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執業醫師法法律責任與處罰

執業醫師法法律責任與處罰

發布時間: 2022-06-19 16:40:25

A. 因不正當手段取得醫師執照應當什麼樣的處罰

會受到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是根據我國的執業醫師法,是因為取得醫師證書的時候的手段是不正當的,那發證部門就可以對證書進行吊銷。其實情節嚴重的時候,不僅要吊銷醫師資格證書的,以不正當啟頓取得醫師執業證書不排除當事人的技術操作根本就不符合國家規定,那很有可能已經觸犯了我國的刑法
法律分析
因不正當手段取得醫師執照的由相關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吊銷執照。執業醫師法的出台是為了加強醫療隊伍的建設,提高醫師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保障醫師的合法權益,保護人民健康。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醫療衛生,一直以來,我國的醫療隊伍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需要,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在保障人民群眾基本利益的同時,醫師的合法權益也在本法中的到保護。執業醫師資格證是通過全國統一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後,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統一發放的,是中國從業醫師必須擁有的證書,屬於醫療技術方面的認可,證明持證人具有獨立從事醫療活動的技術和能力,證書永久有效(紅色封面的證書)。具備報考執業醫師資格證考試的人員,通過每年一次定期舉行的執業醫師資格證考試獲取。該證書也是判定醫師是否具有從醫資質的最重要標准,沒有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證的所謂「醫師」屬於「非法行醫」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第三十六條 以不正當手段取得醫師執業證書的,由發給證書的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吊銷;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九條 未經批准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葯品、器械,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醫師吊銷其執業證書;給患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B. 醫師在執業違法處罰制度

法律分析:執業醫師法第十四條:醫師經注冊後,可以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 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 衛計局會依據第三十九條 "未經批准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葯品、器械,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醫師吊銷其執業證書患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規定進行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 第五十四條 在醫師資格考試中有違反考試紀律等行為,情節嚴重的,一年至三年內禁止參加醫師資格考試。

以不正當手段取得醫師資格證書或者醫師執業證書的,由發給證書的衛生健康主管部門予以撤銷,三年內不受理其相應申請。

偽造、變造、買賣、出租、出借醫師執業證書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不足一萬元的,按一萬元計算;情節嚴重的,吊銷醫師執業證書。

C.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醫師隊伍的建設,提高醫師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保障醫師的合法權益,保護人民健康,制定本法。第二條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醫師,包括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第三條醫師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醫療執業水平,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傷、保護人民健康的神聖職責。
全社會應當尊重醫師。醫師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第四條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的醫師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醫師工作。第五條國家對在醫療、預防、保健工作中作出貢獻的醫師,給予獎勵。第六條醫師的醫學專業技術職稱和醫學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定、聘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七條醫師可以依法組織和參加醫師協會。第二章考試和注冊第八條國家實行醫師資格考試制度。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醫師資格統一考試的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醫師資格考試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第九條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一)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
(二)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的;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第十條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或者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第十一條以師承方式學習傳統醫學滿三年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傳統醫學專業組織或者醫療、預防、保健機構考核合格並推薦,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考試的內容和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另行制定。第十二條醫師資格考試成績合格,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第十三條國家實行醫師執業注冊制度。
取得醫師資格的,可以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注冊。
除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受理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准予注冊,並發給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統一印製的醫師執業證書。
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可以為本機構中的醫師集體辦理注冊手續。第十四條醫師經注冊後,可以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
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冊: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因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二年的;
(三)受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二年的;
(四)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不宜從事醫療、預防、保健業務的其他情形的。
受理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對不符合條件不予注冊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申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申請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十六條醫師注冊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應當在三十日內報告准予注冊的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注銷注冊,收回醫師執業證書:
(一)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蹤的;
(二)受刑事處罰的;
(三)受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的;
(四)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五)中止醫師執業活動滿二年的;
(六)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不宜從事醫療、預防、保健業務的其他情形的。
被注銷注冊的當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注銷注冊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申請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D. 臨床執業醫師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

學員提問:臨床執業醫師在執業過程中哪些行為和情況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
環球網校老師回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相關規定,臨床執業醫師在執業過程中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如下,請參考。
第三十六條 以不正當手段取得醫師執業證書的,由發給證書的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吊銷;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七條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衛生行政規章制度或者技術操作規范,造成嚴重後果的;
(二)由於不負責任延誤急危患者的搶救和診治,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造成醫療責任事故的環球網校`搜集整理;
(四)未經親自診查、調查、簽署診斷、治療、流行病學等證明文件或者有關出生、死亡等證明文件的;
(五)隱匿、偽造或者擅自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的;
(六)使用未經批准使用的葯品、消毒葯劑和醫療器械的;
(七)不按照規定使用麻醉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精神葯品和放射性葯品的;
(八)未經患者或其家屬同意,對患者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的;
(九)泄露患者隱私,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十一)發生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以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不服從衛生行政部門調遣的;
(十二)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現傳染病疫情,患者涉嫌傷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規定報告的。
第三十八條 醫師在醫療、預防、保健工作中造成事故的,依照法律或者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十九條 未經批准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葯品、器械,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醫師吊銷其執業證書;給患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 阻礙醫師依法執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醫師或者侵犯醫師人身自由、干擾醫師正常工作、生活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 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未依照本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履行報告職責,導致嚴重後果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並對該機構的行政負責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二條 衛生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或者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工作人員違反本法有關規定,弄虛作假、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E. 按《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處罰,依據什麼處罰

