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電子支付的法律責任有哪幾種

電子支付的法律責任有哪幾種

發布時間: 2022-06-18 06:24:04

A. 我國安全電子支付法律法規有哪些

主要的就兩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電子支付指引》(中國人民銀行發布)

B. 安全電子支付的法律法規

第一條為規范和引導電子支付的健康發展,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範支付風險,確保銀行和客戶資金的安全,制定本指引。
第二條電子支付是指單位、個人(以下簡稱客戶)直接或授權他人通過電子終端發出支付指令,實現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的行為。
電子支付的類型按電子支付指令發起方式分為網上支付、電話支付、移動支付、銷售點終端交易、自動櫃員機交易和其他電子支付。
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以下簡稱銀行)開展電子支付業務,適用本指引。
第三條銀行開展電子支付業務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得損害客戶和社會公共利益。
銀行與其他機構合作開展電子支付業務的,其合作機構的資質要求應符合有關法規制度的規定,銀行要根據公平交易的原則,簽訂書面協議並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 第四條客戶辦理電子支付業務應在銀行開立銀行結算賬戶(以下簡稱賬戶),賬戶的開立和使用應符合《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境內外匯賬戶管理規定》等規定。 第五條電子支付指令與紙質支付憑證可以相互轉換,二者具有同等效力。
第六條本指引下列用語的含義為:
(一)「發起行」,是指接受客戶委託發出電子支付指令的銀行。
(二)「接收行」,是指電子支付指令接收人的開戶銀行;接收人未在銀行開立賬戶的,指電子支付指令確定的資金匯入銀行。
(三)「電子終端」,是指客戶可用以發起電子支付指令的計算機、電話、銷售點終端、自動櫃員機、移動通訊工具或其他電子設備。
第二章電子支付業務的申請
第七條銀行應根據審慎性原則,確定辦理電子支付業務客戶的條件。
第八條辦理電子支付業務的銀行應公開披露以下信息:
(一)銀行名稱、營業地址及聯系方式;
(二)客戶辦理電子支付業務的條件;
(三)所提供的電子支付業務品種、操作程序和收費標准等;
(四)電子支付交易品種可能存在的全部風險,包括該品種的操作風險、未採取的安全措施、無法採取安全措施的安全漏洞等;
(五)客戶使用電子支付交易品種可能產生的風險;
(六)提醒客戶妥善保管、使用或授權他人使用電子支付交易存取工具(如卡、密碼、密鑰、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等)的警示性信息;
(七)爭議及差錯處理方式。
第九條銀行應認真審核客戶申請辦理電子支付業務的基本資料,並以書面或電子方式與客戶簽訂協議。
銀行應按會計檔案的管理要求妥善保存客戶的申請資料,保存期限至該客戶撤銷電子支付業務後5年。
第十條銀行為客戶辦理電子支付業務,應根據客戶性質、電子支付類型、支付金額等,與客戶約定適當的認證方式,如密碼、密鑰、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等。 認證方式的約定和使用應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十一條銀行要求客戶提供有關資料信息時,應告知客戶所提供信息的使用目的和范圍、安全保護措施、以及客戶未提供或未真實提供相關資料信息的後果。 第十二條客戶可以在其已開立的銀行結算賬戶中指定辦理電子支付業務的賬戶。該賬戶也可用於辦理其他支付結算業務。
客戶未指定的銀行結算賬戶不得辦理電子支付業務。
第十三條客戶與銀行簽訂的電子支付協議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客戶指定辦理電子支付業務的賬戶名稱和賬號;
(二)客戶應保證辦理電子支付業務賬戶的支付能力;
(三)雙方約定的電子支付類型、交易規則、認證方式等;
(四)銀行對客戶提供的申請資料和其他信息的保密義務;
(五)銀行根據客戶要求提供交易記錄的時間和方式;
(六)爭議、差錯處理和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四條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客戶應及時向銀行提出電子或書面申請:
(一)終止電子支付協議的;
(二)客戶基本資料發生變更的;
(三)約定的認證方式需要變更的;
(四)有關電子支付業務資料、存取工具被盜或遺失的;
(五)客戶與銀行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客戶利用電子支付方式從事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活動的,銀行應按照有權部門的要求停止為其辦理電子支付業務。
第三章電子支付指令的發起和接收
第十六條客戶應按照其與發起行的協議規定,發起電子支付指令。
第十七條電子支付指令的發起行應建立必要的安全程序,對客戶身份和電子支付指令進行確認,並形成日誌文件等記錄,保存至交易後5年。
第十八條發起行應採取有效措施,在客戶發出電子支付指令前,提示客戶對指令的准確性和完整性進行確認。
第十九條發起行應確保正確執行客戶的電子支付指令,對電子支付指令進行確認後,應能夠向客戶提供紙質或電子交易回單。
發起行執行通過安全程序的電子支付指令後,客戶不得要求變更或撤銷電子支付指令。
第二十條發起行、接收行應確保電子支付指令傳遞的可跟蹤稽核和不可篡改。
第二十一條發起行、接收行之間應按照協議規定及時發送、接收和執行電子支付指令,並回復確認。
第二十二條電子支付指令需轉換為紙質支付憑證的,其紙質支付憑證必須記載以下事項(具體格式由銀行確定):
(一)付款人開戶行名稱和簽章;
(二)付款人名稱、賬號;
(三)接收行名稱;
(四)收款人名稱、賬號;
(五)大寫金額和小寫金額;
(六)發起日期和交易序列號。
第四章安全控制
第二十三條銀行開展電子支付業務採用的信息安全標准、技術標准、業務標准等應當符合有關規定。
第二十四條銀行應針對與電子支付業務活動相關的風險,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
第二十五條銀行應根據審慎性原則並針對不同客戶,在電子支付類型、單筆支付金額和每日累計支付金額等方面做出合理限制。
