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補償性的法律責任

補償性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6-16 20:24:56

A. 懲罰性責任與補償性責任有什麼區別

根據責任的功能和目的,分為懲罰性責任與補償性責任。

懲罰性責任是以制裁責任主體為主要目的,從而起到教育和預防作用的責任,如行政處分和刑事處罰。補償性責任是以彌補和恢復因有責主體違法導致他人受損和正常秩序受破壞為主要目的的責任,如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一般來講,刑事責任主要是懲罰性的,民事責任主要是補償性的,而行政責任既可以表現為懲罰性責任,也可以表現為補償性責任。

懲罰性責任與補償性責任除了功能和目的不同之外,還存在以下兩個明顯區別:

一是責任發生的根據不同。懲罰性責任發生的根據主要是責任人的主觀過錯,在確定和追究責任時雖然也考慮客觀損害,但責任的有無與大小主要取決於責任人主觀上是否存在過錯以及主觀惡性程度,客觀損害並不是懲罰性責任的必要條件;而補償性責任發生的根據主要是客觀損害後果,即行政行為對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的實際損害。

二是責任的載體不同。法律責任的載體包括財產、行為、精神和人身四種。懲罰性責任的功能和目的是給責任人造成某種痛苦,從而防止違法行為的再次發生。要達到這種懲罰目的,既可以以人身和財產作為責任的載體,又可以以行為和精神作為責任的載體,而且還可以以責任人的職務身份作為責任的主體;補償性責任的功能和目的是恢復遭受破壞的法律關系和法律秩序,這就決定了它必須以財產和行為作為主要的責任載體。

B. 4.違反《國家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隨著我國城鎮化改造和交通道路、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等不斷向縱深推進,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許多老舊或空曠片區都需要根據新的規劃設計進行功能化重建,在對規劃區域內居住的居民進行土地徵收和房屋拆遷時,仍然存在貪污冒領拆遷補償款、暴力強行拆遷等違法行為,因此,國家專門制定了相關政策制度,那麼,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和補償條例關於法律責任的規定是怎樣的呢?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和補償條例的相關規定:

第三十條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中不履行本條例規定的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本級人民政府責令改正,通報批評;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三十二條採取暴力、威脅等方法阻礙依法進行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三十三條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徵收補償費用的,責令改正,追回有關款項,限期退還違法所得,對有關責任單位通報批評、給予警告;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四條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或者房地產估價師出具虛假或者有重大差錯的評估報告的,由發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對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並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對房地產估價師並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並記入信用檔案;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注冊證書;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關於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和補償條例中法律責任的規定,首先對徵收部門人員營私舞弊、違規瀆職等行為,根據性質和情節,依次給予責令整改、通報批評、警告、責令賠償、處分等行政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對於暴力違法強制拆遷的,依次給予責令賠償、處分、治安處罰等,對於評估機構弄虛作假的,對

C. 補償和賠償在法律上的區別

補償和賠償在法律上的區別如下:
1、補償帶有補充性,賠償帶有懲罰性。所以如獲得補償,其價值一定是比相應的標的的賠償金額要少。懲罰性是要對行為人的行為做出一定的懲處,補償只是對行為人給對方造成的損失進行彌補,是不帶有懲罰性的;
2、補償是無過錯形態下由於公平原則而來的。比如說張三撞死一個闖紅燈的人,他無責任。但是因為對方死了。按照公平原則,還是要適當補償的。賠償就涉及到過錯了,侵權,違約等就是賠償了;
3、發生的基礎不同:國家賠償由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引起。國家補償則由國家的合法行為引起;
4、性質不同:國家賠償是國家對其違法行為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意在恢復到合法行為所應有的狀態。國家補償是一種例外責任,意在為因公共利益而遭受特別損失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供補救,以體現公平負擔的精神;
5、承擔責任的方式不同:國家賠償責任以金錢賠償福原則,以恢復原狀、返還財產等方式為輔。國家補償責任多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
6、承擔責任的時間不同:國家賠償以損害的實際發生為條件。國家補償既可以在損害發生前,也可以在損害發生後。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三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1、違法拘留或者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3、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4、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5、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D. 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包括懲罰和什麼

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包括懲罰和補償。

法律責任根據追究責任的目的分為補償性責任和懲罰性責任:

