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訴訟時效完成的法律效力

訴訟時效完成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6-18 06:58:46

① 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的聯系和區別

法律分析:

聯系之處: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都是對權力行使的一種時間限制,都具有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保持社會關系穩定的作用,並且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都是一定時間的經過導致一定的法律效果的產生。 區別之處:第一,適用對象上,訴訟時效適用於請求權,除斥期間適用於形成權。第二,法律效力上,訴訟時效的法律效力表現為勝訴權之喪失,權利本身並不消滅,除斥期間的法律效力表現為形成權的消滅。第三,時間長短上,訴訟時效一般長於除斥期間,而且訴訟時效可能中止、中斷甚至延長,而除斥期間固定不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九十九條 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的存續期間,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產生之日起計算,不適用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存續期間屆滿,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消滅。

② 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 法律效力

訴訟時效依據時間的長短和適用范圍分為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
一般訴訟時效。指在一般情況下普遍適用的時效,這類時效不是針對某一特殊情況規定的,而是普遍適用的,如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表明,我國一般民事訴訟的一般訴訟時效為二年。
特別訴訟時效。指針對某些特定的民事法律關而制定的訴訟時效。特殊時效優於普通時效,也就是說,凡有特殊時效規定的,適用特殊時效,我國《民法通則》141條規定:「法律對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特殊時效可分為以下三種:
一、短期時效。短期時效指訴訟時效不滿兩年的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時效為一年: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2、出售質量不合規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被損壞的。」
但是第2項因特殊法產品質量法已經變更,《產品質量法》第45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二、長期訴訟時效。長期訴訟時效是指訴訟時效在兩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訴訟時效。
《環境保護法》第42條「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3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起時計算。」及《海商法》第265條「有關船舶發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年。」規定訴訟時效為3年;
合同法》第129條「第一百二十九條 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因其他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訴訟時效為4年。
三、最長訴訟時效。最長訴訟時效為二十年。
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根據這一規定,最長的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效最長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時效具有強制性,任何時效都由法律、法規強制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對時效的延長、縮短、放棄等約定都是無效的。

③ 最長訴訟時效的法律效力

最長訴訟時效是民事訴訟案件一般訴訟時效普遍適用的期間,這已為人們所熟知,但此期間屬可變期間,《民法通則》第139條、第140條分別對因法定事由而致此期間中止、中斷作出了規定。關於中止的適用,法律規定的較明確和嚴謹。
舉一例,A於1997年欠B借款3萬元,直到2004年3月A才起訴要求B還款,庭審中,B辯稱A從未向其索要過,故超過了2年的訴訟時效,而A則稱一直催要了,並提供了證據證明了其每年都要過的事實,於是法院便認定該案未過訴訟時效。從本案來看,由於A一直在主張自已的權利,且每次主張的時間間隔均未超過2年,故該索要行為所致的訴訟時效中斷後重新計算的時效期間未過2年,所以,A的起訴沒過訴訟時效。就此案例而言,若A的索要行為每次中間都超過了2年,也即,若A於1998年1月第一次索要,產生時效中斷,可其第二次直到2001年才索要,如果B 以時效超過來抗辯的話,A起訴的訴訟時效就超過了。
由此,反映了時效中斷的連續性,即每次的時效中斷中間的時間間隔不得超過2年,否則,後來的中斷將不產生中斷的法律效力。 理論上講,侵害身體權和侵害生命權的侵權行為,應當按照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執行。而《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是對侵害健康權行為的賠償請求訴訟時效,應當適用1年的規定。現在還沒有對侵害精神性人格權適用最長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只能適用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如果在適用《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在提出生命健康權的財產損失賠償的同時提出精神撫慰金的賠償,則隨同受到特殊訴訟時效的限制。侵權普通法與侵權特別訴訟時效適用不同,對於特別法應當一律按特別法的規定,如《國家賠償法》訴訟時效規定為2年(第32條第1款);《產品質量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2年(第45條第1 款);《環境保護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3年(第42條);按照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不能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特殊時效的規定,保護請求權。