銀行通過互聯網為個人客戶辦理電子支付業務,除採用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等安全認證方式外,單筆金額不應超過1000元人民幣,每日累計金額不應超過5000元人民幣。 銀行為客戶辦理電子支付業務,單位客戶從其銀行結算賬戶支付給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的款項,其單筆金額不得超過5萬元人民幣,但銀行與客戶通過協議約定,能夠事先提供有效付款依據的除外。 銀行應在客戶的信用卡授信額度內,設定用於網上支付交易的額度供客戶選擇,但該額度不得超過信用卡的預借現金額度。
第二十六條銀行應確保電子支付業務處理系統的安全性,保證重要交易數據的不可抵賴性、數據存儲的完整性、客戶身份的真實性,並妥善管理在電子支付業務處理系統中使用的密碼、密鑰等認證數據。 第二十七條銀行使用客戶資料、交易記錄等,不得超出法律法規許可和客戶授權的范圍。
銀行應依法對客戶的資料信息、交易記錄等保密。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銀行應當拒絕除客戶本人以外的任何單位或個人的查詢。
第二十八條銀行應與客戶約定,及時或定期向客戶提供交易記錄、資金余額和賬戶狀態等信息。
第二十九條銀行應採取必要措施保護電子支付交易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一)制定相應的風險控制策略,防止電子支付業務處理系統發生有意或無意的危害數據完整性和可靠性的變化,並具備有效的業務容量、業務連續性計劃和應急計劃; (二)保證電子支付交易與數據記錄程序的設計發生擅自變更時能被有效偵測;
(三)有效防止電子支付交易數據在傳送、處理、存儲、使用和修改過程中被篡改,任何對電子支付交易數據的篡改能通過交易處理、監測和數據記錄功能被偵測; (四)按照會計檔案管理的要求,對電子支付交易數據,以紙介質或磁性介質的方式進行妥善保存,保存期限為5年,並方便調閱。
第三十條銀行應採取必要措施為電子支付交易數據保密:
(一)對電子支付交易數據的訪問須經合理授權和確認;
(二)電子支付交易數據須以安全方式保存,並防止其在公共、私人或內部網路上傳輸時被擅自查看或非法截取;
(三)第三方獲取電子支付交易數據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銀行關於數據使用和保護的標准與控制制度;
(四)對電子支付交易數據的訪問均須登記,並確保該登記不被篡改。
第三十一條銀行應確保對電子支付業務處理系統的操作人員、管理人員以及系統服務商有合理的授權控制:
(一)確保進入電子支付業務賬戶或敏感系統所需的認證數據免遭篡改和破壞。對此類篡改都應是可偵測的,而且審計監督應能恰當地反映出這些篡改的企圖。 (二)對認證數據進行的任何查詢、添加、刪除或更改都應得到必要授權,並具有不可篡改的日誌記錄。
第三十二條銀行應採取有效措施保證電子支付業務處理系統中的職責分離:
(一)對電子支付業務處理系統進行測試,確保職責分離;
(二)開發和管理經營電子支付業務處理系統的人員維持分離狀態;
(三)交易程序和內控制度的設計確保任何單個的雇員和外部服務供應商都無法獨立完成一項交易。
第三十三條銀行可以根據有關規定將其部分電子支付業務外包給合法的專業化服務機構,但銀行對客戶的義務及相應責任不因外包關系的確立而轉移。
銀行應與開展電子支付業務相關的專業化服務機構簽訂協議,並確立一套綜合性、持續性的程序,以管理其外包關系。
第三十四條銀行採用數字證書或電子簽名方式進行客戶身份認證和交易授權的,提倡由合法的第三方認證機構提供認證服務。如客戶因依據該認證服務進行交易遭受損失,認證服務機構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應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第三十五條境內發生的人民幣電子支付交易信息處理及資金清算應在境內完成。
第三十六條銀行的電子支付業務處理系統應保證對電子支付交易信息進行完整的記錄和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披露。
第三十七條銀行應建立電子支付業務運作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電子支付業務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危及安全的事項。
第五章差錯處理
第三十八條電子支付業務的差錯處理應遵守據實、准確和及時的原則。
第三十九條銀行應指定相應部門和業務人員負責電子支付業務的差錯處理工作,並明確許可權和職責。
第四十條銀行應妥善保管電子支付業務的交易記錄,對電子支付業務的差錯應詳細備案登記,記錄內容應包括差錯時間、差錯內容與處理部門及人員姓名、客戶資料、差錯影響或損失、差錯原因、處理結果等。 第四十一條由於銀行保管、使用不當,導致客戶資料信息被泄露或篡改的,銀行應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因此造成客戶損失,並及時通知和協助客戶補救。
第四十二條因銀行自身系統、內控制度或為其提供服務的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原因,造成電子支付指令無法按約定時間傳遞、傳遞不完整或被篡改,並造成客戶損失的,銀行應按約定予以賠償。 因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原因造成客戶損失的,銀行應予賠償,再根據與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協議進行追償。
第四十三條接收行由於自身系統或內控制度等原因對電子支付指令未執行、未適當執行或遲延執行致使客戶款項未准確入賬的,應及時糾正。
第四十四條客戶應妥善保管、使用電子支付交易存取工具。有關電子支付業務資料、存取工具被盜或遺失,應按約定方式和程序及時通知銀行。
第四十五條非資金所有人盜取他人存取工具發出電子支付指令,並且其身份認證和交易授權通過發起行的安全程序的,發起行應積極配合客戶查找原因,盡量減少客戶損失。 第四十六條客戶發現自身未按規定操作,或由於自身其他原因造成電子支付指令未執行、未適當執行、延遲執行的,應在協議約定的時間內,按照約定程序和方式通知銀行。銀行應積極調查並告知客戶調查結果。 銀行發現因客戶原因造成電子支付指令未執行、未適當執行、延遲執行的,應主動通知客戶改正或配合客戶採取補救措施。
第四十七條因不可抗力造成電子支付指令未執行、未適當執行、延遲執行的,銀行應當採取積極措施防止損失擴大。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八條本指引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解釋和修改。
第四十九條本指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希望能幫助到樓主

