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責任免除

法律責任免除

發布時間: 2020-12-23 15:43:19

法律責任的免除就是不會被追究法律責任,這句話對嗎

免除的是你的責任(各種權利以及義務),你所(犯錯)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在裡面,比如刑事責任。你的責任和你出事之後的責任不是一個責任。

㈡ 檢查院不起訴決定是屬於免除刑事法律責任嗎

一、檢查院不起訴決定不是屬於免除刑事法律責任
二、存在以下4種情況,可以免於起訴。
1.法定不起訴,又稱絕對不起訴或應當不起訴。法定不起訴,是指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具有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的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的不起訴決定。法定不起訴是法律規定的應當不起訴,刑事訴訟法第173規定: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有本法第15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這里規定的「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是指人民檢察院遇到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時,只能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沒有自由裁量的餘地。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定不起訴有以下七種情形:

(1)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

(2)犯罪嫌疑人實施的行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3)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4)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5)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7)其他法律規定免予刑事責任的。

以上七種情形,有的沒有犯罪事實,有的不認為是犯罪,有的是不應追究刑事責任或無法追究刑事責任,都不具備起訴的法定條件。因此,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中,對予具有上述七種情形之一的,都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這是法定不起訴不同於酌定不起訴的重要特徵。

2.酌定不起訴,又稱相對不起訴。酌定不起訴,是指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案件,可以作出的不起訴決定。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73條第2款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根據這一規定,酌定不起訴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行為觸犯了刑律,符合犯罪構成的要件,已經構成犯罪。二是犯罪行為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刑法第37條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這是刑法規定的不需要判處刑罰的情形。依照刑法規定免除刑罰的情形主要是指:

(1)犯罪嫌疑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我國刑法規定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在外國已經受過刑事處罰的;

(2)犯罪嫌疑人又聾又啞,或者是盲人犯罪的;

(3)犯罪嫌疑人因防衛過當或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並造成不應有危害而犯罪的;

(4)為犯罪准備工具,製造條件的;

(5)在犯罪過程中自動中止或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

(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輔助作用的;

(7)被脅迫、被誘騙參加犯罪的;

(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者在自首後有立功表現的。

司法實踐中,人民檢察院在確認犯罪嫌疑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時,還必須在其犯罪情節輕微的前提條件下才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人民檢察院要根據犯罪嫌疑人的年齡、犯罪動機和目的、手段、危害後果等情節以及一貫表現進行綜合考慮,在確實認為作出不起訴的決定更為有利時,才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3.存疑不起訴,又稱證據不足的不起訴。存疑不起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於經過補充偵查的案件,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經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71條第4款規定: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而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71條規定的精神,補充偵查的案件應在1個月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兩次為限。因此,經過兩次補充偵查,對於事實仍未查清、證據不足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案件經過兩次補充偵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確定犯罪嫌疑人構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屬於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

(1)據以定案的證據存在疑問、無法查證屬實的;

(2)犯罪構成要件事實缺乏必要的證據予以證明的;

(3)證據之間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據證據得出的結論具有其他可能性而無法排除的。

人民檢察院根據上述情形作出不起訴決定後,如果發現了新的證據,證明案件符合起訴條件時,可以撤銷不起訴決定,提起公訴。

對於存疑不起訴應當注意的是,人民檢察院應當嚴格執行有關存疑不起訴的規定,徹底杜絕久偵不決、久押不放的現象,更好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4.附條件不起訴。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71條的規定,附條件不起訴是指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時,對於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規定的侵犯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侵犯財產、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犯罪,可能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符合起訴條件,但有悔罪表現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在附條件不起訴的考驗期內,由人民檢察院對被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進行監督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監護人,應當對犯罪嫌疑人加強管教,配合人民檢察院做好監督考察工作。附條件不起訴的考驗期為6個月以上1年以下,從人民檢察院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之日起計算。被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2)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3)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4)按照考察機關的要求接受矯治和教育。

對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公安機關要求復議、提起復核或者被害人申訴的,適用本法第175條、第176條的規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人民檢察院決定附條件不起訴有異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起訴的決定。

