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識全知道微盤
㈠ 法律知識大全短一點的
我們生活在法制的國度,處處需有法,處處需遵法,而作為青少年,我們要應該讓法律在心間長駐。
因為重要,所以學法
我們從初中開始便開設了法制教育課程,法律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通過學法,我們對法律有了逐步的認知,法制觀念也由此提高。我們懂得了在法律范圍內什麼事該幫,什麼事禁止做。怎樣行使權利,如何履行義務……而假如我們是法盲,也許在觸犯法律後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由此產生的後果就必定嚴重了,據統計,在各類犯罪人員中,不知道什麼是違法行為或不懂法的人數占總數的一半以上。所以,學習法律是我們立足於法律社會的基礎,是創造美好未來的重要保證。
因為重要,所以守法
遵守法律和憲法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俗語有雲:「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法律的制定是維護社會秩序的根本途徑,所以為了社會的安定,更是為了我們自身,我們必須自覺守法。而且法律所規定的內容,必定是著眼於公民的利益,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反對,沒有理由不遵循,更沒有理由背道而馳。雖然我們有追求個性的自由,但這並不意味我們能標新立 異,無視法律的存在。與法律抗衡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自毀前程。在我們身邊,同齡人知法犯法的例子不勝枚舉,而為了燦爛的明天,我們能不守法嗎?
㈡ 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識有哪些
1.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將人碰傷,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
2、繼承權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兒別忘了父母遺產有您的一份。
3、如果被從樓上掉下的花盆砸傷,可以把它們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4、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
5、如果對行政機關的罰款、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為不服,可申請行政復議。
6、如被公安機關傳喚或拘傳,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特殊情況下不得超過24小時。
7、如果未滿18歲得孩子也不歸宿,必須對孩子進行教育,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8、如果別人借您錢,您一定要他出借據,而且借款數額一定要大寫。(註:訴訟時效為2年)
9、如果想要保護自己的傢伙其他財產,一定不要私設電網或設置毒物等,否則等待的將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10、如果您成為被告,又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律師,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您提供法律幫助。
11、如果想寫遺囑,一定要註明年月日,並親自簽名。讓人代書,一定要兩個以上證人在場見證,代書人、見證人、遺囑人都要簽名,最好委託律師見證並執行遺囑。
12、什麼條件下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答:公民在贍養、工傷、刑事訴訟、請求國家賠償和請求依法發給撫恤金等方面需要獲得律師幫助,困年法人需要法律服務,但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獲得援助。
13、撫恤金和生活補助費可以作為遺產繼承嗎?
答:撫恤金、生活補助費是在死者死亡後,由國家發給死者親屬的費用,用以優撫救濟死者家屬中未成年人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部署以死者的遺產,一般不能作為遺產繼承。但如果撫恤金、補助費的剩餘部分屬遺產,可以繼承。
14、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學校、精神病院受到損害,由誰承擔民事責任?
答:在幼兒園、學校學習、生活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因這些單位沒有盡到監護職責而受到傷害,這些單位應適當給予賠償。單位有過錯的,亦應適當承擔責任。
15、請律師打官司時要注意哪幾個方面?
答:1、要與律師事務所所簽訂委託代理合同;2、律師代理權要清楚;3、將律師代理費交給律師事務所;4、對律師應將實情;5、對律師的許諾或暗示要有正確的認識;6、對律師的專業分工要做到了如指掌。
㈢ 法律知識大全txt全集下載
法律知抄識大全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普法是為了知法,在常人看來,知法是為了守法,是為了不犯法。是不去踏入法律限定的禁區,卻沒有想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合法權利,在不去侵犯別人的權利的同時,也可以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權利不受侵犯。在法律所約定的地方,所謂「法無禁止即為可行」。
當然,我們不主張知法是為了犯法,並在蠶食別人的合法權利的時候抱有僥幸心理,但假如我們換個角度來理解,只有知法才能夠用法,才能夠將法律作為自衛或者進攻的武器。
律師不是你的老師,卻可以為你在決策之前提供建議並協助你處理相應的事情。以合法的手段切實保障你的合法權益。在商戰中,只有蠶食對手的利益才能夠使得自己生存並不斷地發展。
民間說:對壞人的慈悲就是對好人的殘忍,佛家說:善心感動不了惡魔。
不知法,也沒有知法的人在身邊時刻提醒與幫助,這是中國人的可悲。
合法權益被侵犯,卻無力自我保護,這也是中國人的可悲。
更可悲的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樣的權益,因而在合法權益被侵……
㈣ 有關法律的知識
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法律和民法相關比較多,另外比較重要的就是工作中涉及的勞動法。
如果是非上述原因解除合同,公司必須提供賠償,賠償標准如下: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而女性員工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還享有三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的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61條規定:"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㈤ 《不可不知的1388個法律常識》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不可不知的1388個法律常識》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qA7LO1mKdd9U4dpBIwIe1g
簡介:這是一本幫助你學習與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識的書本,由多名知名律師共同編寫,全書一共分為16個章節,幫助讀者能夠更好的了解法律。
㈥ 法律知識
一、正當防衛的概念
根據刑法第20條的規定,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採取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
