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的起始時間
Ⅰ 仲裁裁決書自什麼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1、仲裁裁決書的生效方式因情況不同而有不同種方式。
2、第一種:仲裁裁回決書自裁決收到之後答雙方都在15天之內沒有起訴到法院而生效。
3、第二種:雙方在裁決書收到之日起15天之內起訴到法院,而法院的最終判決維持仲裁裁決結果,則裁決書自法院最終判決生效之日起生效。
4、第三種:當仲裁裁決書是一方當事人缺席情況下作出的,則仲裁裁決自公告送到之日起60日後生效。
Ⅱ 仲裁裁決書的生效時間是多久
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仲裁裁決是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仲裁異於訴訟和審判,仲裁需要雙方自願,也異於強制調解,是一種特殊調解,是自願型公斷,區別於訴訟等強制型公斷。
仲裁一般是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願將其爭議提交由非司法機構的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進行裁判,並受該裁判約束的一種制度。仲裁活動和法院的審判活動一樣,關乎當事人的實體權益,是解決民事爭議的方式之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四十八條 仲裁庭應當將開庭情況記入筆錄。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認為對自己陳述的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記錄該申請。
筆錄由仲裁員、記錄人員、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簽名或者蓋章。第五十一條 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可以先行調解。當事人自願調解的,仲裁庭應當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或者根據協議的結果製作裁決書。調解書與裁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五十二條 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在調解書簽收前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第五十四條 裁決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爭議事實、裁決理由、裁決結果、仲裁費用的負擔和裁決日期。當事人協議不願寫明爭議事實和裁決理由的,可以不寫。裁決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對裁決持不同意見的仲裁員,可以簽名,也可以不簽名。
Ⅲ 仲裁裁決生效期限是多少
簡言之,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就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四十七條規定: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
、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
等方面發生的爭議。第四十八條規定,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五十條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
根據上述規定,除了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47條規定的勞動爭議案件實行有條件的一裁終局外,其他勞動爭議案件在裁決作出後,對裁決結果不服都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起訴。期滿沒有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履行。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作出的裁決書生效後,與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生效裁決書確定的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Ⅳ 仲裁裁決書的生效時間
仲裁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即發生法律效力。根據《仲裁法》第五十七條規定,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仲裁法》第五十四條規定 裁決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爭議事實、裁決理由、裁決結果、仲裁費用的負擔和裁決日期。當事人協議不願寫明爭議事實和裁決理由的,可以不寫。裁決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對裁決持不同意見的仲裁員,可以簽名,也可以不簽名。
第五十七條規定,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Ⅳ 根據《仲裁法》規定,仲裁裁決書自( )起發生法律效力。
D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題考核裁決書發生效力的時間。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仲裁適用一裁終局原則,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Ⅵ 裁決書自什麼起發生法律效力
仲裁裁決書自作出之日即發生法律效力。仲裁裁決是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裁決書作出之日發生法律效力,但勞動者收到裁決書的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的除外。勞動者起訴後又撤訴的,裁決書在法院准予撤訴裁定書送達之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五十七條
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第五十四條
裁決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爭議事實、裁決理由、裁決結果、仲裁費用的負擔和裁決日期。當事人協議不願寫明爭議事實和裁決理由的,可以不寫。裁決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對裁決持不同意見的仲裁員,可以簽名,也可以不簽名。第五十六條
對裁決書中的文字、計算錯誤或者仲裁庭已經裁決但在裁決書中遺漏的事項,仲裁庭應當補正;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可以請求仲裁庭補正。
Ⅶ 仲裁書生效時間是
法律分析:仲裁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如對仲裁裁決不服,可在收到仲裁裁決書後的規定時日內提起訴訟,滿期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五十七條
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Ⅷ 勞動仲裁裁決書生效時間怎麼計算
生效時間為自收到勞動仲裁裁決書之日起第十六日。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如果雙方都沒有起訴到法院,則裁決書生效。但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的特殊情形除外。
【法律分析】
勞動仲裁流程:1、案件受理。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提交勞動仲裁申請書,經審查,仲裁委員會收到勞動仲裁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決定不予受理的,應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製作不予受理通知書,送達申請人;決定立案的,應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向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發出書面通知,同時將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並要求其在十日內提交答辯書和證據。2、仲裁庭。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應自立案之日起七日內依法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一名首席仲裁員、二名仲裁員組成。3、調查取證。仲裁委員會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補充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取證的,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互相矛盾、無法認定的,或針對雙方當事人的申訴和答辯中存在的疑點,仲裁委員會依職權可找有關單位、知情人了解情況和收集證據,遇有需要勘驗或鑒定的問題,應交由法定部門勘驗或鑒定;沒有法定部門的,由仲裁委員會委託有關部門勘驗或鑒定。4、仲裁調解。在查明爭議事實的基礎上,由仲裁庭或仲裁員主持,對勞動爭議案件先行調解。經調解達成協議的製作仲裁調解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字,仲裁員署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並送達當事人;調解未達成協議,或仲裁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以及當事人拒絕接收調解書的,仲裁庭應及時仲裁。5、仲裁裁決。仲裁庭開庭裁決,應當在開庭的五日前,將開庭時間、地點的書面通知送達當事人。開庭審理時,聽取申請人的申請和被申請人的答辯,由仲裁庭進行當庭調查、主持辯論,征詢雙方當事人的最後意見,並再行調解。雙方未達成協議或不願接受調解的,經仲裁庭合議作出裁決,並製作仲裁裁決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不執行的,對方當事人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應當在收到仲裁申請後的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批准可以延長十五日。處理集體勞動爭議,應當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十五日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可延長十五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Ⅸ 仲裁裁決是作出之日還是送達之日起生效
1、《仲裁法》第五十七條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2、《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9)仲裁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的起始時間擴展閱讀:
仲裁裁決的效力
《仲裁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五十七條規定:「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可見,與多數國家一樣,我國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仲裁裁決一經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
一裁終局制度是仲裁程序簡便、迅捷的集中體現,它不僅排除了一裁兩審的可能性,同時也否定了一裁復議和兩裁終局的制度。根據《仲裁法》的規定,我國國內仲裁和涉外仲裁均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當事人必須履行生效的裁決,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仲裁不實行強制管轄而尊重當事人的意願和約定,使得一次裁決即為終局的制度有了堅實的基礎。因為這種終局性不是外部力量的強加,而是當事人在訂立仲裁協議時的約定。實踐表明,當事人選擇仲裁方式解決爭議,除受仲裁的保密、迅速、費用低廉等特點所吸引外,最主要的就是期望獲得一份終局裁決,以避免繁瑣、漫長的訴訟程序。
這一制度所給當事人帶來的潛在利益,為越來越多的當事人所認識,而且裁決為專家所作,裁決的質量有保障。法律應當對當事人這種謀求裁決終局性的合理期待予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