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管理的法律責任

管理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6-18 07:03:32

⑴ 物業管理法律責任的構成和歸責類型有哪些

物業管理法律責任的歸責類型在物業管理法律責任體系中,不同行為的歸責基礎即追究法律責任考慮的歸責要素是不 盡一致的,因而使歸責條件存在一定的差別,表現為不同的歸責原則。根據歸責原則的不同,可將物業管理法律責任的構成劃分為不同的歸責類型。主要有三種歸責類型:(1)過錯責任類型。凡是因實施了違法行為而致人損害者,如果不能證明自己主觀上沒有過錯,就被推定為有過錯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過錯的性質和程度,反映著行為人對自 己行為的認識水平。法律要求每一位具有行為能力的主體能夠理性地預見自己行為的後果,並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過錯責任類型具備一般歸責四要素。按過錯責任歸屬何方主體的 情況不同,可分出侵害人過錯責任、受害人過錯責任和侵害人、受害人雙方過錯責任三種具體類型。如果受害人本人對受損害也有過錯的,則可減輕侵害人的責任。(2)無過錯責任類型。又稱嚴格責任類型。只要行為人作出特定侵權行為或違約行為而造成損害結果,不論其主觀有無過錯,即使無過錯仍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這種責任類型 適用於產品責任、某些特殊侵權責任和合同違約責任。中國《合同法》第107條對違約責任的原則規定就是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的優點突出表現在涉及無過錯責任的訴訟中, 舉證責任倒置和抗辯事由受嚴格限制,原告只需向法庭證明自己受損害的事實存在和該損害與被告相關,或者只證明被告未履行合同義務的事實,不要求舉證證明被告有過錯,也不要 求被告證明自己對於不履行義務或作出侵權行為無過錯,免去了證明過錯有無的困難。被告只能舉證證明原告未受損害、受損害是原告自己的行為或第三人的行為所導致的或者損害是 不可抗力造成的,但不得單純證明本人無過錯而要求免除責任,從而加強了對受害人的保護,也方便裁判,節省訴訟成本。對於合同關系而言,違約責任是由合同義務轉化而來,本質 上是出於當事人雙方約定,不是法律強加的,法律確認合同拘束力,在一方不履行時追究違約責任,不過是執行當事人的意願和約定而已。不履行合同與違約責任直接聯系,二者互為 因果關系,違約責任採用無過錯歸責原則,有利於促使當事人嚴肅對待合同,有利於維護合同的嚴肅性,增強當事人的責任心和法律意識。由於物業管理中存在大量的服務合同關系, 因而掌握無過錯責任類型的法理知識,對物業管理關系各方都是十分必要

⑵ 公司高管應盡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司法中的高管的法律責任有:
1、刑事責任。包括偷稅罪、挪用資金罪、職務侵佔罪、企業人員受賄罪等。
2、民事責任。發生轉讓方的股權瑕疵和受讓方的支付違約情形時,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行政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⑶ 物業管理有哪些法律責任

(一)民事法律責任
指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法律義務而按照民法(包括合同法)規定必須承擔的民事法律不利報應。民事法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不同的主要特點是它主要表現為一種財產責任,而且民事責任的內容可以由當事人自行約定。民事法律責任可劃分為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兩大類。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中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了主要有10種形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1、停止侵害。指對行為人正在實施的侵權行為,受害人有權請求其停止實施或請求人民法院制止實施。
2、排除妨礙。指權利人行使其權利受到他人不法阻礙或妨害時,有權請求行為人排除或請求人民法院強制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指在有造成財產或人身損害之虞時,權利人有權請求行為人消除或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其消除。
4、返還財產。指權利人的財產被行為人非法侵佔時,權利人有權請求返還該財產。
5、恢復原狀。指在財產被不法損害或性能狀態被改變而有復原的可能時,受害人有權請求恢復到財產未受損壞或未改變時的狀態。
6、修理、重作、更換。
7、賠償損失。指行為人以其財產填補受害人的損失。
8、支付違約金。指依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違約方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
9、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指公民或者法人的人格權受到不法侵害時,有權通過人民法院要求行為人以公開形式承認過錯,澄清事實,或者辟謠,消除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以恢復未受損害時社會對其品行、才能或信用的良好評價。
10、賠禮道歉。指公民或法人的人格權受到不法侵害時,權利人可請求行為人當面承認錯誤,表示歉意,以保護其人格尊嚴。
(二)行政法律責任
指行政主體或行政相對人的行為違反行政法律法規而依法必須承擔的行政法律不利報應。行政法律責任分為兩類:一類稱違法行政責任,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實施行政管理行為中的違法失職行為引發的依法應承擔的不利法律報應,一般表現為給予直接責任人或單位主管負責人員行政處分;另一類稱行政違法責任,是指行政相對人的行為違反行政管理法規而應依法承擔的不利法律報應。
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一般分為三類:
1、行政處罰。中國《行政處罰法》第二條明文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2、行政處分。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或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規章制度的規定,按行政隸屬關系對其所屬人員中有輕微違法行為或違反紀律行為的一種內部制裁,主要包括警告、記過、降職、降薪、撤職、留用察看、開除等。
3、勞動教養。是對有輕微違法行為,但尚不夠給予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人實行強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種行政措施。
(三)經濟法律責任
指經濟法律關系主體行為違反經濟法律法規而依法應承擔的不利法律報應。由於經濟法律關系實際上是由行政管理法律關系和民事法律關系復合構成的,因此,其法律責任承擔方式同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民事法律應承擔責任的方式基本相同,但按承包等責權利相結合的經濟責任制追究違反經濟責任制行為的責任時,帶有類似行政合同的責任追究方式特點。
(四)刑事法律責任
指行為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違法行為已構成觸犯刑事法律的犯罪,而依法必須承擔的刑法不利報應。它是制裁最為嚴厲的一種報應。承擔刑事責任的方式是刑事處罰,分為兩類:一是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二是附加刑,包括罰金、沒收財產和剝奪政治權利。在各地專門的物業管理規范性文件中,一般不規定民事主體、行政相對人的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大多數都明文規定:物業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貪污受賄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或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物業管理法律責任根據承擔責任方式性質不同還可以分為制裁性、強制性、補救性三類法律責任。制裁就是懲戒、處罰,制裁實際上是一種對違法者的某種權利的合法損害或者使違法者承擔一項新的不利義務,其目的是使違法者引以為戒,今後不再犯。強制是指迫使違法者履行原有的法定義務或新追加的作為懲戒的必為義務。法律責任的實施和制裁的實現都以強制為後盾。從這一點來說,強制又是使違法者承擔法律責任的最後手段。補救一般是指行為人的侵權行為或違約行為使對方的合法權益蒙受損害時依法應予以的法律救濟,可分為行政補救、司法補救兩類。補救性法律責任主要是賠償、恢復原狀、返還財產、賠禮道歉、履行職務等。