正當防衛的本質是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處理與正當防衛有關的一切問題時,都要把握這一核心內容。正當防衛的客觀特徵是,在合法權益正在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採取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正當防衛的主觀特徵是,在認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情況下,意圖保護合法權益。從正當防衛的本質及其特徵可以看出,正當防衛完全不符合犯罪構成:其客觀行為雖然造成了一定損害,但屬於保護合法權益的行為,並不是對社會有危害的行為;其造成的一定損害是刑法所允許的,並沒有侵犯刑法所保護的合法權益;其主觀上雖然是有意識地進行防衛的,但完全沒有刑法上的故意與過失。因此,正當防衛不僅不是犯罪,而且是有益於國家、社會與公民個人的行為;不僅不負刑事責任,而且應受到社會的贊譽。
刑法規定正當防衛制度,具有重要意義。正當防衛制度不僅體現了專門機關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司法路線,而且體現了對合法權益的保護精神;不僅有利於制止不法侵害,而且有利於預防不法侵害;不僅有利於鼓勵和保護公民與不法侵害作斗爭的積極性與自覺性,而且有利於樹立和培養社會主義道德風尚。
二、正當防衛的條件
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道義上的義務,對於人民警察等負有制止不法侵害職責的人員來說,還是法律上的義務。但權利的行使也必須符合一定條件,公民在行使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否則就會造成新的不法侵害。因此,實施正當防衛必須符合一定條件。
(一)必須存在現實的不法侵害行為
正當防衛是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的行為,理所當然以存在現實的不法侵害為前提。因此,現實的不法侵害,是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
「不法侵害」的「不法」與違法是等同概念。不法侵害既包括犯罪行為,也包括其他違法行為,但又不是泛指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首先,不法侵害包括犯罪行為與其他違法行為。因為犯罪行為與其他違法行為都是侵犯合法權益的行為,而合法權益都是受法律保護的,沒有理由禁止公民對其他違法行為進行正當防衛;公民在面臨其他違法行為時,事實上也可能需要進行正當防衛;有些行為是犯罪行為還是違法行為一時難以區分,將不法侵害限制在犯罪行為,就不利於公民行使正當防衛權;刑法使用了「不法」一詞,而沒有使用「犯罪」概念,表明對其他違法行為可以進行防衛。其次,並非對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可以進行防衛,只是對那些具有進攻性、破壞性、緊迫性的不法侵害,在採取正當防衛可以減輕或者避免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宜進行正當防衛。例如,假冒注冊商標罪、重婚罪、賄賂罪等雖然是犯罪行為,卻不能對之進行正當防衛。
不法侵害不限於故意不法侵害,對於過失不法侵害,特別是過於自信的過失不法侵害,符合其他條件的,也可以進行正當防衛;不法侵害不限於作為的不法侵害,對於不作為的不法侵害,如果只能由不作為人履行義務,需要進行正當防衛的,也可以進行正當防衛。
不法侵害應是主客觀相統一的不法侵害,即達到法定年齡、具有辨認控制能力的人在罪過或過錯心理支配下實施的不法侵害。對於沒有達到法定年齡、不具有辨認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人的侵害,不能實施正當防衛。刑法理論一般認為,對沒有達到法定年齡、不具有辨認控制能力的人的侵害,在不知道行為人的身份及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進行反擊的,應當認定為正當防衛。但是,這與違法性的本質與根據是否矛盾,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不法侵害應是人的不法侵害。在野生動物侵害合法權益時,理當可以進行反擊,不存在正當防衛問題;在飼主唆使其飼養的動物侵害他人的情況下,動物是飼主進行不法侵害的工具,將該動物打死打傷的,事實上是使用給不法侵害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方法,進行正當防衛。問題是有飼主的動物自發侵害他人時,打死打傷該動物的行為是否正當防衛?這便是所謂對物防衛問題。肯定說認為,只要是對合法權益的侵害,就可以評價為不法侵害,可以進行不法侵害。否定說認為,法是人類共同體的規范,對動物、自然現象不能進行不法評價,故對物防衛不是正當防衛。我們持否定說。在有飼主的動物自發侵害合法權益的情況下,不存在正當防衛,但可以成立緊急避險。如果不得已打傷打死該動物的,則是通過給飼主財產造成損害的方法保護合法權益的,屬於緊急避險。
不法侵害必須是現實存在的,如果並不存在不法侵害,但行為人誤認為存在不法侵害,因而進行所謂防衛的,屬於假想防衛。假想防衛不是正當防衛,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且刑法規定為過失犯罪的,就按過失犯罪處理;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失,則按意外事件處理。至於故意針對合法行為進行「反擊」的,則不是假想防衛,而是故意違法犯罪行為。
(二)不法侵害必須正在進行
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時,才使合法權益處於緊迫的被侵害或威脅之中,才使防衛行為成為保護合法權益的必要手段。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是指不法侵害已經開始且尚未結束。
關於不法侵害的開始時間,即在一般情況下,應以不法侵害人著手實行不法侵害時為其開始(著手說),但在不法侵害的現實威脅十分明顯、緊迫,待其著手實行後來不及減輕或者避免危害結果時,也應認為不法侵害已經開始(直接面臨說)。但應注意的是,有些犯罪的預備行為,相對於其他犯罪而言是己經著手的實行行為,在這種情況下不法侵害已經開始。例如,為了殺人而侵入他人住宅時,在不法侵害人開始侵入他人住宅時,就可以針對已經開始的不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為進行正當防衛。
關於不法侵害的結束時間,我們認為,不法侵害已經結束,是指合法權益不再處於緊迫、現實的侵害、威脅之中,或者說不法侵害已經不可能(繼續)侵害或者威脅合法權益,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不法侵害人已經喪失了侵害能力,不法侵害人已經自動中止了不法侵害,不法侵害人已經逃離現場,不法侵害已經造成了危害結果,等等。但應注意的是,在財產性違法犯罪情況下,行為雖然已經既遂,但在現場還來得及挽回損失的,應當認為不法侵害尚未結束,可以實行正當防衛。例如,搶劫犯使用暴力劫得財物,搶劫罪雖已既遂,但在當場對搶劫犯予以暴力反擊奪回財物的,應認為是正當防衛。
需要研究的是,安裝防衛裝置防衛將來可能發生的不法侵害的,是否正當防衛?我們認為,行為人在安裝時,雖然不存在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但該裝置發揮作用時,不法侵害正在進行,因此,只有安裝防衛裝置的行為不危害公共安全,本身並不違法,在其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發揮作用時,就應認為是正當防衛。
在不法侵害尚未開始或者已經結束時,進行所謂「防衛」的,稱為防衛不適時。防衛不適時有兩種情況,一是事前加害,二是事後加害。防衛不適時不是正當防衛,一般認為對這種行為應追究故意犯罪的刑事責任。事實上,防衛不適時並不限於明知不法侵害尚未開始或已經結束而進行「防衛」的情況,還包括對不法侵害尚未開始或已經結束,應當預見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及完全不能預見的情況,因此,對於防衛不適時,可能分三種情況處理:一是故意犯罪,即明知不法侵害尚未開始或已經結束,而故意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侵害;二是過失犯罪,應當預見不法侵害尚未開始或者已經結束,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侵害的;三是意外事件,客觀上不能預見不法侵害尚未開始或者已經結束,因而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