C. 電子支付中有哪些法律制度

一、電子商務交易安全保護法

電子商務交易安全的法律保護問題,涉及到兩個基本方面:第一,電子商務交易首先是一種商品交易,其安全問題應當通過民商法加以保護;第二,電子商務交易是通過計算機及其網路而實現的,其安全與否依賴於計算機及其網路自身的安全程度。雖然從20世紀80年代起,國家相關部門就已經開始著手制訂涉及計算機安全的法律法規和維護經濟秩序的相關法律法規,但到今天上述兩個方面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以至到我國目前還沒有出台專門針對電子商務交易的法律法規,因而面對迅速發展的這種商品交易與計算機網路技術結合的新的交易形式難以出台較為完善的安全保障規范性法律條文。所以,如何充分利用已經公布的有關交易安全和計算機安全的法律法規,保護電子商務交易的正常進行,並在不斷的探索中,逐步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電子商務的法律制度,就成為當前非常迫切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聯合國電子商務交易安全的法律保護

1、聯合國《電子商務示範法》

(1)《電子商務示範法》的制定

電子商務所引發的法律問題主要是指傳統的法律體制如何接納、調整這種新型的貿易方式,從而使其合法化。從世界發展現狀來看,電子商務無論從體繫上、組織上、模式上、法律上、管理上、技術上均還未完全成熟,各國也都處於摸索階段。電了商務是無確定界限的商務活動,它在提供新的商機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不確定因素。盡管電子商務是全球性的活動,但調整它的法律卻屬於國家范圍內的,公司和企業面臨的是不同國家法律體系的制約,而不同國家的法律體系間並不完全兼容,甚至有的是相互矛盾的。而各國法律均具有規制電子商務的可能性,這將會使電子商務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因此,聯合國以及各國政府均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來規范電子商務活動,並逐步取得各國的認同,使其成為全球電子商務的法律規范。

為此,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UNCITRAL以下簡稱「貿法會」)作為EDI國際立法的中心論壇,自80年代初期即開始探討EDI的法律問題,但各國法律均有對單證必須簽字和必須採用書面形式的規定,為此,貿法會建議各國政府:

① 重新審查涉及使用計算機記錄作為訴訟舉證的法律規則,以便消除對其使用所造成的不必要的障礙,確保這些規則符合技術的發展,並為法院提供適當的辦法來評價這些記錄具有法律上的可採納性;

② 重新審查關於某些交易和與交易有關的文件要用書面形式的法律規定,以期酌情允許把該項交易或文件的計算機識讀形式記錄下來或予以發送;

③ 重新審查關於以親筆簽字或其他書面辦法認證與貿易有關的文件的規定,以期酌情允許使用電子認證辦法;

④ 重新審查關於提交給政府的文件須用書面形式並親筆簽字的法律規定,以期酌情允許以計算機識讀形式向購置了必要設備並建立了必要程序的那些行政部門提交此類文件。

自1990年起,聯合國貿法會(UNCITRAL)就做出了題為《對利用電子方法擬定合同所涉及法律問題的初步研究》的報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報告指出,在今後有關電子商務的工作中將用「電子數據交換」替代以往的「自動數據處理」,由此電子商務的概念正式出現在聯合國貿法會論壇上。

貿法會在向各國政府作出上述建議後,為了給各國制訂電子商務法律、法規提供相應的範本,1996年5月,貿發會召開了第29屆會議,認為《電子數據交換電子商務及有關的數據傳遞手段法律事項示範法草案》通過以來的兩年間,國際貿易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子商務的發展勢頭強勁,迫切需要統一的法律參考。

1996年6月,聯合國貿法會提出了制訂《電子商務示範法》設想,同年12月,將其多次修訂的《電子數據交換和有關數據通信手段法律方面的統一規則草案修訂條文》交由聯合國大會討論,並且以大會51/162號決議的形式通過,正式命名為《電子貿易示範法》(以下簡稱「《示範法》」)。為各國電子商務立法提供了一個範本。《示範法》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關於電子商務的法律。該示範法出台的目的是促進協調和統一國際貿易法、消除因貿易法不充分和差異而對國際貿易造成不必要的阻礙,為各國在制定相關法律時提供一個值得參考的示範法規。它不僅能夠幫助那些在傳遞和存儲信息的現行法規不夠完善或者已經過時的國家去完善和健全其法律法規和慣例,也有助於所有國家增強他們使用的通訊和信息辦法的立法,並有利於那些目前尚無這種立法的國家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

隨著信息高速公路和國際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電子郵件和電子數據交換等現代化通訊手段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正在迅速增多。然而,以非書面電文形式來傳遞具有法律意義的信息可能會因使用這種電文所遇到的法律障礙或這種電文法律效力的不確定性而受到影響。

《示範法》的目的即是要向各國立法者提供一套國際公認的規則,說明怎樣去消除此類法律障礙,如何為「電子商務」創造一種比較可靠的法律環境。此外,《示範法》中表述的原則還可供電子商務的用戶個人用來擬定為克服進一步使用電子商務所遇到的法律障礙可能所必需的某些合同解決方法。

《示範法》在規定數據電文的法律效力時,其基本原則是「對數據電文不加歧視」不能僅僅以某項信息採用數據電文的形式為理由而否認其法律效力,但是《示範法》也沒有承認任何數據電文都不加區分的一律具有法律效力,而是採用了「功能等同方法」。即當數據電文能夠滿足一些最低要求並能達到書面形式的基本功能時,就能同起著相同作用的相應書面文件一樣,享受同等程度的法律認可。

