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開展法律知識宣傳
Ⅰ 工會法治宣傳經典短語
法制知識多學習,和諧社會靠大家
Ⅱ 如何進一步做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如何進一步做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1.強化源頭參與。一是工會應當積極反映、主動參與、有效敦促國家立法機關盡快制定和出台《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法》,用法律保障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的各項權力的實施,使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有法可依。二是各級黨委、政府在研究制定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時,應當充分徵求工會意見和建議,相關部門應主動邀請工會參加,這樣有利於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三是基層工會應充分利用民主管理、職工代表大會等手段,積極參與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建立和修訂,盡最大可能地反映職工呼聲願望、代表職工利益訴求、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2.建好監督員隊伍。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素質的高低、能力的大小,能否履職盡責,是工會勞動法律監督職能能否實現的關鍵。因此,各級工會組織應聘請政策水平高、法律法規熟、業務水平精、工作能力強、履職盡責好的同志,組建一支專兼職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隊伍,切實擔負起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一方面,加強工會勞動法律監督人員培訓工作,在培訓的內容、方式和對象上應注重理論與實踐、定期與不定期、集中研討與業務自學三個結合,不斷提高監督員隊伍素質。另一方面,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向社會招募熱愛工會工作、熟悉法律知識、熱心為職工服務的志願者,形成一支活躍在基層、從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的志願者隊伍,為順利開展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3.創新監督方式方法。一是加強事前監督。運用協商協調機制穩定企業勞動關系,通過企業勞動合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規范企業勞動關系,從制度上保證職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二是強化決策監督。企業重大經營決策應由職代會行使審議權,對企業內部管理從源頭上進行監督。三是實行高層監督。運用工會與企業行政聯席會議、高層協商參與機制來保證勞動法律監督發揮其應有作用。四是堅持全程監督。通過運用企業職代會、廠務公開、職工董事與職工監事等民主管理有效機制全過程進行監督,保證源頭監督的實施。同時,省、市、縣總工會要為基層工會組織和工會幹部撐腰,可實行派駐工會法律監督員到用人單位,建立區域性、行業性勞動法律監督組織等辦法,維護基層工會組織和監督員合法權益。五是推行「三庭合一」工作模式。即由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庭、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巡迴仲裁庭、人民法院勞動爭議巡迴法庭成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藉助各方力量抓好勞動爭議調解工作,以勞動關系的和諧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4.健全完善監督運行機制。一是建立健全宣傳教育機制。各級工會要廣泛宣傳《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會法》等法律法規,切實增強企業法人對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努力提高職工的法律意識和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工會要與政府、企業積極溝通,會同人社部門、企業聯合會代表,建立和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扎實開展模範勞動關系和諧企業評選工作,積極構建規范有序、公平合理、互利共贏的新型勞動關系。三是建立定期會商、聯合檢查、信息互通、制度對接、工作聯動機制,及時通報勞動法律法規實施、勞動行政監察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的有關情況,及時曝光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行為,提升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的社會效果。四是建立多元化勞動爭議調解模式。堅持以調為主、先調後裁、妥善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不斷提高爭議處理效能和專業化水平。五是建立健全權益維護機制。要建立健全以推行勞動合同為突破口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以推動工資集體協商為重點的集體合同機制、以推進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機制、以推廣廠務公開為主要內容的公開公示機制,突出落實職工在企業中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
Ⅲ 如何短時間內學好工會相關的法律法規
1、基層工會委員會每屆任期幾年?
答:三年或者五年。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十三條就設立專職工會主席是如何規定的?
答:職工二百人以上的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可以設專職工會主席。
13、我國職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什麼?
答:是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廠務公開條例》是哪年哪月哪日經什麼會議通過?什麼時間施行?
答:2008年7月3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15、廠務公開的基本形式是什麼?
答:是職工代表大會。
16、廠務公開程序有哪五個環節?
答:提出、審查、公開、議事、整改。
17、《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是哪年哪月哪日經什麼會議通過的?什麼時間施行?
答:2005年9月22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的。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18、什麼是職工代表大會?
答:職工代表大會是企事業單位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制度,是協調勞動關系的重要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機構,是實行廠務公開的重要載體。
1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第六條中就企事業單位工會委員會在職工代表大會中的角色是如何規定的?
答:企事業單位工會委員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
2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第十九條就職工代表中代表構成的比例如何規定的?
答:職工代表中的一線職工比例應當不低於百分之六十,中層以上管理人員不超過百分之二十,其他人員不超過百分之二十。少數民族職工代表比例不低於其在本單位職工中所佔的比例,女職工代表應占適當比例。
21、什麼是集體合同?
答:集體合同是企業與職工一方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生產、保險、社會福利等各項管理的書面協議。
22、集體合同內容有哪些?
答:(一)勞動報酬;
(二)工作時間;
(三)休息休假;
(四)社會保險和福利;
(五)勞動安全衛生;
(六)職業技能培訓;
(七)勞動紀律;
(八)女職工和未成年的特殊保護;
(九)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
(十)雙方履行集體合同的權利和義務;
(十一)集體合同的期限;
(十二)變更、解除、終止集體合同的條件和程序;
(十三)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的處理;
(十四)違約責任;
(十五)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23、集體合同期限為幾年?
答:集體合同期限一般為1至3年。
24、組建工會的程序有哪些?
