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欺詐法律責任
1. 民事欺詐的法律後果有哪些
一、民事欺詐的法律後果有哪些?
1、我國《民法通則》第61條第1款規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後,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根據上述規定,民事行為因欺詐被撤銷後,當事人應當返還財產,將其恢復到欺詐行為發生前的狀態。一般認為,返還財產為欺詐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之一。
在《民法通則》中欺詐也是致使民事行為無效的行為。
2、欺詐行為常常因觸犯多個法律部門的規定,從而將使行為人承擔民事的、行政的乃至刑事的責任。
二、民事欺詐罪法律依據:
(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二)、《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
依照規定。
(三)、《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三、什麼是欺詐消費者行為法律責任
欺詐消費者行為法律責任是指經營者要為欺詐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根據《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法承擔的法律責任:
1、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2、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3、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欺詐消費者行為是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綜合上面所說的,民事欺詐一般就是利用公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騙取他人的錢財,對於此行為所產生的後果一般就是會得到法律的處罰還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會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才能讓違法者受到應有的處罰。
延伸閱讀:
經營者欺詐消費者怎麼辦
對欺詐罪該如何進行處罰
如何對欺詐消費者行為認定?
2. 民事欺詐對當事人造成損失,可以要求賠償嗎
民事賠償是以受到的實際損害或損失為限進行賠償,民事欺詐對當專事人造成損失的,屬行為人應當予以贈償,受到損害或損失的受害人有權請求賠償。
民事賠償責任是行為人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根據《民法通則》第134條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
(4)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
(6)修理、重作、更換。
(7)賠償損失。
(8)支付違約金。
(9)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10)賠禮道歉。
以上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並使用。
3. 民事欺詐要不要坐牢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4. 民事欺詐要怎麼處理
民事欺詐處理方法如下:
1、法律上將根據獲得的錢財來處不同的懲罰,如果金額比較少的,將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2、如果金額比較大,達到萬元以上,處三到十年的徒刑;
3、詐騙的金額達到十幾萬的,已經屬於巨額財產了,是要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如果有導致人遭受精神疾病的,將被處無期徒刑;
4、除了上面的刑法之外,還要將所有詐騙得來的金錢全部歸還給損失人,嚴重的還要沒收詐騙人的全部財產。
欺詐的具體行為主要有三種:
1、捏造虛假的消息;
2、隱匿真實的情況,故意不告訴他人不好的一面,對他人會造成損害的一面;
3、故意歪曲事實。
民事欺詐與刑事詐騙的區別如下:
1、二者的行為目的不一樣,刑事詐騙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虛構事實來騙取他人的財物,而民事欺詐是在民事行為中,以誇大事實來使對方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來謀取一定的利益;
2、二者的存在基礎不一樣;
3、二者的侵害對象不一樣;
4、二者的嚴重程度不一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5. 民事欺詐可以判刑嗎
法律分析:民事詐騙會判刑,民事欺詐行為導致的法律後果是民事行為無效,從行為開始就沒有法律約束力。敲詐勒索公私財物價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至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和社會治安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6. 民事合同欺詐的後果
法律分析:民事合同欺詐的數額較大的,行為人的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應當被判處相應的刑罰,承擔刑事責任。具體的量刑是: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7. 民事合同欺詐會不會判刑
法律分析:民事合同欺詐可能會判刑。如果欺詐方是為了非法佔有受欺詐方的財產並且數額達到1萬元以上的,欺詐行為就涉嫌合同詐騙罪,可能會被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8. 民事欺詐罪應該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民事欺詐行為導致的法律後果是民事行為無效,從行為開始就沒有法律約束力,涉嫌詐騙罪的,需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民事欺詐行為是指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做出錯誤的表示的行為,其法律後果是民事行為無效,從行為開始就沒有法律約束力,可以據此要求欺詐方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9. 合同欺詐的民事責任
合同欺詐的民事責任有:
1、若合同撤銷的,應當承擔返還原物(折價補償)、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2、若合同未撤銷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錯、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3、合同欺詐的其他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10. 民事欺詐要不要坐牢
不需要坐牢。民事欺詐行為是指在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過程中,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做出錯誤的表示的行為,它屬於民事范疇,不同於刑事的詐騙罪,所以不會坐牢。民事欺詐行為導致的法律後果是民事行為無效,從行為開始就沒有法律約束力,需要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分析】
民事欺詐行為是指在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過程中,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做出錯誤的表示的行為,它屬於民事范疇,不同於刑事的詐騙罪,所以不會坐牢。參照我國的民事欺詐行為是指在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過程中,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做出錯誤的表示的行為。民事欺詐行為導致的法律後果是民事行為無效,從行為開始就沒有法律約束力。欺詐必須違反法律法規、違反誠信原則的行為。有利於社會、他人,善意欺詐,不構成欺詐。民事欺詐主要是指行為人為了用於經營,藉以誇大履行能力等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當事人陷入認識錯誤並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