作為示範法,該法的內容對各國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只有各國在立法過程中將這些內容明確規定於法律法規中時方對各國當事人具有約束力。但它對於各國的電子商務立法具有很大的建議和指導作用,在電子商務法律領域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2)《電子商務示範法》的主要內容

《示範法》的內容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電子商業總則(從第一條至第十五條),它是該法的核心。總則將紙面文件的基本功能提煉出來,對電子商務交易文件可視為或等同於書面文件簽字效力等情況作了明確規定,保證交易雙方通過電子手段傳遞信息、簽訂合同的合法性。第二部分是電子商務在特定領域中的運用,主要是貨物運輸方面的法律規定。明確指出只要交易雙方確保電子提單的唯一性,就可以通過計算機網路通信轉讓貨物的控制權和所有權。《示範法》主要解決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① 數據電文適用法律要求

《示範法》第5條規定,「不得僅僅以某項信息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為理由而否定其法律效力、有效性或可執行性。」

② 書面形式

《示範法》第6條規定,「如法律要求須採用書面形式,則假若一項數據電文所含信息可以調取以備日後查用,即滿足了該項要求。」第6條的是的不足確立這樣一項要求:在任何情況下,數據電文都應起到書面形式的全部功能。第6條並不注重於「書面形式」的某些特定功能,而是注重於信息可以復制和閱讀這一基本概念。

③ 簽字

為了確保須經過核證的電文不會僅僅由於未按照紙面文件特有的方式加以核證而否認其法律價值。《示範法》第7條規定:「如法律要求要有一個人簽字,則對於一項數據電文而言,倘若情況如下,即滿足了該項要求:

·使用了一種方法,鑒定了該人的身份,並且表明該人認可了數據電文內含的信息;

·從所有各種情況看來,包括根據任何相關協議,所用方法是可靠的,對生成或傳遞數據電文的目的來說也是適當的。」

《示範法》第7條採用了一種綜合辦法,它確定了在何種一般情況下數據電文即可視為經過了具有足夠可信度的核證,而且可以生效執行,視之達到了簽字要求,此種簽字要求目前構成了電子商業的障礙。第7條側重於簽字的兩種基本功能:一是確定一份文件的作者,二是證實該作者同意了該文件的內容。其確立的原則是,在電子環境中,只要使用一種方法來鑒別數據電文的發件人並證實該發件人認可了該數據電文的內容,即可達到簽字的基本法律功能。

在決定根據第一款所採用的方法是否適宜時,可予考慮的各種法律、技術及商業因素包括:

·每一當事方所使用設備的先進程度;

·他們所從事的貿易活動的性質;

·當事方之間進行商業交易的頻度;

·交易的種類和數額;

·在特定的法規環境下簽字要求的功能;

·通信系統的能力;

·是否遵行由中間人提出的核證程序;

·可由中間人提供的各種核證程序;

·是否遵行貿易慣例和做法;

·有無防範未經授權而發出電文的保險機制;

·數據電文所含信息的重要性和價值;

·利用其他鑒別方法的可能性和實施費用;

·有關行業或領域在商定該鑒別方法時以及在數據電文被傳遞時,對於該鑒別方法的接受或不接受程度;

·任何其他有關因素。

聯合國貿法會電子商務工作組第35屆會議通過的《電子商務統一規則草案》第2條根據《電子商務示範法》第7條提出:「『電子簽名』系指在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或在邏輯上與數據電文有聯系的數據,和與數據電文有關的任何方法,它可用於數據電文有關的簽字持有人和表明此人認可數據電文所含信息。」

④ 數據電文的可接受性和證據力

《示範法》第9條規定,「在任何法律訴訟中,證據規則的適用在任何方面均不得以下述任何理由否定一項數據電文作為證據的可接受性:

·僅僅以它是一項數據電文為由。

·如果它是舉證人按合理預期所能得到的最佳證據,以它並不是原樣為由。」

對於以數據電文為形式的信息,應給子應有的證據力。在評估一項數據電文的證據力時,應考慮到生成、儲存或傳遞該數據電文的辦法的可靠性,保持信息完整性的辦法的可靠性,用以鑒別發端人的辦法,以及任何其他相關因素

D. 電子支付服務不符合國家支付要求的造成的損失誰來承擔

法律分析:電子支付服務不符合國家支付要求的造成的損失由電子支付服務提供者來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第五十四條 電子支付服務提供者提供電子支付服務不符合國家有關支付安全管理要求,造成用戶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E. 電子信息交易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有哪些

1.違約責任與違約行為

(1)違約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約定而應承擔的民事責任。

違約責任實行嚴格責任原則。有違約行為即構成違約責任,只有存在免責事由時才可以免除違約責任。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違約行為根據不同標准,作以下分類:

1)單方違約與雙方違約;

2)預期違約與實際違約。

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這種財產責任表現為支付違約金、定金、賠償損失、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等。盡管違約責任含有制裁性,但是,違約責任的本質不在於對違約方的制裁, 而在於對被違約方的補償,更主要表現為補償性。

2.承擔違約責任的基本形式(法定責任形式)

(1)繼續履行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2)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3)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未要求履行。

(2)採取補救措施

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3)賠償損失

根據《合同法》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3.違約金與定金

(1)違約金

違約金,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或合同訂立後約定因一方違約而應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違約金可分為約定違約金和法定違約金。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

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2)定金

定金,是合同當事人一方預先支付給對方的款項 其目的在於擔保合同債權的實現。定金是債權擔保的一種形式,定金之債是從債務。因此,合同當事人對定金的約定是一種從屬於被擔保債權所依附的合同的從合同。

