞證據者應承擔不利於他的推定。
20、法律的力量僅限於禁止每一個人損害別人的權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權利。
21、不論哪個時代,如果在法庭上和在教室里進行的各種闡述理論所產生的意見分歧太大,那麼法律就會失去力量。
22、無法在司法程序中被採信的事實就等於不存在。
23、在用語中不存在模糊性時,不得允許探索用語的意圖。
24、沉默將被理解為同意。
25、一旦合同中出現含混不清的表述,應盡量做出有助於保障標的物之安全的解釋。

⑵ 與法治有關的名言警句

1、憲法復,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制——列寧

2、法律有權打破平靜。——馬·格林

3、法寬則刑者少,刑者少則民為恥矣。――崔敦禮

4、法是一套權威性的審判指南或者基礎。――龐德

5、聖人能生法,不能廢法而治國。――管子

6、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傅玄

7、人民的幸福是至高無個的法。——西塞羅
8、法律面前是人人有發言權。——西塞羅
9、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劉禹錫
10、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秩序。――凱爾森
11、法律只不過是我們意志的記錄。――盧梭

⑶ 法治格言和諺語

1、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列寧
2、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4、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美】霍姆斯《普通法》
5、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
6、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准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7、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暴力,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著名的法律學者
8、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9、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諺
10、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11、舉證責任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法諺
12、在民主的國家裡,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裡,國王就是法律。——馬克思
13、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形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滋賀秀蘭
14、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阿奎那
15、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亞里士多德
16、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勞倫·卻伯
17、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並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 ——薩維尼
18、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 ——強森
19、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 ——哈耶克
2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斯賓諾莎
21、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22、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波斯納
23、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魯納
24、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龐德
25、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邊沁
26、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魯赫
27、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28、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馬基雅弗利
29、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 ——拉倫茨
30、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 ——基希曼

⑷ 有哪些有深度的法律格言

1、法律之明了,不盡在其條文之詳盡,乃在其用意之明顯,而民得其喻也。——霍布斯《利維坦》
2、在一切能夠接受法律支配的人類的狀態中,哪裡沒有法律,那裡就沒有自由。——洛克《政府論》
3、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斯賓諾莎
4、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5、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諺
6、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愛戴和尊重為轉移的,而這種愛戴和尊重是以內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為轉移的。——羅伯斯庇爾《革命法制和審判》
7、水者火之備,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寬《鹽鐵論·申韓》
8、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魯納

⑸ 關於法律中國諺語

A、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孟子
B、誰把法律當兒戲,誰就必然亡於法律。——拜倫(英)
C、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
D、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韓非子

