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法律知識相關
『壹』 關於法律的小知識有哪些許
1、 如果未成年抄的孩子將人誤傷,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
2、 繼承權是男女平等的,嫁出去的女兒別忘了父母遺產有您的一份。
3、 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
4、 如果對行政機關的罰款、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為不服,可申請行政復議。
5、 如果被公安機關傳喚或拘傳,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特殊情況不得超過24小時。
『貳』 與法律相關的知識有哪些
法律的基本知識內容如下:
1.法的定義
法是由國家制定、認可並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權利好義務為調整機制,以人的行為及行為關系為調整對象,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以確認、保護和發展統治階級所期望的社會關系和價值目標為目的的行為規范體系。
2.法的特徵
(1)調整行為關系的規范。(2)由國家專門機關制定、認可和解釋,並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3)以權利義務雙向規定為調整機制。(4)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3.法的本質
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法體現的是整個統治階級的意志,而不是統治階級中個別人或少數人的意志,同時也不是統治階級每個成員個人意志簡單的相加。
二、法的淵源
法的淵源,也被稱為法的形式,是指由一定的有權國家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現形式。當代中國法的淵源主要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一般地方性法規、自治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等。
(一)法的淵源
1.憲法
作為法的形式,憲法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經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綜合性地規定國家、社會和公民生活的根本問題,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種法。憲法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2.法律
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修改、補充、廢止的。根據《立法法》第7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3.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是國家行政機關體系中最高的規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是指法定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在不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和頒布的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實施的規范性文件。
5.自治法規
自治法規是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即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人大制定的與民族區域自治有關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包括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6.規章
規章通常稱行政規章,是國家行政機關依照行政職權所制定、發布的針對某一類事件或某一類人的一般性規定,是抽象行政行為的一種。規章包括部門規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 (二)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級
上述各種法的淵源都具有法的效力,但它們的效力等級又是有差別的。
1.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2.中國立法指導思想
當代中國立法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立法觀。當代中國立法基本指導思想,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我國現階段立法的指導思想,必須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而不能以別的思想為指導,不能離開社會主義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這個根本任務。
3.中國立法的基本原則
立法的基本原則:(1)立法必須以憲法為依據;(2)立法必須從實際出發;(3)總結實踐經驗與科學預見相結合;(4)吸收、借鑒歷史和國外的經驗;(5)以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為標准,立足全局,統籌兼顧;(6)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7)保持法律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與及時立、改、廢相結合。
4.我國立法的基本程序
立法的基本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審議、法律草案表決稿的表決和法律的公布等四個階段。
(1)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提出是指依法有專門許可權的國家機關和個人向立法機關提出創制、修改、補充或廢止某項法律的法律案。
(2)法律案的審議。法律案的審議是指立法機關對已列入會議議程的法律案進行審查和討論。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經過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
(3)法律草案表決稿的表決。這是指立法機關對法律案經過審議後提出的表決稿,正式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活動。這是整個立法活動中最有決定意義的一步。根據我國憲法和《立法法》的規定,一般法律要由全國人大全體代表或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超過半數通過。
(4)法律的公布。這是立法機關將獲得通過的法律依法定形式公之於眾(社會)的一個法定程序。