(3)違約金與定金的選擇

違約金存在於主合同之中,定金存在於從合同之中。它們可能單獨存在,也可能同時存在。

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4.違約責任的特殊承擔方式

(1)先期違約

先期違約,也叫預期違約,是指當事人一方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屆滿之前 明示或默示其將來不能履行合同。

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合同法》第108條規定: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3)因第三人原因違約的情形

《合同法》第121條規定: 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

(4)違約與侵權競合的情形

《合同法》第122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掌握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1.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一般包括如下情況:

(1)自然事件,如地震、洪水、火山爆發、海嘯等;

(2)社會事件,如戰爭、暴亂、騷亂、特定的政府行為等。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2.違約責任的免除

違約責任免責,是指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 因出現法定的免責條件或者合同約定的免責事由導致合同不履行的,合同債務人將被免除合同履行義務。

(1)約定的免責

合同中可以約定在一方違約的情況下免除其責任的條件 這個條款稱為免責條款。免責條款並非全部有效,侵犯對方人身權或財產權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法定的免責

法定的免責是指出現了法律規定的特定情形 即使當事人違約也可以免除違約責任。「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F. 電子支付工具有哪些法律效力問題

網上支付工具主要的種類:
1、各大銀行網上支付(網銀等):各大銀行內針對網路所增高的在線支容付功能,在支付安全上得到了強有力的保證,同時提供了更加完備的網上交易業務途徑。對於已開通網上銀行的網友們來說,足不出戶就可辦理與銀行卡相關的服務。
2、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財付通等):這些在線支付方式,有著許多的優越性,特別是在實現提現方法目前針對手機端是完全免費的。