(三)必須具有防衛意識
現實的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時,就可以實施正當防衛。但正當防衛也是主客觀相統一的行為,具有防衛意識的,才可能成立正當防衛。
防衛意識包括防衛認識與防衛意志。防衛認識,是指防衛人認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防衛意志,是指防衛人出於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的目的。但是,防衛意識的重點在於防衛認識。換言之,行為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與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相對抗時,就應認為具有防衛意識。這樣認識,有利於將基於興奮、憤怒等進行的防衛行為認定為正當防衛。
防衛挑撥、相互斗毆、偶然防衛都是不具有防衛意識的行為,不屬於正當防衛。
防衛挑撥,是指為了侵害對方,故意引起對方對自己進行侵害,然後以正當防衛為借口,給對方造成侵害的行為。這種行為不具有防衛意識,是濫用正當防衛的行為,因而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出,正當防衛所針對的不法侵害.,不能是防衛人故意引起的不法侵害。
相互斗毆,是指雙方以侵害對方身體的意圖進行相互攻擊的行為。由於斗毆雙方都具有不法侵害他人的意圖,而沒有防衛意識,故不屬於正當防衛,符合構成要件的,成立聚眾斗毆罪、故意傷害罪等。但是,在斗毆過程中,也可能出現正當防衛的前提條件,因而也可能進行正當防衛:其一,在相互斗毆中,一方求饒或者逃走,另一方繼續侵害的,前者可以出於防衛意識進行正當防衛。其二,在一般性斗毆中,一方突然使用殺傷力很強的凶器,另一方面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後者可以出於防衛意識進行正當防衛。
偶然防衛,是指故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巧合了正當防衛的客觀條件。如甲故意用槍射擊乙時,乙剛好正在持槍瞄準丙實施故意殺人行為,但甲對乙的行為一無所知。國外刑法理論對此有三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這仍然是正當防衛,持這種觀點的人一般認為防衛意識不是正當防衛的條件;另一種觀點認為這是故意犯罪既遂,持這種觀點的人一般認為防衛意識是正當防衛的條件;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是故意犯罪未遂,持這種觀點的人既可能認為防衛意識是正當防衛的條件,也可能對此持否定態度。我們認為,如果真正從主客觀相統一的角度來考慮,第三種觀點較為可取。防衛意識是正當防衛的必要條件,這從刑法第20條的規定可以得到明確;但並非發生了任何結果的都是犯罪既遂,只是發生了法律所禁止的危害結果時,才可能是犯罪既遂;在偶然防衛的情況下,行為人所造成的結果事實上是法律允許發生的結果,因而缺乏結果的違法性,故僅成立犯罪未遂。
(四)必須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進行防衛
在具備正當防衛的前提條件、也具有防衛意識時,只能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進行防衛。這是正當防衛的本質決定的。正當防衛是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的行為,不法侵害是由不法侵害人直接實施的,針對不法侵害人進行防衛,使不法侵害人不再繼續實施不法侵害行為,才可能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針對不法侵害人以外的第三者進行防衛,就不可能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即使在共同違法犯罪的情況下,也只能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的人進行防衛,不能針對沒有正在進行不法侵害的共同違法犯罪人進行防衛。
針對不法侵害人進行防衛包括兩種情況:一是針對不法侵害人的人身進行防衛,如束縛不法侵害人的身體、對不法侵害人造成傷害乃至死亡。二是針對不法侵害人的財產進行防衛,即當不法侵害人使用自己的財產作為犯罪工具或者手段時,如果能夠通過毀損財產達到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的目的,則可以通過損毀財產進行正當防衛。針對人身、財產以外的利益加以損害,如侮辱、誹謗不法侵害人,不可能實現正當防衛的目的。故只能針對不法侵害人的人身、財產進行防衛,而且通常是針對人身進行防衛。
對於針對第三者進行所謂防衛的,則應視不同情況處理。如果故意針對第三者進行所謂防衛,則應作為故意犯罪處理;如果誤認為第三者是不法侵害人而進行所謂防衛的,則當假想防衛來處理。
(五)必須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
舊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危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酌情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針對這一規定,刑法理論上對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提出了不同學說。基本相適應說認為,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是指防衛行為必須與不法侵害相適應,相適應不意味著二者完全相等,而是指防衛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從輕重、大小等方面來衡量大體相適應。必需說認為,是否超過必要限度,應從防衛的實際需要出發,進行全面衡量,以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的客觀實際需要作為防衛的必要限度。只要防衛在客觀上有必要,防衛強度就可以大於、也可以小於、還可以相當於侵害強度。適當說認為,防衛的必要限度,是指防衛人的行為正好足以制止侵害人的不法侵害行為,而沒有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不應有的危害,並認為應將基本相適應說與必需說結合起來。
盡管理論上存在不同爭論觀點,但司法實踐上的傾向對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採取了較為嚴格的態度,使公民正當防衛的積極性受到了挫傷。有鑒於此,新刑法第20條第2款與第3款,對正當防衛的限度採取了放寬的態度。
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是關於防衛過當的一般規定。我們認為,其中的「必要限度」,應以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所必需為標准,易言之,只要是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所必需的,就是必要限度之內的行為。是否「必需」,應全面分析案件。一方面要分析雙方的手段、強度、人員多少與強弱、在現場所處的客觀環境與形勢。防衛手段通常是由現場的客觀環境決定的,防衛人往往只能在現場獲得最順手的工具,不能要求防衛人在現場選擇比較緩和的工具。問題在於如何使用防衛工具即防衛強度間題(包括打擊部位與力度)。對此應根據各種客觀情況,判斷防衛人在當時的情況下應否控制防衛強度、能否控制防衛強度。另一方面,還應權衡防衛行為所保護的合法權益性質與防衛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後果。即所保護的合法權益與所損害的利益之間,不能懸殊過大,不能為了保護微小權益而造成不法侵害者重傷或者死亡,即使是非殺死侵害人不能保護微小權益的情況下,也不能認為殺死不法侵害者是必需的。