1、懲罰,即法律制裁,是國家以法律的道義性為基礎,通過強制對責任主體的人身和精神實施制裁的責任方式。

2、補償,是國家以功利性為基礎,通過強制力或當事人要求責任主體以作為或不作為形式彌補或賠償所造成損失的責任方式。

(4)補償性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 構成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法律責任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或必須符合的標准,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時進行分析、判斷的標准。根據違法行為的一般特點,我們把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主體、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五個方面。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違法行為或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3、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4、主觀過錯。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5、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

E.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哪些

【法律分析】
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就其性質而言,法律關系可以分為法律上的功利關系和法律上的道義關系,與此相適應,法律責任方式也可以分為補償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構成要件概括如下。
一、根據違法行為的一般特點,把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主體、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五個方面。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過錯。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3.違法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4.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5.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
二、根據追究責任的目的分為補償性責任和懲罰性責任。
1.懲罰,即法律制裁,是國家以法律的道義性為基礎,通過強制對責任主體的人身和精神實施制裁的責任方式。
2.補償,是國家以功利性為基礎,通過強制力或當事人要求責任主體以作為或不作為形式彌補或賠償所造成損失的責任方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六條 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七十八條 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F. 賠償與補償的法律區別

補償與賠償一般不會同時存在。兩者的性質不同。補償帶有補償性,賠償帶有懲罰性;兩者有無過錯責任不同。補償是無過錯形態下,由於公平原則而來的;賠償是由於存在過錯帶來的結果;發生的基礎不同。補償是需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才會發生,賠償是當事人故意為之的行為帶來的後果。
法律分析
補償帶有補償性,賠償帶有懲罰性。所以如獲得補償,其價值一定是比相應的標的的賠償金額要少。懲罰性是要對行為人的行為做出一定的懲處,補償只是對行為人給對方造成的損失進行彌補,是不帶有懲罰性的。補償是無過錯形態下由於公平原則而來的。按照公平原則,還是要適當補償的。賠償就涉及過錯了,侵權,違約等就是賠償了。發生的基礎不同:國家賠償由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引起。國家補償則由國家的合法行為引起。性質不同:國家賠償是國家對其違法行為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意在恢復到合法行為所應有的狀態。國家補償是一種例外責任,意在為因公共利益而遭受特別損失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供補救,以體現公平負擔的精神。承擔責任的方式不同:國家賠償責任以金錢賠償為原則,以恢復原狀、返還財產等方式為輔。國家補償責任多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承擔責任的時間不同:國家賠償以損害的實際發生為條件。國家補償既可以在損害發生前,也可以在損害發生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六條 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

G. 受益人補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權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責任人,受益人應該適當補償。具體內容如下:
1、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2、侵權責任以侵權行為為前提要件;
3、侵權責任的形式具有多樣性;
侵權責任的行為人或責任人除了要承擔賠償損失、返還財產等財產責任外,在很多情況下,還可能同時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非財產形式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H. 為什麼說民事法律責任具有賠償的性質

不對,民事責任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民事責任是一種違反民事義務的法律責任。它以民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沒有違反民事義務的行為,就不會發生民事責任。

2、民事責任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民事責任的目的不僅要對違反民事義務的人加以制裁,而且還要恢復正常的經濟秩序,補償被害人的損失。此外,民事責任中也有非財產責任,如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3、民事責任以恢復被侵害的民事權利為目的。民事權利的實現,以民事義務的履行為前提,對民事義務的違反,必然影響到民事權利的實現。民事責任具有補償和恢復原狀的性質。

4、民事責任是一種獨立的法律責任。所以民事責任的主要特點之一在於救濟責任。

熱點內容
民法典手繪 發布:2025-01-24 11:42:27 瀏覽:620
烏蘇法院拍 發布:2025-01-24 11:22:13 瀏覽:185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1-24 11:02:50 瀏覽:170
房屋銷售補充協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4 10:00:06 瀏覽:139
中級會計2013經濟法考試題 發布:2025-01-24 09:59:23 瀏覽:403
最高法律效力表現在 發布:2025-01-24 09:54:12 瀏覽:685
沈陽君道法律咨詢服務 發布:2025-01-24 08:49:18 瀏覽:515
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4 08:18:38 瀏覽:443
社區法律咨詢活動範文 發布:2025-01-24 07:57:17 瀏覽:532
老子道德經拼音版 發布:2025-01-24 07:08:55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