被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驗期內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撤銷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提起公訴:(1)實施新的犯罪或者發現決定附條件不起訴以前還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訴的;(2)違反治安管理規定或者考察機關有關附條件不起訴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被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驗期內沒有上述情形,考驗期滿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㈢ 法律責任的減輕和免除

法律責任。的減輕和免除。只要你乾的好才叫好。法律一定會減輕和免除的。

㈣ 法律責任的免除是什麼意思

法律責抄任的免除,也稱免責,襲是指法律責任由於出現法定條件而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從我國的法律規定和法律實踐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種免責形式:
1、時效免責,即法律責任經過了一定的期限後而免除。
2、不訴及協議免責,是指如果受害人或有關當事人不向法院起訴要求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就在實際上被免除,或者受害人與加害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協商同意的免責。
3、自首、立功免責,是指對那些違法之後有立功表現的人,免除其部分和全部的法律責任。
4、因履行不能而免責,即在財產責任中,在責任人確實沒有能力履行或沒有能力全部履行的情況下,有關的國家機關全部或部分免除其責任。

㈤ 法律責任免除的情形有沒有因履行不能而免除

可歸責於債務人來的事由自導致履行不能時
債務人應負因履行不能而產生的法律責任。在一部不能時,債權人有權請求履行不能部分的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對其他部分,債權人有權要求繼續履行;但若因部分不能使得可能部分的履行對債權人已無意義時,債權人有權拒絕接受該部分的履行,從而要求全部不履行的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在全部不能、永久不能時,債權人有權要求解除合同,並要求債務人進行損害賠償。

在不可歸責於債務人的事由導致履行不能時,其法律後果為:
債務人免除履行原債務的義務,且不承擔債務違反的法律責任。這時債務人可永久性地免除債務,即使以後債務能夠履行,也沒有義務再履行債務。在一部不能時,債務人在不能的范圍內免除履行義務;在一時不能時,債務人在履行障礙消滅前不負履行遲延的責任。

㈥ 法律責任的減輕和免責事由表現

法律責任的減輕和免責以法律責任的存在為前提,即行為人事實上違反了法律,且具備承擔法律責任的條件,但由於某些法律的規定,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責任。
正當防衛本身並不存在法律責任,當然不屬於免責事由。
另,法律責任的免責條件主要包括:
1.時效免責,即法律責任經過了一定的期限後而免除;
2.不訴及協議免責,即若受害人或有關當事人不向法院起訴要求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就實際上被免除,或者受害人與加害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協商同意的免責;
3.自首和立功免責,即對於違法之後有自首和立功表現的,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的法律責任;
4.補救免責。即行為人在造成一定損害後,在有關國家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前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可以或應當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其法律責任;
5.因履行不能而免責,即人道主義免責,亦即在財產責任中,在責任人確實沒有能力履行或沒有能力全部履行的情況下,有關的國家機關免除或部分免除其責任;
6.自助免責,即對自助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的減輕或免除。所謂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在情勢緊迫而又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助的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應措施,而為法律或公共道德所認可的行為。正當防衛、緊急避險與自助行為是有區別的,後者以責任的存在為前提,而前兩者卻並不存在責任。

㈦ 中的哪些行為可以減輕或免除法律責任

您好,您可以詳細描述您的問題,您所問的是否為如下問題:

根據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下列選項中的哪回些行為可以減輕或免除法律責任?( ABD )

A.家住偏僻山區的張三把深夜人室搶劫的王五捆綁起來,看押了6個小時後,才將其押送到50里外的鄉派出所

B.張三偷了別人一件價值500元的皮衣,10年後被人查出

C.醫生徵得患者的同意後,切除其生病的盲腸

D.妻子經常遭受丈夫的虐待,但她仍認為夫妻感情很好,因此從來不向有關機關投訴

正確答案:ABD

解析:根答據我國相關法律,可以減輕或免除法律責任的情形有;時效免責、不訴免責、自首立功免責、自力救助免責等。在本題目中,A屬於自力救助免責,B屬於時效免責,D屬於不訴免責。C屬於合法行為,不構成法律責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㈧ 法律責任免除與權利放棄聲明書,合理嗎