④ 訴訟時效完成後產生何種法律效力

訴訟時效屆滿之後,消失的是勝訴權,但是法院不能主動適用時效來駁回你的訴訟請回求,對方如果以答訴訟時效抗辯,法院會審查,如果超出訴訟時效,那麼你的案子就會被駁回訴求。但是你和對方的權利義務還是存在的,只是法院不支持你。你可以繼續向對方主張履行義務。
如果對方在時效屆滿後履行了義務,再以過了訴訟時效為由請求撤銷,法院不支持

⑤ 民法中取得時效的適用范圍、要件及其法律效力

一、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
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是指哪些權利應適用訴訟時效。通說認為訴訟時效僅適用於請求權,而不適用於支配權(如Nk7、人身權),也不適用於形成權(如撤銷權、解除權)。具體而言,又分以下幾種情況:
1.此處所稱的請求權,首先是指債權請求權,包括基於合同之債的請求權、基於侵權行為的請求權、基於元因管理的請求權、基於不當得利的請求權以及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的賠償請求權。
2.對於物上請求權,有學說認為應細分為不同情況:因物權受到侵害而產生的請求權,從法理上看,排除妨礙請求權、消除危險請求權、物權確認請求權,依其性質應不適用訴訟時效,而返還財產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應受訴訟時效的約束;但是,已登記的物權所產生的物上請求權,不宜因時效而消滅。
3.對於人身權請求權,基於身份關系所產生的請求權(如離婚請求權、解除收養關系請求權、扶養請求權等),不適用訴訟時效;人身權受到侵害所產生的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請求權,只要侵權行為仍在持續,也不應受訴訟時效的限制,而損害賠償請求權因屬於債權請求權,所以應適用訴訟時效。
4.對於侵害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知識產權的權利保護期間內,停止侵害的請求權也不應受訴訟時效的限制,損害賠償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但起算有所不同。
5.還有一個例外的情況是,根據《民通意見》第170條的規定,未授權給公民、法人經營、管理的國家財產受到侵害的,不受訴訟時效期間的限制。
二、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法律要件
1.須有請求權的存在。
2.有怠於行使權利的事實。
3.怠於行使權利狀態持續存在達到法定期間。
三、訴訟時效的法律效力
1.勝訴權消滅。即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時,權利人喪失的是勝訴權,而非實體權利。因此訴訟時效完成的債權雖不能強制實現,但可以作為被動債權用來抵銷債務。
2.實體權利不消滅。訴訟時效屆滿,實體權利不消滅,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自願履行的債務,仍享有受領保持力,債務人履行義務後,不得請求返還。
3.權利人不喪失起訴權。即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受理後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
4.法庭審理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
【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義務人作出願意履行的意思表示或者在債權人的催款通知上簽字或蓋章,應視為其放棄了時效利益,對原債務進行承認。該債權債務因此回復強制履行的效力,即使義務人不知時效期間屆滿的事實,也不得以不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主張訴訟時效的效果。
例解
2000年2月,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施工合同,約定由乙公司為甲建房一棟。乙與丙簽訂《內部承包協議》,約定由丙承包建設該樓房並承擔全部經濟和法律責任,乙收取丙支付的工程價款總額5%的管理費。丙實際施工至主體封頂。2004年1月,乙向法院起訴請求甲支付拖欠工程款並解除施工合同。甲辯稱乙起訴時已超過2年訴訟時效,要求法院駁回乙的訴訟請求。(2004,卷三,第82題)
下列關於合同解除的說法.何者正確?
A.乙起訴請求解除合同時已超過訴訟時效
B.乙起訴請求解除合同時未超過訴訟時效
c.乙起訴請求解除合同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
D.乙起訴請求解除合同適用特殊訴訟時效規定
[答案及解析]c。考查合同解除與訴訟時效。《合同法》第95條規定:「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本案中,甲乙閭沒有約定合同解除權行使的期限,乙應當在經對方催告後合理期限內行使解除權,否則該權利消滅。這種因在法定或合理期限不行使權利而使得權利消滅的制度是除斥期間制度,並非是訴訟時效制度。合同的解除不適用於訴訟時效制度。
法條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71.過了訴訟時效期間,義務人履行義務後,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翻悔的,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53.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受理後查明元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

