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個體工商戶注銷法律責任

個體工商戶注銷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3 18:34:22

① 您好 法院立案之前已經注銷了個體工商戶 也還是需要承擔相應責任嗎

你是說被立案調查之後,這個立案能不能銷,還是個體工商戶執照能不能銷?
1、前者的話,能銷,前提是違法事實不存在或者證據不足之類的,但是工商這邊一般立案的,證據不足的不多。
2、後者的話,一般不給注銷,即使注銷了,可以處罰經營者,因為個體工商戶屬於無限責任,而且依據《個體工商戶條例》,個體工商戶是把你這個人注冊為個體工商戶,所以給個體戶立案,實際就是給你這個個人立案,除非人「銷」了,否則該罰一樣罰。

② 個體工商戶注銷了工商登記後,業主個人作為仲裁和訴訟主體--求法律依據

個體工商戶不是企業復,制不具有法人地位,從本質上講,個體工商戶是自然人主體,因此,不管是否注銷,個體工商戶經營者都是仲裁和訴訟的主體。

個體工商戶不同於法人,沒有法人資格,沒有獨立的財產,個體工商戶的財產就是經營者的財產,而財產是承擔責任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個體工商戶本身不能成為訴訟的當事人,經營者才是訴訟主體。

(2)個體工商戶注銷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民法總則》

第五十四條

自然人從事工商業經營,經依法登記,為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可以起字型大小。

《個體工商戶條例》

第二條有經營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條例規定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為個體工商戶。

個體工商戶可以個人經營,也可以家庭經營。

個體工商戶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害。

《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九條

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為當事人。有字型大小的,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字型大小為當事人,但應同時註明該字型大小經營者的基本信息。
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登記的經營者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

③ 個體戶注銷了營業執照,勞動爭議問題該怎樣起訴

《民法通則》第二十九條規定,個體工商戶的債務,個人經營的,以個人財產承擔;家庭經營的,以家庭財產承擔。

也就是說,個體工商戶產生的勞動爭議,由經營者承擔,即使營業執照注銷,民事責任依然存在,可以起訴經營者。公司法人注銷時主體資格消滅,自此,不能再以該公司名義進行任何民事活動,亦不具有訴訟主體資格。

公司吊銷營業執照後、注銷前,不能進行與清算無關的活動,但是,可以作為訴訟主體。

(3)個體工商戶注銷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個體工商戶在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後辦理了登記注銷手續,而仲裁機構仍然以個體工商戶為被申請人作出裁決,確認勞動者與該個體工商戶存在勞動關系。

個體工商戶不服訴至法院,審判實踐中目前有兩種做法:一是以個體工商戶已登記注銷,喪失民事主體資格為由駁回起訴;二是直接將訴訟主體變更為經營者,然後依法作出裁判。

但第一種做法是不能及時、有效地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法院駁回起訴後,勞動者再以經營者為被申請人申請仲裁,仲裁機構又不予受理,這就導致勞動者再次向法院起訴,雙方勞動關系不能得到及時確認,進而影響勞動者的賠償權利不能得到及時有效保護。

二是容易讓勞動者產生誤解。法院駁回起訴,容易讓勞動者誤認為個體工商戶登記注銷了,其作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就不能得到保護,進而選擇按一般民事糾紛進行處理,可獲得的賠償費用相比勞動爭議則較低,客觀上減輕了用人單位的賠償責任。

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四條規定,勞動者與未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者營業期限屆滿仍繼續經營的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應當將用人單位或者其出資人列為當事人。

依據上述規定,法院可直接將訴訟主體變更為經營者,然後依法作出裁判,法院直接將訴訟主體變更為經營者,既減輕了當事人訴累,及時有效地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又提高了訴訟效率,節約了訴訟資源。

熱點內容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
省司法廳張敏 發布:2025-02-05 10:08:43 瀏覽:375
公司監事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5 10:03:50 瀏覽:68
日本古代刑法圖片 發布:2025-02-05 10:03:05 瀏覽:104
司法考試考點組 發布:2025-02-05 09:29:15 瀏覽:780
術前簽字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5 09:27:47 瀏覽:399
法院康翻身 發布:2025-02-05 09:25:35 瀏覽:856
崇陽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8:55:02 瀏覽:47