以上說明了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的含義,但並非凡是超過必要限度的,都是防衛過當,只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才是防衛過當。第一,輕微超過必要限度的不成立防衛過當,只是能夠被清楚、容易地認定為超過了必要限度時,才可能屬於防衛過當。第二,造成一般損害的不成立防衛過當,只是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重傷時,才可能屬於防衛過當。第三,不存在所謂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但沒有造成重大損害的情況,換言之,只是在造成重大損害的情況下,才存在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問題;不存在所謂「手段過當」而「結果不過當」或者相反的現象;「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才是防衛過當。第四,關於防衛過當的必要限度不適用針對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進行的防衛。
刑法第20條第3款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可以認為,這是刑法關於無限度正當防衛的規定,即符合本規定的,絕對是正當防衛,不存在防衛過當的問題。其條件除了要求防衛人有防衛意識、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進行防衛外,最重要的條件是,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進行防衛。第一,對於非暴力犯罪以及作為一般違法行為的暴力行為,不適用上述規定,仍然存在防衛過當問題。第二,對於輕微暴力犯罪或一般暴力犯罪,不適用上述規定,只是對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進行防衛,才沒有防衛過當問題。第三,並非對於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犯罪進行防衛的都適用上述規定,只有當這些暴力犯罪以及其他暴力犯罪,嚴重危及人身安全時,才適用上述規定。例如,行為人以搶劫故意採用麻醉方法取得他人財物的,屬於搶劫罪,但這種犯罪並非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對之進行防衛的,不適用上述規定。第四,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並不限於刑法條文所列舉的上述犯罪,還包括其他嚴重暴力犯罪,如搶劫槍支彈葯罪、劫持航空器罪;也不限於直接對人的身體行使有形力的暴力犯罪,如果對物行使有形力但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也屬於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如嚴重放火罪、爆炸罪等等。
三、防衛過當的刑事責任
如上所述,對於不屬於「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不法侵害行為進行防衛的,才存在防衛過當問題;即對於不屬於「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不法侵害進行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成立防衛過當。
防衛過當不是獨立罪名,對於防衛過當應根據其符合的犯罪構成確定罪名,而不能定所謂「防衛過當罪」、「防衛過當致人死亡罪」、「防衛過當致人重傷罪」等罪名。從刑法第20條關於防衛過當的規定來看,只是在造成不法侵害人重傷或者死亡時,才存在防衛過當問題;造成他人輕傷以及針對財產進行防衛的,不存在防衛過當問題。因此,對防衛過當確定罪名的關鍵,是如何正確認識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
關於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理論上有不同主張:第一種觀點認為,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既可以是過失,也可以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在防衛強度違反了自我約束性造成過當時,可以是過失與間接故意;在防衛行為違反了隨時隨地終止性的情況下,就是間接故意。第二種觀點認為,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既可以是過失,也可以是間接故意,但不能是直接故意。第三種觀點認為,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只能是過失,不能是故意。第四種觀點認為,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只能是疏忽大意的過失。我們傾向干第三種觀點。首先,防衛過當的行為人是在認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情況下,為了保護合法權益,才實施防衛行為的;為了追求或者因為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而實施的行為,不可能是防衛行為,也不可能是防衛過當;只有出於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的防衛意識,但因為疏忽大意沒有預見防衛過當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時,才是防衛過當。其次,認為防衛過當可以是故意的觀點,混淆了刑法上的故意與一般生活意義上的故意的區別,混淆了防衛不適時與防衛過當的區別。防衛行為是「故意」實施的,但這是正當防衛的認識與意志,而不是犯罪的認識與意志;行為人只是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防衛行為,所造成的結果是法律所允許的結果,而不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行為人希望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而不是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防衛行為不是出於刑法上的故意,防衛過當也就不可能是故意的。不法侵害結束後,防衛人應停止防衛行為,如果出於某種原因繼續進行對不法侵害造成損害的,屬於防衛不適時,視情況成立故意犯罪、過失犯罪或意外事件,而不是防衛過當問題。防衛過當以符合正當防衛的前四個條件為前提,但在防衛過當案件中,並非前一半是正當防衛,後一半是防衛過當。如果前一半是正當防衛的話,後一半也是防衛不適時。所以,不能認為防衛人在實施防衛時,對適當部分持正當防衛的意識,對過當部分持犯罪的故意。最後,認為防衛過當可以是故意的觀點,不利於鼓勵公民進行正當防衛,不利於充分保護合法權益。總之,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應是過失,而且主要是疏忽大意的過失。故防衛過當分別成立過失致死罪與過失重傷罪,不成立其他犯罪。
對於防衛過當,應當酌情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刑法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防衛人主觀上是出於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的意圖,這表明防衛過當人的主觀惡性小;防衛過當是在緊迫情況下造成的,客觀上造成的危害比其他犯罪小得多。根據罪刑相適應原則,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此外,、這樣規定有利於鼓勵公民積極進行正當防衛,保護合法權益。至於究竟是減輕還是免除處罰以及如何減輕處罰,則應考慮過當的程度、防衛的起因、防衛所保護的權益性質、社會輿論與效果等等。
四、正當防衛的限度與防衛過當的認定問題