依據非法行醫罪進行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擅自為他人進行節育復通手術、假節育手術、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摘取宮內節育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未經批准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葯品、器械,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醫師吊銷其執業證書;給患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執業醫師法法律責任與處罰擴展閱讀:

案例:為孕婦鑒定胎兒性別一男子非法行醫被判刑

為牟取非法利益,李某在沒有《醫師資格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憑著B超機多次非法行醫,並為多名孕婦非法進行胎兒性別鑒定。湖南隆回縣法院近日對此案作出判決:被告人李某犯非法行醫罪,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

據介紹,從2013年開始,李某在未取得《醫師資格證》也未辦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開設了一家診所,非法從事診療活動。李某購買了一台黑白B超機,用於給前來就診的病人及孕婦做包括胎兒性別在內的檢查。

2015年,李某的黑白B超機被執法部門收繳後,於2016年又購買了一台筆記本式黑白B超機,繼續為前來就診的孕婦鑒定胎兒性別,每例收費300元至500元不等。2016年12月和2017年12月,李某因開設診所非法行醫先後被隆回縣衛計局行政處罰。

受到處罰後,李某繼續從事非法診療活動,並攜帶黑白B超機轉移到隆回縣萬和路附近,使用黑白B超機幫助孕婦鑒別胎兒性別。在此期間,李某聯系了一個名為「A湘雅遠程生殖-鄧」的微信好友,對方稱可以為懷孕早期的孕婦抽血送香港鑒定胎兒性別,准確率極高。

經與對方商量,李某每送去一例送檢血樣支付給對方2800元,而李某向患者收取的費用為3500元至4200元不等。李某還通過自己的微信群發,宣傳、介紹抽血送檢鑒定胎兒性別的非法業務。截至2018年3月份,李某利用黑白B超機和抽血化驗的方式為多名孕婦進行了胎兒性別鑒定。

隆回縣法院認為,李某未取得醫師執業資格非法行醫,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了非法行醫罪。李某當庭認罪,酌情可從輕處罰。據此,隆回縣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F. 醫生超范圍執業的處罰

法律分析:醫生超范圍執業的刑事責任主要是指醫療事故罪。醫療事故罪,是指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第二十八條 遇有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醫師應當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部門的調遣。

G. 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的依據是什麼

法律分析: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六條,以不正當手段取得醫師執業證書的,由發給證書的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吊銷 ;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第三十七條,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六條,以不正當手段取得醫師執業證書的,由發給證書的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吊銷 ;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第三十七條,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H. 如果醫師違反了醫師執業法構成犯罪的應承擔那些刑事責任

法律分為行政法,民法和刑法三大類。
執業醫師法屬於行政法,僅違反行政法,不違反刑法,只由執法部門進行行政處罰,不承擔刑事責任。
只有違反刑法的,才負刑事責任。
比如醫師偽造塗改病歷,違反執業醫師法,應受行政處罰。但不一定違反刑法。刑法307條【妨害作證罪;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如果醫師偽造塗改病歷的行為滿足刑法入罪條件,就觸犯了刑法,就需要負刑事責任。

I. 吊銷醫師資格證書的行政處罰有哪些

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如果當事人是以不正當手段取得醫師執業證書的或者非醫師行醫的,由發給證書的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吊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六條
以不正當手段取得醫師執業證書的,由發給證書的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吊銷;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
未經批准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葯品、器械,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醫師吊銷其執業證書;給患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J. 醫師不在執業地點執業處罰

法律分析:《執業醫師法》第37條、第39條分別明確了與行醫有關的法律責任內容。從涉及的內容來看,我們認為,第37條所規定的「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由於這里所稱的「醫師」是指「在執業活動中」,說明行政法規確定的這類人員是具有醫師執業資格的。因此,是指已取得醫師執業資格的人員。該條文內容主要明確了關於違法執業的法律責任問題。據此,對於具有醫生執業資格的人員實施的行政違法行醫行為,如未經變更注冊而跨地區行醫、在未經許可的執業范圍內行醫、私自「走穴」,到非注冊許可的醫療機構行醫等。由於此類行為主體均具有醫師執業資格,因此在造成傷亡等嚴重後果的情況下,不能以非法行醫罪論處,只能根據實際情況,以過失致人重傷(死亡)罪、醫療事故罪等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七條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衛生行政規章制度或者技術操作規范,造成嚴重後果的;

(二)由於不負責任延誤急危患者的搶救和診治,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造成醫療責任事故的;

(四)未經親自診查、調查,簽署診斷、治療、流行病學等證明文件或者有關出生、死亡等證明文件的;

(五)隱匿、偽造或者擅自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的;

(六)使用未經批准使用的葯品、消毒葯劑和醫療器械的;

(七)不按照規定使用麻醉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精神葯品和放射性葯品的;

(八)未經患者或者其家屬同意,對患者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的;

(九)泄露患者隱私,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十一)發生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以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不服從衛生行政部門調遣的;

(十二)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現傳染病疫情,患者涉嫌傷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規定報告的。

第三十八條 醫師在醫療、預防、保健工作中造成事故的,依照法律或者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