5.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
法律體系,也稱為部門法體系,是指一國的現行法律規范,按照一定的標准和原則,劃分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內部和諧一致、有機聯系的整體。它不包括國際法和已失效的國內法。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門法: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訴訟法。 (二)法的實施
1.法的實施中的相關概念
法律實施包括執法、司法和守法。所謂執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貫徹和實現法律的活動。所謂司法,也稱法的適用,通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根據法定職權好法定程序,具體應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
2.法律適用的要求和原則
法律適用的要求:(1)准確,指適用法律時,事實要調查清楚,證據要准確;(2)合法,指司法機關審理案件時要合乎國家法律的規定,依法辦案;(3)及時,指司法機關辦案時在正確、合法的前提下,還必須做到遵守時限。
法律適用的原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實事求是,有錯必糾。 3.法律關系:
(1)法律關系是在法律規范調整社會關系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人們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2)法律關系的基本特徵。法律關系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法律關系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的社會關系;法律關系是以現行法律存在為前提的社會關系。它不屬於物質關系,而是一種思想關系。
(3)法律關系的構成
法律關系的主體:公民(自然人);機構和組織(法人);國家。 法律關系的客體:物;行為結果;精神產品;人身。 法律關系的內容: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4.違法行為、法律責任與法律制裁
2.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3.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4.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優先適用效力,經濟特區法規的優先適用效力。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 5.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6.特別規定優於一般規定、新的規定優於舊的規定的原則: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三、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是指法具體生效的范圍,及法在適用對象、時間和空間三方面的效力范圍。 1.法的對象效力
第一,中國公民、法人好其他組織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在國外仍受中國法的保護並履行中國法定義務,同時也遵守所在國的法。第二,我國法律對外國的適用包括兩種情況:(1)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除享有外交特權好豁免權或法有另外規定者外,一律適用我國法律;(2)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或中國公民、法人犯罪,按中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適用中國刑法規定,但按犯罪地的法不受處罰的除外。
2.法的空間效力
(1)有的法在全國范圍有效;(2)有的法在一定區域內有效;(3)有的法具有域外效力。
3.法的時間效力
是指法的效力的起止時限以及對其實施前的行為有無溯及力。法開始生效的時間:一是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後經過一段時間生效。法終止生效的時間:一是以新法取代舊法,使舊法終止生效;二是有些法完成了歷史任務而自然失效;三是發布特別決議、命令宣布廢止某項法;四是法本身規定了終止生效的日期。
四、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泛指法對人們的行為及社會關系和社會生活發生的影響。
1.法的規范作用
作為國家制定的社會規范,法具有告示、指引、評價、預測、教育和強制等規范作用。
(1)告示作用:法律代表國家關於人們應當如何行為的意見和態度。
(2)指引作用:法是通過人們在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以及違反法律規定應當承擔的責任來調整人們的行為的。
(3)評價作用:法律作為一種行為標准好尺度,具有判斷、衡量人們的行為的作用。
(4)預測作用:根據法律規定,人們可以預先知曉或估計到人們相互間將如何行為。
(5)教育作用
(6)強製作用:在於制裁違法行為。
2.法的社會作用:
(1)維護統治階級的階級統治。 (2)執行社會公共事務。 五、法的運行過程 (一)立法
1.立法的概念
立法是指由特定主體,依據一定職權好程序,運用一定技術,制定、認可和變動法這種特定社會規范的活動。
(1)違法行為:違反現行法律規定並具有社會危害性的有過錯的行為。 構成:違法主體,違法客體,違法的主觀要件,違法的客觀要件。 違法的分類:刑事違法,民事違法,行政違法,違憲行為。
(2)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所產生的由相關主體所應承擔的具有法定強制性的不利後果與政治責任、道義責任等其他社會責任相比,法律責任有如下特點:第一,法律責任是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而產生的責任。法律上的義務包括法定義務、約定義務以及正確行使權力、權利的義務;第二,法律責任具有國家強制性。該責任或由有關國家機關依法定職權和程序,以直接強制手段實施;或由當事人協商主動承擔,但以國家強制力作為潛在的保證。
(3)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是指由專門機關對違法者依其應負的法律責任而採取的強制性懲罰措施。法律制裁主要有以下幾種: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違憲制裁。
5.法律實施的監督
(1)法律監督及其構成
法律監督,是指由所有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對各種法律活動的合法性所進行的監察和督導。法律監督的基本構成要素一般包括三個方面,即法律監督的主體、法律監督的客體和法律監督的內容。法律監督的主體主要可以概括為三類: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法律監督的客體是立法、司法和執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進行的公務活動。通過法律監督促使被監督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辦事,正確行使權力。