防衛過當具有以下特質:首先,防衛過當具有防衛性,除了不符合限度條件外,防衛過當在其他方面都是符合正當防衛的要件的。因此防衛過當與不具備防衛前提之「假想防衛」、不符合時機條件的「事前防衛」、「事後防衛」、不符合正當防衛主觀條件的「防衛挑撥」等有著本質的不同。其次,防衛過當是一種特殊的犯罪形態,雖然刑法並未規定防衛過當罪,但是刑法上的防衛過當是指實施正當防衛超過法定限度條件而構成犯罪的一種情形,因此防衛過當也有自己的構成要件,是否成立防衛過當應堅持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而不能僅看防衛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分析防衛過當構成犯罪的行為人的主觀方面內容以確定行為人所構成的具體犯罪是追究防衛過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基礎。關於防衛過當行為人主觀方面究竟包括哪些形態,理論上存在爭議,主要有過失犯罪說、故意和過失犯罪說、間接故意與過失說等,本書將在有關章節詳述。最後,防衛過當是一種減輕刑事責任事由。防衛過當行為人雖然因過錯造成刑法上的危害後果而構成犯罪,但從刑事責任的角度來看,行為人的行為畢竟具有防衛性,因此其可非難性明顯不同於一般犯罪,故防衛過當是我國刑法中法定責任減輕事由之一,根據刑法第20條第2款的規定,對於防衛過當的行為人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請採納。
㈦ 法律基本常識
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法律和民法相關比較多,另外比較重要的就是工作中涉及的勞動法。
如果是非上述原因解除合同,公司必須提供賠償,賠償標准如下: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而女性員工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還享有三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的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61條規定:"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㈧ 法律法規常識基本知識
法律法規常識基本知識包括以下幾種法律法規:法律,法律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和規章等。
1、法律 :
我國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立法通過後,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因而,法律的級別是最高的。
法律一般都稱為既定法,如憲法、刑法、勞動合同法等。
2、法律解釋:
是對法律中某些條文或文字的解釋或限定。這些解釋將涉及到法律的適用問題。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其做出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還有一種司法解釋,即由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檢察院做出的解釋,用於指導各基層法院的司法工作。
3、行政法規:
是由國務院制定的,通過後由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這些法規也具有全國通用性,是對法律的補充,在成熟的情況下會被補充進法律,其地位僅次於法律。
法規多稱為條例,也可以是全國性法律的實施細則,如治安處罰條例、專利代理條例等。
4、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其制定者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相當於是各地方的最高權力機構。
地方性法規大部分稱作條例,有的為法律在地方的實施細則,部分為具有法規屬性的文件,如決議、決定等。地方法規的開頭多貫有地方名字,如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辦法等。
5、規章:
其制定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這些規章僅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有效。如國家專利局制定的《專利審查指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制定的《葯品注冊管理辦法》等。
還有一些規章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僅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效。如《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北京市天安門地區管理規定》的決定》、《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辦法》等。
(8)法律知識全知道微盤擴展閱讀:
法律法規作用
一、法律法規具有明示作用。法律法規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
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實現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二、 法律法規具有預防作用。對於法律法規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法規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
。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們知曉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絕對禁止的,觸犯了法律應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麼,違法後能不能變通,變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
這樣人們在日常的具體活動中,根據法律的規定來自覺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來達到有效避免違法和犯罪現象發生的目的。嚴格及時有效的執法也可以警示人們,未違法,違法必受罰,受罰不可變通也。這樣可以在每一個人的心底上建立起一道堅不可摧的思想行為防線。
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收到欲方則方,欲圓則圓的良好的規范效果。
三、 法律法規的校正作用。也稱之為法律法規的規范作用。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強制執行力來機械地校正社會行為中所出現的一些偏離了法律軌道的不法行為,使之回歸到正常的法律軌道。
像法律所對的一些觸犯了法律的違法犯罪分子所進行的強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違法行為得到了強制性的校正。四、 法律法規具有扭轉社會風氣、凈化人們的心靈、凈化社會環境的社會性效益。理順、改善和穩定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提高整個社會運行的效率和文明程度。
作為一個真正的法制社會則是一個高度秩序、高度穩定、高度效率、高度文明的社會。這也是法制的最終目的和最根本性的作用。
㈨ 法律小知識。
常用法律小知識
1、如果你被虛假廣告欺騙了,該怎麼辦?
你要及時向工商部門反映情況.你的舉報有時會很好地幫助他們,同時也會好地保護你自己。
2.街頭兜售小紅旗能否用來裝飾房間?
街頭兜售的小國旗是違反法律規定的,是不允許使用的.
3.如果你回家發現被盜,該怎麼辦?
你的第一個任務是馬上報案,然後等待公安人員勘查現場。你千萬不要急著去看家裡丟了什麼東西而貿然闖入,有時候破案的線索就在那些很容易被破壞的蛛絲馬跡中。
4.民間借貸利息受法律保護嗎?
民間借貸關系中約定的利息不能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的四倍,否則超過的部分不受法律保護.
5.打官司該上什麼地方?
民事糾紛可以到人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糾紛發生地的人民法院起訴;刑事案件中的公訴案件(一些嚴重危害社會安定的犯罪,如殺人、搶劫等)應該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查處後交由檢察機關向法院起訴,自訴案件由當事人直接向法院起訴。
6.作為消費者你享有哪些權利?