⑷ 什麼是物業管理法律責任

物業管理法律責任是指由於違反物業管理法律規范行為而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違法行為是法律責任的前提,法律制裁是法律責任的必然結果。
物業管理法律責任的主要特徵有3項。
(1)法定責任與約定責任結合。法律責任除了是直接違反法律法規而引起的法定法律責任以外,還有因違反當事人雙方的協議、合同的約定而引起的法律責任,我們稱之為約定責任。協議、合同的法律效力來源於國家對當事人之間合同、協議的認同並予以國家強制力的保護。因此,物業管理中發生的法律責任除了依據法律法規,還要以合同、協議的約定為依據。
(2)技術規范所確定的責任份額大。物業管理本身是社會化、專業化的產物,物業管理中的各項活動涉及大量的技術問題。這些技術問題,有的是國家制定了相關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也有的是物業管理雙方當事人約定的技術要求或標准。這些技術標准、規范、要求成了確定物業管理法律責任的重要且大量的依據。
(3)法律責任的復雜性和復合性。物業管理法律責任的種類繁多,有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以及刑事責任。而且,這些責任在一項物業管理的違法行為中往往會合並存在,出現法律責任復合的現象。這種物業管理法律責任的復雜性決定了在確定物業管理法律責任時,要全面考慮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某種違法行為從不同的角度所設定的法律責任。對物業管理的當事人來說,也要謹慎自己的行為,因為,某種違法行為導致的結果不只是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也有可能導致判刑的刑事責任。
一般情況下,法律責任的歸責條件由下列四要素構成。
(1)行為違法。法律責任一般是由違法行為的發生而引起的,因此,違法本身的構成條件,自然應當成為法律責任構成的基礎和必要的前提條件。
(2)損害結果。損害是指給被侵害方造成的利益損失和傷害。損害的形式主要有人身的損害、財產的損害、精神的損害和其他利益方面的損害。損害的范圍包括直接實際損害和喪失預期可得利益的間接損害。行為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危害性,給社會特定利益關系造成了危險或損害,並且危害結果達到了法律規定應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的程度,是構成物業管理法律責任的一個必要條件。在有些法律責任中,損害結果不是必要要素。
(3)因果聯系。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應當存在因果聯系。法律上的因果聯系不是一般的因果關系,而是指某種事實上的行為與特定損害結果之間的必然聯系。如果某項損害結果不是因某人的行為所必然引起的,則該行為人就不對該項結果負責。由於行為與結果之間的聯系多種多樣,有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之分,有一果多因和一因多果之分;因此在把物業管理法律責任歸於某一違法行為時,必須搞清楚違法行為與特定的損告結果之間的聯系,這對於行為定性、確定法律責任種類和大小具有重大影響。
(4)行為人心理主觀過錯狀態。過錯是指行為人實施行為時對自己的違法行為及其後果的一種心理認識狀態,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表現形式。直接和間接故意的違法行為應負法律責任,重大過失的違法行為一般要負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在法律有明文規定下才須負刑事責任。對物業管理中的民事侵權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的歸責,大多數是採取過錯責任歸責原則。