G. 電子支付中的各方當事人是誰

電子支付的民事法律責任探析 關鍵字: 電子支付 法律責任 一、 論題的幾個基礎概念的准備 電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又稱「網上支付」,是指以電子計算機及其網路為手段,將負載有特定信息的電子數據取代傳統的支付工具用於資金流程,並且有實時支付效力的一種支付方式。狹義上的電子支付手段僅指電子貨幣,而廣義上的電子支付按方式分類可以分為網際網路環境下的電子支付和非網際網路環境下的電子支付。前者包括網上銀行和電子貨幣,後者是指自動櫃貨機ATM、銷售終端POS。 電子支付系統(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是為了適應電子商務的快捷性和「無紙化」、「虛擬化」、「技術依賴性強」等特點,對傳統法律,特別是民商法中的合同法、票據法等部門法律規范帶來了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不僅需要技術界與法律界共同努力修改原有的或設計新的規范與制度,而且需要通過電子支付發展的實踐來檢驗這些規范和制度。本文不就電子支付所涉復雜的民事法律諸問題進行全面探討,僅就電子支付所涉民事法律責任問題系列,諸如規則原則、責任范圍及承擔方式作一些理論上的初步分析。 二、 電子支付的民事法律關系中主要當事人及其權利義務架構 電子支付的民事法律關系預傳統的民事法律關系在基本法律特徵和當事人權利義務上有許多一致,但具體方式和手段仍有很大區別,這就需要重新對電子支付民事法律關系做出具體的解剖研究。從整體上看電子支付法律關系的當事人主要由三方組成,即網路銀行、客戶和相關認證機構。而這三方當事人又可以做出具體的分類。網路銀行具體又可分為網上銀行(Internet Banking)和虛擬銀行(Internet Bank);按銀行所承擔角色的不同又可劃分為付款人銀行(Transferer Bank)、收款人銀行(Transferee Bank)、中介銀行(Intermediary Bank)、始發銀行(Originating Bank)、終點銀行(Destination Bank)。付款人銀行是指直接接受付款人支付指令的銀行;收款人銀行是指直接向收款人支付資金的銀行;中介銀行指位於付款人銀行與收款人銀行之間的銀行,他們既不是付款人銀行,也不是收款人銀行,有可能不存在,也可能不止一個;始發銀行是指在一系列支付指令中第一各項其他銀行發出指令的銀行;終點銀行是指在一系列付款指令中最後收到其他銀行指令的銀行。而認證機構(Certification Authority, CA)是指任何人或實體在其營業中從事以數字簽名為目的,而頒發與加密密鑰相關的身份證書。其本身不從事商業業務,不進行網上采購和銷售活動,它接受國家政府部門的監督和管理。它以獨立於認證用戶(商家和消費者)和參與者(檢查和適用證書的相關方)的第三方的地位證明網上活動的合法有效性。客戶通常包括消費者、生產企業和商家,但在電子支付中可以劃分為付款人和收款人兩類,這是電子支付指令的第一個出發點和最後一個傳到點。 在三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架構體系中,主要形成了銀行與客戶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體和認證機構與客戶之間權利義務關系體。銀行與客戶之間的權利關系為了便於描述,一般講這其中的當事人概括為指令人(sender)、接收銀行(Receiving Bank)和收款人(Transferee)三種。指令人與接收行的概念是相對的,如果有中介行,那麼付款人銀行是中介行的指令人,而中介行則是付款人的接收銀行。在這層權利義務關繫上電子支付與票據支付類似,都具有無因性特徵。收款人不僅對其所受的資金享有完整的權里,而且不受其基礎交易法律性質的影響(欺詐例外)。《票據法》的相關規定,部分可以適用於電子支付法律關系,即電子支付中的資金一經支付,付款人或第三人不能要求撤銷已經完成的電子支付,除非其與收款人之間存在直接的債權債務關系且可以提出抗辯事由。在認證機構與用戶權利義務關系體中,認證機構是獨立於交易雙方的中間機構,不能參加交易,也不能與交易雙方具有利益關系。認證機構的義務包括制定嚴格的認證操作規則,規定具體的操作要求,包括安全控制規則,制定信息控制規則,發布可靠及時的認證信息等,而認證用戶也負有向認證提供真實信息、妥善保管私人密碼和密鑰的義務。 三、 問題的提出 電子支付在銀行之間的批發業務,即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間、商業銀行互相間、商業銀行與大型公司間的資金劃撥中(B—B)已有廣泛應用,其用於銀行零售業務(B—C)則是隨著數字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於近幾年逐步發展起來的,並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i]而我國目前在電子貨幣與電子支付領域立法顯然滯後,許多網路電子支付糾紛只能適用民法通則中的一般性規定,電子支付法律關系中各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無法明確,在一些具體案件中所作的判決往往出現責任倚輕倚重的現象。而在這種科技新產物上,法律往往顯得是個門外漢。筆者認為,解決電子支付當事方權利義務的平衡問題,主要在於確立一個適當的歸責原則和責任范圍,這是需要技術界和法律界人士共同努力,在這一方面讓法律技術化,技術法律化。 四、 電子支付的歸責原則 在民法體系中,合同責任的歸責原則通常包括過錯責任原則和無過錯責任原則,而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還包括公平責任原則,而且在具體司法實踐中存在著規則原則並用的方式。在電子支付的法律關繫上,主要當事人是由網路銀行、認證機構和客戶(包括付款人和收款人)三方構成的。具體到電子支付法律關繫上,應該採取何種歸責原則,就必須考慮到電子支付的自身特點。 在大陸法系,《法國民法典》第114條與《德國民法典》第275條確立了過錯原則是最主要的民事責任原則。[ii]在英美法系,堅持合同責任為嚴格責任,被告也不能以其盡到注意義務作為其抗辯理由。在美國《合同法重述》第2版第260條(2)項中規定:「如果合同的履行義務已經到期,任何不履行都構成違約」。當然英美法並不是完全排斥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如對於遲延履行,則以過錯為規則事由。 筆者認為,在電子支付法律關繫上應適用「以過錯推定原則為主,無過錯責任原則為輔」。如果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過錯,則自己承擔舉證責任,證明自己沒有過錯。證明成立則可以免除自己的責任;證明不足,或者證明不能,則推定其有過錯,構成違約責任或其他責任。在電子支付過程中,常常出現因指令人或銀行的過失致使資金劃撥失誤或遲延的現象。在整個資金支付的傳送鏈中,指令人的義務無疑是正確發出資金劃撥的指令,銀行的基本義務是依照指令人的指示,准確、及時地完成電子支付,承擔按約執行資金劃撥指示的責任。但是,可能由於種種原因,如指令錯誤、劃撥遲延,導致資金劃撥的失誤或失敗,造成相關當事方的損害。這時,首先應該從違約事實以及損害事實中推定致害一方的當事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如果對方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過錯,則自己承擔舉證責任證明自己確無過錯。證明成立則可免責,否則構成違約責任或其他責任。這里之所以適用過錯推定原則,是因為在電子支付的各個環節都涉及到管理軟體、大型伺服器和因特網路等先進技術,每個當事人所採用的硬體設備與管理軟體都可能不同,其內部運行結構和數據可能涉及到商業秘密。因此要求受害人去證明加害人的過錯,十分困難甚至不可能。另一方面,電子支付本身屬於發展中的科技,所涉當事人或多或少面臨未知風險,如果簡單適用無過錯責任的話,在證明對方過錯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被告將可能承擔全部責任,這無疑會對當事人涉足電子支付並採用新技術造成不利影響。實際上,我國現行的《合同法》也是採用以過錯責任為主,無過錯責任為輔的復合歸責原則。在締約過失責任、合同無效責任中的損害賠償責任、預期違約責任、加害給付責任、損害賠償的違約責任,包括實際違約責任中的一般損害賠償和懲罰性賠償責任以及後契約責任中,採用的是過錯責任原則。而僅在違約責任的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以及違約金責任,無效合同責任中的返還財產和適當補償責任採用無過錯責任歸責原則。 五、 電子支付的風險與相關民事責任范圍 電子支付從廣義層面理解具有與電子資金劃撥一樣的風險。