(2)國家機關的監督
國家機關的監督,是國家機關為保障法律的切實實施所進行的監督。具體包括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國家行政機關的監督和國家司法機關的監督。
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在我國就是指人民代表大會所進行的監督。
行政機關的監督,又稱行政監督,是指國家行政系統內部、上下級之間存在的法律監督,以及行政系統內部設立的專門機關的法律監督。
司法機關的監督,是我國監督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體包括檢察機關的監督和審判機關的監督兩種。
(3)社會的監督
指各政黨、各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對各種法律活動的合法性進行的監督。 六、法與其他社會現象之間的關系
(一)法與經濟基礎的關系
1、法與經濟的聯系是最根本的聯系。
2、經濟基礎決定法的性質,經濟基礎的發展變化決定著法的發展變化;法又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3、生產力發展的水平直接影響法的發展水平。
4、法在市場經濟宏觀調控中的作用:引導作用;促進作用;保障作用;制約作用。
5、法在規范微觀經濟行為中的作用:確認經濟活動主體的法律地位;調整經濟活動中各種關系;解決經濟活動中的各種糾紛;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
(二)法與政治、政策
1、法受政治的制約。體現在:政治關系的發展變化是影響法的發展變化的重要因素;政治體制的改革也制約法的內容及其發展的變化;政治活動的內容更制約法的內容及其變化。法又服務於政治。
2、法與政策的關系:黨的政策是法律的依據和指導,法律是政策的規范化、法律化,是實現黨的政策的重要工具。
『叄』 法律相關知識
首先來說,你能有這種自覺,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相當不錯。
我經常說一句話,人可以沒有法律知識,但是不能沒有法律常識;人可以偏好風險,但是不能忽視風險。一定意義上,僥幸心理和盲從心理是人性中固有的劣根性,基本無解。實踐中不要說未雨綢繆,能夠做到亡羊補牢的人都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會在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非法律專業的人,對於法律知識的學習一般有幾種情況,題主的想法是更偏近於實用性,實質也就是一個普通人呢如何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從而知道如何用法律手段來解決生活、工作中常見的糾紛,進而更好的維護自身權益。
法律作為一門學科,法律服務作為一種行業,其實還是有相當的門檻,要不然我們國家不會從本科起就設立法律專業。而法條雖然看起來都是漢字,似乎每個字都能看懂——這個並不是笑話,英美國家的法律條文對於專業以外的來說往往有看天書的感覺——但是實際上法律條文的真實意思未必能夠理解,同時在法條以外,還有大量配套的司法解釋、法律規范、工作文件乃至指導性案例等。可以說,法律條文很多時候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再加上法律條文有自身的表述方式(我們俗稱法言法語),所以對於非專業人群來說並不友好。
一、如果眼下沒有出現實際的問題,同時時間比較充裕的話,可以看一下通俗的法律入門讀物,也就是專門寫給普通人群的普法讀物,比如這本《通識教育叢書:法律與道德》,我范進學是憲法學博士,書中將法律與道德、公序良俗、孝道等傳統觀念進行對比,分析異同,同時指出了傳統思維中與現代法制沖突的地方。
另外推薦的一本書是一本譯作,「牛津通識讀本」中的《法律》分冊,我是英國著名法學家雷蒙德·瓦克斯(他的另外一本書《讀懂法理學》也值得閱讀);這本《法律》以英國為例,介紹了法律的主要部門,描述了律師在做什麼和法庭在怎樣運作,著重強調了法律在正義、自由和平等方面的追求。
類似還有一本《法律:七堂法治通識課》,我是牛津大學出身的法哲學大師傑里米·沃爾德倫,主要介紹的是憲法、權利、司法系統以及法律體制等基本概念。
通過以上這些作品,題主可以對於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框架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對於通行的法律權利等有一個初步的概念。
【拓展資料】
二、有了基本了解之後,對於身邊常見的法律知識和法律問題,可以有選擇性的看一些普法讀物。要注意的是,由於近年來法制建設日益完善,所以法律條文的變動比較多,因此這類書籍一定要注意時效性,以免因為相關法律經過修改或者更新,而出現認識上的偏差。
三、其實從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來講,最常見的法律問題基本就集中在勞動法、合同法、婚姻法等幾個方面,對於這幾個方面相關法律知識的了解,能夠更好的保護大家自身的權益。
『肆』 關於法制的知識
「法制」我國古代已有之,在現代,人們對於法制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不一樣的。
其一,狹義的法制,認為法制即法律制度。詳細來說,是指掌握政權的社會集團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政權建立起來的法律和制度。
其二,廣義的法制,是指一切社會關系的參加者嚴格地、平等地執行和遵守法律,依法辦事的原則和制度。
其三,法制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它不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實施和法律監督等一系列活動過程。
(4)與法律知識相關擴展閱讀: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總稱。統治階級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國家事務,並且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也是統治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權力建立的用以維護本階級專政的法律和制度。任何國家都有法,但並非有法制。
法制在不同國家其內容和形式不同。在君主制國家,君主之言即為法;在資本主義國家,雖然排除了奴隸制、封建制國家法制的專制性質,但資產階級受階級本性的局限,當有的法律規定不符合本階級的利益時,就加以破壞。
只有徹底消滅剝削制度,實現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才能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法制。
法令制度:
《管子·法禁》:法制不議,則民不相私。
漢賈誼《新書·制不定》:仁義恩厚,此人主之芒刃也;權勢法制,此人主之斤斧也。
清何琇《樵香小記·鈞金束矢》:夫聖王之世,法制修明,豪強縱暴,有舉其官者矣,安用訟哉?
