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破產程序因和解而終結的法律效力

破產程序因和解而終結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6-20 04:00:27

Ⅰ 破產和解協議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破產和解裁定書的法律效力:破產程序終了;破產企業將恢復行使破產清算組所屬財產的管理處分權;破產債權將按照破產和解條件進行變更;破產和解的效力不能及於破產債權人對破產企業的保證人、共同債務人或者物上抵(質)押權人等所持有的權利;其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九十八條
債權人會議通過和解協議的,由人民法院裁定認可,終止和解程序,並予以公告。管理人應當向債務人移交財產和營業事務,並向人民法院提交執行職務的報告。

Ⅱ 破產程序終結的破產程序終結的原因

(一)和解整頓程序的終結
破產程序進行過程中,債權人與債務人達成和解協議並經法院認可後,究竟是產生破產程序終結的效力抑或是程序中止的效力,國內外立法例存在差異。義大利破產法規定,法院對和解認可的裁定不終結破產程序。法院、破產管理人及債權人會議將繼續監督和解協議的履行,待和解協議完全得到履行,並經法院對此加以確認後,方終結破產程序。此種方式與我國《破產法》的規定較為相似。德國和日本破產法則規定,強制和議為法院認可確定時,法院應作出破產程序終結的裁定。換句話說,隨著認可強制和議裁定的確定,和議的成立,已沒有必要使破產程序繼續進行。但法院裁定認可強制和議,不當然使破產程序同時終結,需待認可決定確定,對破產程序的有關活動進行一定的處理後,於適當時期另外以裁定的方式終結破產程序。荷蘭破產法則恰恰相反,明確規定破產程序於和解認可之裁定確定時終結,法院無須另行作出破產程序終結的裁定。
按照我國《破產法》的規定,和解整頓程序的進行可能產生如下後果:(1)和解整頓期限屆滿,債權人能夠按照和解協議的規定清償到期債務的,宣告和解整頓程序終結,同時宣告已經開始的破產程序相應終結;(2)和解整頓程序進行期間,債務人的財務狀況繼續惡化,債權人會議申請終結整頓的,宣告和解整頓程序終結,轉而啟動中止的破產清算分配程序;(3)和解整頓程序進行過程中,債務人不執行和解協議或者實施《破產法》規定的嚴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的,宣告和解整頓程序終結,啟動中止的破產清算分配程序。歸納起來,因和解整頓程序的開始而引發的破產程序的終結不外乎有兩種情況,一是和解整頓成功而終結破產程序,此時,企業生命得以繼續延續;二是因和解整頓程序失敗而致企業進入破產清算分配程序。待分配程序完成後,破產程序隨之終結。
(二)破產財產不足以支付破產費用
破產程序因破產財團財產的不足而終結,是各國破產立法的通例。根據我國《破產法》的規定,破產財產不足以支付破產費用時,人民法院應當宣告破產程序終結。破產費用應當在破產分配實施之前從破產財產中優先撥付。如果破產財產的數額不足以支付破產費用,破產債權人的債權就根本不可能再從破產財產中得到任何分配。此時,破產程序繼續進行既不可能,也無實益。從維護債權人利益、維護社會公益和節省法院財力、人力的角度考慮,法院理當裁定終結破產程序。
因破產財產不足以支付破產費用而引起的程序終結,國外破產法大多稱之為破產廢止。根據宣告破產廢止的時間的不同,可將破產廢止分為同時廢止和異時廢止。前者是指宣告破產之時發現財產不足以支付破產費用時實施的廢止;後者是指在宣告破產後、破產分配程序進行期間財產不足以支付破產費用的情況下實施的廢止。無論哪種廢止均可直接導致破產程序的終結。
(三)債權人同意廢止
破產程序因債權人同意廢止,是大陸法系國家常見的做法,破產程序因同意廢止而終結,是指在破產程序進行的過程中,破產人取得破產債權人的同意時,依法申請法院廢止破產程序,從而導致破產案件終結的制度。如日本破產法第347條規定,認可破產人具有同意廢止的申請權,並以下列事項為廢止的要件:(1)破產人取得債權申報期間內提出申報的全體債權人的同意;(2)遇有不同意的債權人,經其他破產債權人的同意並由破產財團提供擔保。德國破產法第202條也規定:「申報期滿後,如果破產人得到已申報債權的全體債權人同意,應其聲請時應停止破產程序。債權人已申報的債權未確定時,法院得自由裁量在何范圍內要求該債權人同意或要求該債權人設定擔保。申報期滿之前,如果破產人得到已申報債權的債權人的同意,而除此之外尚未得知有其他債權人時,應破產人申請可停止破產程序。」
破產債權人作出同意的性質,國外法學界一般認為是對法院作出的放棄繼續進行破產程序,但不放棄債權的意思表示[2]。法院接到破產人提出的同意廢止(或終止)的申請後,應對申請是否符合條件進行全面的審查,並將申請予以公告。破產債權人在一定的期間內(日本規定為2周,德國為1周)可以對廢止(或終止)申請提出異議。異議的事由通常為:欠缺對破產廢止同意的條件、在同意的條件上存在意思表示的瑕疵等。異議期滿後,法院在聽取破產人、管財人和異議債權人的意見後,作出是否同意廢止或終止的決定。該決定一旦確定,就發生與作出破產程序的終結決定相同的法律效力。
我國《破產法》中沒有關於以此種方式使破產廢止或終止的規定。但是,破產程序中的實際情況復雜多樣,如果債權人得到破產人的某種承諾,願意通過其他途徑解決債務糾紛,或者得到第三人為破產債務作出總體擔保時,對破產人提出的廢止或停止破產程序申請,應當予以允許。因此,我國在制定新的破產法時,應借鑒德、日破產法的做法作出相關規定。
(四)破產財產分配完畢
我國《破產法》第38條規定:「破產財產分配完畢,由清算組提請人民法院終結破產程序。」破產程序在進行過程中,如果沒有成立和解,也沒有其他特殊情形,通常以破產財產被分配完畢而結束,這是破產程序終結中最常見、最基本的方式。在破產財產最後分配完結後,清算組應當申請人民法院裁定終結破產程序,破產程序隨人民法院的裁定而終結。