法律責任免除與權利放棄聲明書
此文件為有關責任豁免、權利放棄、風險承擔的協議。通過填寫此文件,你已經完全獲知和理解以下的條款和內容。你放棄了某些的法律權力量,包括向吉林省Free Leaper(自由飛躍)跑酷團隊團隊建立者和同隊成員以及發布、提供吉林省Free Leaper(自由飛躍)跑酷團隊信息的個人、組織、團體、單位或網站提起訴訟的權利。
請仔細閱讀此合約。
首先說明吉林省Free Leaper(自由飛躍)跑酷團隊為非贏利性質組織,不是商業組織。
其次說明以下內容中所指的團隊僅指吉林省Free Leaper(自由飛躍)跑酷團隊,所指的活動僅指由吉林省Free Leaper(自由飛躍)跑酷團隊組織的活動(包括訓練)。
一、 風險的承擔
我自願參加吉林省Free Leaper(自由飛躍)跑酷團隊。我理解、我必須同意和簽署此有關責任豁免、權利放棄和風險承擔的協議,方可參加吉林省Free Leaper(自由飛躍)跑酷團隊組織的任何一切活動。
我知道團隊的建立者只是團隊的發起人,並不是職業的教練、領隊或有許可證的急救人員。我知道他和團隊的其他隊友可能並沒有參加過專業跑酷教學的課程,或急救(包括野外)的培訓和經驗。我知道他們並不對我安全負責。我知道發布、提供此團隊信息的組織、團體、單位或網站,僅僅作為交流平台,它無法為我提供其他保障和負責。
二、 關於豁免責任,放棄權利和賠償的協議
1.在此我同意,如果因為活動和在活動中而受到傷害的話,我放棄追究和要求賠償的權利,同時免除團隊建立者和同隊其他成員的法律責任,以及免除發布、提供團隊信息的個人、組織、團體、單位或網站的法律責任。
2.我理解參加活動可能對身體和精神方面都有嚴酷的要求,可能包括做高風險、高難度的動作,可能遠離救助和醫療服務,所有救援和醫療的費用將由我自己承擔。我理解當參加活動時,我有可能面對真實的風險而受到傷害,甚至死亡。這些風險包括並不限於碰撞、跌墜、劃傷和各種意外。我清楚獲知團隊的建立者和其他隊員無法全面預見該活動中所有的風險和不利,我理解以上所列的風險並不完全含括了在參加活動中的所有可能的風險,並且同意免責和放棄權利的協議並不僅限於以上所列的風險中。
3.我理解並清楚知道身體活動是有潛在危害的。我也理解健身和休閑的活動也包含有導致受傷、中風、心臟病等嚴重疾病和甚至死亡的風險,我知道有可能涉及危險,我自願參加活動和使用活動的裝備。因此,我同意承擔和接受任何和所有的傷害的風險,甚至死亡的風險,並且,我永遠免除團隊的建立者和團隊其他隊員們以及發布、提供團隊信息的個人、組織、單位或網站的法律責任。
4.我同意承擔所有的個人收到傷害的風險,包括癱瘓和死亡,這些風險是可能發生在往返參加活動的途中,或者是在活動的時候。我清楚獲知我已經被提供了自由選擇的權利,可以選擇往返活動的地點的交通方式。我同意承擔由於我選擇了自己的交通方式往返活動的地點而引起的相關的風險和責任。
5.我清楚獲知參加活動的成員都和本人一樣是自願的參與者,其並不承擔法律責任,意外保險和健康保險等。我了解自行購買保險的意義,以防任何的傷害。
6.我理解我能夠通過以下措施來減少我的風險:更加註意環境,注意我的身體和精神狀況,注意所有與安全相關的衣物和裝備的適用狀況,和只參加哪些自己精神和身體能力之內的活動。我清楚獲知我已經被鼓勵發展一種好問和懷疑的心態,去詢問活動的領隊以要求解釋任何我覺得不適的決定。我同意我將不會參加任何活動,除非我已經仔細考慮過,相信它是安全的,和接受所有的相關風險。我清楚獲知,我的安全是我個人的責任和取決於我的警惕和良好的判斷。我同意和保證,如果,任何時候我相信條件是不安全的,那麼我會立刻中斷活動的進一步參加。
7.在此我謹宣布我自己身體健康,沒有那些會影響我參加活動或使用裝備的不適、恐高、損傷、病痛或其它疾病,除了以下聲明的情況。我清楚獲知,我已經被知會,我需要醫生批准才能參加活動或使用裝備。我也獲知,我應該進行年度或更頻繁的身體檢查,並咨詢我的醫生有關我參加體力活動、練習和裝備使用的情況,以便我可以獲得他/她的有關健身活動和裝備使用的建議。我清楚獲知,我要麼就進行身體檢查並獲得醫生的批准去參加活動;要麼就決定在沒有獲得醫生批準的情況下參加活動,並謹在此承擔所有的由參加活動引起的責任。
8.我完全理解,在團隊其他隊員需要協助的時候,我可能會盡力協助這些隊員,但這只是在以下情況:在我的判斷中,這是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並且不會給自己帶來不合理的危險。我進一步理解到,我沒有法律上的責任去協助別人,同時,任何我的同伴或者團隊的其他隊員也沒有任何法律上的責任來協助我。
9.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如果由於我的行為和我的參加而導致了第三方的財產損失或個人傷害,我同意免除所有其他人的賠償責任。
10.我理解,對由於我參加活動而導致的我個人的意外事故、病痛和財產損失,團隊建立者和團隊其他成員以及發布、提供團隊信息的個人、組織、團體、單位或網站不應承擔責任。
我同意,一旦簽署,此責任豁免協議將生效。此協議同樣有效於我的繼承人、近親、執行人、管理人、個人代表和轉讓人。
由我以下簽署,我保證:
我已經閱讀和理解以上聲明和其條文;
我理解參加活動相關的風險;
我承擔由於參加活動而隨之來的全部責任;
我在此特意和有意的聲明,對於由於參加任何和所有戶外運動、旅行和戶外活動而引發,或與之關連的,任何和所有的法律要求、需求(包括第三方的法律要求)和無論任何形式和性質的傷害、損害、損失,無論這些法律要求是基於某方的疏忽或其它原因引起的,我免除團隊建立者和同行其他成員以及發布、提供團隊信息的個人、組織、團體、單位或網站的責任。
我已經年滿18歲。(如果我未滿18歲,我參加吉林省Free Leaper(自由飛躍)跑酷團隊已經徵得我監護人的同意)
監護人簽名:簽名日期:成員簽名:簽名日期:
本協議自簽署起即時生效。