『伍』 有關法律的知識
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法律和民法相關比較多,另外比較重要的就是工作中涉及的勞動法。
如果是非上述原因解除合同,公司必須提供賠償,賠償標准如下: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而女性員工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還享有三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的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61條規定:"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陸』 關於法律的一些小知識
法律小常識一 這些來招聘行源為被禁止: 1.提供虛假招聘信息; 2.招用童工和無合法證件的人員; 3.向求職者收取招聘費用; 4.向被錄用人員收取保證金或抵押金; 5.扣押被錄用人員的身份證等證件; 6.以招用人員為名牟取不正當利益或進行其他違法活動; 7.以性別、民族、種族、宗教信仰為由,拒絕錄用或提高錄用標准(國家規定不適合從事的工種和崗位除外)。
『柒』 法律基本常識
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法律和民法相關比較多,另外比較重要的就是工作中涉及的勞動法。
如果是非上述原因解除合同,公司必須提供賠償,賠償標准如下: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而女性員工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還享有三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的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61條規定:"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捌』 法律有關的知識有那些
(一)綜合類:
《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三節「知識產權」。
《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七節「侵犯知識產權罪」;
高法院、高檢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合同法》第十八章「技術合同」。《對外貿易法》第五章「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
(二)商標權類:
《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
高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案件有關管轄和法律適用范圍問題的解釋;
高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
(三)專利權類:
《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
高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高法院關於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國防專利條例》。
(四)著作權類:
《著作權法》及其實施條例。
高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高法院關於審理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高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五)商業秘密類:
《反不正當競爭法》。
《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
(六)植物新品種權類:
《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農業部分、林業部分)。
高法院關於審理植物新品種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
(七)特殊標志類:
《特殊標志管理條例》;
《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
《世界博覽會標志保護條例》。
(八)地理標志類:
《商標法》。
《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
(九)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類: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及其實施細則。
高法院關於開展涉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
(十)其他類: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實施辦法》。
《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玖』 關於法律方面的知識
1 叫人動手自己沒動手的是教唆犯,動手的是實行犯,教唆犯和實行犯誰是主犯關版鍵看其在犯罪過權程中所起的作用,從本案看來,雙方都起同等的作用,應認定為同等責任,不分主犯和從犯。2 從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一刀在頸部動脈,一刀刺破肺部」足以看見是想只受害人於死,因此當然會認定為故意殺人(既遂)。3 判不判死刑由法院根據具體案件情節進行裁量,但根據法律的規定是可以判處死刑的。4 可以向司法機關(公安 檢察院 法院都可,看案件處於什麼階段)請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也可在案件結束後請求民事侵權賠償。
『拾』 關於法律的知識
一、內容提要:
1、法的概述
2、民法
二、考試目的和考試要求:
本部分的考試目的是測試應考人員對法律基礎知識,以及民法等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考試基本要求:
1.了解法的概念、淵源和分類;
2.熟悉民法的概念;
3.熟悉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4.了解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
5.熟悉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
6.掌握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
7.掌握自然人、法人和合夥;
8。掌握民事法律行為;
9.掌握代理的概念、分類、代理關系關系和代理權、代理行為;
10.熟悉訴訟時效;
11.了解民事責任;
三、內容輔導:
1、本章涉及有關的法律包括:1)《立法法》;2)《民法通則》;3)《物權法》。
2、本章的重點和易考點包括:
第一、有關法的基礎知識我們應熟悉。主要熟悉法的概念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等中國現行法律制度體系構成框架及其內涵、制定主體、規范范圍、相互關系等。
第二、有關民法的內容。一是要掌握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內容。二是民事權利的分類,要掌握掌握兩種分類方法及具體分類內涵及特點,即「根據權利標的的不同性質,民事權利可分為財產權和人身權;根據權利的作用,民事權利可分為支配權、請求權、形成權和抗辯權」。 如2005年房地產估價師試題中,出了一道有關此內容的單選題:根據權利的作用,以下民事權利中屬於形成權的是( D )。
A.物權
B.知識產權
C.人身權
D.撤銷權
做此題,我們必須熟悉民事權利分類中,形成權的具體范圍。在教材上也是舉小例子出現的,可能我們會忽視,也就是「形成權是指權利主體依自己的行為,使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發生變動的權利,如撤銷權、解除權、追認權、選擇權等」。
三是要分清自然人分類。也就是:根據自然人不同的認知能力,將自然人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3種。我們關鍵要搞清這三類自然人的范圍:①從年齡上分,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18周歲以上的公民以及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②從能否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來分,凡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記住一個是「不能完全辨認」,一個是「不能辨認」。四是關於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的條件和宣告部門要掌握。要分清「公民下落不明滿2年的」,可以宣告失蹤;「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的」,可以宣告死亡。宣告部門都是人民法院。
第一節 法 的 概 述
一、法的概念(了解)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以權利義務為主要內容、體現國家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人們行為規范的總稱。
例題:根據法的概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法以權利義務為主要內容
C、法不體現國家意志
D、法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
答案:C