⑥ 訴訟時效對一般只對()產生法律效力

訴訟時效對一般只對(請求權)產生法律效力。
1. 「請求權」的第一層含義,是旨在獲得某種特定的給付的要求。他人可以請求這種給付,至於該他人能否獲得其希冀的給付,則是另一回事。民事訴訟上的請求權,多為這種理解。
2. 請求權定義為「要求他人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該種請求權以存在一項有實體法依據的請求權為前提。在另一方面,該請求權不一定非得(通過訴訟或其他方式)提出不可。該項請求權的存在,不受是否有人提出主張的影響,也不受債權人是否知悉其請求權的影響。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後,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並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後,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表明,我國民事訴訟的一般訴訟時效為二年。

⑦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債務人自願履行的不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的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此條文採用的是「不受限制」這樣的表述,究竟自願履行是否夠成對時效抗辯權的拋棄,未置可否。在之後出台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71條規定,「過了訴訟時效期間,義務人履行義務後,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翻悔的,不予支持。」,由此,對於訴訟時效經過以後的法律效力,由最初的肯定其不屬於債權人的不當得利,到保護債權人,規定債務人反悔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到2008年《訴訟時效若干規定》公布實施,若干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訴訟時效屆滿,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做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者自願履行義務後,又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作為專門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的司法解釋,其對於訴訟時效屆滿後,債務人履行債務(且先不論是部分還是全部),賦予了新的含義,即,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債務人履行債務所產生的效果是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拋棄。因此,我國法律體系中對於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的債務人履行債務行為的法律效果總結起來有以下兩點:一、訴訟時效屆滿後,該債務人履行債務不能反悔,該給付行為不屬於債權人不當得利,債務人不得要求返還;二、訴訟時效屆滿後,該債務人履行債務,即意味著拋棄時效抗辯權,之後不得以訴訟時效屆滿為由向法院抗辯。日,寧某因做生意需要向姚某借款3萬元,期限一個月,並出具了借條。到期後,寧某未償還,姚某礙於朋友情面,也一直未要求寧某償還。2011年12月底,寧某償還了1萬元給姚某,並承諾不久即將全部欠款歸還。2012年春節期間,寧某經人指點,得知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債務可以不予歸還,於是就不再還款。姚某見寧某不再自覺還款,便主動找其索要,兩人關系逐漸惡化。姚某無奈訴至法院,要求寧某歸還餘下的欠款2萬元,寧某則反訴,要求姚某返還超過訴訟時效後還給姚某的1萬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時效期間屆滿後,原、被告之間的債務成為一種自然債務,因而姚某不得再行要求寧某歸還尚未歸還的債務。同時,法律又規定對已歸還的自然債務,義務人又以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反悔的,不予支持。因此,法院判決:駁回姚某的訴訟請求;駁回寧某的反訴請求。

【釋法】

本案系民間借款糾紛案,爭議的焦點是:對於債務人超過訴訟時效後履行的效力應如何認定。

一、本案已超過訴訟時效期間

所謂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向人民法院請求權利保護,就喪失了請求人民法院按照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的權利

⑧ 欠條的訴訟時效是三年,那三年過後,欠條還有法律效力嗎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欠條的訴訟時效為三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但是欠條的訴訟時效和欠條的法律效力沒有必然的關系。即使欠條的三年訴訟時效經過,欠條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所以,作為債務人,不要以為欠條已經過了訴訟時效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在債權人依據欠條向債務人主張權利時,如果債務人不小心,同意繼續履行債務,那麼訴訟時效就重新起算。因此,在遇到債權人主張債務的時候,需要先好好想想,這筆債務是否已經過了訴訟時效。