⑸ 消防管理的法律責任通常分為哪兩種

3.1.1 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原則是民事責任歸責的基本原則,多使用方建築某一方因主觀過錯侵害其他方消防安全合法權益的,理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如管理方因過錯造成公共消防設施的毀損,雖然公共消防設施所有權歸屬於全體產權人,但其維修責任必須由管理方即過錯方承擔。當各方都存在不當行為,導致特定消防事件發生,而造成整體消防安全權益受到侵害,也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按過錯大小在各方之間分配損害。如某幾個使用方使用不當,加之管理方維護保養不當,多方面因素造成公共消防設施損壞的,不應由管理方單獨承擔責任,而應當按各方在其中的過錯責任大小合理分攤責任。
3.1.2 公平責任原則。
公平責任原則其責任分配的依據既不是行為,也不是特定事故原因,而是一種抽象的價值理念-公平。在實踐中,適用公平責任原則,應當注意:當事人各方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是適用公平責任的前提條件。如因消防設施設備的正常老化損壞或意外事件、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的維修整改責任,就應當按照公平責任原則,由各產權或管理方按權屬的大小公平分擔。
3.1.3 責任自負原則。
責任自負原則指行為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責任自負原則其主要涵義包括:
(1)違法行為人應該對自己的違法行為負責。(2)不能讓沒有違法行為的人承擔法律責任,即反對株連或變相株連。(3)要保證責任人受到法律追究,無責任人受到法律保護。責任自負原則在此是指多使用方建築中各使用方在其使用區域內負有全面的消防安全責任,全權管理,自負其責,通俗而言,就是"誰經營誰負責".如各使用方在自有區域內消防設施的損壞,由使用方自行承擔維修責任,由此產生的消防法律後果由使用方單獨承擔,不與管理方或其他區域使用方產生直接的法律關系。

⑹ 公司高管在管理公司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1)刑事責任。企業高管的犯罪主要集中在經濟類犯罪,比較常見的是:偷稅罪、挪用專資金罪、職務侵佔屬罪、企業人員受賄罪等。從企業設立、運營到終止的整個過程中,企業高管們都有可能面臨犯罪的風險。
(2)民事責任。在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法規,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若是董事會決議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致使公司遭受嚴重損失的,那麼參與決議的董事負有賠償責任。另外,《公司法》還增加了股東代表訴訟的規定,賦予股東對董事及高管提起賠償的訴訟權利。
(3)行政責任。由於行政責任一般只是警告、罰款等,導致很多企業高管容易忽略這項責任。《產品質量法》《證券法》《稅收徵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對行政責任均有規定。

⑺ 土地管理法規規定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發現違法佔地行為,縣級以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制止,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立案查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六條 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

⑻ 城市管理中的法律責任和一般的法律責任有什麼關系

法律責任與法定權利與義務有密切的聯系。首先,法律責任規范著法律關系主體行使權利的界限,以否定的法律後果防止權利行使不當或濫用權利;其次,在權利受到妨害,以及違反法定義務時,法律責任又成為救濟權利、強制履行義務或追加新義務的依據;再次,法律責任通過否定的法律後果成為對權利、義務得以順利實現的保證。總之,法律責任是國家強制責任人作出一定行為或不作一定行為,救濟受到侵害或損害的合法利益和法定權利的手段,是保障權利與義務實現的手段

⑼ 承擔房產中介管理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房屋中介的法律責任有:1、房屋經紀人員不能夠以自己的個人名義去對外承接各種經濟業務以及收取費用;2、房地產經紀機構在收取服務傭金時應該實行明碼標價;3、經紀機構應該在醒目位置公布監督信息等各種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第十五條房地產經紀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應當在其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公示下列內容:(一)營業執照和備案證明文件;(二)服務項目、內容、標准;(三)業務流程;(四)收費項目、依據、標准;(五)交易資金監管方式;(六)信用檔案查詢方式、投訴電話及12358價格舉報電話;(七)政府主管部門或者行業組織制定的房地產經紀服務合同、房屋買賣合同、房屋租賃合同示範文本;(八)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事項。分支機構還應當公示設立該分支機構的房地產經紀機構的經營地址及聯系方式。房地產經紀機構代理銷售商品房項目的,還應當在銷售現場明顯位置明示商品房銷售委託書和批准銷售商品房的有關證明文件。

⑽ 公司法中關於高管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司法中關於高管的法律責任有競業限制,保密現在,以及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一百四十七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日照卜法官 發布:2025-01-24 02:09:36 瀏覽:225
貴陽貴陽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4 02:03:30 瀏覽:232
勞動法中假期是否包括節假日 發布:2025-01-24 01:28:53 瀏覽:786
初任法官改革 發布:2025-01-24 01:27:17 瀏覽:103
保密法律法規知識試題 發布:2025-01-24 01:05:13 瀏覽:197
1社會保障法的定義是 發布:2025-01-23 23:11:01 瀏覽:396
列舉國家的五個行政法規 發布:2025-01-23 23:10:17 瀏覽:375
投資框架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3 23:03:07 瀏覽:450
三大訴訟法管轄 發布:2025-01-23 22:43:06 瀏覽:841
重慶大巴墜江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22:04:45 瀏覽: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