知情權、自由選擇權、安全權、求償權、參與監督權、接受消費者教育權、建立消費組織的權利。
7.贈品或獎品存在質量問題是否可以要求銷售者維修、調換或者賠償?
當然可以。
8.削價商品實行質量保證嗎?
削價商品依然實行質量保證,當削價商品存在質量問題時,消費者可以要求退還,銷售者也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9.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時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加以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消協投訴電話:12315);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0、 如果你被虛假廣告欺騙了,請不要自己在私下怨東怨西,你要及時向工商部門反映情況。不要以為工商部門神通廣大,無所不知。你的舉報有時會很好地幫助他們,同時也會很好地保護你自己。
11、如果你想借錢給別人,就一定要留有借據。正規的借據包括以下內容:借款數額,借款用途、借款利率、還款時間、保證人或見證人。並且雙方簽字畫押,這樣才能免去日後可能出現的麻煩。(訴訟時效為2年)
12、如果你要打官司,至少該了解以下幾種案件的收費情況。離婚案件,每件10元至 50元,涉及財產分割超過萬元的,超過部分按1%交納。侵害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案,每件交納50到100元。財產案件,以爭議金額的百分比交納。千元以下,每件50元;千元 至 5萬元,按4%交納;5萬元至10萬元,按3%交納;百萬元以上,按0.5%交納。勞動爭議案,每件30元至50元。
13、繼承權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兒別忘了父母遺產有您的一份。
14、如果被從樓上掉下的花盆砸傷,可以把它們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15、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
16、請律師打官司時要注意哪幾個方面?
答:1、要與律師事務所簽訂委託代理合同。2、律師代理權要清楚。3、將律師代理費交給律師事務所。4、對律師應講實情。5、對律師的許諾或暗示要有正確的認識。6、對律師的專業分工要做到了如指掌。
17、機動車轉讓時,未經保險公司同意並辦理批改手續,可能會導致保險公司責任終止。
18、買保險時要注意不要寫錯年齡,否則可能會使保險合同無效。
19在哪些情況下,職工發生死亡和負傷可以享受工傷待遇?
根據勞動部〈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勞動部發1996年266號)第8的規定,職工由於下列情形之一負傷、致殘、死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1、從事本單位日常生產、工作或者本單位負責人臨時指定的工作的,在緊急情況下,雖未經本單位負責人指定但從事直接關系本單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
2、經本單位負責人安排或者同意,從事與本單位有關的科學試驗、發明創造和技術改進工作的;
3、在生產工作環境中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造成職業病;
4、在生產工作的時間和區域內,由於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傷害的,或者由於工作緊張突發疾病造成死亡或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後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
5、因履行職責遭致人身傷害的;
6、從事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的活動的;
8、因公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傷害或者失蹤的,或因突發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後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
9、在上下班的規定時間內和必經路線上,發生無本人責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責任的道路交通事故的;
10、法律法A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同時辦法還規定,職工由於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負傷、致殘、死亡的,不應認定為工傷:
1、犯罪或違法;
2、自殺或者自殘;
3、斗毆;
4、酗酒;
5、蓄意違章;
身邊的法律小常識(一)
1、如果被從樓上掉下的花盆砸傷,可以把它們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2、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
3、如果想保護自己的家或其他財產,一定不要私設電網或設置毒物等,否則等待的將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4、如果您成為被告,又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律師,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您提供法律幫助。
5、如果想寫遺囑,一定要註明年月日,並親自簽名。讓人代書,一定要兩個以上證人在場見證,代書人、見證人、遺囑人都要簽名,最好委託律師見證並執行遺囑。
6、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將人碰傷,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
7、繼承權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兒別忘了父母遺產有您的一份。
法律小常識(二)
1.如果你在街頭看到有人兜售小國旗,你一定要知道這種小國旗是違反法律規定的,是不允許使用的。如果你僅僅是想裝飾你的案頭或房間,那麼請你使用鮮花,而不要使用國旗。
2.如果你現在還很年輕,卻很關心年老後的退休金問題,那麼你首先應該關心的是你的單位是否已依法參加了社會保險。社會保險將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3.如果因為某種原因你的家庭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採取了人工授精的方法生育了孩子,那麼這個孩子當然就是合法的婚生子。你必須充分保證他的一切權利得以實現,不能以任何借口剝奪之。
4.如果你遇到了一個司法人員,他張口就自吹自擂有通天的本領,並且步步緊逼向你要錢要物非要幫你辦什麼事不可,那麼這個人可能就是冒牌貨,你要當心了。
5.如果你下班回家發現被盜,你的第一個任務是馬上報案,然後等待公安人員勘查現場。你千萬不要急著去看家裡丟了什麼東西而貿然闖入,有時候破案的線索就在那些很容易被破壞的蛛絲馬跡中。
6.如果你接受了父母的大筆饋贈,最符合法律的做法是讓你的父母給你寫下字據。因為將來一旦有糾紛,法律可只認證據。
法律小常識(三)
這些招聘行為被禁止:
1.提供虛假招聘信息;
2.招用童工和無合法證件的人員;
3.向求職者收取招聘費用;
4.向被錄用人員收取保證金或抵押金;
5.扣押被錄用人員的身份證等證件;
6.以招用人員為名牟取不正當利益或進行其他違法活動;
7.以性別、民族、種族、宗教信仰為由,拒絕錄用或提高錄用標准(國家規定不適合從事的工種和崗位除外)。
法律小問號
1、賭債無效
村民朱某、白某等打撲克牌賭博,朱某共計輸給白某5500元,白讓朱打了一張借款欠條。後朱外出打工還錢,而白卻將朱告上法庭。法院經調查取證後駁回白某的起訴,不知內情的人問:白某咋會輸官司?
