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公示通知的法律效力
① 行政機關的通知或者公告沒蓋公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只是一種向社會或特定的人告知某一事項,沒有具體執行內容的「通知」,仍然是有效的。
② 什麼樣的公告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1、人民政府和法院的公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2、公告,是指政府、團體對重大事件當眾正式公布或者公開宣告,宣布。其中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公布依據政策、法令採取的重大行動等;二是向國內外宣布法定事項,公布依據法律規定告知國內外的有關重要規定和重大行動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九條 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發布時生效。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③ 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事業單位人員公示後是否有法律效力
有法律效力。
人事局對擬聘事業單位人員已在網站上做公示是對社會大眾的一種合約,具有法律效率,人事局反悔,屬於違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④ 通知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省政府令有法律效力,國務院辦公廳的通知有法律效效力。政府部門發的通知通常講不是法律。但是還要區分情況,看哪一級的政府部門,如果中央政府部門就是國務院的部門的通知隸屬是行政規章(廣義的法律)。省以下的部門通知隸屬規范性的文件,不是法律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二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適用本法。 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⑤ 單位錄用通知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錄用通知書有法律效力。錄用通知書屬於要約,於送達時即已生效,用人單位受到該要約全部內容的約束,該合意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法律約束力。發出錄用通知書後用人單位因自身原因不履行訂立勞動合同義務的構成違約,應當賠償相應損失。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條
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對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時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統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數據電文進入其系統時生效。當事人對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⑥ 公示有沒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報紙上的公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要區分公告的類型以及法律是否有相關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人民法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需要向當事人送達法律文書的的,可以採取公告的方式送達,公告時,可以採取在報紙上公告的方式實施,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八條 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人民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
⑦ 政府公告沒有公章是否有法律效應
這個在國內倒是很少見啊。一般都要蓋公章,沒有就存在疑問(除非註明印刷發行復製件100份之類數量大就沒蓋,但是原件必須要蓋)。
⑧ 高校人事網發布的擬招聘人員的公示有沒有法律效力
摘要 這個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到擬錄用人員公示後,除非該擬錄用人員存在著用人單位不了解的不符合錄用條件,被別人舉報並經查實之外,招聘機關不允許取消擬錄用人員的錄用。
⑨ 公司公告有法律效力嗎
公司公告是否有法律效力,要看公告內容有沒有違反法律相關規定,如果遵守法律相關規定,公司也是合法注冊的公司,那公司公告是有法律效力的。
公告,是指政府、團體對重大事件當眾正式公布或者公開宣告,宣布。
國務院2012年4月16日發布、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對公告的使用表述為:「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
其中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公布依據政策、法令採取的重大行動等;二是向國內外宣布法定事項,公布依據法律規定告知國內外的有關重要規定和重大行動等。
主要特點發文權力的限制性由於公告宣布的是重大事項和法定事項,發文的權力被限制在高層行政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的范圍之內。
(9)單位公示通知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1、發文權力的限制性
由於公告宣布的是重大事項和法定事項,發文的權力被限制在高層行政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的范圍之內。
具體說,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及其所屬部門,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行政領導機關,某些法定機關,如稅務局、海關、鐵路局、人民銀行、檢察院、法院等,有制發公告的權力。其他地方行政機關,一般不能發布公告。黨團組織、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不能發布公告。
2、發布范圍的廣泛性
公告是向「國內外」發布重要事項和法定事項的公文,其信息傳達范圍有時是全國,有時是全世界。譬如,中國曾以公告的形式公布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一方面確立他們在我國科學界學術帶頭人地位,一方面盡力為他們爭取在國際科學界的地位。
這樣的公告肯定會在世界科學界產生一定的影響。中國有關部門還曾在《人民日報》上刊登公告,公布中國名酒和中國優質酒的品牌、商標和生產企業,已便消費者能認清名牌。
3、題材的重大性
公告的題材,必須是能在國際國內產生一定影響的重要事項,或者依法必須向社會公布的法定事項。公告的內容莊重嚴肅,體現著國家權力部門的威嚴,既要能夠將有關信息和政策公諸於眾,又要考慮在國內國際可能產生的政治影響。
一般性的決定、指示、通知的內容,都不能用公告的形式發布,因為它們很難具有全國和國際性的意義。
4、內容和傳播方式的新聞性
公告還有一定的新聞性特點。所謂新聞,就是對新近發生的、群眾關心的、應知而未知的事實的報道。公告的內容,都是新近的、群眾應知而未知的事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新聞的特點。公告的發布形式也有新聞性特徵,它一般不用紅頭文件的方式傳播,而是在報刊上公開刊登。
⑩ 政府通知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政府通告具有法律效力。 政府通告,是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的知照性公文。它所宣布的事項都是有關重大的、國內外關注的事項,內容莊重嚴肅,體現著國家及其權力機關的威嚴。 公告的發文機關一般由級別較高的國家行政機關或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構制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第五十八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