答:1、成立組建工會籌備組;
2、提出建會申請;
3、發展工會會員;
4、召開會員大會選舉產生工會委員會,經費審查委員會;
5、將選舉結果報上級工會審批;
6、刻制印章,辦理法人資格登記,建立工會經費賬戶。
25、企業工會在簽訂集體合同中的地位是什麼?
答:集體合同由企業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
26、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會協調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機制是什麼?
答:有兩種。即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為主要內容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
27、集體合同草案應提交什麼大會通過?
答:應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通過。
28、《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立法依據是什麼?
答:根據《憲法》制定《工會法》。
29、工會教育職能目標是建設「四有」職工隊伍,是哪「四有」?
答:建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職工隊伍。
30、企業簽訂集體合同須報哪個部門審查登記?
答: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審查登記。
31、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怎樣撥繳工會經費?
答:按每月全部職工的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繳經費。
32、我國安全生產工作方針是什麼?
答: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
33、《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依據是什麼?
答:為保障工會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確定工會的權利和義務,發揮工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作用,根據憲法,制定工會法。
34、《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二十二條中規定。哪些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情形,工會可以請求當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處理?
答:1、剋扣職工工資;2、不提供勞動安全衛生條件的;3、隨意延長勞動時間的;4、侵犯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權益的;5、其他嚴重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
35、《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二十三條中勞動安全衛生「三同時」指的是?
答:是指對新建、擴建企業和技術改造工程中的勞動條件和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進行監督。
3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二十條規定了兩個重要的勞動法律制度是什麼?
答:是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
37、《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關於工會的根本活動准則是如何規定的?
答:工會必須遵守和維護憲法,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依照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
38、《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十四條中就依法取得社團法人資格是如何規定的?
答:中華全國總工會、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基層工會組織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39、《中國工會章程》第三條就工會會員享有的權利是如何規定的?
答:(一)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對工會工作進行監督,提出意見和建議。要求撤換或者罷免不稱職的工會工作人員。
(三)對國家和社會生活問題及本單位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要求工會組織向有關方面如實反映。
(四)在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要求工會給予保護。
(五)享受工會舉辦的文化、教育、體育、旅遊、療休養事業、生活救助、法律服務、就業服務等優惠待遇;享受工會給與的各種獎勵。
(六)在工會會議和工會報刊上,參加關於工會工作和職工關心問題的討論。
40、《中國工會章程》第四條就工會會員應履行的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答:(一)學習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科學、技術和工會基本知識。
(二)積極參加民主管理,努力完成生產和工作任務。
(三)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遵守勞動紀律。
(四)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向危害國家、社會利益的行為作斗爭。
(五)維護中國工人階級和工會組織的團結統一,發揚階級友愛,搞好互助互濟。
(六)遵守工會章程,執行工會決議,參加工會活動,按月交納會費。
41、《中國工會章程》第二十八條就工會基層委員會的基本任務是如何規定的?
答:(一)執行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工會的決定,主持基層工會的日常工作。
(二)代表和組織職工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廠務公開和其他形式,參加本單位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企業、事業單位工會委員會是職工代表大會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檢查、督促職工代表大會決議的執行。
(三)參與協調勞動關系和調解勞動爭議,與企業、事業單位行政方面建立協商機制,協商解決涉及職工切身利益問題。幫助和指導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行政方面簽訂勞動合同,代表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行政方面簽訂集體合同或者其他專項協議,並監督執行。
(四)組織職工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和技術協作等活動,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做好先進生產(工作)者和勞動模範的評選、表彰、培養和管理服務工作。
(五)對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鼓勵支持職工學習文化科學技術和管理知識,開展健康的文化體育活動,辦好工會文化、教育、體育事業。
(六)監督有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協助和督促行政方面做好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的工作,辦好職工集體福利事業,改善職工生活。依法參與勞動安全衛生事故的調查處理。
(七)維護女職工的特殊利益,同歧視、虐待、摧殘、迫害女職工的現象作斗爭。
(八)搞好工會組織建設,健全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建立和發展工會積極分子隊伍。做好會員的發展、接收、教育和會籍管理工作。
(九)收好、管好、用好工會經費,管理好工會資產和工會的企業、事業。
4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第二十條就職工代表的權利是如何規定的?
答:(一)對本單位涉及職工權益的事項有知情權、建議權,在職工代表大會上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有權參加職工代表大會及其工作機構對本單位執行職工代表大會決議、決定、辦法、方案和落實提案情況的監督檢查,有權參與對本單位領導人員的評議和質詢。
(三)因參加職工代表大會或經本單位同意參加工會組織的行使職工代表職權的其他活動而佔用工作時間的,其工資福利及其他待遇不受影響。
4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第二十一條就職工代表的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答:(一)認真學習國家有關法律、法律、政策,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參與民主管理的能力。
(二)密切聯系群眾,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如實反映職工群眾的意見和要求,認真執行職工代表大會的決議、決定,做好職工代表大會交辦的各項工作。
(三)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本單位的規章制度,遵守勞動紀律,完成本職工作。
(四)對本選舉單位職工負責,定期向職工通報參加職工代表大會活動和履行職責的情況,接受職工的評議和監督。
4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第二十七條就企事業單位建立職工大會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答:五十人以下的企事業單位應當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不足一百人的企事業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大會制度或者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一百人以上的企事業單位應當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4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第三十四條就職工代表大會工作機構的職責是如何規定的?