這些風險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系統奉獻、欺詐奉獻、法律奉獻、操作風險等。[iii]而在諸風險中極易產生相關民事責任的莫過於信用風險、欺詐風險與操作風險。信用風險(credit)又稱違約風險,指銀行因不能及時滿足客戶的提款需求,或債務人不能償還本息或延期償還本息而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信用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法律關系的雙方並非同時履行各自的義務。在合同情況下,未違約一方可能只能接收合同金額中極小部分的金額或者根本未接收合同的金額,此種風險又稱本金風險(principal risk)。其實,電子支付與傳統支付方式相比,信用風險大大減少,但仍然有存在違約的情況出現。而欺詐風險(fraud risk)指人為的假冒、偽造、盜竊等活動給電子支付當事方造成損失的可能性。[iv]在電子支付系統產生後,在數據的處理、傳輸過程中仍然存在假冒、偽造、盜竊等活動。此類活動對電子支付系統形成嚴重威脅,甚至電子支付當事方(主要是客戶)與第三方串通進行欺詐活動,給銀行帶來巨大損失。另外。操作風險(operation risk)指電子支付系統中的計算機設備及通訊設備出現技術故障使整個電子支付系統運行陷入癱瘓狀態的可能性。這種風險在民事法律領域涉及到銀行的法律經濟成本與民事責任限制問題。 信用風險自然帶來違約責任問題。電子支付的依據在於網路銀行與網路交易客戶所訂立的協議。這種協議是由銀行起草並作為開立賬戶的條件遞交給網路交易客戶的標准格式合同。故網路銀行與客戶之間的關系是以合同為基礎的。在電子支付中,網路銀行可能同時扮演指令人和接收銀行的角色。其基本義務是資金劃撥。作為指令人,一旦發送錯誤指令,銀行應向付款人進行賠付,除非在免責范圍內。如果能夠查出是哪個環節的過錯,則有過錯方向銀行進行賠付;作為接收行,接收銀行與其指令人的合同要求他妥當接收所劃撥來的資金,立即履行資金劃撥的指示。如有延誤或失誤,則按違反接收銀行與指令人的合同處理。這里的違約責任是合同責任的基本形式,是債務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合同債務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這在《合同法》第七章有明確規定。這里需要進一步給出說明的是違約責任的賠償范圍。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13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與見到或應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因此,在電子支付中違約方(如銀行)所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應以違約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應當預見到的損失為限。至於「預見」損失范圍的確定,應以合理標准來衡量,一般包括支付資金的本金、利息、支付費用以及可以合理預見的利潤損失。無法預見的利潤損失不應當賠償,這可以作為銀行責任限制的一個重要方面。 至於欺詐風險一般為第三方侵權或電子支付一方當事人與第三方串謀共同侵權所致。民法中從制度基礎上有善意之保護和無因化保護兩類交易安全保護制度。[v]而這些保護制度在電子支付所面臨欺詐風險的情況下是以犧牲基礎關系中遭欺詐的當事人的利益為代價的。如果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與第三方串謀情形,自然應當是他們承擔連帶責任。那麼在近由第三方侵權的情況下,如何從民法角度合理分擔損失,可以參考美國《統一商法典》第4A編有關「安全程序」的規定和《國際貸記劃撥示範法》的有關認證的規定。[vi]美國《統一商法典》第4A編和《國際貸記劃撥示範法》的相關規定實質是,如果支付命令經「安全程序」或「認證」檢測,即使支付命令並非名義發送人簽發,支付命令得的接收銀行仍能「善意取得」名義發送人的支付。美國《統一商法典》第4A編和《國際貸記劃撥示範法》的這種規定似乎很容易排除接收銀行的責任。因為「安全程序」是指為了防止未經授權的第三人向銀行發出指令,指令人與接收銀行約定適用的有效身份認證手段。實施這一規則的法律後果,就是確認在指令人和接收銀行之間建立了合理安全程序的情況下,如果接收銀行收到的指令經過了安全程序的證實,則這一指令的後果由指令人承擔。但實際上,對於「安全程序」的「安全」程度的技術界定復雜性與不明確性,使得接收銀行很容易在這方面不負任何責任。這種「安全程序」類似又一個格式合同,對合同的提供方顯然有利的多。這也是我國在借鑒該種立法經驗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公平責任雖然不是責任的平均分擔,而是由哪一方當事人承擔責任更公平,但如果不考慮到電子支付當事方的強弱勢法律地位,而利用不明確的「安全程序」來讓客戶或指令人獨自承擔欺詐風險責任,似乎有背公平。特別是在客戶與銀行的關繫上,因為建立安全程序銀行始終是居於主導地位,如果銀行自己主持的「安全程序」(表面上是客戶與銀行的約定)在技術上或操作上不能舉出相反政局推翻這種結論,即自己的「安全程序」是經不住網路黑客襲擊或其他網路侵權的合理程度的考驗,銀行也應當承擔相應責任。這里「合理程度的考驗」實際上也是作為衡平銀行與客戶之間的責任,而不至於出現責任倚輕倚重的情況。另外,客戶也可以試圖證明銀行怠於使用或改進網路防火牆等行業必需的保護技術而致客戶之損失,可以要求銀行承擔責任。 操作風險主要是涉及銀行的責任限制問題,正如我們在談到歸責原則時所稱,電子技術本身屬於發展中的科學技術,所涉當事人或多或少面臨未知風險,如果讓銀行為極小的電子支付服務費用而冒著極大的客戶資金賠償風險,顯然在成本與利潤之間的未知比例懸殊太大。而且,操作上的風險有很多原因導致。銀行在電子支付中的計算機故障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而如何在技術領域界定銀行有無過錯,對於銀行所負責任大小及責任限製程度都有重要影響。同時,諸如改進技術的成本問題、事後的補救措施和防止損失的擴大等問題,都應納入到銀行責任限制的考慮范圍之內。 六、 承擔民事責任的具體方式 在電子支付法律關系中,可以根據參與主體的不同,區分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不同方式。 銀行承擔責任的方式通常有三種:(1)返回資金,支付利息。如果資金劃撥未能及時完成,或者到位資金未能及時通知網路交易客戶,銀行有義務返還客戶資金,並支付從原定支付日到返還當日的利息。(2)補足差額,償還余額。如果接收銀行到位的資金金額小於支付指示所載數量,則接收銀行有義務補足差額;如果接收銀行到位的資金金額大於支付指示所載數量,則接收銀行有權依照法律提供的其他方式從收益人處得到償還;(3)償還匯率波動導致的損失。對於國際貿易中,由於銀行失誤造成的匯率損失,網路交易客戶有權就此向銀行提出索賠,而且可以在本應進行匯兌之日和實際匯兌之日之間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匯率。(4)賠償其他損失。對由於銀行的過錯而造成客戶的其他損失,在應當預見的范圍內予以賠償。 認證機構承擔責任的方式有:(1)採取補救措施。如果認證機構出現管理漏洞、CA方密鑰泄漏、用戶注冊信息泄漏等問題,應立即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更正、修補出現問題的環節,避免引起進一步的用戶損失;(2)繼續履行。如果認證機構出現CA系統和設備問題(停機、終止、信息丟失等),而導致認證操作出現問題、發布失效信息或證書發布不完善的,認證機構在修復CA系統和設備後,應立即發布正確、有效、完整的認證證書,以正確履行其與用戶之間的合同;(3)賠償損失。由於認證機構的過錯而導致用戶蒙受損失的,在應當預見的范圍內,由認證機構予以賠償。 客戶承擔責任的方式有:(1)終止不當行為,採取挽救措施。當用戶密鑰丟失或泄漏,或發現所發出的指令或提供的信息錯誤時,應及時通知接收銀行或認證機構,以使接收銀行或認證機構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防治網路入侵、冒領等事件,或者避免其他參與主體因使用錯誤證書而蒙受損失;(2)及時通知,防止損失擴大。當用戶發現銀行執行指令出現錯誤,或發現認證機構發布的用戶信息錯誤,或證書不完善時,應立即中止交易,並通知銀行或認證機構修改錯誤;(3)賠償損失。電子支付活動的客戶主體,如果因其過錯而造成其他當事人損失的,諸如密鑰或個人信息泄漏、非法使用證書、超限制俄杜交易而產生的損失,應當在可預見的范圍內,予以賠償。