1、 法律的保護比個人的保護更有力。
2、 法律有效力國民便昌盛。
3、 造法易,執行難。
4、 不確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難,極度的確定性反而有損確定性。
5、 法律的解釋具有法律的效力。
6、 法學家的共同意見具有習慣的力量。
7、 在用語中不存在模糊性時,不得允許探索用語的意圖。
8、 對制定法應當做嚴格解釋。
9、 習慣是法律的最好解釋者。
10、 沒有法律就沒有犯罪,沒有法律就沒有刑罰。(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
11、 實施違法行為或者是基於預謀、或者是基於沖動、或者是基於偶然。
12、 審判不應依照先例,而應依照法律。
13、 沒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沒有刑罰。
14、 簡短是法律之友,極度的精確在法律上受到非難。
15、 警察是法庭的僕人。(警察必須根據法庭傳召出庭作證)
16、 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
17、 遲來的正義即非正義。
18、 救濟走在權力之前,無救濟即無權力。
19、 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決沖突的首要渠道。
20、 如果行政權力的膨脹是現代社會不可豁免的宿命,那麼為了取得社會的平衡,一方面必須讓政治充分反映民眾的意願,另一方面在法的體系中應該最大限度地尊重個人的主體性,使他們能夠與過分膨脹的行政權力相抗衡。
21、 法律的調整對象是行為,而所謂社會關系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互動或交互行為,沒有人們之間的交互行為,就沒有社會關系。法律是通過影響人們的行為而實現對社會關系的調整。
22、 在一個秩序良好的國家中,司法部門應得到人們的信任和支持。從這個意義出發,公信力的喪失就意味著司法權的喪失。
23、 司法,就其本質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條件的地方,就越難看出在刑罰平等上有什麼司法。
24、 人與人是不相同的,人們不能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視同仁、人人相等。
25、 我們作為人而有權擁有的平等是環境平等,而不是個人平等。
26、 任何事情,只要與自然發顛撲不破的永恆要走向沖突,就是無效的,因而也就不能約束任何。
27、 法律的力量僅限於禁止每一個人損害別人的權利,而不禁止它行使自己的權利。
28、 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二為一,法官便將握有壓迫者的力量。
29、 如同人們一般所理解的一樣,法律行為是對特定法律秩序中所有事實要件的抽象,其中主要是那種不違法的行為,同時也不是法律交易的行為,這類行為也要產生法律上的後果。這種根據法律規定而導致一定法律後果的行為,就是法律行為。
30、刑罰的嚴厲程度應該只為實現其目標而絕對必需。所有超過於此的刑罰不僅是過分的惡,而且會製造大量的阻礙公正目標實現的坎坷。
31、沒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沒有刑罰。
32、法律沒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權利。
33、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不在於邏輯。
34、習慣法非但不比法令靈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適應新的條件,而且相反,它更趨向於抱殘守缺、因循守舊、難以變化。
35、對於犯罪最強有力的約束力量不是刑罰的嚴酷性,而是刑罰的必定性,因為,即便是最小的罪惡,一旦成了確定的,就總令人心悸。
36、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
37、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
38、我們的時代是權利的時代。
39、人權是我們時代的觀念,是已經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與道德觀念。
40、 即使判決並沒有準確的判定過去發生的事實真相,爭端各方只要確信他們受到了公正的對待,他們也會自願接受法院的裁判結果。
41、 法律如果沒有法院來闡說和界定其真正含義和實際操作就是一紙空文。
42、 我已經發現,混亂和一切火海的起源、原因和發展都與各種社會的腐敗的法制有關。
43、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礎。
44、 讓我們維護公平,那麼我們將會得到更多的自由。
45、 法律的目的是創造一個穩定的、可以理解的行動結構,在這個結構中個人能夠執行其計劃並多少意識到可能產生的結果。
46、 法律源於人的自衛本能。
47、 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嶺。
48、 正義可以提升一個民族。
49、 法律是正義與善良之術。
50、 以無情的目光論事,一慈悲的目光看人。
51、 最好的法律從習慣產生。
52、 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過一場冗長的官司。