答:企事業單位工會委員會作為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履行以下職責:
(一)組織職工選舉職工代表
(二)徵集職工代表備案,提出職工代表大會建議議題。支持職工代表大會籌備工作和會議組織工作。
(三)提出職工代表大會主席團、專門委員會或者專門小組的設立方案;組織專門委員會或者專門小組、職工代表開展日常的巡視、監督和調查研究。向職工代表大會提出建議;監督檢查本單位執行職工代表大會決議、決定和辦理、落實提案的情況;組織職工落實職工代表大會的決議、決定。
(四)定期培訓職工代表,向職工代表進行民主管理的宣傳教育,組織職工代表學習法律、法規、政策和企業管理知識,提高職工代表的素質。
(五)建立與職工代表的聯系制度,受理職工代表的申訴和建議,維護職工代表的合法權益。
(六)提名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候選人。
(七)組織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的其他工作。
46、集體合同簽訂的程序是什麼?
答:第一,簽訂集體合同之前,工會應收集職工和企業有關部門的意見,單獨或與企業共同擬定集體合同草案;
第二,工會根據擬定的集體合同草案與企業進行平等協商;
第三,經協商達成一致的集體合同草案文本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審議,工會代表應當就草案的產生過程、主要勞動標准條件的確定依據及各自承擔的主要義務作出說明;
第四,集體合同草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審議通過後,由企業法定代表人與企業工會主席簽字,集體合同草案經審議未獲得通過的,由雙方重新協商,進行修改;
第五,集體合同簽字後,在報送勞動行政部門的同時,企業工會應當將集體合同文本、附件及說明報送上一級工會;
第六,集體合同生效後,應向全體職工公布。
47、《中國工會章程》第二十六條就工會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如何規定的?
答:(一)審議和批准工會基層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二)審議和批准工會基層委員會的經費收支情況報告和經費審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三)選舉工會基層委員會和經費審查委員會。
(四)撤換或者罷免其所選舉的代表或者工會委員會組成人員。
(五)討論決定工會工作的重大問題。
48、《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六條就工會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如何規定的?
答: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調勞動關系,維護企業職工勞動權益。
工會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工會必須密切聯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
Ⅳ 工會組織開展普法活動要以什麼法律為重點
工會組織開展普法活動要以保障職工權益的相關法律為重點。比如勞動合同法、勞動法、工資支付條例、社會保險法、保險條例等,不一定是哪部法律,以與職工權益相關的法律為重點肯定是錯不了的。
Ⅳ 如何進一步增強工會法律知識宣傳力度
在延續以匯往宣傳工作基礎上加大網路宣傳力度,如微信,微博,qq等
Ⅵ 新時期工會該怎樣實施宣傳教育工作
源頭參與
著力構建職工精神文化權益的表達機制,全面、准確、及時地表達職工群眾的意願和要求,對上搞好參政議政,對下搞好指導服務。加強對國家宣傳文化政策的研究,積極參與涉及職工精神文化權益方面方針、政策、法規的制定,積極爭取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優化工會宣傳教育工作的宏觀環境,從源頭上維護職工的精神文化權益。
重點突破
隨著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迅速發展和工會工作的不斷深入,工會宣傳教育工作領域越來越寬,只有抓住重點,取得突破才能事半功倍。抓重點,就是辦好作用大、影響大的實事,從全局著眼,在深入基層、傾聽職工群眾呼聲、了解職工群眾需求基礎上,把具有普遍性、職工關注、能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問題找出來,列為工會宣傳教育工作的重點。以重點工作帶動突破其他工作,把重點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經驗推廣開來,促進各項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陣地建設
發揮工會宣傳教育文化陣地的優勢,以體制創新為重點,以增強活力、壯大實力、提高競爭力、滿足需求為目的,統籌規劃,合理調整,加大投入,把工會宣傳教育文化陣地建設成為導向正確、特色鮮明、設施先進、功能齊全、服務規范、經營有效、競爭力強、效益突出,深受職工歡迎的新型的教育文化中心,最大限度地實現工會工作的宣傳教育功能。
載體創新
工會作為群眾組織區別黨政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通過特定的載體和活動,吸引、團結、凝聚廣大職工。堅持因地制宜,樹立品牌意識,依據職工群眾不同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精心策劃和設計有特色的載體和平台,不斷擴大工會宣傳教育的輻射力。
典型示範
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新情況、摸清新問題、提出新對策,及時總結和推廣工作中的一些帶規律性的做法和經驗,善於發現和選好典型、總結和提煉典型、推廣和運用典型,充分發揮榜樣的示範帶頭作用,以點帶面,分類指導,推動整體工作上水平。
社會動員
動員社會力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通過建立工作協調會制度、情況通報制度、信息反饋制度、專題工作研討會制度,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系與溝通,促進不同部門和單位之間的聯系與協調,形成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
機制創新