㈨ 什麼是國際法律責任的免除

國際法律責任的免除是指如果一國際法主體的行為的不當性已被排除,該主版體的國際責任便隨之權免除。其中,國際法律責任免除的形式有以下幾種:(一)同意:指受害主體一方以有效方式表示同意加害主體一方實行某項與其所負之義務不符的特定行為時,即排除加害主體一方行為的不當性。(二)對抗措施:受害方針對加害方所犯的國際不當行為而採取的對抗行為。(三)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如果起因於不可抗和無法控制的外界事件或無法預料和不可能知道其行為不符合該項義務,以致在實際上不可能按照該項義務行中,應扣除其行為的不當性,免除該國的國際責任。(四)危難:指代表國家的機關或個人,在遭遇極端危難的情況下,為了挽救其生命,作為唯一選擇,而不得已作出的不符合本國國際義務的行為。(五)緊急狀態:指一國遭到嚴重危及國家生存和根本利益的情況下,為了應付或消除這一嚴重緊急狀態而採取緊急措施所作的違背國際義務的行為,該行為的不當性也應予以排除。

㈩ 法律責任的免除是什麼意思

發生下列情況 可以不承擔任何法律後果

熱點內容
icu護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5 02:19:18 瀏覽:200
民法哲學研究 發布:2025-02-05 02:09:11 瀏覽:464
注會備考攻略2020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1:37:32 瀏覽:409
吉安市安福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1:30:40 瀏覽:65
深圳律師合作 發布:2025-02-05 01:02:09 瀏覽:147
經濟法自考論文選題 發布:2025-02-05 00:39:48 瀏覽:539
刑事訴訟法183 發布:2025-02-05 00:31:10 瀏覽:803
民法典實施日 發布:2025-02-05 00:19:43 瀏覽:379
businesslaw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0:15:55 瀏覽:721
中學生法律知識漫畫 發布:2025-02-04 23:56:24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