滿意請採納

H. 電子支付具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電子資金劃撥當事人分為:資金劃撥人或指令人;接受銀行;受款人或受益人。

指令人的權利:指令人有權要求接受銀行按照指令的時間及時將指定的金額支付給指定的收款人;指令人的義務:受自身指令的約束、接受核對簽字和認證機構的認證、按照接受銀行的程序,檢查指令有無錯誤或歧義,並有義務發出修正指令接受銀行的權利與義務。

接受銀行的權利:要求指令人支付所指令資金並承擔支付的費用; 拒絕或要求指令人修正其發出的無法執行的、不符合規定程序和要求的指令;只要證明因指令人的過錯而致使他人假冒指令人通過認證程序,就有權要求指令人承擔責任。接受銀行的主要義務:按照指令人的指令完成資金支付;就其本身或後手的違約行為,向其前手和付款人承擔法律責任。

收款人的權利義務:收款人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收款人與指令人、接受銀行並不存在支付合同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此,收款人不能基於電子支付行為向指令人或接受銀行主張權利,收款人只是基於和付款人之間基礎法律關系與付款人存在電子支付權利義務關系。

I. 第三方網路支付平台有哪些法律風險

法律分析:第三方網路支付平台有的法律風險是:1.主體資格和經營范圍的風險;2.資金安全的風險,資金包括兩類,第一類結算,第二類虛擬帳戶的資金;3.期權安全的風險;4.洗錢的風險;5.反套現的風險;6.連帶責任的風險。

法律依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第四條 支付機構之間的貨幣資金轉移應當委託銀行業金融機構辦理,不得通過支付機構相互存放貨幣資金或委託其他支付機構等形式辦理。支付機構不得辦理銀行業金融機構之間的貨幣資金轉移,經特別許可的除外。

J. 電子支付的控製法規

銀行開展電子支付業務採用的信息安全標准、技術標准、業務標准等應當符合有關規定。
銀行應針對與電子支付業務活動相關的風險,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
銀行應根據審慎性原則並針對不同客戶,在電子支付類型、單筆支付金額和每日累計支付金額等方面做出合理限制。
銀行通過互聯網為個人客戶辦理電子支付業務,除採用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等安全認證方式外,單筆金額不應超過1000元人民幣,每日累計金額不應超過5000元人民幣。
銀行為客戶辦理電子支付業務,單位客戶從其銀行結算賬戶支付給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的款項,其單筆金額不得超過5萬元人民幣,但銀行與客戶通過協議約定,能夠事先提供有效付款依據的除外。
銀行應在客戶的信用卡授信額度內,設定用於網上支付交易的額度供客戶選擇,但該額度不得超過信用卡的預借現金額度。
銀行應確保電子支付業務處理系統的安全性,保證重要交易數據的不可抵賴性、數據存儲的完整性、客戶身份的真實性,並妥善管理在電子支付業務處理系統中使用的密碼、密鑰等認證數據。
銀行使用客戶資料、交易記錄等,不得超出法律法規許可和客戶授權的范圍。
銀行應依法對客戶的資料信息、交易記錄等保密。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銀行應當拒絕除客戶本人以外的任何單位或個人的查詢。
銀行應與客戶約定,及時或定期向客戶提供交易記錄、資金余額和賬戶狀態等信息。
銀行應採取必要措施保護電子支付交易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銀行應採取必要措施為電子支付交易數據保密。
銀行應確保對電子支付業務處理系統的操作人員、管理人員以及系統服務商有合理的授權控制:
銀行可以根據有關規定將其部分電子支付業務外包給合法的專業化服務機構,但銀行對客戶的義務及相應責任不因外包關系的確立而轉移。
銀行應與開展電子支付業務相關的專業化服務機構簽訂協議,並確立一套綜合性、持續性的程序,以管理其外包關系。
銀行採用數字證書或電子簽名方式進行客戶身份認證和交易授權的,提倡由合法的第三方認證機構提供認證服務。如客戶因依據該認證服務進行交易遭受損失,認證服務機構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應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境內發生的人民幣電子支付交易信息處理及資金清算應在境內完成。
銀行的電子支付業務處理系統應保證對電子支付交易信息進行完整的記錄和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披露。
銀行應建立電子支付業務運作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電子支付業務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危及安全的事項。

熱點內容
日照卜法官 發布:2025-01-24 02:09:36 瀏覽:225
貴陽貴陽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4 02:03:30 瀏覽:232
勞動法中假期是否包括節假日 發布:2025-01-24 01:28:53 瀏覽:786
初任法官改革 發布:2025-01-24 01:27:17 瀏覽:103
保密法律法規知識試題 發布:2025-01-24 01:05:13 瀏覽:197
1社會保障法的定義是 發布:2025-01-23 23:11:01 瀏覽:396
列舉國家的五個行政法規 發布:2025-01-23 23:10:17 瀏覽:375
投資框架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3 23:03:07 瀏覽:450
三大訴訟法管轄 發布:2025-01-23 22:43:06 瀏覽:841
重慶大巴墜江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22:04:45 瀏覽: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