把工會宣傳教育工作放到社會大背景下,以與新時代要求相適應的寬廣眼界,確立大宣傳、大教育、大文化的工作目標、工作思路和工作格局。建立完善調研、參與、指導、服務機制,通過調查研究,把職工和基層需要解決的問題弄清楚,在社會層面參與有關法律、政策的制定,出思路、出觀點、出政策,指導工作和服務基層。完善大型活動的社會化、市場化運作機制,採用市場化運作方式,保證使工會的文化產品、文化服務、文化市場不斷生產和提供為職工所喜聞樂見的精神文化產品,成為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要以增強工會宣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為重點,圍繞正在做的工作,圍繞推進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圍繞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來進行創新,尊重職工群眾的主體地位,把工會宣傳教育工作做實、做深、做活,使工會宣傳教育工作與時俱進,更加貼近實際、更加貼近生活、更加貼近職工。
Ⅶ 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工會的維權工作
由於概念理解上的偏差抄,這根本就是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
法治思維是執政者、施政者在管理過程、決策過程必須堅持的一種依法治理的思維,是一種如何合法運用權力來治理的思維。
如果是涉及到工會組織的維權活動、維權方式,應該遵循的是法制思維,也就是在法律體制與制度的框架允許的范圍維權的思維。
Ⅷ 全國總工會普法宣傳發布儀式在哪觀看
騰訊新聞可以看。
全國總工會女職工部、法律工作部以貫徹實施新修改的《工會法》和《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頒布十周年為契機,於3月3日聯合舉行「情系女職工法在你身邊」普法宣傳活動發布儀式。
儀式現場,全國總工會女職工部發布了「情系女職工法在你身邊」線上知識競賽活動、女職工勞動安全衛生知識系列線上講座、女職工普法讀本和宣傳片,旨在增強廣大女職工法治觀念,幫助女職工提升勞動安全健康意識和能力,推動用人單位建立健全工作場所性別平等制度機制。
Ⅸ 工會法知識講座
工會法知識講座
什麼是《工會法》?如何認識中國工會立法的發展過程?
工會法是調整工會與國家、工會與行政機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包括工會活動的宗旨及范圍,成立工會的程序,工會的法律地位、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工會的權利和職責,工會經費的徵集與使用等。
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會立法,經歷了三個時期:(1)禁止時期,在資本主義初期,國家把勞動者組織工會視犯罪,利用國家機器制定法律,禁止成立工會。(2)限制時期,迫於工人運動的發展,資產階級雖然在法律上承認工會合法,但又對工會的活動加以限制,工會如有違反限制行為,即予處罰或解散;(3)承認時期,在工人運動的壓力下,資產階級不得不承認工會的法律地位,採取一些讓步措施。一般認為1871年英國的《工會法》為最早的工會法。
我國工會的立法始於1924年孫中山領導的廣東國民政府頒的《工會條例》,該條例宣布工人有組織工會的權利,確認工會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和罷工的自由。此後,國民黨政府1928年頒布的《工會組織條例》,1952年頒布,1932年和1947年分別修正的《工會法》,對工會活動作了種種限制,實際上剝奪了職工組織工會的自由。
真正代表工人階級利益和意志的工會立法,始於1922年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制訂的《勞動法案大綱》。1930年,中央革命根據地制定的《赤色工會組織法》,用單行法規的形式規定了工會的性質和任務,明確了工會的宗旨。此外,我國各革命時期根據地的勞動立法中,也不同程度地包括了工會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6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明確規定了工會是工人階級自願結合的群眾組織,還規定了工會的任務、組織原則、工會的權利義務、工會與國家的關系、工會與企業的關系、工會的組織機構和領導機關、工會經費的來源等。工會法的頒布,對我國工會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發揮人民民主專政的支柱作用、聯系黨與職工群眾的紐帶作用,以及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方面,提供了法律依據,促進了工會自向建設和工會運動的發展。1992年4月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頒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這進一步肯定了新時期國工會階級和工會組織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產中的地位,並就工會的性質、任務、權利、義務、活動准則和組織原則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以法律的形式體現了黨的基本路線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指導方針。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並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以下簡稱新《工會法》)是在我國順利跨入新世紀,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都發生了巨大的、深刻的變化,建立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的新形勢下頒布的。新《工會法》進一步突出了工會的維護職能,進一步保障了職工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進一步加強了職工民主權利的法律保護,進一步健全了勞動關系協調機制,進一步保障了工會工作的物質基礎,加強了工會幹部依法履行職責的法律保護,確定了違反《工會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新《工會法》的頒布實施對於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推動工會自身改革和工運事業的發展,促進改革開發,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為什麼要修改1992年《工會法》?