Ⅲ 破產和解協議是否具有強制執行力

您好,在整頓期間,債務人企業有法定情況之一時,經人民法院裁定,終結企業整頓,宣告其破產,債務人不履行和解協議時,債權人只能向法院申請終結企業整頓,宣告其破產,而不能提起強制執行程序。在本文中,法律快車的小編將為您介紹破產和解協議的執行力問題,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一、強制執行力的適用范圍
當債務人不履行和解協議時,債權人能否依和解協議提起強制執行程序,對此問題,各國立法規定不一。《日本破產法》第328條規定:有確定債權的破產債權人,只限破產人在債權調查日未提出異議的場合,得在破產人、因強制和解而成為保證人或其他與破產人共同負擔債務的人、為破產債權提供擔保者,依債權表記載實行強制執行。在《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頒布之前,對此問題,我國學者也存在不同的認識。第一種觀點認為,我國破產法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但從學理上說,應作與日本破產法相同的解釋。第二種觀點認為,依據我國破產法的規定,和解協議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我國《企業破產法》第21條規定,在整頓期間,債務人企業有法定情況之一時,經人民法院裁定,終結企業整頓,宣告其破產,其中第一項便是不執行和解協議,據此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和解協議時,債權人只能向法院申請終結企業整頓,宣告其破產,而不能提起強制執行程序。
二、強制執行力的規定
《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6條規定:債務人不按和解協議規定的內容清償全部債務的,相關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對該條規定,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把握。
和解協議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具有強制執行力。《企業破產法》第21條將不執行和解協議規定為恢復破產程序、宣告債務人破產的事由,《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為何要賦予債權人申請強制執行和解協議的權利呢?如認為只要有部分內容未執行,就恢復破產程序,對債務人未免苛刻。尤其是在債務人依照和解協議清償了大部分債務,只是有部分能力欠缺而未能清償全部債務的情況下,如果也毫不通融地被宣告破產和解的失敗,債務人的一切努力付之東流,這與我們鼓勵破產和解的初衷大相徑庭。因此,該規定賦予債權人申請強制執行和解協議的權利,以盡可能用破產和解程序解決債權債務關系而無須適用破產清算程序。但須注意的是,債權人並非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權申請強制執行和解協議。
希望能幫到您。

Ⅳ 破產和解生效後有什麼法律效力

‍‍‍‍

破產和解方案生效後,其法律效力可分為:破產程序終了的程序上效力;對破產企業和破產債權人產生的實體上效力。

4.對保證人等的效力。破產和解的效力不能及於破產債權人對破產企業的保證人、共同債務人或者物上抵(質)押權人等所持有的權利。也就是說,即使破產和解條件中就破產債權人的權利規定有延緩、免除等內容,破產債權人仍然可按原有內容對保證人行使權利。但是,關於保證人對破產債權人實施清償的結果,即取得求償權的范圍只能是在破產和解條件的范圍內認可對該權利的行使。

‍‍‍‍
熱點內容
朝陽幾個法院 發布:2025-01-23 07:57:48 瀏覽:475
商標權利人鑒定結論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07:37:58 瀏覽:408
行政法律關系的不對等性 發布:2025-01-23 07:28:29 瀏覽:228
勞動法團建 發布:2025-01-23 06:38:49 瀏覽:868
公司法律顧問年度總結報告 發布:2025-01-23 06:30:36 瀏覽:143
經濟法合同法提綱 發布:2025-01-23 06:30:27 瀏覽:456
陪標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06:14:52 瀏覽:15
安全標准化法律法規清單 發布:2025-01-23 05:55:24 瀏覽:658
公司法修改回購 發布:2025-01-23 05:43:20 瀏覽:271
經濟法產品質量多選題 發布:2025-01-23 05:43:10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