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法律責任
㈠ 資產剝離的法律責任
企業剝離經營的法律責任可分為內部責任和外部責任。內部責任是指剝離企業與原企業之間及其內部因政府行政行為而將財產、勞動力再分配產生的財產使用、工人調配等所涉及的法律責任。由於剝離企業在法律上的地位決定了由此產生的諸多問題均屬企業內部問題,從法律主體看是一種不平等主體間產生的法律行為,故所涉及的有關財產使用以及對原企業工人的聘用引起的法律責任,均應由原企業和剝離企業內部依行政手段或由勞動爭議部門解決,而不能通過訴訟手段解決;但涉及內部承包合同產生的糾紛,可依照最高院司法解釋通過訴訟手段處理。
企業剝離經營的外部法律責任是指原企業和剝離後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與外部產生的法律責任,本文主要指在生產、流通領域同平等主體間發生的經濟責任。這種外部責任在實踐中主要體企業對外債務負擔這一問題上。剝離企業由於原來沉重的債務負擔而成立,所以因債務發生的法律責任問題最為突出。由於企業剝離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擺脫原有企業的債務,所以在成立時對於債務問題也最為敏感,政府部門利用行政手段一般都規定剝離企業對原企業債務不再承擔責任,並為此盡可能採取一些措施。如對原企業財產,新企業有償使用即採取租賃形式利用原企業財產,或採取銀行轉貸形式即將老企業貸款轉嫁到新企業身上,而用這部分貸款有償購買老企業的資產等等,從形式上用這種有償方式盡可能完善剝離企業的合法性,從而達到擺脫債務的目的。但由於剝離企業在法人資格上的缺陷,所以對原企業的債務,剝離後的企業必須共同負擔。從這一法律意義上講就外部債務問題而言,是有違政府部門通過剝離經營來擺脫企業債務這一初衷的,剝離企業與原企業之間不承擔老企業債務的約定也不產生法律效力。所以,為保障債權人的合法利益,對於剝離企業債務問題,原則上應確定原企業與剝離企業共同負擔。
但企業剝離經營作為當前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形式之一,從社會大氣候考慮也有著它積極的一面。實行剝離經營後,由於沒有任何債務負擔,新企業得以輕裝上陣,並可以放開手腳進行生產經營,在良好的環境中自我發展,從而獲得了生機,避免了整個企業的全軍覆沒。另外實行剝離經營後,新企業通過支付財產租金形式使老企業退休職工有了工資保障,新企業職工的收入也有了相應提高,從而大大減輕了政府的壓力和負擔。所以在處理剝離企業債務問題上,在審判實踐中應針對剝離企業的具體剝離形式區別對待,不能為債權人的利益而一概否定剝離經營的存在,也不能因考慮它的社會存在意義而一概地加以肯定。 司法實踐中應區分以下幾種不同情況加以處理:
1.對於剝離企業以逃避債務為目的,新企業無償使用原企業財產,使原企業已成為「空殼」的,根據權利、義務相一致的法律原則,對於因原企業的債務而引起的訴訟的,應將原企業和剝離後企業列為共同被告,並由二者共同承擔。
2.對於剝離企業採取租賃形式有償使用原企業財產的,在處理債務問題時,原則上應將老企業和剝離後企業列為共同被告,並共同承擔債務。但這種形式的剝離所採取的財產有償利用形式,是以新企業支付老企業退休工人工資為前提的,並且剝離的企業一般都有重新搞活的希望,現行的剝離企業大部分都採取這種方式,因此從審判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思想出發,審判實踐中,在依據有關法律確認原企業和剝離企業共同負擔債務的同時,應採取對新企業慎用財產保全,促使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達成分期償還的調解協議等措施,以保證剝離企業擁有寬松的生存空間和喘息機會,通過提高經濟效益使其增強履行債務的能力,以保護更多債權人的利益。
3.剝離企業採取銀行轉貸有償購買原企業財產,並辦理了國有資產劃撥手續或其他財產所有權轉移手續的,應確認新企業有償取得了老企業財產所有權,剝離企業具備了獨立財產的法人構成要件,視為成立新的法人,剝離後企業按照法人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對原企業債務不再承擔責任。
4.實踐中還有一種近似於企業分立的情況,在剝離經營中也有體現,就是老企業拿出一部分資產作為成立新企業的投資,老企業與新企業間存在一種隸屬或投資控股關系。這是一種企業為了擴大再生產的需要而進行的經營行為,投資成立的新企業具備獨立主體資格,只要在工商部門取得法人資格,那麼就具備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根據有關規定(省高院《關於經濟審判中若干適用法律疑難問題的解答》第4條),新企業不應承擔老企業的債務。但對於老企業將超過50%的財產作為投資的,使原企業基本屬於「空殼」狀態的,應認定原企業以逃避債務為目的非法轉移財產,對老企業債務則應由新企業共同承擔。
㈡ 出資人的法律責任
對外部,法律責任由顯名股東承擔;在內部,有以下法律責任: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
2、按時足額繳納出資;
3、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
4、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的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㈢ 母公司對子公司的債務責任問題的起因是由於公司內部在經濟上是一體的但在外部法律責任上卻是彼此獨立的,
摘要 您好,我是網路問一問的咨詢律師,我正在閱讀您的問題哦,請您多等待我一下~
㈣ 法律責任的分類
第二節 法律責任的分類
以引起責任的行為性質為標准,將法律責任分為: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違憲責任。
一、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後果。
刑事責任的特點是:
第一,產生刑事責任的原因在於行為人行為的嚴重社會危害性,只有行為人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即構成犯罪,才能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第二,與作為刑事責任前提的行為的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相適應,刑事責任是犯罪人向國家所負的一種法律責任。
第三,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責任的唯一法律依據,罪刑法定。
第四,刑事責任是一種懲罰性責任,因而是所有法律責任中最嚴厲的一種。
第五,刑事責任基本上是一種個人責任。同時,刑事責任也包括集體責任,比如「單位犯罪」。
二、民事責任
(一)民事責任的功能與特點
民事責任是指由於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於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的特點是:
第一,民事責任主要是一種救濟責任,當然也具有懲罰的內容。
第二,民事責任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也包括其他責任方式。
第三,民事責任主要是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的責任,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多數民事責任可以由當事人協商解決。
(二)民事責任的分類
根據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因,可將民事責任分為:違約責任、一般侵權責任、特殊侵權責任。
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區別是:
(1)所違反的義務及所依據的法律不同。違約責任是行為人違反了約定的合同義務,侵權責任是行為人違反了法律規定的不得侵犯他人權利的義務,不以當事人之間事先存在的合同關系為前提,它主要依據民事法律中有關侵權行為致人損害的條款來確定。
(2)受侵害的權利和利益的性質不同。違約行為侵害的是合同相對人的債權,屬於相對權,侵犯的是特定個人的利益;侵權行為侵犯的是受害人的健康權、人格權、生命權以及財產權,屬於絕對權,某些侵權行為所侵犯的是社會利益。
(3)受害人與責任人的范圍不同。違約責任的受害人是特定的,只能是合同關系的相對方;侵權責任的受害人不一定是特定的,他可以是某一缺陷產品的購買者,也可以是不特定的第三人。
(4)責任的構成不同。違約責任以違約行為的存在為核心;一般侵權責任則要求不僅存在侵權行為,而且存在損害事實、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行為人的主觀過錯。
特殊侵權責任的特殊之處在於:它不以過錯為責任構成條件,而以法律的專門規定為前提,如產品責任。
(三)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歸責原則,是指認定和歸結法律責任必須依照的標准和規則。確定民事責任的原則有三種:絕對責任、過錯責任、嚴格責任。
1、絕對責任,是指行為人只要其行為造成危害結果,行為和結果之間存在著外部聯系,就應承擔責任。
2、過錯責任,是指行為人對其危害行為的發生在主觀上存在的某種應受責備的心理狀態。故意和過失是過錯的兩種形式。假如事件的發生不以行為人的意志為轉移,行為人能證明自己盡到了「合理的注意」就不該承擔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了在雙方當事人對造成的損害都沒有過錯的情況下,由法院根據公平的觀念,在考慮當事人的財產狀況及其他情況的基礎上,責令加害人對受害人給予適當補償。如某些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責任,緊急避險致人損害的責任等。
3、嚴格責任,是指一種比因沒有盡到合理的注意而須負責的通常責任標准更加嚴格的責任標准,責任產生於應該避免的傷害事件發生之處,而不論其採取了怎樣的注意和謹慎。
三、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行政責任的特點是:
第一,承擔行政責任的主體是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行政主體是擁有行政管理職權的行政機關及其公職人員,行政相對人是負有遵守行政法義務的普通公民、法人。
第二,產生行政責任的原因是行為人的行政違法行為和法律規定的特定情況。
第三,通常情況下,實行過錯推定的方法。
第四,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多樣化,包括行為責任、精神責任、財產責任和人身責任。
四、違憲責任
違憲責任,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某種法律和法規、規章,或者有關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或公民的活動與憲法規定相抵觸而產生的法律責任。違憲責任的產生原因是違憲行為。在我國,監督憲法實施的權力屬於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㈤ 公司合同如果發生重大事情經辦人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以公來司名義簽署的合源法合同,也就是說合同簽署方為公司的,除了公司法定代表人以外的個人不會承擔外部法律責任。經辦人不是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也不會承擔外部法律責任。
但如果經辦人沒有法定授權,還以公司名義簽署合同,合同的相對方又知道(或應該知道)經辦人沒有法定授權這個情況,經辦人的公司又對合同不予以事後追認,那麼這個經辦人就是無權代理,就要承擔法律責任了。
另一種情況,如果經辦人沒有法定授權,還以公司名義簽署合同,合同的相對方不知道(或不應該知道)經辦人沒有法定授權這個情況,比如經辦人有介紹信啊,有空白的已經蓋好公章的合同啊,等等。這個情況叫表見代理,這時合同義務還是要經辦人的公司承擔的,當然經辦人的公司承擔合同義務後會追究經辦人的法律責任,這是後話。