我國第一部《工會法》是1950由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1992年作過一次修改。由於1992年《工會法》頒布時我國還沒有明確提出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1992年《工會法》客觀上不能不受歷史條件的局限。特別是隨著近幾年我國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經濟關系、勞動關系的深刻變化,以及經濟結構調整,職工隊伍的變化,工會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面對的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亟需從法律上予以規范和保障,迫切要求對1992年《工會法》進行修改,其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隨意撤並、組建困難、會員銳減問題。職工有權參加和組織工會,是我國《工會法》根據我國《憲法》規定而明確規定的。但實際生活中,職工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經常受到侵犯,工會組建遇到很大阻力和困難。據全國總工會調查表明:1997年基層工會已從1995年的593113個減少到510276個,1998年又減少為503532個,會員人數從1995年的103996314人減到1997年的91309843人,1998年又減到89134262人。可見,工會組織呈下降趨勢,會員人數銳減。還有一些用人單位,特別是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限制、阻撓甚至禁止職工依法組織和參加工會。因此,新建企業工會組建率較低,職工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違法侵權現象嚴重。據全國總工會1998年底統計,外商投資企業的工會組建率為僅35.5%,私營企業的組建率僅為4%,鄉鎮企業的工會組建率僅為7.1%。
在國有企業改革和轉制中也存在隨意撤並工會組織的問題。在一些地方,國有中小企業通過試行改組、聯合、兼並、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種形式,大多成為了集體性質、合夥或私營性質的企業,在這些改制企業中,工會組織和工會會員減少的趨勢更為明顯。除股份合作制形式外,大多存在著撤並工會,或形式上還保留工會,但工會工作以難以開展的情況。
2、工會幹部的合法權益受侵犯問題。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勞動關系發生著深刻地變革,工會應當旗幟鮮明地代表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工會幹部在代表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時,與用人單位和營者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工會幹部因維護職工權益打擊報復的情況時有發生。
3、拒繳、拖欠工會經費問題。目前,各級工會的經費存在難以得到保障的問題。資料表明,全國工會經費收繳率不足50%。而在基層工會,企業拖欠、拒繳工會經費的現象更是十分嚴重,工會經費更為困難。經費是工會開展活動的必要物質條件,由於經費得不到保障,致使一些地方工會、企業工會根本無法開展活動,有的甚至連工會幹部的工資都開不出來。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第一,雖然《工會法》對工會經費的撥繳作了明確的規定,但由於對拖欠、拒繳工會經費的行為沒有規定相應的制裁措施,致使一些企業行政方面無視《工會法》的規定,拒繳、拖欠工會經費。第二,部分國有企業經營困難,虧損嚴重,職工工資水平連年下降,有的甚至連工資都發不出來,工會經費的撥繳更無從談起。第三,現行工會法對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工會經費的撥繳未作具體規定,致使這些企業工會經費的撥繳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況。
4、違反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問題。1992年《工會法》沒有規定違反《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因此,《工會法》在實施中出現非法撤並、工會、打擊報復工會幹部、非法侵佔、挪用工會財產,拖欠、拒繳或者非法查封、劃撥工會經費等侵犯工會權益的問題之所以得不到有效遏制,無不與缺乏明確有效的法律責任有關。甚至一些侵權案件起訴到法院後,經辦法官難以根據國家法律規定的處罰法定的原則,給對方施以法律制裁。二是不少地方也出現人民法院對違反《工會法》的侵權案件不予受理的問題等,使工會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法律的切實保護。
在此,我們還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認識修改《工會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是改革開放新形勢對修改《工會法》的要求。1992年《工會法》頒布以來,隨著我國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發展,在這些企業中就業的職工人數迅速增加,已成為我國工人階級隊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黨的十五大提出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公有制實現形式要多樣化,很多中小國有企業通過拍賣、出售為私有企業,一些國有大中型企業改為股份制企業。但1992年《工會法》已不能適應這種新形勢,致使工會在這些企業處於無法可依、無法保障的狀況。客觀形勢的發展迫切要求對《工會法》進行修改,從法律上規范和保障非公有制企業中職工組織和參加工會,開展工會活動等權利。
二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系的變化對修改《工會法》的要求。當前,一些外商企業和私營企業,甚至改制企業都存在著侵犯職工的政治權利、勞動權利、人身權利以及經濟利益的問題。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勞動關系也發生很大變化,企業經營面對市場競爭,為了追求更高利潤,也容易忽視以至侵犯職工合法權益引起的。因此,需要加大依法維護職工利益的力度,進一步突出工會的維護職能,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並從法律上予保障。不然,工會就會脫離職工群眾,失去存在的基礎。
三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開展工會工作與工會幹部保護問題突出的要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勞動關系的變化,政府職能逐步轉變,通過行政手段保護工會幹部權益的作用越來越弱,工會幹部在加大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力度的同時,其自身責任和風險也隨之增大。近些年,工會幹部因維護職工權益遭受打擊報復的現象日趨增多。有的企業工會主席任期未滿即被調離;有的不經任何法律程序就被罷免;有的被扣發工資;有的被無故或借故解除勞動合同等等,嚴重影響了工會幹部維權的積極性,亟待通過法律手段加以保障。
四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會組織建設的發展變化與工會維權工作的要求。隨著鄉村城鎮化,鄉鎮企業規范化,鄉鎮、街道職工數量越來越多,如何維護鄉鎮企業職工、街道職工的合法權益,幫助、指導職工建會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隨著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小企業越來越多,25人以上才能組建工會委員會的規定,已不能滿足這類企業職工建會維權的需要,應當作出相應調整,降低建會人數標准,允許聯合組建工會;隨著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在企業兼並、改組過程中,撤並工會組織、工會機構的現象十分突出,應當從法律上予以規范,保險工會組織正常開展工作。
五是《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和工會訴權問題提出的要求。我們知道,對權利保障的最後手段就是以違法侵權者追究法律責任和實施法律制裁來實現的。《工會法》在貫徹實施中出現的侵犯工會權益的問題,如非法撤並工會,打擊報復工會幹部,非法侵佔,挪用工會財產,拖欠、拒繳或者非法查封、劃撥工會經費等之所以得不到有效遏制無不與缺乏明確有效的法律責任規定有關。一些地方的人民法院對違反《工會法》的侵權案件不予受理,使工會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法律的切實保護,嚴重影響了國家法律的權威和尊嚴,這與《工會法》沒有明確規定工會的訴權是直接相關的。