本案中朱某雖給白某打的是借款欠條,可實質上是一筆「賭債」。《民法通則》第58條關於「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的規定,否則為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該行為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這種借款關系不受法律支持和保護。
2、犯了罪怎樣才能爭取減輕處罰
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裡,任何人犯了罪,都逃脫不了應有的懲罰,但是,由於犯罪份子對自己所犯罪行採取的態度不同,對他懲罰可能有輕重之分,怎樣才能減輕處罰呢?
一、首先是自首,向公安機關主動坦白交代自己的全部罪行;以表明願意認罪服法。
二、帶罪立功,積極揭發檢舉同夥及他人的犯罪事實,為公安機關深挖嚴打提供線索。
三、認真改造,在勞動期間,認真改造,根據本人表現可減刑或假釋。
四、有重大發明和創造,在勞動期間,努力鑽研,取得成果或有重大發明,根據不同情況可減刑或假釋。
3、故意弄臟別人衣服犯法嗎?
有些人認為只有觸犯刑法才是犯法,應該受到處分,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違犯刑法禁止的行為固然是犯法的行為;違犯其他法規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禁止的行為,也是犯法行為,只不過是兩種犯法的性質不同。情況不同,處罰不同。故意弄臟他人衣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當然是犯法行為。
4、什麼是妨害公務罪
我國刑法明文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防礙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是妨害公務罪:犯妨害公務罪的視其情節處有期徒刑、拘役、罰金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5、無照經營本違法 售劣害人更不該
農民劉某無照生產水晶塗料,聲稱保證質量。用戶李某在劉處購790元水晶塗料,用後牆體成塊脫落並崩裂,遂一紙訴狀將劉某告上法院。
法院經審理,判決劉某賠償李某各項損失總計4680元。
本案中劉某無照經營系違法行為。同時他生產的產品質量不合格,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理應承擔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6、法院判決生效後感到冤枉,可以申訴嗎?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如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書面或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
法院判決生效後,如果確實感到冤枉,還可以申訴。根據刑事訴訟審判監督程序的規定,當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屬或其他公民,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判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檢查院提示申訴,但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因此如確有冤枉,通過申訴將可得到改正。
7、合同的訂立要經過什麼方式?
合同是一種法律行為,它的成立必須經過一定的方式,即口頭方式或書面方式兩種。凡合同內容的標的大,或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履行完畢的,以書面方式為宜,以便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如有爭議時有所依據。如果合同內容的標的小,或合同訂立後所立即履行終結的,則可用口頭方式。但法律有特殊規定的(如必須用書面或公證形式),則須遵守法律的規定方為有效。例如買賣房屋的合同,必須經過房產管理機關或農村基層政權機關審查,並須納稅和更換房產售證以後,才能生效。
8、女方虐待婆母,男方可以提出離婚嗎?
兒媳虐待年老婆母的行為,是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是不允許的。是夫妻感情變化甚至破裂的原因,一旦女方的虐待行為情節惡劣的,男方要求離婚,應當視為感情已破裂,人民法院可以判決離婚。
9、家長粗暴干涉兒女婚姻犯不犯法
婚姻法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刑法中規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處以刑罰。可以依法起訴,已構成了犯罪。
10、不同民族的男女是否可以結婚?
在我國,不同民族的男女是可以結婚的法律對其沒有限制。不同民族男女雙方完全志願要求結婚的,只要符合《婚姻法》規定的條件。婚姻登記機關就應當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書。
11、離婚要辦哪些手續?
離婚是男女雙方解除男女婚姻關系的一種手段。依照我國婚姻法的規定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雙方可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
如果男女雙方,其中一方要求離婚,根據我國婚姻法規定,可由街道、單位等組織調解,也可以按訴訟程序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如果情感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12、對耍流氓的人該怎麼辦?
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對擾亂公共程序,結伙打架由於情節輕微還不夠刑事處分的,要處十日以下的拘留,二十元以下的罰款或警告;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打人罵人或用下流語言和舉動調戲婦女,但不夠刑事處分的,處十日以下拘留或警告。不僅如此,對於一貫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經常違反治安管理條例,屢教不改的人,既適用治安管理條例處罰外,必要時,經有關機關批准,還可以把他們收容勞動教養。
13、在打官司期間,可以到法院找案件承辦人反映案件情況嗎?
可以,法院是講理的地方,打官司,就是講理講法。事實上,許多人打官司,主要是想討個公道說法,官司贏不贏,不在於判歸自己多少錢,而在於讓法院判明自己沒有違法。如果法院對案件了解不全面,有可能影響法院公正下判,有必要為了使法院公正下判而去實事求是地反映情況,向案件承辦人反映情況,不能直接找承辦人個別談,應當到法院接待室,以一個上訪者的身份填寫上訪登記卡片,由法院的接待人員通知案件承辦人到接待室接待。
14、盜割電話線違法犯罪嗎?
通信線路是國家通訊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黨政軍民的國內、國際通訊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24條相關規定:「破壞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5、收購贓物 蝕財入獄
有人認為花錢買東西不犯法,甚至見贓物便宜也敢買。殊不知,收購贓物也是違法犯罪行為,要受到法律懲處。
收購贓物的,所購的贓物要依法追繳,情節輕微的,要受治安管理處罰。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對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可處以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16、夫妻離婚後債務由誰償還?
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因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如何承擔;對《婚姻法》第32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以共同財產償還,如該項財產不足清償時,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17、「冤家路窄」採取武力報復對嗎?
我國刑法規定,嚴禁聚眾打砸搶,因打砸搶致人傷殘,死亡的,以傷害罪,殺人罪論處。至於被毀壞的物件,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資損失的,有權提出附帶民事訴訟法要求賠償,因為這種報復行為不僅傷害個人,而且危害社會秩序,如果矛盾雙方都「怨將仇報」,「以牙還牙」,社會秩序的安定就無法維持,公民的人身和其他權利就無法得到保障。我們奉勸,那些認為冤家路窄採取武力報復的人「此路不通」。
18、為報私仇結伙打架是「正當防衛」嗎?