供你參考。
㈥ 關於經辦人的法律責任
經辦人的行為屬於職務行為,應該由政府機關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經辦人屬於故意或有重大過失,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的應該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分析確定,不能一概而論。
㈦ 受委託組織行使職能時所產生的法律責任由誰承擔
受委託組織行使職能產生的法律責任,由委託機關承擔。在行政授權中,被授權組織在行使法律、法規所授行政職能是是行政主體,具有與行政機關基本相同的法律地位,被授權組織以自己名義行使法律、法規所授職能,並由其本身就行使所授職能的行為對外承擔法律責任,在非行使行政職能的場合,不享有行政權,不具有行政主體的地位。在行政委託中,受委託組織不是行政主體,它行使一定行政職能必須以委託行政機關的名義,且由委託行政機關對其行為向外部承擔法律責任。
㈧ 什麼是企業社會外部責任和內部責任
2009年與被告內部的食堂之間形成供需調料的合同,原告長期向被告供應調料,以往都是本期送貨次月結算,2009年12月份被告未能結算,尾欠貨款三萬余元,原告起訴後,被告辯稱原告未與被告形成購銷關系,原告只是給被告的內部食堂送調,而內部食堂由安微人宋某承包經營,原告向法庭提交了入庫單,以證明送貨及收驗貨的事實,被告對此證據認可,但辯稱該入庫單上沒有被告的公章及驗貨人簽名,收貨的是承包人的員工,原告稱入庫單抬頭寫的是被告的名稱,系被告提供的制式單據,針對被告的辯解,原告還提供了食堂曾付款的銀行入賬單,付款人是被告之名,
被告對上述事實沒有異議,僅以承包經營提出抗辯。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關於承包的事實,只是被告與承包人之間的內部法律關系,不能對抗原告,證據可見,雖有承包行為,但承包人對外是以是被告的名義與原告發生法律事實,依據合同法規定,應由被告承擔責任,被告與其承包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另案處理。
《全國經濟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六)關於承包企業在承包期間發生的債務糾紛如何確定訴訟主體和承擔責任的問題:對具備法人資格的企業在實行承包期間發生的債務,債權人起訴的,可按以下辦法處理:發生訴訟時,承包人仍在承包的,以該企業為訴訟當事人承擔責任,承包人可作為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參加訴訟。承包人與發包人之間的糾紛按照承包合同另行處理。發生訴訟時,原承包合同已經期滿或被依法解除,由企業向對方當事人承擔責任,由承包人按照承包合同向企業承擔責任。我國《合同法》第159條規定: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數額支付價款。對價款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61條、第62條第二項的規定。第107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在公司承包經營模式下,承包人往往以發包公司的名義對外開展經營活動,創設債權債務關系。針對公司對外債務的承擔問題,多數公司承包經營合同約定: 承包人以其自有全部財產對其承包期間的全部公司債務承擔清償責任。這是否意味著,公司的債權人只能追究承包人的債務清償責任、而不能追究公司的債務清償責任呢?鑒於發包公司的法人資格在承包經營期間並不消失,發包公司作為法人具備獨立的民事責任能力,公司與承包人之間的合同關系屬於公司內部關系、公司與債權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屬於公司外部關系,作為一般法律原則,公司仍應對自己債務負責。換言之,在對外關系中,債權人有權直接追究發包公司的民事責任,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也應把公司列為被告或者被申請人,而不應把承包人列為被告。但是,在對內關系中,發包公司在承擔債務清償責任之後,有權向承包人追償。至於發包公司能否從承包人悉數獲償,則取決於發包公司協議,為了防範自身的法律風險、強化承包經營的風險鎖定功能,發包公司可在承包經營合同中要求承包人預先提供真實、合法、有效、充分的擔保手段(包括但不限於風險保證金)。
所謂企業承包經營,就是指政府指定的有關部門或企業的所有者(簡稱「企業主管部門」)在完全享有企業產權的前提下,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權授予企業,與企業承包經營者(本文僅指自然人)代表企業同發包方訂立承包經營合同,以一定的經濟利益為目的,約定雙方責權利的一種企業經營管理方式。在承包經營合同中,發包方為政府指定的有關部門或企業的所有者,承包方為實行承包經營的企業,企業承包經營者就是通常所說的承包人。根據《條例》和《規定》,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的主要內容是,包生產經營任務;包稅收和利潤上繳;包企業提留;包產品質量,技改任務,安全生產;包固定資產流動資金的增值;實行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企業民事主體資格的取得和法律地位。