六是實踐經驗的積累和形勢發展的要求。1992年《工會法》頒布實施以來,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區及部分城市分別制定頒布了《工會法》實施辦法、條例,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工會法》的某些不足,並將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辦法予以規范,對《工會法》的規定有所創新、有所突破,推進了工會工作。但由於各地的規范不盡統一,致使《工會法》的實施程度不平衡;有些具體規定還需要進一步論證,亟待《工會法》盡快作出統一規范。
近年來,黨中央對於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指導方針,做好工會工作,充分發揮工人階級的主人翁作用作了一毓重要指示,特別是黨的十五大和十屆四中全會在這方面提出許多明確和具體的要求,如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職工代表進入董事會、監事會等。就此各地在實際工作中積累和創造了許多新鮮經驗。這些方針、政策和經驗,有必要通過修改《工會法》以法律形式予以確認、規范和保證實施。目前,我國已經批准《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該公約規定:人人有權組織工會和參加他所選擇的工會,對這一權力的行使,不得加以除法律規定以外的任何限制。作為締約國,為使條約順利實施,為維護中國工會的團結統一,防止境內外敵對勢力的破壞和非法組織的出現,需要從法律就相關問題作出規范。此外,面臨我國即將加入WTO,以及經濟結構和勞動關系的調整,要求工會必須適應形勢的發展,改變傳統的工作手段和方式,與國際接軌,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如建立集體合同制度、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等,同時保證中國工會的獨立性和社會主義特色,這一切都要求盡快修改《工會法》。
新《工會法》修改的主要內容有哪能些?
1998年12月,九屆人大常委會將《工會法》的修改工作列入立法規劃。1999年初,組成了由全國人大法工委牽頭,全國人大內司委和全國總工會參加的修改小組,歷時二年零10個多月。2001年10月27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對《工會法》的修改共有44條,據此修正後重新公布的《工會法》,旨在適應新的形勢,總結實踐經驗,對新建企業工會的組建、企業職工和工會幹部合法權益的保護、工會經費的收繳以及對侵犯工會合法權益行為的制裁作出一些補充性的規定,中心是突然和強化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能。其修改《工會法》的主要內容如下:
1、關於工會的活動准則。現行工會法第四條規定:「工會必須遵守和維護憲法,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依照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這里規定的工會「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指的是工會活動要遵循憲法規定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這是工會必須堅持的最重要的根本的活動准則,修正案草案進一步具體規定:「工會必須遵守和維護憲法,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依照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
2、關於發揮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能。為了突出和強調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能,新《工會法》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以保障工會組織切實發揮作用,保護、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
當前一些企業無視職工的勞動條件與安全,隨意延長勞動時間、剋扣職工工資、不提供勞動安全保護,甚至限制職工人身自由,嚴重侵犯了職工的合法權益,以致引發惡性安全事故和職工群體性事件,影響社會穩定。對此,工會有責任及時反映情況,並代表職工與企業方面就維護職工勞動權益的問題進行交涉,使企業予以糾正,避免矛盾進一步激化,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因此,新《工會法》規定:「企業、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有下列侵犯職工勞動權益情形,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交涉,要求企業、事業單位採取措施予以糾正;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予以研究處理,並向工會作出答復;企業、事業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可以請求當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處理:(一)剋扣職工工資的;(二)不提供勞動安全衛件的;(三)隨意延長勞動時間的;(四)侵犯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權益的;(五)其他嚴重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增加這些規定,有利於工會開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工作,增強工會組織的凝聚力,更好地發揮其職能作用。
3、關於新建企業組建工會。最大限度地把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保障工會更好地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做好新建企業組建工會工作,是工會的一項基礎性任務。為了保證組建工會的順利進行,新《工會法》規定:「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有會員二十五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不足二十五人,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常委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的會員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針對一些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和鄉鎮集體企業工會組建工作存在阻力、進展緩慢、覆蓋偏低的狀況,新《工會法》增加規定:「上級工會可以派員幫助和指導企業職工組建工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通過上級工會的指導和幫助,加強基層工會建設。對阻撓職工依法參加工會和阻撓上級工會幫助、指導職工籌建工會的行為,新《工會法》規定應當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4、關於工會專職幹部的設置和對工會幹部的保護。1992年工會法沒有規定工會專職幹部的編制問題。國有企業中的工會幹部屬於國家幹部,基本是專職的。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精簡脫產人員,特別是各種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求各種不同所有制企業一律設置專職的工會幹部比較困難,另一方面,企業、事業單位中又需要保持一定數量的工會骨幹分子,使他們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從事工會工作。為此,新《工會法》對此作了較為靈活的規定:「職工二百人以上的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組織,可以設專職工作人員的人數由工會與企業、事業單位協商確定。」這樣規定,企業、事業單位中的工會幹部,根據需要,可以是專職,也可以是兼職,比較適應各種不同情況。
基層幹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往往與企業行政方面發生矛盾,有些人還受到打擊報復。如以各種理由解除為職工維權的基層工會幹部的勞動合同,或者調離原工作崗位,或者降低其工資待遇,還有的在工會幹部勞動合同到期後以種種借口不續簽合同。在保障工會維護職工利益的同時,也迫切需要保護工會幹部的合法權益。因此,新《工會法》在原有規定的基礎上增加規定:「罷免工會主席、副主席必須召開工會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討論,非經會員大會全體會員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不得罷免。」「基層工會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勞動合同自動延長,延長期限相當於其任職期限;非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期限滿。任職期間除個人嚴重過失外,不得解除其勞動合同。」