解析: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以權利義務為主要內容、體現國家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人們行為規范的總稱。
二、法的淵源(了解)
中國現行法的淵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行政規章、特別行政區法和國際條約等。
(一)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按照特別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綜合性地規定國家、社會和公民生活根本問題,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二)法律
這里指狹義的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定和調整國家、社會和公民生活中某一方面根本性的社會關系或基本問題的一種法。其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而高於其他法。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一是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二是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
例題:狹義上的法律,是指由( )依法制定,規定和調整國家、社會和公民生活中某一方面帶根本性的社會關系或基本問題的法的統稱。
A.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B.國務院
C.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D.國務院各部委
答案:A
解析:法律的制定主體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因此A項是正確的。
(三)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依法制定的,有關行政管理和管理行政事項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的效力低於憲法、法律,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四)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做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做出變通規定。
例題:下列關於地方性法規,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
B、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
C、地方性法規不得同憲法、法律相抵觸,但行政法規除外
D、地方性法規效力不得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
E、地方性法規是一種規范性文件
答案:BC
解析: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五)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是有關行政機關依法制定的事關行政管理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分為部門規章和政府規章兩種。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涉及兩個以上國務院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應當提請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或者由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制定規章,如《房產測繪管理辦法》(建設部、國家測繪局令第83號)為建設部、國家測繪局聯合制定的部門規章。其地位低於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不得與它們相抵觸。
政府規章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按法定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亦稱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政府規章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政府規章除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外,還不得與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
特別行政區的法和中國同外國締結或中國加入並生效的國際條約也是中國社會主義法的淵源之一。
中國現行法的淵源知識匯總表
法的淵源 制定主體 地位及法律效力 備注
憲法 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而高於其他法。
行政法規
國務院依法制定 效力低於憲法、法律,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 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
部門規章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 其地位低於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不得與它們相抵觸。
政府規章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政府 除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外,還不得與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
在法律適用上,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同一機關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的,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例題1.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的效力關系為( )。(2004年試題)
A、部門規章高於地方政府規章
B、部門規章低於地方政府規章
C.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具有同等效力
D.兩者不可比
答案:C
解析:政府規章除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外,還不得與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
例題2:下列關於法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2004年試題)
A、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一般不溯及既往
B.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C.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一般規定
D.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答案:C
解析:同一機關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例題3: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制定的規范性法文件是( )。(2007年房地產估價師考試試題)
A.地方性法規
B.政府規章
C.部門規章
D.自治條例
答案:B
解析: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作為地方司法依據之一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政府規章是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地方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制定的規范性法文件,也稱為地方政府規章。
三、法的分類 (了解)
法有許多分類的方法。
按法所規定的內容不同,分為實體法與程序法。實體法一般是指以規定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或職權、職責關系為主要內容的法,如《城鄉規劃法》、《建築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程序法通常指以保證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得以實現或保證主體的職權和職責得以履行所需程序或手續為主要內容的法,如《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
按照法的效力范圍,分為特殊法和一般法。從空間效力看,適用於特定地區的法為特殊法,適用於全國的法為一般法。從時間效力看,適用於非常時期的法為特殊法,適用於平常時期的法為一般法。從對人的效力看,適用於特定公民的法為特殊法,適用於全國公民的法為一般法。特殊法與一般法的關系為,特殊法優於一般法。
例題:按照法的效力范圍,法分為( )。
A、實體法
B、程序法
C、特殊法
D、一般法
E、國內
答案:C D
解析:按照法的效力范圍,分為特殊法和一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