法人企業:具備法人條件的企業取得企業法人資格。民法通則》第36條規定,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企業法人是法律擬制人,依法成立後,就具有獨立的人格,享有獨立的民事權利,獨立實施其民事行為能力范圍內的一切民事法律行為,並在享有獨立財產基礎上,對外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非法人企業: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0條規定了《民事訴訟法》第49條所說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其中包括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法人分支機構、鄉鎮、街道、村辦企業。可見,不具備法人條件的企業雖不能成立企業法人,但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可以作為相對獨立於出資人的經營單位,取得合法經營的資格 。就法人分支機構而言,與企業法人不同的是,領有營業執照的企業分支機構作為原告的可獨立參加訴訟,但作為被告,以企業分支機構和企業法人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㈨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一、主體
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應注意的是,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二、過錯
主觀故意或過失。
在刑法上故意或過失是判定行為人主觀惡性的重要依據;民法上故意和過失統稱為過錯,是構成一般侵權行為的要素;在行政法領域,實施過錯推定的方法。
三、違法行為
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的關系是既聯系又區別的,違法行為是法律責任產生的前提,而法律責任的承擔不以違法的構成為條件
四、損害事實
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人身、財產、精神三方面。
損害應當具有 確定性,即是業已發生的而不是即將發生的,
損害必須根據社會的一般觀念和公眾意識予以認定;有此責任的承擔不以實際損害存在為條件
因果關系: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有一因一果的關系
(9)外部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認定和歸結簡稱「歸責」,它是指對違法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進行判斷、確認、歸結、緩減以及免除的活動。
(一)歸責原則
歸責原則體現了立法者的價值取向,是責任立法的指導方針,也是指導法律適用的基本准則。歸責一般必須遵循以下法律原則:
1、責任法定原則。其含義包括:
(1)違法行為發生後應當按照法律事先規定的性質、范圍、程度、期限、方式追究違法者的責任;作為一種否定性法律後果,它應當由法律規范預先規定。
(2)排除無法律依據的責任,即責任擅斷和「非法責罰」。
(3)在一般情況下要排除對行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2、因果聯系原則。其含義包括:
(1)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行為與危害或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系,這是認定法律責任的重要事實依據。
(2)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意志、思想等主觀方面因素與外部行為之間的因果聯系,有時這也是區分有責任與無責任的重要因素。
(3)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區分這種因果聯系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
3、責任相稱原則。其含義包括:
(1)法律責任的性質與違法行為性質相適應。
(2)法律責任的輕重和種類應當與違法行為的危害或者損害相適應。
(3)法律責任的輕重和種類還應當與行為人主觀惡性相適應。
4、責任自負原則。其含義包括:
(1)違法行為人應當對自己的違法行為負責;
(2)不能讓沒有違法行為的人承擔法律責任,即反對株連或變相株連;
(3)要保證責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證無責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縱。
(二)免責
免責是指行為人實施了違法行為,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但由於法律的特別規定,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其法律責任,即不實際承擔法律責任。
免責的條件和方式可以分為:
1、時效免責。
2、不訴免責。
3、自首、立功免責。
4、有效補救免責。即對於那些實施違法行為,造成一定損害,但在國家機關歸責之前採取及時補救措施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責任。
5、協議免責或意定免責。這是指雙方當事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協商所達成的免責,即所謂「私了」。
6、自助免責。自助免責是對自助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的減輕或免除。所謂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在情勢緊迫而又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助的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應措施,而為法律或公共道德所認可的行為。
7、人道主義免責。在權利相對人沒有能力履行責任或全部責任的情況下,有關的國家機關或權利主體可以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免除或部分免除有責主體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