5、關於工會與企業平等協商。1994年,我國頒布實施了勞動法。勞動法實施後,工會依照勞動法的規定大力推動集體合同的工作,通過工會與企業簽訂集體合同,更好地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從近年來的實踐看,在企業中,尤其是在非公有制企業中,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通過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有利於工會發揮維權職能,建立和維護和諧的勞動關系。進行平等協商應主要圍繞維護職工勞動權益,如工資待遇、福利、工作與休息時間、勞動安全衛生等事項進行,並簽訂集體合同。因此,新《工會法》規定:「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調勞動關系,維護企業職工勞動權益。」「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以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合同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6、關於工會經費。1992年工會法規定,建立工會組織的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本單位工會撥交經費;建立工會組織的中外合資、合作企業以及外資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向本企業工會撥交經費。這筆經費是在企業所有稅稅前列支的。工會收繳的經費用於開展各項工會活動,其中百分之六十留在企業工會,百分之四十上繳上級工會調劑使用。現在遇到的問題是,工會經費收繳相當困難,尤其是非公有制企業,拖欠、拒繳工會會費的現象嚴重。因此,根據實際情況,新《工會法》規定各種所有制企業以及事業單位、機關按照統一規定的標准撥繳會費,並規定了執行程序:「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交經費。」「企業、事業單位拖延或者拒不撥交工會經費,基層工會或者上級工會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拒不執行支付令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7、關於法律責任。1992年工會法對某些企業拒不組建工會、不按規定撥繳會費、侵犯工會或者工會幹部合法權益等行為應當承擔什麼責任,由哪些部門按照何種程序加以追究,沒有具體的規定。過去在單一的公有制經濟制度下,一般不發生這些問題,企業所有制結構多樣化以後,這些問題逐漸增多,沒有相應的法律責任制度,對貫徹實施工會法,維護國家法律的尊嚴是必要的。因此,新《工會法》增加了法律責任一間。主要內容是:
第一,對工會合法權益受侵犯的法律規定:「工會對違反本法規定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有權提請人民政府予以處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侵佔工會經費和財產拒不返還的,工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返還,並賠償損失。」
第二,對依法行使職權的工會幹部打擊報復的行為,增另處罰規定:「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無正當理由調動工作崗位和進行打擊報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恢復原工作;造成損失的,給予賠償。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進行侮辱、誹謗或者進行人身傷害,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未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因參加工會活動而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恢復其工作,並補發被解除勞動合同期間應提的報酬,或者責令給予本人處收入二倍的賠償。」
第三,對職工因參加工會活動被解除勞動合同以及妨礙工會依法行使職權,增加處罰規定:「職工因參加工會活動而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恢復其工作,或者責令給予本人年收入二倍的賠償」,「違反本法有關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一)妨礙工會組織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行使民主權利的;(二)非法撤銷、合並工會組織的;(三)妨礙工會參加傷亡事故以及其他侵犯職工合法權益問題的調查處理的。」
第四,對阻撓工會或者職工依法組建或者參加工會,增加處罰規定:「阻撓職工依法參加工會或者阻撓上級工會幫助、指導職工籌建工會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以暴力、威脅等手段阻撓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如何認識新《工會法》的重要意義?
2001年10月27日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臨界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並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是在我國順利跨入新世紀,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都發生了巨大的、深刻的變化,建立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頒布的。新《工會法》適應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要求,有利於充分發揮工會作為黨和政府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對建立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穩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工會法》遵照憲法的基本原則,堅持了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貫徹了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指導思想,體現了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地位,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特色和時代特點。新《工會法》對於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新《工會法》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級工會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這些都進一步突出和強調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能,進一步保障了工會組織切實發揮作用,保護、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
新《工會法》明確規定,工會負有組織和教育職工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發揮主人翁作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發動和組織職工完成生產任務和工作任務,組織職工參加企業事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提高職工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技術素質等等職責。這些規定有助於調動和保護職工群眾的積極性,通過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新《工會法》貫穿工會組織參與改革開放的基本精神,規定了工會組織在改革開放聽地位、作用和職責,為工會進一步支持改革,組織和動員職工投身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特別是對工會組織在改革和搞好大中型企業,轉換企業經營機制這一涉及職工具體利益的改革過程中,主動調查研究,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協助黨和政府開展各項工作,處理、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關系,確保改革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工會法》以基本法的形式,系統規定了工會的各項權利,包括結社的權利,參政議玫的權利,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等等,規定了這些權利實現的途徑及形式,使工人階級各項權利的實現有了堅實的基礎和法律保證,使社會主義民主有了更豐富、更充實的內容,使得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律建設進一步完善和健全。