53、 法律的力量僅限於禁止每一個人損害別人的權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權利。
54、 法律用懲罰、預防、特定救濟和代替救濟來保障各種利益,除此之外,人類的智慧還沒有在司法行動上發現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55、 不論哪個時代,如果在法庭上和在教室里進行的各種闡述理論所產生的意見分歧太大,那麼法律就會失去力量。
56、 立法以典民則祥,離法而治則不祥。
57、 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
58、 如果同一批人同時擁有制定和執行法律的權利,這就會給人們的弱點以絕大誘惑,使他們動輒要攫取權力,藉以使他們自己免於服從他們所制定的法律,並且在制定和執行法律時,是法律適合於他們自己的私人利益。
59、 在忽視正義的地方,在作為正義核心的平等在成文法條款中不斷遭否定的地方,那裡的法律就不僅僅是「不公正的法律」,而是完全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60、 法包含著一個民族經歷多少世紀發展的故事,因而不能將它僅僅當作好像一本數學教科書里的定理、公式來研究。為了知道法是什麼,我們必須了解它的過去以及未來趨勢。
61、 系統的法典化可以是法律生活的有意識的普遍的重定方向的產物,譬如作為外交部政治革新的成果,或者作為希望達到政治實體內在社會統一的各階級、集團之間妥協的結果。
62、 法律的生命在於其實施。因而迫切需要對這樣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釋有效而進行認真的科學研究。
63、 自由人得名於自由一詞。自由是每個人,除了受到物質力量或法律阻礙外,可以任意作為的自然力量。
64、 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65、 昔之欲抑民權,必以塞民智為第一義;今日欲甚民權,必以廣民智為第一義。
66、 一般地說,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每個國家的政治法規和民事法規應該只是把這種人類理性適用於個別的情況。
67、 放棄自己的自由,就是放棄自己做人的資格,放棄人的權利,甚至於是放棄自己的義務。一個人放棄了一切,是不可能有任何東西作補償的。這樣一種放棄於人的本性不相容,使自己的意志失去全部自由,就等於使自己行為失去全部道德價值。
68、 一個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種產生人人自感安全的心境平安狀態。為了享有這種自由,就必須要有一個誰也不必懼怕誰的政府。
69、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
70、 在企業立法中,全民抑或集體,工業抑或農業等所有制和行業的概念是沒有多大作用的。
71、 法制不是法學家的產物,而是人們的社會生活的產物,所有的法律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律師、立法者、執法者,在這過程中都起作用,但是司法活動說到底主要不是一個理論論證過程,而是一種職業判斷。從這個意義上,我要說,一個民族的社會創造了法制,而法學家創造的僅僅是關於法制的理論。
72、 法律實質上即是物質的又是意識形態的這一事實是與以下事實相聯系的;法律既是從整個社會的結構和習慣自上而下發展而來,又是從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們的政策和價值中自上而下移動。
73、 所有的解釋,若是可能的話,必是通過消除文本中的矛盾而實現的。
74、 習慣與合意可以使法律無效。
75、 不知事實可以作為借口,但不知法卻不能開脫。
76、 沒有人有義務證明自己有罪。
77、 法律不會強迫一個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78、 法律只能幫助警醒的人,而不幫助憊懶的人。(用來解釋為何會有「訴訟時效」制度)
79、 我們無力反抗真理。
80、 法律旨在防止強勢者為所欲為。
81、 如果語句中並無模稜兩可之處,則不能作出與該語句的明顯含義相悖的解釋。(法律解釋及合同解釋的一項基本原則)
82、 一旦合同中出現含混不清的表述,應盡量做出有助於保障標的物之安全的解釋。
83、 享有權利的人可以放棄他所享有的權利。
84、 沉默將被理解為同意。
85、 法院不能主動尋找案件。(恰好是對「司法能動主義」 的批評)
86、 無法在司法程序中被採信的事實就等於不存在。
87、 當一部制定法所為之服務的理由不復存在的時候,這部法律也便會隨之消失。
88、 想用自己的財物應以不損害他人利益為度。
89、 合法的婚姻以雙方之合意為要件,不因同居之事實而成立。
90、 平等者之間不存在司法管轄權。引申義:一個主權國家不得對另一個主權國家行使司法管轄權。
91、 讓法官來回答法律問題,而把事實問題留給陪審員去裁斷。
92、 堅持已經做出的抉擇,且勿打破安寧。
93、 一項基於人身的訴權隨著權利人的死亡而消失。
94、 土地上的負擔永遠追隨土地。(土地的所有者須承擔土地上附著的風險和負擔)
95、 破壞證據者應承擔不利於他的推定。
96、 對於一項含混不清的回答,應朝這不利於回答者的方向解釋。
97、 單憑行為不能判定某人有罪,除非他還有犯罪的意圖。
98、 在涉及自我利益的案件中自任法官是不公之舉。
99、 判決可以使白的變黑的,黑的變成白的;曲的變成直的,直的變成曲的。
100、 人不能轉讓自己並不擁有的東西。

