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法律責任的人叫什麼
㈠ 法人代表就是公司出事了要負法律責任的人
是的。
法人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與自然人相對稱的,兩者相比較有不同的特點:
第一,法人是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義上的"人",而不是實實在在的生命體,其依法產生、消亡。自然人是基於自然規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一國國籍的自然人稱為該國的公民。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規律進行,具有自然屬性,而法人不具有這一屬性。
第二,雖然法人、自然人都是民事主體,但法人是集合的民事主體,即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體。例如大多數國家的公司法都規定,公司法人必須由兩人以上的股東組成,但在中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3修訂)允許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第三,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也有所不同。根據《民法總則》第58條規定法人成立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設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
(1)承擔法律責任的人叫什麼擴展閱讀:
法人具有以下一般特徵:
1、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可否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是區別法人組織和其它組織的重要標志。《民法總則》第60條規定,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2、法人不是人,是一種社會組織,是一種集合體,是由法律賦予法律人格的組織集合體。
這是法人與自然人的根本區別。它可以是個人的集合體,也可以是財產的集合體。不以組織集合體名義出現在民事主體的,不能為法人。
3、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它可以以自己的名義,通過自己的行為享有和行使民事權利,設定和承擔民事義務。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4、依法獨立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
它有自己獨立的權益,可以自己的名義獨立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
㈡ 營業執照監理人是什麼意思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1、你是不是辦理營業執照的時候工商局讓你填寫一個監事人?如果是這樣的話,監理人一般是承擔法律責任的。
2、監事(supervisor ),是公司中常設的監察機關的成員,又稱「監察人」,負責監察公司的財務情況,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職務執行情況,以及其他由公司章程規定的監察職責。在中國,由監事組成的監督機構稱為監事會,是公司必備的法定的監督機關。監事通常由股東代表和職工代表組成,且不得兼任董事或經理。
主要職權
根據現行有效的《公司法》,監事或者監事會的職責如下:
(一)檢查公司財務;
(二)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
(三)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
(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
(五)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七)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以上第(六)款中所提及的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是指:在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情況下,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針對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的訴訟。
監事可以列席董事會會議,並對董事會決議事項提出質詢或者建議。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發現公司經營情況異常,可以進
㈢ 負責任的法人有哪些
承擔個人法律責任和民事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是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一般情況下,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法人的行為,因而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本企業,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只是向本企業,公司承擔因自身過錯而產生的民事責任。
2、但由於單位違法可能會受到雙重製裁,除了法人的單位責任外,法定代表人作為主管人員也應當承擔個人法律責任。
3、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民法通則》第43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58,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5、法人承擔對第三人責任後,可以追償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的賠償責任。典型的案例如:簽訂、履行合同失職產生的賠償責任
㈣ 什麼是第一責任人、主要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出現事故時,他們如何承擔法律責任
一、第一責任復是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制(法定代表人或者一把手)。
二、直接責任人是第一責任人的「擋箭牌」。承擔責任時。所以。直接責任人是直接負有責任的具體部門或者從事該項工作的人
往往二者之間還有分管領導的責任(一般為分管的副職)。
三、主要負責人指的是一個單位或組織主持本單位全面工作具有最高決策權並對本單位承擔主要責任的單位主要領導。
第一責任人非法律術語,但適用於各種合同,先處理直接責任人,再處理第一責任人,主要負責人和第一負責人意思應該大致相同。
(4)承擔法律責任的人叫什麼擴展閱讀:
自近代始,英美法和大陸法民法均奉行以下基本規則:任何有行為能力的人均應直接承擔自己的行為後果;誰的行為造成不法侵害,就由誰直接承擔民事責任。學理上稱為「自己責任原則」。
但是在近代各國法律中,這一原則又受到監護制度、代理制度、保險制度、連帶責任制度和其他特別法制度的限制。由此形成了直接責任與間接責任並列的法律狀況。
根據不同國家法律的特別規定,與行為人有特定聯系的間接責任人可負無條件替代責任、先行償付責任或補充責任。
參考資料:網路-直接責任
㈤ 責任主體是什麼意思
責任主體是指對違反法律、協議或者法律規定承擔法律責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社會組織。
責任主體是法律責任形成的必要條件。違法違約行為是首要的行為,沒有違法違約行為就不會發生,行為是以人的意志為主導的活動。因此,犯罪人必須參與違法或違約行為的實施。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違法行為或違約的主體,沒有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成為違法行為或違約的主體。因此,責任主體與法律責任的存在、類型和大小密切相關。
(5)承擔法律責任的人叫什麼擴展閱讀:
責任主體免責的條件和方式可以分為:
1、時效免責。
2、不訴免責。
3、自首、立功免責。
4、有效補救免責。也就是說,對違法行為造成一定損害,在國家機關歸責前及時採取補救措施的,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
5、協議免責或意定免責。這是指當事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協商達成的豁免,即所謂的「私人」。
6、自助免責。自助豁免是指對自助行為引起的法律責任的減輕或免除。所謂自助行為,是指債權人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在緊急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者自由採取扣押、限制或者其他相應措施,不能及時向人民法院請求幫助的行為,並被法律或公共道德所承認。
7、人道主義免責。權利相對人不能履行其責任的,有關國家機關或者權利主體可以免除或者部分免除人道主義責任主體的法律責任。
㈥ 什麼叫法律責任人
什麼是法律責任人,首先必須要明白什麼是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是一種責任,在有些場合,法律責任相當於義務.在多數場合,法律責任指的是行為人做某種事或不做某種事所應承擔的後果.
我們通常所說的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做某種事或不做某種事所應承擔的後果.
所以,法律責任人就是指由法律責任引出的承擔者,
通常我們所說的"法定代表人"就是法律責任人,
我是學法學的,應該沒有出錯。
㈦ 公司法人都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負責人是經營單位及分公司的登記注冊事項之一。負責人是指代表經營單位及分公司行使職權、主持經營單位及分公司生產經營或服務活動的人。一般由經營單位或分公司所從屬的上級法人單位(企業法人、公司或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等)任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十一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負責人是經營單位及分公司的登記注冊事項之一。負責人是指代表經營單位及分公司行使職權、主持經營單位及分公司生產經營或服務活動的人。一般由經營單位或分公司所從屬的上級法人單位(企業法人、公司或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等)任命。
㈧ 什麼叫民事責任什麼叫法人怎樣才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民事責任就是需要賠償經濟損失和恢復名義的責任,而刑事責任是違反刑法,需要刑事追責的責任,是要被定罪量刑的。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與自然人不同,是種無生命的社會組織體,法人的實質,是一定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企業法人是具有國家規定的獨立財產,有健全的組織機構、組織章程和固定場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經濟組織。法人必然是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主體。
(8)承擔法律責任的人叫什麼擴展閱讀
民事責任,對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或者基於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屬於法律責任的一種,是保障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實現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它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
刑事責任是指犯罪人因實施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按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種刑事責任。 主刑分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分為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對犯罪的外國人,也可以獨立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