新《工會法》使工會工作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工運形勢下,堅持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工人運動有了正確的方向和保障。新《工會法》的規定,在工會性質上堅持了階級性與群眾性的統一;在工會任務上,突出了維護職能,強調了維護、建設、參與、教育四項職能的統一;在工會活動准則上,堅持了黨的統一領導與工會獨立自主開展工作的統一;在組織原則上,堅持了民主集中制保證了工人階級和工會組織的團結與統一;在處理工會與政府關系及工會與企事業行政方面關繫上,強調根本利益一致,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維護企事業單位合法利益與維護職工具體利益的統一。新《工會法》體現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運動與工會工作的基本特徵。
新《工會法》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工會自笛建設,推進工會自身改革,發揮工會組織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新《工會法》以法律形式確認了工會工作的實踐成果,豐富了工會工作的內容,賦予了工會組織廣泛的權利和重大職責,為工會組織在法制軌道上推
Ⅹ 基層工會法律工作的職責包括哪些方面
1參與立法活動
工會可以參與立法。這不僅是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需要,也是履行工會社會職能的需要。工會參與立法,可以在法律、法規中更好地體現和維護職工的利益。對此,《工會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以上的人民政府研究起草法律或者法規、規章,對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問題,應當聽取同級工會的意見。」確認和保障工會參與立「法」活動的權利。基層工會的參與立法活動,主要體現在參與基層工會所在企業、事業單位的制訂各項涉及職工利益的規章制度。
工會參與立法的范圍主要是參與涉及職工具體利益的各項法律、法規的制定,如參與有關職工民主權利、民主管理、社會監督、勞動生活水平、社會保障、文化技術、教育、體育等方面和涉及職工的社會公共利益(如物價、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立法。
工會必須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努力協調與立法部門的關系,疏通渠道,才做更好地參與立法工作。同時,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提高法律業務水平,注重調查研究,發揮工會法律部門的特長,向有關部門提出切合實際的法律意見。
2為工會參政議政提供法律依據
參政議政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行使國家管理權的一種重要形式,工會代表及組織廣大職工參政議政是充分發揮工會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作用的重要內容,因而也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立法只是工會參政議政中廣泛內容其中的一種,此外,還包括參與各級政府制定與實施有關國家和地方的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與政府或有關部門研究協商涉及職工具體利益的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情況和問題,特別是急需解決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參加國家機關召開的決定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問題的有關會議等。工會做好參政議政工作,是從根本上代表和維護職工權益的關鍵。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協調政府有關部門的關系,並使這種關系法律化、制度化。同時廣泛深入地開展調查研究,注意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和要求。
3為職工和工會組織提供法律服務
工會不僅要代表職工利益,而且當這種利益遭到不法侵害時,要依法加以維護。現階段,還存在社會利益的多樣化,存在著貪污腐化、打擊報復的不正之風,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違法亂紀行為也普遍存在,尤其在一些管理不規范的私營企業、外資企業,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現象更為嚴重,這就要求工會運用法律手段同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作斗爭,為職工提供法律幫助,使職工合法權益得以維護。
工會組織的自身建設和各項業務的開展牽涉到許多法律問題。自身建設需要規范化、制度化,需要制定一些規范性文件,如工會章程、工會經費使用辦法、工會幹部的選舉等,制定這些文件,都必須以國家法律、法規和一些規定為依據。工會法律工作就需要為這種統一提供法律幫助。工會的各項業務也同樣離不開法律問題,如工會興辦的各種經濟實體(企業和文化、技術、體育、療養等事業)在開展業務活動中,經常會碰到法律問題,其中最多的是簽訂和履行合同問題、債權債務糾紛問題等。在強調依法辦事的今天,工會的各項業務也應當納入法制軌道。工會法律工作,就是要從法律上幫助業務部門正常開展業務,並為此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參加訴訟活動等。
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本著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對侵犯職工權益的事件,要敢於堅持原則,把問題解決在最初,避免矛盾激化和事態的擴大。同時,對那些基層不能或很難解決的重大疑難問題,尤其是突發性事件、集體爭議事件等,基層工會要及時向上級工會報行,以得到幫助解決。各級工會領導也要親自去抓,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切實維護職工正當權益,同時加強說服教育提出不合理要求的職正群眾。對工會組織的自身建設和各項業務的開展,要充分發揮專業特長,使工會活動有法可依,依法辦事。
4依法調解處理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是指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因勞動問題,即權利與義務發生的分歧而引起的爭議。勞動爭議能否及時、正確地處理,將影響社會秩序的穩定和人民群眾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處理好勞動爭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勞動關系也向多樣化、復雜化方向發展,勞動爭議也復雜化。完全沿用過去那種單純依靠行政或經濟方法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必須把解決勞動爭議納入法制軌道。根據《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工會有權參與勞動爭議案件的調解、仲裁直至代理職工參與訴訟活動。新《工會法》對此也作了專門規定:「工會參加企業的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地方勞動爭議仲裁組織應當有同級工會代表參加,」「職工認為企業侵犯其勞動權益而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工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等。因此,工會法律部門應當主動參與解決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案件。
5對職工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向公民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普及公民的法律知識,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是司法部門和全社會共同的職責。對職工進行法制教育是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職工樹立主人翁意識、遵紀守法、做「四有職工」的重要方面。
要做好這項工作,工會法律工作部門應當主動協同司法宣傳部門,參與制訂並認真貫徹落實法律宣傳規劃,各基層工會要根據地方工會的部署,結合各個單位的實際情況,採取各種形式,有目的地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使法律宣傳教育工作長期一貫、深入有效地開展起來,使億萬職工的提高法律意識,增強自我維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