⑹ 法律諺語 中國古代

1、造法易,執行難。
、我們無力反抗真理。
3、沉默將被理解為同意。
4、遲來的正義即非正義。
5、法律是正義與善良之術。
6、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
7、法律源於人的自衛本能。
8、最好的法律從習慣產生。
9、正義可以提升一個民族。
10、法律有效力國民便昌盛。
11、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12、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礎。
13、對制定法應當做嚴格解釋。
14、我們的時代是權利的時代。
15、習慣是法律的最好解釋者。
16、沒有人有義務證明自己有罪。
17、習慣與合意可以使法律無效。
18、法律的解釋具有法律的效力。
19、法律旨在防止強勢者為所欲為。
20、人不能轉讓自己並不擁有的東西。
21、沒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沒有刑罰。
22、法律的保護比個人的保護更有力。
23、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嶺。
24、法律沒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權利。
25、破壞證據者應承擔不利於他的推定。
26、立法以典民則祥,離法而治則不祥。
27、審判不應依照先例,而應依照法律。
28、法學家的共同意見具有習慣的力量。
29、堅持已經做出的抉擇,且勿打破安寧。
30、救濟走在權力之前,無救濟即無權力。
31、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
32、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不在於邏輯。
33、以無情的目光論事,一慈悲的目光看人。
34、享有權利的人可以放棄他所享有的權利。
35、想用自己的財物應以不損害他人利益為度。

36、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過一場冗長的官司。
37、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
38、法律不會強迫一個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39、一項基於人身的訴權隨著權利人的死亡而消失。
40、在涉及自我利益的案件中自任法官是不公之舉。
41、無法在司法程序中被採信的事實就等於不存在。
42、不知事實可以作為借口,但不知法卻不能開脫。
43、簡短是法律之友,極度的精確在法律上受到非難。

⑺ 什麼叫做民法典的時間效力及溯及力具體是多長時間

一,民法典的時間效力效力和溯及力的定義:

1.民法典的時間效力,是指法律何時生效、何時終止效力以及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有無溯及力。

2.民法典的溯及力,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該法就不具有溯及力。

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項重要的法治原則,一般情況下,新的法律只對施行後對法律事實產生拘束力,對施行前的法律事實無溯及力。

二,具體的時間:

2020年12月29日最高院發布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了法院在審理民事糾紛案件中適用民法典及溯及力的問題。


一、以民法典施行前後為時間界點,確定民法典的適用。



法律事實,是法律規范所規定的,依法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消滅的客觀情況。法律事實分為法律行為與法律事件。法律事實舉栗子比如出生、死亡、交易、侵權等。



一般情況下,以法律事實發生在民法典施行前後為時間界點,民法典施行後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的規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



二、法律事實持續至民法典施行以後適用民法典。



法律事實在民法典施行前已經發生,一直持續至民法典施行後,因該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的規定,除非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三、有利溯及,更有利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原則。



法諺曰:「法律僅僅適用於將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十三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規定了我國法律法規原則上不溯及既往,及「有利溯及」原則。

⑻ 請大家說出自己知道的法諺。

Equity is equality (衡平即平等)

Equity acts in personam (衡平法可對人為一定行為)

Equity looks to the intention rather than the form (衡平法更注重意圖而非形式)

Equity will not suffer a wrong to be without a remedy (衡平法不允許有違法行為而無救濟法方)

Equity does nothing in vain (衡平法不做徒勞無益的事)

pacta sunt servanda (約定必須遵守)

pacta tertiis nec nocent nec prosunt (約定對第三人既無損也無益)

par in parent non habet imperium (平等者之間無管轄權)

sie utere tuo alienum non laedas (使用自己的財產時不應損害他人的財產)

nulla poena sine lege (法無明文不為罪)

Remedies precede rights (程序先於權利)

Where there is no writ there is no right (無令狀即無獲救濟權利)

熱點內容
勞動法章節試題 發布:2025-01-24 20:38:26 瀏覽:976
上海市城鄉規劃條例解讀 發布:2025-01-24 20:19:21 瀏覽:133
民法基本原則是 發布:2025-01-24 19:42:19 瀏覽:258
人大法律碩士歷年分數線 發布:2025-01-24 19:35:22 瀏覽:685
民法涵蓋 發布:2025-01-24 19:34:44 瀏覽:656
大學作文道德 發布:2025-01-24 19:24:28 瀏覽:433
刑事訴訟法證人強制 發布:2025-01-24 19:13:28 瀏覽:839
最新四川省消防條例 發布:2025-01-24 17:15:06 瀏覽:44
民用航空飛行條例 發布:2025-01-24 17:15:01 瀏覽:405
別人為我死我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24 17:03:05 瀏覽: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