⑨ 除斥期間和訴訟時效

除斥期間是指法律規定某種權利預定存續的期間,在這里特別提醒一下,債權人在此期間不行使權利,預定期間屆滿,便可發生該權利消滅的法律後果。1、除斥期間是不變期間。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斷或者延長。2、除斥期間消滅的是權利人享有的實體民事權利本身,如追認權、撤銷權、解除權等這些形成權。3、除斥期間規定的是權利人行使某項權利的期限,以權利人不行使該實體民事權利作為適用依據。4、除斥期間是自相應的實體權利成立之時起算。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人民法院對權利人的權利不再進行保護的制度。

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都是限制權利行使的期間,權利人在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在期間屆滿後均引起權利變動的後果。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為:1、適用對象不同。訴訟時效適用於請求權,除斥期間適用於形成權。2、法律效力不同。訴訟時效的法律效力表現為勝訴權之喪失,權利本身並不消滅,除斥期間的法律效力表現為形成權的消滅。3、價值取向不同。設置訴訟時效的價值在於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加速財產的流轉,消滅原有法律關系;設置除斥期間的價值在於消除當事人關系中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維護交易安全,維護原有法律關系。4、期間和計算不同。訴訟時效一般長於除斥期間,而且訴訟時效可能中止、中斷甚至延長,而除斥期間固定不變。5、適用的主動性不同。法官不能逕行適用訴訟時效,只在義務人主張時效利益時,法官才能適用,但是,法官可以依職權主動適用除斥期間。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⑩ 普通訴訟時效的法律效力

普通訴訟時效的效力就是指普通訴訟時效屆滿所產生的法律後果。根據民法通則第135條、第138條的規定,這種法律後果表現在:
普通訴訟時效屬於消滅時效
在普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所產生的法律後果是消滅了權利人享有的勝訴權,即權利人喪失了獲得法律強制保護的權利。
2.普通訴訟時效消滅勝訴權,而不消滅起訴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3條的規定,權利人在超過普通訴訟時效期間後起訴的,人民法院仍應予以受理,不得以普通訴訟時效屆滿為由不予受理。因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後才能查明普通訴訟時效是否屆滿。當然,如果有人民法院受理後查明沒有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則依法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人民法院查明權利人確有正當理由的,則依法認定普通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予以延長,以便保護權利人的權利。
普通訴訟時效屆滿並不消滅實體權利
這就是說,普通訴訟時效屆滿,導致權利人的勝訴權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強制保護。但是,權利人基於民事法律關系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實體權利)仍然存在,所以,義務人在普通訴訟時效屆滿之後自願向權利人履行義務的,權利人仍然有權接受。不受普通訴訟時效限制(民法通則第138條)。而且基於當事人實體權利義務的存在,義務人在自願履行義務後,又以超過普通訴訟時效為由翻悔的,人民法院也不予以支持。但是,如果有證據證明實體權利本身已因其他原因而消滅的,則履行義務的義務人可以不當得利為由要求返還。

熱點內容
日照卜法官 發布:2025-01-24 02:09:36 瀏覽:225
貴陽貴陽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4 02:03:30 瀏覽:232
勞動法中假期是否包括節假日 發布:2025-01-24 01:28:53 瀏覽:786
初任法官改革 發布:2025-01-24 01:27:17 瀏覽:103
保密法律法規知識試題 發布:2025-01-24 01:05:13 瀏覽:197
1社會保障法的定義是 發布:2025-01-23 23:11:01 瀏覽:396
列舉國家的五個行政法規 發布:2025-01-23 23:10:17 瀏覽:375
投資框架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3 23:03:07 瀏覽:450
三大訴訟法管轄 發布:2025-01-23 22:43:06 瀏覽:841
重慶大巴墜江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22:04:45 瀏覽: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