所謂正當防衛是指為了國家集體本人或他人的財物,人身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實施侵害的人所採取的正當防衛的行為這種行為不負刑事責任,但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同樣要負刑事責任。
所以,有的人認為自己被別人欺負,為報私仇找人幫忙打仗不是正當防衛,而且是嚴重擾亂社會治安的群體毆斗,這樣下去,只能造成悲慘的結局,雙方都沒有什麼「正當」可言。
19、大法不犯,公檢法對我沒辦法嗎?
這種思想顯然是很危險的。俗話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許多失足青少年的沉痛教訓說明;由於法制觀念淡薄,平時放鬆思想改造,認為有一點「小毛病、小錯誤」無所謂,結果腦子里的壞思想惡性發展,給壞人可乘之機,以至「小毛病」變成「大毛病」,「小錯誤」釀成了「大錯誤」,觸犯了國家的法律。到這時,決不是「公檢法對我沒辦法」而是要繩之以法律了。
20、民事糾紛要具備什麼條件才可以起訴?
起訴是指當事人就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進行審判的行為。起訴的條件:(一)原告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1、「告狀」怎麼告法?
通常所說的「告狀」,在法律上叫訴訟。訴訟有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如解決財產爭執、遺產繼承、婚姻家庭等案件,除調解外,可直接到人民法院去「告狀」。至於刑事案件,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只有公、檢、法機關才有權受理,其它任何機關、團體或者個都無權行使這種權力。
22、復婚還要辦理登記手續嗎?
按照《婚姻登記辦法》規定,復婚雙方必須親自到一方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申請復婚登記。婚姻登記機關按照結婚登記程序辦理登記手續,發給結婚證,夫妻關系即正式恢復,收回離婚證。
23、結婚後女方必須到男方家生活嗎?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把男女雙方結婚說成「男婚女嫁」,認為結婚後,女方理所當然地應在男方家生活,成為男方的家庭成員,實際上,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女方到男方家,成為男方的家庭成員,但這並不意味著必須這樣做。我國婚姻法規定,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的家庭成員,男方也可以成為女方的家庭成員。所以結婚後,與男方家還是女方家共同生活,要由結婚雙方約定,而不能說必須成為男方的家庭成員,也不能說必須成為女方的家庭成員。
24、什麼是借婚姻索取財物?
借婚姻索取財物,是指婚姻基本自主自願,但一方或一方家長把向另一方索取一定財物作為結婚的先決條件的違法行為。
25、什麼是民事訴訟的簡易程序?
簡易程序是指基層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審理簡單民事案件和簡單經濟案件所適用的程序。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只能是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爭議不大、簡單的民事案件。
特點:1起訴方式簡便;2受理案件的程序簡便;3傳喚或通知當事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方式簡便;4審判組織簡單;5開庭審理程序簡便;6審理期限簡短。
26、什麼是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是行政主體為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對違反行政管理法規,以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政管理相對人所給予的法律制裁。
27、何為教唆犯,對教唆犯如何治罪?
教唆犯就是用腐蝕、利誘、挑撥勸說或者其它方法教唆他人犯罪的罪犯。
對於教唆犯應負的刑事責任,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來處罰。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應按照對主犯的處罰原則處罰。但是,凡教唆不滿十八歲的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8、醉酒後犯法和精神病人犯法同樣對待嗎?
我國刑法規定,醉酒的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因為醉酒完全是人為的過量飲酒所致。如某人酒後開車本來就是一種違法行為,開車又闖禍理應受到法律制裁。這與精神病人犯法情況不同,精神病人由於生理上的疾病,對自己行為失去控制能力,才出現正常人所不應有的行為。刑法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的不負刑事責任。但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不能把醉酒的人和精神病人犯罪同樣對待。
29、異父異母的兄妹可以結婚嗎?
依照我國婚姻法規定的精神,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兄妹是禁止結婚的,盡管她們與新兄妹有所不同,這是一種半血緣關系,但在血統上是近親。如雙方都有各自不同的親生父母,絲毫沒有血統上的關系,所以是可以結婚的。
30、改嫁媳婦贍養公婆是否可繼承房產?
吳某丈夫死後改嫁他人,可對公婆仍盡贍養義務。兩位老人喪子之後從族人中過繼一子,寫與「繼單」寫明房產歸過繼子劉某。二老死後,劉某夫婦將老人房產變賣獲款5800元,其中3800元支付老人喪葬費及原有債務。吳某得知後向法庭起訴,要求分得部分財產。法院審理後判決劉某付給吳某1000元。
《繼承法》第12條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吳某在丈夫死後雖改嫁,但一直對公婆盡了贍養義務,要求繼承遺產的主張應予以支持。
31、幫騙子隱藏財物有罪嗎?
我國刑法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臟物而予以窩藏代為銷售的,處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可以並處或單處罰金,由此可見,幫騙子隱藏財物是有罪的,應以窩臟罪論處。
32、父母對成年子女還有撫養義務嗎?
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歲為止,子女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並能維持當地的一般生活水平,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下列情形父母仍有負擔必要的撫育費(1)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全喪失的,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2)尚在校就讀的;(3)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除上述3種情形以外,父母對成年子女就沒有撫養義務了。
33、和現役軍人訂婚能不能反侮?
我國婚姻法中不要求男女雙方在婚前訂立婚約,因而一般婚約不受法律約束。但人民軍隊擔負保衛祖國、防禦侵略的光榮任務,為使現役軍人不致為婚姻問題而影響擔負保衛祖國的光榮職責,對現役軍人的婚約在處理上應特別慎重。因此,如要解除於現役軍人的婚約,必須通過現役軍人所在單位並徵得本人同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